提出自然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4篇

时间:2022-12-01 16:3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提出自然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4篇提出自然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2014陕西招教考试: 西方教育家大全英国诗人雪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而对于一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提出自然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4篇,供大家参考。

提出自然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4篇

篇一:提出自然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14陕西招教考试:

 西方教育家大全 英国诗人雪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而对于一直在备考的考生们来说:

 春天来了, 教资考试还会远吗?此时此刻, 大多数考生们仍在做最后的冲刺,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从而通过丰收的硕果来感受实现梦想带来的欢乐。

 在备考中, 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学生会遇到困惑, 例如, 在学前教育发展历程方面来说,历年来的教资考试内容都会涉及到各国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著作。

 问题看似简单, 但其中也有凑综复杂的联系, 稍不注意, 考生就有可能与唾手可得的高分擦肩而过。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考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把握, 中公资深讲师将西方教育家及其思想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 以供考生进行复习参考。

 一、 夸美纽斯 1. 总结:

 ①是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

 ②《母育学校》 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 ③《世界图解》 是历史上第一部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看图识字课本;

 ④提出“泛爱” 教育, 坚持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是世界上最先提出学校教育应当实行班级授课制的人。

 2. 常见考题:

 ①历史上第一部学前教育专著是( ) 。

 A. 《儿童与课程》

 B. 《童年的秘密》

 C. 《母育学校》

 D. 《世界图解》

 ②( ) 最先提出学校教育应当实行班级授课制。

 A. 福禄倍尔 B. 夸美纽斯 C. 卢梭 D. 杜威 二、 卢梭 1. 总结:

 ①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哲学家、 教育家。

 ②著有《爱弥儿》, 提出自然主义教育的思想。

 ③反对体罚, 注重口头说教, 提出了著名的“自然后果律” 。

 ④将儿童的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

 婴儿期、 儿童期、 少年期、 青年期。

 2. 常见考题:

 试论述你对卢梭的自然教育的理解。

 三、 裴斯泰洛奇 总结:

 ①瑞士著名教育家, 教育史上提倡与实施“爱的教育” 的杰出代表;

 ②主要著作为:

 《林哈德和葛笃德》 ; ③提出 “和谐发展” 的教育, 尤其重视道德教育, 把它称为“整个教育的关键问题” ,也是培养“和谐发展” 和“完善的人” 的重要方面。

 四、 福禄倍尔 1. 总结:

 ①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 幼儿园的创始人;

 ②主要著作有《人的教育》、《母亲与儿歌》 ;

 ③主张教育应该成为儿童游戏的乐园。

 ④创制出了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 称为“恩物” 。

 2. 常见考题:

 ①福禄倍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被称为( ) 。

 A. 恩物 B. 恩物 C. 念物 D. 宠物 ②简述福禄倍尔的幼儿教育思想。

 五、 杜威 1. 总结:

 ①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②主要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儿童与课程》、《学校与社会》 等;

 ③“儿童中心主义” 教育原则, 是杜威的教育理论甚至整个现代派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核心要求。

 ④提出:

 “教育即生长” ( 即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儿童的本能生长) 、 “教育即生活” ( 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 、 “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 教育也就是通过儿童的主动活动去经验一切和获取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 ; ⑤提出“活动课程论” , 即把课程和教材建立在儿童现在的生活经验基础; ⑥提出“从做中学” 的教学基本原则。

 2. 常见考题:

 ①提倡“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的教育家是( ) 。

 A. 卢梭 B. 杜威 C. 陶行知 D. 福禄倍尔 ②简述你对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理解。

 六、 蒙台梭利 1. 总结:

 ①意大利幼儿教育家, 曾在大学做助理医生, 主要治疗对象为低能儿童; ②1907年, 在罗马贫民区开办了一所招收3~7岁贫民儿童的幼儿学校, 并命名为“儿童之家” 。

 ③主要著作有《童年的秘密》、《有吸收力的心智》 等等; ④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四个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显著特点:

 a. 具有独特的心理胚胎期; b. 心理具有吸收力; c. 具有敏感期; d. 发展具有阶段性。

 ⑤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儿童“生命的法则” , 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⑥教育的根本原则是使儿童获得自由, 帮助儿童实现自我教育。

 具体的教育原则有:

 a. 环境教育原则; b. 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者原则。

 ⑦教育内容有:

 a. 感觉教育, 遵循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和自我教育的原则;

 b. 语言教育;

 c. 纪律教育;

 d. 数学入门教育。

 2. 常见考题:

 ①1907年, ( ) 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 , 招收3-6岁的幼儿。

 A. 杜威 B. 蒙台梭利 C. 维果斯基 D. 皮亚杰 ②简述蒙台梭利教育思想、 教育原则和教育内容。

  文章来源:

 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http://sa.zgjsks.com)

篇二:提出自然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整理的仓促,很多答案不一定正确,辨析,简答知识给个要点,请大家体谅

 声明:这不一定是题库!

  错误更正:

 1现代教育学之父是赫尔巴特 2教育三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教育情境)

 3我国古代是个别教育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是(B)

 A.《论语》B.《学记》C.《论演说家的教育》D.《大教学论》 2、最早提出人的和谐发展和教育年龄分期的是(C)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 3、世界上第一部独立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是(B)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民主主义与教育》D.《教育学》 4、有关夸美纽斯的描述,错误的是(C)

 A.主张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B.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 C.首次提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D.标志着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5、主张自然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B)

 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裴斯泰洛齐 6、最早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长善救失”、“不陵节而施”等教育思想的著作是(B)

 A.《论语》B.《学记》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 7、“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一到了人的手里全变坏了。”这是谁的观点(B)

 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裴斯泰洛齐 8、“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

  B

  )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9、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A)

 A.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培根

  D.杜威 10、反映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C)

 A.教育论B.雄辩术原理C.理想国D.巨人传 11、明确提出“美德是否可教”和“产婆术”的学者是(A)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夸美纽斯 12、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是(D)

 A.夸美纽斯B.洛克C.卢梭D.裴斯泰洛齐 13、“人类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之八九是教育造成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提出这种观点是教育家是(B)

 A.夸美纽斯B.洛克C.卢梭D.裴斯泰洛齐 14、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独立的标志是(A)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民主主义与教育》D.《教育学》

 15、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A)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爱弥儿》D.《康德论教育》 16、提出泛智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艺术”。这种观点出自(A)

 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裴斯泰洛齐 17、提出“儿童中心论”将“做中学”作为教学原则的教育家是(D)

 A.夸美纽斯B.卢梭C.裴斯泰洛奇D.杜威 18、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用自然科学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关系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

 C

  )。

 A.赫尔巴特

 B. 斯普朗格

  C.拉伊和梅伊曼

  D.狄尔泰 19、对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描述错误的是(D)

 A.倡导教育研究引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B.实验按三阶段:假设—计划—运用、进行 C.主张用实验、统计、比较的方法探索与运用 D.教育目的在于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主观文化转变 20、提出“平行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A)

 A.马卡连柯

 B. 凯洛夫

 C. 苏霍姆林斯基

 D.杨贤江 21、苏霍姆林斯基的代表作是(C)

 A.《塔上旗》B.《教育诗》C.《帕夫雷什中学》D.《教育学》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及代表性的教育家

 P4-8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孔子---论语;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 古罗马教育家、演说家昆体良---《论演说家的培养(教育)》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法国卢梭--《爱弥儿》; 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英国斯宾塞----《教育论》 德国梅伊曼 德国教育家 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美国杜威 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民本主义与教育》 我国杨贤江和《新教育大纲》

 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教育过程》 苏联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选择题 1、在我国,“教育”这个范畴最早出现在(C)

 A.《论语》B.《学记》C.《孟子•尽心上》D.《说文解字》 2、教育的构成要素包括(C)

 A.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B.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手段

  D.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情境 3、有关教育起源的观点中,最古老的是(A )

 A.神化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 4、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这种观点属于(B)

 A.神化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 5、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这种观点是(D )

 A.神化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 6、学校最早出现在(B)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7、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B)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8、义务教育制度出现在(D)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9、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并得到极大的发展是在(D)。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10、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形成是在(D ?P4)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11、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C)时期。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2、师生关系民主化是在(D)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13、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从分离开始走向结合是在(C?)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14、与资本主义教育特征相不一致的是(B )。

 A. 师生关系民主化,出现了双轨制B. 教育具有阶级性和宗教性 C. 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并得到了发展D. 确立了现代学校制度 15、教育出现阶级性出现在(B)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16、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是在(C ?)时期。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错误 从广义的角度看,教育指有目的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包括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等活动 2.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 错误 从狭义的角度看,在专门的机构里由专职人员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影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3.动物界也存在教育 错误。(答案来自2012上真题)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耐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话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由此可知,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动物界所谓的“教育现象”只是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不符合教育的本质,所以动物界不存在教育。

  第三章教育和社会的关系 一、选择题 1、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因素是(B)。

 A.人口B.生产力C.政治经济制度D.文化 2、决定教育的目的和受教育者权利的因素是(C)

 A.人口B.生产力C.政治经济制度D.文化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C)

 A.生产力B.文化C.政治经济制度D.人口

 4.教育具有传承、保存古籍文献的作用,这体现了教育的哪一种功能?(C)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社会功能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P53 正确? 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 发展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 人才培养的规格和 教育结构; 3)生产力发展促进着 教学内容, 教育方法和 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 (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总是受着生产关系的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虽为教育提供物质条件,但它不能单独地决定教育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同时作用于教育的。)

 2.教育完全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P60,P69 错误 一方面,教育被社会发展所制约,另一方面,教育也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并表现出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1)其中,教育也有政治功能:

 1)教育能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

 3)教育能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促进民主政治化)

 4)教育能形成政治上的舆论和思潮 (2)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P69-70 它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它的发展也有连续性和继承性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和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力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第三,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成的发展与改革。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这也是经济功能)

  首先,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其次,教育是科学知识生产的手段。

  第三,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2、简述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P54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

 ①制约着教育的性质与教育目的、宗旨(对应书上两点)

 ②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③制约着受教育权 ④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结构,教育管理体制。

 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它 的政治功能,主要通过培养人来实现

   教育能够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教育能够促进政治民主化 教育能够制造政治舆论 3、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能传承文化 教育传递、保存、活化文化,(文化为人所掌握)

 2).教育能改造文化 (通过选择和整理文化,起到导向作用)

 3).教育能创造、更新文化 四、材料分析:

 (1)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有关理论进行简要评析。

 我国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在20世纪30年代曾提出过“教育救国”的理论。他认为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农民存在贫、愚、弱、私四大病害,只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仁人志士深入到广大农村推行相应的四种教育,即生计教育、文艺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这样就可以克服上述四大病害,中国自然就富强了。但实践证明,这种设想只是善良的愿望,并未成功,正如毛泽东所说,“教育救国”,唤来唤去还是一句空话。

 (思路:社会对教育的制约,生产力,政治经济,文化P55;教育对社会有反作用)

 第四章教育和人的关系 一、选择题 1、在人身心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中,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B)

 A、遗传素质B、环境C、教育D、人的主观能动性 2、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因素中,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的是(A)

 A.遗传B.环境C.教育D.人的主观能动性 3、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B?)

 A.遗传B.环境C.教育D.人的主观能动性 4、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C)

 A.遗传B.环境C.教育D.人的主观能动性 5. 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这表明了人地身心发展具有 (D )

 A、阶段性

 B、互补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6.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B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7. “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什么特点?(B)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8.儿童身体发展是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这是其身心发展的_____的表现。(

 D

  )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9.多岁的儿童就其身体发育看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了,但是其心理发展还不成熟。这说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B

 )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10.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关键期,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B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1. “十个手指有长短”,这表明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存在(D)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2. 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D )。

 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差异性 13.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 D)的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14.某幼儿园把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知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这种做法有违儿童身心发展的(D)

 A、互补性 B、稳定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15.以下儿童个体发展的哪一特点体现了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C)

 A.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B.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D.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16.“染于黄则黄,染于苍则苍”,这体现了学生明显的(A)

 A.可塑性

  B.依附性

 C.向师性

  D.自主性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教育必然促进人的发展 错误 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教育起主导作用并非教育万能,它的实...

篇三:提出自然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讲卢梭自然教育思想

 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的卢梭在1 8世纪中期倡导自然教育思想, 强调教育要顺其自然, 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实施教育, 培养反封建的新人。

 它有力地抨击了自古以来传统的教育观点, 引起了教育领域中一次影响深远的革命, 在西方教育史上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被誉为新教育和旧教育的分水岭。

 •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 18•

 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贫穷的钟表匠家庭。

 由于母亲早逝, 卢梭小时受父亲的影响很深。

 1 0岁时, 父亲因受一贵族的诬告而远走他乡 , 他被舅父送到日内瓦郊外, 随一位牧师学习。生活, 先后当过学徒、 伙计、 随从等。

 在长期的流浪生活中, 卢梭读书成癖, 博览众家著作。1 742年, 卢梭离开日内瓦来到巴黎, 后结识了 狄德罗等许多启蒙思想家, 并参加了《百科全书》 的编写工作。

 长期艰难的流浪生活, 对卢梭的思想产生了 很大的影响。1 6岁便开始了 流浪

 17491761176217701778

 《爱弥儿》 简介《爱弥儿》 写于1 757年, 1 762年第一次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

 该书是一部半小说体的教育专著, 共分五卷。

 前四卷提出儿童成长的自然的重要时期,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原则、 内容和方法。

 第五卷着重论述了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卢梭在《爱弥儿》 中, 描绘出“自然教育”的蓝图。

 《爱弥儿》 对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制度的黑暗、 愚昧、 丑恶的进行了 揭露和批判, 其中所宣扬的自然神论以及性善论等等触怒了天主教会和专制制度, 他们开始对卢梭进行疯狂的迫害。

 1 762年6月, 教会和巴黎高等法院下令逮捕卢梭并焚毁《爱弥儿》 , 卢梭连夜逃往日内瓦。

 但日内瓦政府也焚毁了他的著作, 并下令逮捕他。

 因此, 卢梭被迫逃往各地。《爱弥儿》 的问世, 如同向当时的法国封建专制社会投下了 一枚重磅炸弹。

 瑞士卢梭纪念碑

 《爱弥儿》 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是: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 都是好的, 而一到了人的手里, 就全变坏了。

 ”人类由于上帝的恩赐, 生而秉赋自由、 理性和良心。

 自由、 理性和良心构成了 人的善良的天性。“让我们定下这样一条莫可置辩的规律, 即自然的冲动总是好的。

 ”

 卢梭的天性哲学体现在教育上, 便要求教育脱离社会文化的监牢而使人性得到发展。

 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 弃恶扬善,恢复其天性。

 也就是说, 教育要“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 人要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而不是人所造成的人”。卢梭提出了 自然教育原则:教育要“遵循自然”。

 ———“……”

 二、 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自然人”自然人是“自由的”、业都有所准备的人”。“自然人”是身心调和发达、 体脑两健、 良心畅旺、 能力强盛的新人。他说:

 “从我的门下出去, 我承认, 他既不是文官, 也不是武士, 也不是憎侣; 他首先是人, 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 他就知道怎样做人。

 ”“自食其力”、 “对任何职

 卢梭认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 我们就会造成一些“”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 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 想法和感情的, 如果用我们的看法、 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 想法和感情, 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 

 12221231215415

 12软弱无能, 但柔韧, 善于活动, 能够接受锻炼。

 心理方面, “他没有任何心情, 没有任何思想, 几乎连感觉也是没有的; 他甚至觉察不到他本身的存在”。

 也就是说, 既无感情, 又无思考, 甚至感觉也极微弱。身体的保健和养护, 使身体健康发展。“多给孩子以真正的自由。

 ”反对捆扎和束缚儿童, 认为这样会剥夺儿童的活动自由, 阻碍其血液循环, 影响其性格与气质。

 在具体的养护方面, 合乎自然:(1 )

 用母乳喂养孩子, 并由父母亲亲自养育孩子,反对将孩子交给保姆抚养。(2)

 儿童食物的口味应清淡, 应多食素食。(3)

 衣着应该宽松, 以便于四肢自由活动; 被褥要轻软, 使婴儿容易转动; 衣服不宜过暖, 锻炼其适应天气变化的能力 。

 不要给婴儿戴帽、 穿鞋、 穿袜, 以培养其抵抗能力。(4)

 对于儿童的睡眠, 应要求有足够的时间, 能随着环境以及时间需要的改变而改变。(5)

 健康的环境:

 乡 村呼吸新鲜的空气, 获得新生。

 2、 儿童期:

 从2岁到1 2岁。孩子在这个时期理智还处于睡眠状态, 他们“不能接受观念, 而只能接受形象”。

 “必须锻炼他的身体、 他的器官、 他的感觉和他的体力, 但是要尽可能让他的心闲着不用, 能闲多久就闲多久。

 ”发展儿童的外部感觉器官,使其获得丰富的感觉经验。

 认为感觉是智慧的工具, 训练感觉和身体器官, 为理性活动打好基础。尽量给儿童以活动的机会, 让他们亲自去接触和研究周围一切事物。

 他说, 对于儿童来说, “他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 。

 在如何发展感觉, 训练儿童各种感官方面, 卢梭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卢梭指出, 人们并不是平均地使用感觉官能的。

 在各种感觉中运用最多的是触觉。

 触觉 , “它遍布于我们身体的整个表面” 。

 能够使人们及时地、 不断地获得各种经验。

 物体的以通过触觉获得。发展触觉的主要方法是练习。

 卢梭主张让儿童像盲人那样抚摸物体, 训练触觉的敏锐性和准确性。

 深夜把孩子关在一间屋子里, 让他根据拍手的回声判断屋子的大小。

 还可以用游戏训练孩子辨认事物的能力。视觉与触觉相比, 视觉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它延伸的范围较广, 接触物体很快, 能使心灵迅速作出判断。

 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游戏、 写生、 制图等, 发展视觉。还要重视听觉官能的教育, 主要是训练判断发声物体的大小和远近, 它的振动是猛烈还是轻微等。

 它主要靠学说话、 唱歌、 听音乐来练习。, 都可

 这个时期的儿童不应该读书。

 他说:

 “读书是孩子们在儿童时期遇到的灾难, 而你却单单要他们在读书中消磨他们的时间。

 爱弥儿长到1 2岁还不大知道什么叫书” 。他认为, 以书籍代替感官就是袭用他人的理性, 结果必将多迷信而少有真知。

 如果读书,那么可读的书只有《鲁滨逊漂流记》 。

 在卢梭看来, 鲁滨逊孤单单独处荒岛, 不仅保全了生命, 而且凭借个人力量生活得相当舒适, 十分自由。

 这正符合他培养积极活动, 能独立判断, 从事劳动生产, 自食其力的自然人的理想。

 这段年龄是没有道德观念的, 不要教他道德观念, 也不要强迫他接受道德规则,应结合具体事物进行教育。

 主张用示范的教育方法, 教师和父母善良的言行能够对儿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待儿童的过失, 卢梭反对道德说教,他依据自然教育理论提出“自然后果”的道德教育原则。

 就是让儿童从自己错误行为的不良后果中获得经验, 认识到哪些是不应该做的。

 卢梭在《爱弥儿》 第二章的末尾, 描绘了这种教育所得的成果:

 1 0~1 2岁的孩子, “长得又健又壮”, “蹦蹦跳跳, 活活泼泼”, 他“没有什么劳心的焦虑, 没有什么痛苦的远忧, 实实在在地过着现实的生活, 充分地享受着那似将溢出他身体的生命”。

 卢梭重视儿童的感觉教育, 主张“从经验中去学习”。

 是与他唯物主义的感觉论相联系的。

 但是他认为1 2岁以前的儿童处于“理智睡眠期”, 不能接受智育和道德教育是片面的, 形而上学的。

 3、 少年期:

 从1 2岁至1 5岁身体已变得强壮有力, 感官也发展良好, 并且有了 强烈的好奇心 。智育与劳动教育。

 培养学习兴趣和做学问的方法。

 “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 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 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 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有益的、 必需、 正确的又符合儿童理解能力的, 真正有益于幸福的知识。

 卢梭反对学习那些无补于实际的古代经典, 要求重点学习对生活有实际用处的物理、化学、 天文、 地理、 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劳动的知识。以儿童经验为基础, 反对经院主义的脱离实际、 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

 认为最主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是观察, 主张广泛地使用实物教学好进行科学实验, 经常带领儿童到大自然去, 到社会生活中去, 指导儿童观察和研究各种事物,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使他们学会正确的思维和判断。

 卢梭认为, 自由人不仅必须具备聪慧的头脑, 还要有灵巧的双手, 能够用自己头脑和双手进行劳动, 营谋生活。

 因此, 这个时期必须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卢梭认为, 劳动是社会的基础, 是每一个公民必须尽的社会义务。

 他严厉斥责游手好闲、 不劳而获的人是强盗、 流氓、 骗子, 强调一个自由人必须掌握农业和手工劳动的知识。卢梭认为最适合的是木工, 这种劳动不仅有用、 干净, 而且需要智慧, 可使儿童的双手和头脑同时得到锻炼和发展。

 4、 青年期, 从1 5岁到成年“暴风雨和热情的时期”, 这个时期爱弥儿应该回到城市。

 必须施以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 。:而其核心是博爱。

 卢梭认为, 人生的目的无非是爱人类, 使一切人达到幸福的境地。

 他说, “要教育你的学生爱一切的人, 甚至爱那些轻视人民的人”。培养善良的爱人的和思想, 不能靠说教, 而要通过观察了解社会, 了解因为经过苦难的生活的人, 自然产生同情、 爱怜不幸者的思想感情。的培养, 主要是通过学习历史、 伟人传记, 从中学习区分善恶。

 而善良的练习来培养。

  。则是通过行为的

 • 宗教教育方面, 卢梭主张一方面要人们时刻都不能对上帝的存在抱有丝毫的怀疑,在他看来, “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的道德。

 ”另一方面, 他反对宗教迷信, 主张对上帝的深刻信仰必须凭借理性和良心。

 通过一系列的自然教育, 爱弥儿到了 20岁已成为身体健壮, 心智发达, 感情丰富,善于劳动, 博爱人类的自然人。

 虽然卢梭教育思想有其局限性。

 如过分强调儿童的需要、 兴趣及个人生活经验的价值; 脱离社会的影响培养“自然人”。但是他提出要尊重儿童的自然和自由, 要非常重视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行程, 教育的一切措施, 都应根据儿童的需要、 能力、 兴趣。

 这种观点在教育上所起的革命作用, 犹如哥白尼在天文学上所起的作用。人将卢梭誉为是教育上“哥白尼”。因此, 有卢梭的教育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教育家。

 对巴西多、 裴斯泰洛齐、 杜威等教育家的教育实践活动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爱弥儿》 被认为是自柏拉图的《理想国》之后的又一部杰出的教育著作。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因为阅读《爱弥儿》 , 以至打破了 他多年不变的作息时间。

 这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美谈。

 参考文献•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教育史精品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郭法齐外国教育史教程•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教育史精品课程• 华东师范大学外国教育史精品课程• 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 李淑华外国教育简史

篇四:提出自然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人: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杨光富 副教授联系电话:13585524909(午休时间勿扰)电子信箱: ygf21cn@yahoo.com.cn(咨询)个人博客:

 http://blog.sina.com.cn/westedu (上课材料)西方著名教育家选讲Selected Educationists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Education

 第二讲 夸美纽斯:

 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一、 夸美纽斯的生平二、 从教科书的编写到教育学的建立三、 教育目 的:

 为永生作好准备四、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五、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六、 建构班级授课制理论七、 现代学制的雏形八、 对教育的主要贡献

 公共电子邮箱(里面有上课材料, 供同学们下载)

 :ecnuygf@yahoo.com.cn邮箱密码:

 111111

 可围绕下面某一问题写成一篇学术小论文, 题目自拟。(1)

 阐述某位教育家的经历或教育思想的某个方面,并谈谈对你的启发。(2)

 针对某一位教育家的教育著作, 写一篇读后感。(3)

 谈谈你对这门课程看法及其收获。(4)

 其他与本课程有关的内容, 形成文章。作业要求:(1)

 文章字数:

 建议字数为2500以上(2)

 交作业时间:

 4月1日, 手写或打印(3)

 作业要注明院系、 年级、 姓名、 学号, 联系方式(手机或电子邮箱)

 。本课程作业

 扬·阿姆斯·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

 1592~1670)

 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 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人。教育代表作:

 《大教学论》一、 夸美纽斯的生平

 他出身于磨坊主家庭, 年轻时被选为捷克兄弟会的牧师, 并主持兄弟会学校。1628年2月, 夸美纽斯被迫流亡到波兰的黎撒, 从此开始了 终身流亡的生活。1670年11月15日, 夸美纽斯在阿姆斯特丹逝世, 终年79岁。

 《大教学论》 一书奠定了 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体系的基础。

 夸美纽斯总结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人文主义教育成果和当时进步教育的实际经验, 提出了一套系统、 全面的教育理论, 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他提出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对卢梭、 裴斯泰洛齐、 杜威等教育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是“儿童中心论” 思想的主要来源。他还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革新运动, 为近、 现代教育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被誉为“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 和“现代教育之父” 。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称他是“一位精髓而有独到见解的哲学家, 他在新生一代的教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完成了 一场革命, 他是一位博学而天才的教育家” 。

 二、 从教科书的编写到教育学的建立(一)

 编写教科书的缘由旧教育的陈污积垢令人感到窒息。

 管理混乱无序、 内容保守陈旧, 方法简单粗暴、 知行严重脱节。“我是一个不幸的人, ……把生机勃勃的青春岁月浪费在学校的无益事情上面。

 学校变成了儿童的恐怖场所, 变成了他们才智的屠宰场。

 ”

 1 、 《语言入门》 ( 1631年)该书摒弃了繁琐无味的语法讲述, 内容丰富, 堪称一部小百科全书。美国教育家孟禄评价《语言入门》 是夸美纽斯的“最著名的著作, 仅仅这本书就可以使他成为他自己的世纪中一个杰出的人物” 。(二)

 主要著作

 2、 《语言入门预备课本》由于《语言入门》 对初学者略显艰深, 因此, 夸美纽斯两年后又完成了《语言入门预备课本》 , 在内容上作了进一步的精简, 并加强了直观性, 以适应初学儿童。

 3、 《世界图解》 (1658)这是世界上第一本依据直观原则编写的附有插图的“儿童百科全书” 式课本, 盛行于西欧各国达两个世纪之久。夸美纽斯也由此被誉为“儿童插图书的创始人” 。

 该书主要内容包括:1.神2. 世界5. 空气9. 大地上的作物12. 树木15. 蔬菜18. 动物与鸟3. 天空7. 云10. 金属13. 果树16.谷物19. 家禽4. 火8. 大地11. 石头14. 花17. 灌木20. 鸣禽。6. 水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附有插图的儿童百科全书:

 《世界图解》

 这部附有插图的初级学校教学用书, 包括了 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多方面知识, 问世以来曾先后被译作十多种文字, 在欧洲和其他地方广泛作为教科书之用达二百多年之久, 版本多达五十余个。著名文学家歌德曾多次回忆他小时候读该书的感受。

 中译本《世界图解》著者:

 J·A·夸美纽斯丛书名:

 万有图库系列出版社:

 上海书店ISBN:

 7806225625版次:

 开本:

 32开装帧:

 平装页数:

 309

 《世界图解》 《语言入门》 和《语言入门预备课本》一起, 构成了 夸美纽斯语言教学的三部曲。然而, 真正奠定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重要地位的,则是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 。

 4、 《大教学论》《大教学论》 系统地论述了教育学, 包括教育目 的、任务、 原理、 作用、 内容、 方法以及各类分科教学法等基本内容, 其中就有对近现代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班级授课制。

 夸美纽斯的教育代表作:

 《大教学论》

 • 《大教学论》 )

 的内容远远超出了“教学” 的范围, 它实际上是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全书33章可以划分为6个部分:• (1)

 总论:

 第1章至第14章 , 讨论人生的目的、 教育的目 的、 任务、 效能、 重要性, 普及教育的意义、 旧教育的缺陷、 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探索教育、 教学普遍规律以及教学理论的根本指导思想。

 (2)

 体育:

 第15章。• (3) 教学论:

 第16-22章。

 这一部分是本书的精华所在, 它讨论了教学的根本指导原则:

 自然适应性; 各种教学原则、规则和方法; 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以及各科教学法。• (4)

 德育论:

 第23-26章。• (5)

 学制系统及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 (6)

 结论:

 这个教育改革计划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呼吁各界人士支持本计划的实现。

 这一巨著, 以它不朽的思想, 历经三百多年的考验,成为近、 现代教育、 教学理论的精华和核心。西方学者斯皮尔曼甚至给予了 这样的评价:

 “倘若各时代关于教育学的著作全都丢了, 只要留得《大教学论》在, 后人便仍可以把它作为基础, 重新建立教育的科学。

 ”

 • 夸美纽斯的论证公式是:• 1.先提出一条自然现象的规律;• 2.用自然界的事例说明这条规律;• 3.在人类活动中, 园丁如何模仿这条规律;• 4.现存的学校教学工作怎样违反了这条规律而出现了错误(偏差)

 ;• 5.纠正偏差的办法。

 三、 教育目的:

 为永生作好准备“现实的人生只是永生的一种预备。

 ”他认为要想过上天国的生活, 必须有广博的知识, 高尚的道德, 信仰上帝。夸美纽斯认为, 知识、 德行与虔信的种子是自然存在我们身上的, 但它们的发展则全赖教育。

 。

 他高度评价教育对形成人的作用“假如要去形成一个人那便必需由教育去形成”“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 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整个国家的基础是什么呢?当然是青年的发展”“我们在建造城市、 炮垒、 纪念馆与兵工厂上用一个杜克(Ducat), 我们就应当在正确地教育青年上用一百个” 。

 四、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教育必须适应自然是夸美纽斯教育体系的一条指导原则, 它贯穿于他的教育巨著《大教学论》 的始终。1、 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在夸美纽斯看来, 自然界存在一种“秩序” 即普遍规律,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因而人类的教育活动必须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相适应。

 • 人由于模仿自然而完成了许多伟大的创造, 比如, 人因模仿鱼的游泳而学会游泳, 人因模仿鱼而造船, 人因模仿动物的发声器而制出笛子。

 因此, 教育一定要遵守“自然的秩序” 。

 2、 教育要依据儿童的天性“这个时期生命和心理都是新鲜的, 都在蓄集精力; 一切事情都是精力饱满的, 都可以深深地生下根” 。他把人脑比作蜡块, 能印上外界事物的形象, 它在儿童时期特别“湿润柔顺” , 最适于接受一切外来的影像。同时, 儿童的筋肉柔软, 也能接受训练, 容易作出熟练的动作。

 少年时期是最佳的教育时期• “人最容易在少年时期去形成, 除了这种年龄就不能形成得合适。

 ”• 因为“一切事物的本性都是矫弱的时候容易屈服, 容易形成, 但长硬以后, 就不容易改变了。

 蜡在柔软的时候容易定型, 定样; 硬了就容易破碎。

 一棵幼小的植物可以种植、移植、 修剪, 可以任意转向。

 当它长成一株树木之后, 就不可能这样办了” 。

 • 人的头脑就像蜡, 儿童时期很湿润柔顺, 适于接受一切外来影像, “往后一点, 就渐渐变硬, 变干了, 事物就不那么容易印在或刻在它的上面了” 。•“假如人不从小养成人生的清洁习惯, 那是最危险不过的。

 ”

 • “教育适应自然” 的原则后来成为儿童中心论的来源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如法国教育家卢梭受夸美纽斯的影响, 在其《爱弥尔》 中提出了自然教育的理论, 要求培养反对封建的自由人。

 卢梭之后的教育家如裴斯泰洛齐、 康德、 杜威等教育家都受到卢梭的启发, 近代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的发展也受到卢梭的影响, 他的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和让儿童通过活动进行学习的主张, 则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家所利用, 成为儿童中心主义的一个思想来源。

 五、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泛智” 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体系又一指导原则,也是其教育理论的核心, 是他从事教育实践和研究教育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所谓“泛智” , 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 。

 教育的必要性• “知识、 德行与虔信的种于是天生在我们身上的; 但是实际的知识、 德行与虔信却没有给我们” , 它们应当“从教育, 从行动去取得” 。

 “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 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 “教育确乎人人需要……愚蠢的人需要接受教导, 好使他们摆脱本性中的愚蠢, 这是无人怀疑的。

 其实聪明人更需要受教育, 因为一个活泼的心理如果不去从事有用的事情,它便会去从事无用的、 稀奇的有害的事情……富人没有智慧岂不等于吃饱了糠麸的猪仔?贫人不懂事岂不等于负重的驴子?美貌无知的人岂不只是一只具有羽毛之美的鹦鹉,或者一把藏着钝刀的金鞘? ” 总之, “凡是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 。

 1、 教育内容的泛智化夸美纽斯对几乎以《圣经》 为唯一教育内容的旧教育极为不满, 指出在那些学校学习的学生都没有受到周全的教育。他认为人们所受的教育应当是周全的, 要“学会一切现世与来生所必需的事项” 既百科全书式的知识, 从而“懂得科学, 纯于德行, 习于虔敬” 。

 2、 教育对象的普及化夸美纽斯指责当时的学校只是为富人、 贵人设立的, 穷人、 贱人被排斥在校门之外。

 他要求学校向全体人们敞开大门, 不论富贵贫贱, 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进学校。

 • 夸美纽斯从普及教育的要求出发, 提出建立统一学校系统的主张。

 他根据儿童成长的年龄特征, 把教育过程分为四个时期, 每期六年, 各设相应的学校。• 幼儿期(初生至6岁)

 , 母育学校; 少年期(6至12岁)

 ,国语学校; 青年期(12至18岁)

 , 拉丁语学校(或文科中学)

 ; 成年期(18至24岁)

 , 大学。

 这种统一的学校系统,使儿童从出生开始, 循序渐进, 不设任何障碍, 直到成年,获取人类的全部知识。

 六、 建构班级授课制理论1、 班级授课制最早的实践从已有历史资料可知, 早在公元一世纪上半叶,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老师帕利门开办的私立文法学校有200人,当时就实行过这种形式。

 2、 班级授课制的设想:

 古罗马昆体良最早提出昆体良在教育史上最早地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主张把学生分成班级, 教师面对全班而不是分别教许多学生。

 3、 班级授课制的理论: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最早系统论述(1)

 美纽斯总结了前人实践的经验, 并在教育史上第一次从理论的高度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度, 使其发展有了理论支撑。(2)

 他主张根据儿童年龄及知识水平, 将他们分成不同班级, 并把教学内容分为循序渐进的阶段, 一个教师同时对一个年级的学生授课。

 夸美纽斯关于班级教学制的论述•(1)

 把学生分成班级, 班级又分成10人小组, 每组有一个学生进行管理。(2)

 绝对不进行个别教学, 而只同时一次去教所有学生。(3)

 每班一个教师。(4)

 教师站在高高的讲台上, 眼光同时看着全体学生, 谁也不许做别的事, 只准用心听, 只准看着他。(5)

 除非全体学生都在静听, 教师决不可说话; 除非他们全在注意,否则不可进行教学。(6)

 教师应运用技巧, 引起学生的注意, 如不断介绍有趣的和实际有用的事物, 在开始新学科之前向学生提出问题以激发兴趣, 尽可能利用感官尤其是视觉以帮助注意, 中途向学生提问, 有时向全班提问, 让学生有提问的机会, 等等。(7)

 教导从每年的一定时间开始, 学科的划分要使每年、 每月、 每周、每日甚至每小时都有一定的工作。(8)

 文字应当永远和事物一道教授、 一道学习。(9)

 压缩学科, 除去一切不必要的、 不合适的材料和细微末节, 只教有用处的东西。(10)

 不强迫学生违背自己的意志去学习任何学科, 让每个人顺着他自然的倾向去发展。•••••••••

 夸美纽斯建议的新学制的特点•(1)

 它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的一个最系统、 最完整的学制, 包括学前教育、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和大学(各6年)

 。

 划分的依据是“按学生的年龄及其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导” 。

 这个学制基本上接近于现行各国的学制, 它说明了夸美纽斯的才识和远见。(2)

 学前教育的地位得到肯定, 并纳入学制。(3)

 小学教育年限延长。

 当时小学没有固定年限, 一年、 数月或数年不等, 带有随意性; 每年每天上课的时间也无规定, 教育质量毫无保证。

 夸美纽斯将初等教育延长至6年并使之正规化, 有益于推动初等教育的发展和提高。(4)

 普及教育思想。

 作者提出“母育学校与国语学校收容一切男女少年” , 甚至“拉丁语学校(中等学校)

 也不应当限定只有富人、 贵族和官吏的子弟才能入学” , 而必须向所有男女青年开放。

 夸美纽斯的预言到了20世纪才在先进各国成为现实。(5)

 保证普及教育的实施, 必先普设学校。

 夸美纽斯主张, 每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