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建议5篇优化营商环境建议 —1— 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思考和建议 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化营商环境建议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优化营商环境建议
dash; 1 —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思考和建议
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的优化在本质上就是“法治化”。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是运用法治思维、贯穿法治精神、重视法治方式的营商环境。一方面,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环境正在日益优化,另一方面,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市营商环境还存在一定差距,亲商、安商、富商氛围不浓。当前,坚持依法办事,以法治方式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进入全国前列,努力把我打造成为发展环境最优,投资吸引力、地区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法治化营商环境概念研究 (一)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定义。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世界银行对营商环境的定义是:“企业在开设、经营、贸易活动、纳税、执行合约、关闭等,遵循政策法规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等条件”。法治环境是指全社会法律主治、依法而治所形成的特定意义上的社会环境。法治化营商环境,就是运用法治思维、贯穿法治精神、重视法治方式的营商环境。
(二)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基本内涵。一是平等保护。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保证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
— 2 —
等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法律保护,共同履行社会责任。二是公平公正。立法应当确立公平公正的制度体系;执法、司法必须坚持权利平等和公正,经济交往中各类主体的财产权得到公平公正的法律保障。三是遵法守信。经济交往中各类主体必须全面树立法治信仰和遵法观念。同时将守信贯彻到经济交往各个环节,健全公民和组织的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行为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三)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义。一是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加快转型发展、推动经济迈向新台阶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营商环境的优劣决定了高端要素资源的流向与集聚,成为能否在经济技术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要取得转型发展成功,就必须在推进产业、技术等方面硬转型的同时,更加重视以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核心内容的软转型。二是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旨在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方式,减少政府对资源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活动对直接干预,通过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有效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三是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以提高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目标,以法治为基石,建立起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实现政府依法行政,市场主体诚实经营,公民遵法守法。
— 3 —
(四)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评价体系。法治化营商环境目前没有权威的评价标准,其评价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并在党的领导下全面落实到营商环境之中。司法质量、司法效率、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二是落实发展新理念,以良性创新和加强协调性的思维,及时修改完善、研究制定出台急需弥补的缺位、错位和不协调的法律法规及其法律释义等,提高法律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政府权力受到宪法和法律的制约,“法治政府”不断优化,加强落实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的法律法规,并科学细化制定相关法规及其配套细则。四是党和政府机关对司法工作的制度化监督、人大常委会对执法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政府法制部门的监督、政府营商监督部门的专业监督、司法部门的内部监督、市场主体的民主评议等,需要进一步精准高效和落到实处。
二、法治化营商环境状况分析 (一)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做法 近年来,我市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以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大力实施市场化、便利化、法治化、国际化“四化”工程,营商环境总体持续改善。
1 1 、着力打造高效便民的政务环境。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把分散在24个部门的119
— 4 —
项行政审批事项、职责、环节一次性集中划转至市行政审批局,24个窗口受理24枚印章审批,变为“一窗受理、一章审批”;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建立“多证合一、证照联办”制度,最多达42证联办。二是全力优化政务服务供给。推进行政审批与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已制定政务服务四大体系630项标准,市级138项行政审批事项工作标准;提出免费帮办代办与预约延时服务,委托银行为申请人提供章程登记“一站式”无偿代办服务,开展窗口帮办代办服务,帮办企业注册各类业务26280件。
2 2。
、努力构建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一是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开放企业名称库,实行企业自主查询、自主申报,全面应用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系统,各类市场主体均可在网上办理名称预先核准、设立、变更、注销等业务。二是重拳整治“红顶中介”,先后治理和规范违规中介机构13家,清退违规资金53万余元。三是推进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建成了市县乡三级权责清单体系,公布市政府各部门2776项、责任事项21409项,并对市住建、房管、规划等20多个部门的权责清单进行动态调整。
3 3 、大力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是严厉打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各地由综治部门牵头,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打击盗窃企业财产、非法集资、放高利贷、“套路贷”等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类案件的侦破力度,对大要案实行挂牌督办,2018年全市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3.6%,侵财类刑事案件同
— 5 —
比下降15%,群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二是深入开展“平安企业”创建活动,从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不断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和商事仲裁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主渠道作用。2017年全市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212件,市政府本级受理行政复议案件42件。市仲裁委共受理各类仲裁案件625件,涉案争议标的额13.72亿元,案件调解结案率达68%。
4 4 、积极营造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一是进一步建设法治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监督,加大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清理和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共清理市政府文件1251份,对超过有效期和需要修改完善的报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后,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二是进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审判机关开设涉企诉讼绿色通道,推行快立、快审、快执机制,提高审判效率。集中清理长期未结诉讼案件和执行案件,着力提升结案率。三是进一步营造法治氛围,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司法鉴定等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场所阵地和制度建设。以“法律六进”为抓手,全面开展“法治企业”示范建设和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积极开展“法律进民企”普法宣传活动,引进律师服务团队,向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宣讲法律知识、典型案例,提供法律咨询。
— 6 —
(二)营商环境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我市营商环境特别是法治化营商环境虽然日益优化,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企业期盼相比、与国际国内一流标准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根据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办公室“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发展”专项督察反馈的意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短板和不足:
1 1 、部分地方政府及部门对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认识有待提升。一是少数地方干部法治意识淡薄,对国企、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招商引资新项目和老企业在一定程度时还存在“区别对待、一碗水端不平”现象。二是“有法不依,执法不力”问题依法存在,执法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选择性执法、趋利性执法等问题时有发生。某地在企业改制过程中,违法处置承包人财产,产权人信访近十年,并且网上发布大量投诉政府及其部门的信息,对当地营商环境负面影响较大。三是有的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陷入行政、民事赔偿纠纷中,引发诚信危机。如某县法院因拖欠建设工程款,被建筑公司起诉;某区政府部门因规划调整给企业造成损害而不予补偿,造成行政补偿纠纷被诉至法院。
2 2 、政务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一是行政审批效能不高,工程审批改革推动不平衡,县市推动改革明显滞后,实打实落地的较少。二是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还存在信息资源共享不够,少数部门因保密原因和行业规定,信息、数据尚未互通互享,影响办
— 7 —
事效率,办事群众网办体验感和便利度不高。如某房地产公司对国土部门退还其配建廉租房土地出让金久拖不决问题反映强烈。
3 3 、市场秩序不够规范。一是诚信体系建设不完善,制假售假、坑蒙拐骗、不正当竞争等问题,以及骗取贷款、非法融资、逃避债务等行为在一些地方、行业依然存在。工程招投标市场上串标、围标等违法行为比较普遍,干扰了招投标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健康发展。二是行政执法过程中以罚代法现象比较突出,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不到位,基层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如房地产服务中心某部门负责人胡某滥用职权,骗取拆迁款,从事盈利活动的违法行为对营商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三是社会组织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保障企业自主加入和退出行业协会商会的权利机制不健全,部分行业协会商会尚未建立,收集意见方式方法不多、渠道不够畅通。
4 4 、司法对营商环境的促进和保护不够。一是贯彻落实保护民营经济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法规力度不够。近几年,中央、国务院和“两高两部”分别颁布了一系列保护民营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法规,但这些政策措施在个别地方没有得到有力执行,一些本应改判的案件久拖不决,一些可以不采取强制措施的企业家被羁押,有的企业因一般违法行为财产被“查、扣、冻”。如房县某公司董事长涉嫌生产销售假药案被检察机关退查三次,久侦未结,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二是合同执行效率低。
— 8 —
某地法院今年上半年立案执行涉合同类案件95件,仅执行完毕7件。三是破产质效低。某地法院共立案5件企业破产案件,仅有1件进入审理程序,其余4件因职工安置困难和资产变现难一直没有实质进展。还有的审理破产案审理长达六年不能结案。
三、积极创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议 2020年6月3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会上发布《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活力工作措施》,出台优化营商环境“黄金26条”,提出了“营造更加公平的法治环境”。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切实转变观念提升法治素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作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一是政府及其部门要在法律的框架下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明确权力边界,最大限度减少政府行为的任意性。二要以法治思维推进依法执政。要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在法治之外,更不是在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三是要加强对公职人员服务观念的培养,把整顿作风和优化环境紧密统筹起来。坚持把改进作风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保证,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治本之策。
(二)全面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的政务服务效能。一要加快建
— 9 —
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现代市场体系,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内外资企业打造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市场环境。围绕破解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推进政府简政放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推动企业注册、变更、注销登记更加便利化,实行“证照分离”、“照后减证”,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推进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大幅精简审批事项和前置条件,下放审批权限,合并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优化监管方式。二是推动构建公平统一、权责明确、透明高效的市场监管制度,形成多元共治的市场监管新格局,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相同机制。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在发展规划、项目引资、优惠政策等方面,保持稳定性与连续性。推进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的价格机制。加强对行业协会商会管理,发挥其在制定技术标准、规范行业秩序、阶段交易成本,反映企业意见、帮助企业维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三是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完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推动优化再造政务服务流程,推进电子政务、行政审批和服务标准化建设,简化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提高行政效率和协同办公水平。拓展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提高各类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交易的透明度、公平性。规范中介机构行为,推进全市统一的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建设。
— 10 —
(三)切实维护营商领域的法治秩序。一是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步伐,推进各级政府事权法治化、规范化,提升政府依法行政水平。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二是依法平等保护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严格保护企业家人身权、财产权和企业财产权,严格依法解决涉企矛盾纠纷,防止各类诉讼案件超期办理。坚决防止将坚决纠纷当成刑事案件处理,及时纠正冤案错案。审慎采用限制人身和财产权利的强制措施。在当前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要严格把握政策,把扫黑除恶与保护民营企业发展结合起来,正确区分合法财产和非法财产,严防刑事执法介入经济...
篇二:优化营商环境建议
委员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大家好!大会发言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能、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作为一名连任两届的“老政协”,我就优化我县营商环境谈几点认识、体会和建议。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2019 年 10 月 8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围绕市场主体需求,聚焦转变政府职能,将近年来“放管服”改革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上升为法规,并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确立对内外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的营商环境基本制度规范,具有重要意义。俗话说,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哪里投资环境好,哪里就是投资的热土。近年来,全国各地在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投资吸引力方面做了许多实践和探索。比如,xx 推出“开办企业一窗受理”,xx 承诺“最多跑一次”,xx 实行“不见面审批”,xx 提出政府要当“店小二”,我省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等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那么好的营商环境有多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性欠发达县份,无论是立地条件、区位环境,还是道路交通、基础配套、信息技术等诸多方面,我们都不占优势。我们唯一可以依存的资源优势,随着逐年开采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市场化配置政策的严限,早已“风光不再”。更为担忧的是,长期以来受“靠山吃山、唯利是图”等思维观念的影响,**的营商环境特别是人文环境逐步恶化,严重影响到**的投资环境,影响到**的对外形象。
结合自身岗位职责,做如下讨论发言:
1、在提高对优化营商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方面,结合自身,存在理论学习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现象,应该加强对相关条例和措施的学习,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2、结合《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群众提供规范、便利、高效服务方面,自己的业务工作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今后我会不断提升工作能力,改进工作作风,在行动上狠抓落实,提高工作效率。
3、结合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如何做到“五个一点”方面,从自身来讲,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还需要继续强化和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在规定时间内高效完成本职工作,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4、如何克服“五种心里”方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我认为应该首先应该加强政治教育学习,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其次转变工作作风,树立便民服务意识,杜绝“门好进、脸
好看、事难办”和“吃拿卡要”行为。提高工作热情,工作中遇到困难要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化压力为动力,圆满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
5、结合通报的三起典型案例,我认为应该从案例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时刻保持警醒,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转变工作作风,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6、我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有一下两点:
一要强化作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素质能力,不断提升服务企业群众的能力水平。
二要加强学习,学习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学习业务知识,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工作态度为优化营商环境做贡献。
篇三:优化营商环境建议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问题及建议 范文三篇优化营商环境存在问题及建议 篇一
良好的营商环境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城市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局面,尤其是在疫情背景下的经济模式下,不仅需要大规模的外资进入,同时也需要本地的创业群体,依托本地的资源大力发展经济,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来促进地区的发展。当然,优化营商环境的效果是显著的,不过,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短板”,还在影响着企业家们投资的信心、创新的热心、做实业的专心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恒心。因此,优化营商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策的便利性有待加强。企业投资项目申报要有一定浮动标准。如,江苏省地区总部企业申报分上半年和下半年进行,xx 软件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 20xx 年 8 月 23 日,当时并不符合 20xx年地区总部申报要求,但 20xx 年的申报标准为当年 1 月 1 日以后成立的企业,导致该公司 20xx 年也没能参加申报。企业建议能否把申报期延长,能够让类似他们这种下半年成立的企业,在第二年通过自身努力达到当年标准的也能参加申报。
二是营商软环境还比较欠缺。现有的招商激励政策不够灵活,优势不明显。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招商扶持政策,但有些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影响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三是招商人才还比较匮乏。懂项目、懂经济、懂政策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在重大项目跟踪对接上显得力不从心,影
响了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率。另外招商人员的行动迟缓,投入的精力不大,服务意识不强。
二、下一步对策建议
一是积极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全面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依法简化项目落地流程。利用网络平台搭建政企沟通桥梁,建立“雨花外资企业”工作群,由专人负责、提供政策解答、发布市场资讯、网上业务培训,真正做到 24 小时在线服务。
二是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根据我区稳外贸、稳外资措施和《XX区扶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发展 10 条政策》、《XX 区应对疫情影响推动稳定发展 30 条服务措施》的要求,拟由区政府、区内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型企业、银行等三方合作,设立“南京市 XX 区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出口退税资金池”,支持有潜力的外贸综合服务类企业为我区外贸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加便捷服务,确保我区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
三是优化净化服务环境。要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公开涉企服务事项及办事流程,编制发布办事指南,为企业办事提供明确指引。提高办事效率,实行首办责任、限时办结。实现企业与政府的互动交流、合作对话是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基础,政府要大力推动各种公正透明的政商互动平台和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服务民营企业发展问题投诉处理机制,切实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对行政审批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
四是创新优化招商方式。整合招商网络、资源信息、项目信息共享等三大服务平台,避免各责任单位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各自为战,浪费资源;加强项目载体政策支持,制定对楼宇(园区)引进外资的奖励办法;推出招商人员激励政策,采取市场化招商、全员招商,制定招商人员奖励办法。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问题及建议 篇二
近年来,高新园区按照县委县政府战略部署和工作安排,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围绕“到 2025 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 800 亿元,力争突破 1000 亿元”的目标,加快高端装备、生命健康、数字智造、通用航空等主导产业集聚,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狠抓招商选资,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园区整合后,形成功能布局合理、主导产业明晰、资源集约高效的园区体系,园区的功能定位如下:第一功能区为南岩和梅澄区块,定位高端智造,主导产业为高端装备制造;第二功能区为城北台地区块,定位科创服务,主要集聚发展信息技术、科创服务型企业;第三功能区为大明市区块,定位为开放合作区块(甬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主导科技创新型产业、生物医药及长三角区域产业转移承接;第四功能区为城东(xxx 城市控规外区域)区块,定位生态型、复合型、智慧型特色活力城区,依托技师学院大市聚校区,推动产城融合、产教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赋能;第五功能区为儒岙区块,定位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和胶囊特色园区。
一、当前主要做法
1.强化空间保障
一是加快空间规划。启动编制新一轮空间发展规划和 xxx 等重要区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梅渚“未来社区”等专项规划,进一步谋划“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平台,着重研究新形势下园区如何优化功能布局,充分挖掘增量空间,更新利用存量空间。二是挖潜土地资源。通过外拓空间,内挖潜力,对园区土地空间资源进行了再规划、再挖潜。结合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和永久农田核实整改补足工作,按照近、中、远期建设时序,梳理出近期可利用工业用地约 8803 亩,中期约 6576亩,远期约 4133 亩。三是加强数字化建设。已基本完成可利用土地的梳理摸排,建立了详细的土地台账,完成了包含农转征收、土地出让等内容的“一张图”图纸制作等数字化前期基础性工作,委托专业机构启动园区土地资源全域数字化管理平台搭建。
2.坚持工业项目全流程管理
一是强化前期管理。项目方先行开展地质勘探、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相关前期准备;同时相关部门全过程提前介入,协助企业 2个月内完成方案、项目赋码、水保、节能等模拟审批,弱化审批事项,减少报批时间和成本。二是深化“全程代办”。推行分管领导牵办、审批科长盯办、专职代办员全程代办制度,建立专业代办队伍,从项目对接、签约、审批、建设、竣工等全流程介入,代为对接设计、勘探、环保等中介机构,确保项目审批快捷高效。同时,建立代办项目进度通报、调查督办等制度,倒逼代办提质加速,确保项目拿地后 1 个月内完成审批开工建设。建立“组团式”问题解决机制,组建服务专班,
针对项目审批与建设中碰到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组织专班进行集中会商。三是上线数字管理系统。2021 年 8 月 23 日,工业项目全流程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实现项目运行状况一舱可见、层层联动、协同推进,最大程度提升工业用地效益。
3.深化驻企服务
深化驻企服务员制度,落实“片长+管家”式驻企服务,组织 249名驻企服务员到规上企业驻扎帮扶,切实当好“店小二”,以“绣花功夫”精准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今年已搜集、解决企业困难 365 项,落实率 100%。为 62 家中小微企业减免租金 217 万元,减免电费约 8 万元。同时,积极为 45 家企业联系人才招聘服务,为 8 家企业对接科技创新工作。开展低效用地和闲置厂房利用研究,摸排空闲厂房,通过园区统一对外发布招租信息,帮助需要的企业牵线搭桥。针对企业资金流短缺问题,为企业联系银行融资业务。开铭制冷在驻企服务员的帮助下获得农商银行授信 500 万元,成功逆势崛起,产值增长 15%。
二、存在的问题
1.空间规划难以统一。当前,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经济社会发展、资源配置、保护与保障等目标与园区的实际发展需求难以统一,在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及开发时序上也和园区规划有一些冲突,导致园区在项目用地上存在调规难、报批慢、落地难等问题。
2.能耗审批有所限制。目前能耗“双控”政策,绍兴全市纳入高耗能项目缓批限批区域,高耗能包括八大行业(具体包括传统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近几年来,新昌企业涉及纺织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较多,这些企业涉及的项目都难以通过审批,可能影响新昌涉及配套大企业的产业链。另外,涉及八大行业企业(双控之前已审批)设备增加,设备贴息主管部门经信局要求园区变更审批设备增加部分,但能源主管部门发改局建议不再变更审批。
3.企业外迁较为突出。当前,受土地、交通、招商政策、能耗等影响,我县企业外迁现象突出,比如 xxx;一些化工企业受环保、能耗等产业政策制约,必须搬迁至外地。14 家上市公司除了远信和新柴外,其它 12 家都有县外生产基地,上市公司在县内的产值占所有地区产值比重仅 35%左右。
4.乡镇街道服务有待加强。园区产业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的政策处理工作由属地乡镇负责实施,总体上乡镇(街道)对园区项目建设支持力度较大,能够精准完成园区项目涉及的政策处理工作,但对个别疑难问题(特别是零星坟墓迁移及零星土地征收)处置仍存在知难而退的心理,服务主动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由于乡镇(街道)社会事务管理工作量较大,且特别是近期人员变动较为频繁,由于工作衔接问题,客观上影响政策处理项目进度,服务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对策建议
1.加强空间规划沟通。一是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充分对接园区规划及发展需求,使园区规划实施更具指导性和操作性,尽可能保障园区利用土地纳入城镇开发边界集中建设区,保障园区土地需求;二是三区三线优化时要充分考虑园区发展有足够的扩展空间,确保园区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能将生态红线、自然保护地、永久性基本农田、高标农田、粮食功能区等调出园区范围;三是加大土地农转征收指标、林转指标保障,为园区内产业项目、经营性项目、政府投资项目、民生项目等落地和建设进度提供有力的土地要素保障。
2.完善能耗审批制度。限批缓批为八大行业,涉及八大行业的禁止审批,企业涉及八大行业以外的,原则能耗在 1000 吨标准煤以下的可以审批;根据 x 市发改能通〔2021〕23 号,有条件规划建设屋顶光伏的项目,可配套建设光伏发电设施,鼓励建设单位利用厂房屋顶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光伏发电折算能耗可以抵扣项目新增能耗,该方案暂未明确细则。
3.加快完善综合配套。一是加快小微产业园建设,加大厂房供给,为优质的中小企业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二是加快园区全域治理,淘汰一批效益低、产能落后的企业,腾出地块供给优质企业;三是强化产业链延伸,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不断集聚发展上下游及配套产业,推动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从而让企业能够放心地留在新昌。
4.树立主体服务意识。属地镇街要落实属地责任,与园区加强联系和沟通,全力做好政策处理、房屋拆迁、安全生产等相关工作,进
一步增强服务的主动性、精准性和实效性,为产业项目的落地和建设提供良好的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问题及建议 篇三
一、存在的问题
1.观念的问题。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转变“官本位、权本位”思想,需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服务员理念。一是“强化招商意识”和“树立有意识招商”。营造招商引资浓厚氛围,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围绕区位和产业特色精准招商。二是摆正“取”“舍”。要树立科学招商、理性招商观念,既要敞开大门,扩大开放,大力引进符合我县产业发展方向的大企业、大项目,也要克服“招商饥饿症”,坚持走绿色招商、理性招商之路,坚决将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项目拒之门外。
2.“放管服”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行政审批过程中,应加强上下级部门协同、衔接和配套,消除政策冲突矛盾,进一步优化部门之间的协同制衡机制,减少因机构间的职能交叉与重叠带来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二、工作建议
1.完善招商机制。进一步完善村级领导联系重大招商项目制度,项目责任单位和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相互配合,互通信息,切实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向项目联系县级领导汇报,促进项目早注册、早开工、早投产,顺利落户汉源。
2.持续加大企业服务力度。坚持开展“进千企”活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解决一批急迫问题,建立长效沟通协调机制,增强服务招商企业能力,确保企业引得进、落得下、发展得好,提振投资者信心,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打开新局面。
3.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对能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好项目、优项目、大项目在用地政策、环评指标等方面给予倾斜和保障,减少审批环节,着力打造程序最简、环节最少、时间最短、效率最高的服务流程,为企业投资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学习力度,以招商引资相关政策、行业发展相关办法、各种商务礼仪为主要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建立学习台账,着力提高投资服务队伍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干事创业的饱满热情。
篇四:优化营商环境建议
营商环境意见措施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重要生产力、核心竞争力,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整体提升区域发展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全面推进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确定目标任务的落实,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现就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重点突破和系统集成相结合、坚持对标提升和自我革新相结合、坚持有事必应和无事不扰相结合,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水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全面提升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水平,打响“***办事不用求人、***办事依法依规、***办事便捷高效、***办事暖心爽心”营商环境品牌,争当全国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省份,携手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彩华章。
一年求突破。到 2022 年底,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取得突破性成效,营商环境在全国位次前移进档,全省 2-3 项评价指标进入全国标杆城市行列,一批政务服务领域的创新举措在全省推广。
两年大提升。到 2023 年底,2-3 个城市进入全国一流水平行列,多项评价指标进入全国标杆城市行列。
五年树品牌。经过 5 年左右努力,全省营商环境整体进入全国一流水平行列,市场主体活跃度和发展质量显著提高,***营商环境品牌在全国打响,形成一批营商环境改革的样板。
二、主要任务 (一)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1.健全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落实市场准入“全国一张单”管理模式,建立行政审批与清单相衔接的准入机制,清单之外全面实行“非禁即入”。定期排查和清理市场准入方面对资质、资金、股比、人员、场所等设置的不合理条件。推广“一照通办”改革,推动跨行业跨领域许可证集成办理。深化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实现全程网办、一日办结。全面实施简易注销,落实歇业备案制度。推行破产预重整制度,健全企业破产重整信用修复机制。
2.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推行采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供应等供地方式,支持产业用地实行“标准地”出让,推行“用地清单制+告知承诺制”改革,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推进“***省人力资源地图”项目建设,优化用工就业信息精准推送、重点监测企业用工比对分析等服务。建设省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接入涉企数据信息,完善企业征信功能,助力智慧融资服务。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升级工程,完善区域性股权市场,健全“1+5+N”政府性融资担保机制。完善技术要素交易与监管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进场交易。建设全省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健全数据资源确权、流通、交易等环节的法规、机制和运营流程。
3.培育支持市场主体。深入实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鼓励支持“个转企”“小升规”,大力扶持“专精特新”、科技型企业发展。着力稳定市场预期,做好跨周期调节,保持政策稳定性、延续性。帮助市场主体解决经济循环中的堵点卡点问题。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推动大中小企业、内外贸配套协作各环节协同发展。搭建供应链对接平台,为企业提供精准产销对接服务。推动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科学实施有序用电,合理安排错峰用电,保障企业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4.促进市场公平有序。深化“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优化企业跨区域迁移政策,全面清理无法律法规依据要求企业在特定区域注册的规定。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全覆盖,健全第三方评估机制。深化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改革,推进全流程电子化招标投标,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推进《***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修订,强化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持续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健全遏制乱收费、乱摊派长效机制,纠正各类中介机构垄断经营、强制服务等行为。
(二)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 5.深入实施简政放权。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改废释情况,及时调整全省统一行政权力清单。衔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编制全省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编制行政备案事项清单,无法定依据的原则上全部取消,实现清单之外无行政备案事项。编制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清理和取消无法律法规依据的涉审中介服务事项,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依法赋予开发区(新区)更多审批权限,全面实行“园区事、园区办”。加强对审批运行情况、权力下放承接等情况的监督评估。整体推进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支持各市县和开发区(新区)设立行政审批局,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
6.加快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 26 个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线上信息公开平台和线下政务公开专区。科学编制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以具体办理项为标准细化事项颗粒,建立健全事项审查和动态管理机制,确保全省“一件事项一个标准”,实现“无差别受理”“跨区域办理”。加强窗口服务培训和考核,组建职业化、专业化政务服务队伍。健全信息公开、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顶岗补位、服务承诺、责任追究、文明服务等制度规范。建立与全省行政权力清单相协同的监管事项目录清单,推动实现“照单监管”。
7.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改革。推动政务服务以部门为中心向以事项为中心转变,强化业务协同和流程再造,加快推进“一网一窗一次”改革。出台全省
“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方案,实现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限时办结。加快通用“综合窗口”建设,推进综合受理“一窗化”。搭建惠企政策兑现平台“惠企通”,推动惠企政策兑现“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承诺兑现”,加快实现全省范围内行政服务中心(含园区)“涉企政策兑现+帮代办”服务全覆盖。着眼项目全生命周期,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行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和多图联审前置服务,大力推行“承诺制+区域评估+六多合一”审批模式和全流程在线审批,进一步简化特定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管理。持续提升纳税、不动产登记、办理水电气等领域服务效率。
8.打造智能化政务服务模式。以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数据共享枢纽,实现政务数据信息应上尽上、互联互通。加快公安、市场监管、税务、人社、招标投标等领域电子证照、电子印(签)章互通互认,推进全场景无障碍应用。持续推动“赣服通”迭代升级,深化“赣服通”前端受理、“赣政通”后端办理政务服务新模式。扩大智慧政务自助终端的覆盖率和服务事项范围,打造“15 分钟政务服务圈”。积极推行赣通码试点应用,在更多领域提供“一码通省”服务。推动更多事项实现“省内通办”“跨省通办”。
(三)打造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 9.完善营商环境法规制度。深入实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省社会信用条例》《***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等,加强执法检查。研究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地方立法,构建科学系统完备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研究推进商事登记地方立法配套,完善商事登记规则、标准、程序,为企业进入、退出市场提供规范统一、公开透明、便捷高效、宽进严管的登记服务。研究推进企业破产地方立法配套,充分发挥破产制度对挽救危困市场主体的重要作用。
10.推行公正审慎执法监管。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探索建立综合监管机制。建立重点监管事项清单,清单之外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深化“互联网+监管”,强化监管数据汇聚共享,形成“一网通管”。健全社会
信用体系,建立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模型,实现分级分类“信用+智慧”监管,完善信用修复机制,让监管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无处不在”。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在更多领域依法推行轻微违法行为免罚和“首违不罚”清单,探索触发式监管、“沙盒监管”,推广“企业安静日”,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11.提升司法质效。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深化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加强羁押必要性审查,坚决防止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依法有序规范全面推进涉案企业合规管理。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推广网上立案、网上阅卷、网上开庭等“一站式”电子诉讼。推进诉讼与公证全流程协同,在调解、保全、送达、调查等环节开展审判执行辅助事务协作。建立健全涉案财产善意执行及规范处置机制。完善执行案款发放机制,持续压缩执行时限,全面推行网上司法拍卖全覆盖、零收费。深入推进全省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与诉讼服务机制建设,提升解纷和服务能力水平。
12.加强产权保护。妥善处理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深入开展政务失信治理。持续开展知识产权保护“铁拳”“蓝天”等专项行动。贯彻执行专利权、著作权等领域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探索将省级专利代理机构监管职能下放至市级,优化专利代理监管机制,强化基层监管力量。
(四)打造更高水平的开放环境 13.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确保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同等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编制和公布外商投资指引,加强法律法规、政策措施、投资项目信息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建立专业化国际招商团队,建设“一站式”外商投资办事平台,推行外资行政许可事项“一网通办”,依法依规在用地审批、人员跨境流动等方面给予便利。积极探索试行“极简审批”模式,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实施承诺准营。
14.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深化贸易便利化改革,实行“两类通关、两区优化”等制度创新。精细化推进口岸“三同”试点,稳定开行铁海联运班列,拓展中欧班列线路,提升多式联运便利化水平。加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深入推进进出口货物“两步申报+提前申报”模式,在有条件的港口推行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规范口岸收费,有效降低口岸作业费用。
15.优化涉外企业管理服务。加强涉外商事法律服务,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为国际商事纠纷提供多元、高效、便捷解纷渠道。探索制定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和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制度,加强执业行为监管。完善重点外贸外资企业联系服务机制,主动服务企业。建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重点企业、重点产品清单,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政策宣讲。
(五)打造包容创新的人文环境 16.加大创新创业支持力度。积极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快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整合建设。完善省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深入推进科技计划项目“包干制”,持续推进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推广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制度。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推广应用。持续加大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力度,提供低成本场地支持和“一站式”创业服务。降低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创业担保贷款申请门槛,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扶持力度。
17.加快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省“双千计划”,大力引进培育战略型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鼓励各地打造一批有多元文化、有创新事业、有宜居生活的特色人才社区。以省市为单位建立贯通线上线下的“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优化完善人才住房、医疗、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配套支持政策。健全市场化人才评价标准和机制,深化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
18.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牢固树立“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理念,研究建立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构建健康政商生态。建立健全党政领导、相关职能部门与工商联、商(协)会、企业、个体工商户定期沟通机制,持续开展“入企走访连心”活动,推广“政企圆桌会”等经验做法,认真倾听市场主体意见建议,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推行企业诉求“1个工作日电话联系、一般问题 5 个工作日办结、疑难问题 10 个工作日回复”快速处置机制。加大对侵害企业利益问题的监督力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19.建立健全容错免责制度。健全营商环境尽职免责制度,并与巡视巡察、审计监督、综合考核等工作衔接统筹,对依法依规履行优化营商环境职责但出现失误错误的,如果符合有关法律政策规定的,予以免责或者减轻责任。
20.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诚信教育,推动企业家自觉守法、以信立业、依法经营。引导企业家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健全企业家回馈社会的激励机制。深入挖掘“江右商帮”等为代表的独特赣商精神和文化,大力弘扬“厚德实干、义利天下”的新时代赣商精神。开展优秀企业家宣传,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三、重点行动 (一)开展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 围绕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持续开展营商环境对标提升,重点在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获得信贷、办理破产、市场监管等 18 个营商环境评价指标领域,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逐年推出一批针对性强、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改革硬举措,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实施、高位化推进,持续提升营商环境便利度。同时,选取一批市县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改革试点,率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二)开展政务服务满意...
篇五:优化营商环境建议
第 1 1 篇 :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问题及建议为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强化全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运用,扎实推进以评促改,推动全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特制定本总体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评价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强化改革创新,制定实施针对性整改措施,扎实推进以评促改,大力开展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攻坚,推动营商环境便利化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二、工作任务
(一)开展整改行动。印发实施《河南省营商环境评价整改专项方案》(附后),督促指导各地高标准制定整改方案,聚焦营商环境弱项指标、薄弱环节,认真分析甄别问题原因,对标前沿水平,逐项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目标及时限,尽快补齐各地突出短板。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直有关单位,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
完成时限:年底前
(二)组织专项培训。围绕提升营商环境评价的重点指标水平,协调评价组及相关领域专家,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分指标专题培训,增强各地各部门解决问题、补齐短板的能力。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直有关单位,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
完成时限:年底前在全省范围内完成一轮培训。
(三)开展重点领域攻坚。印发实施《省领导分包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专项方案》(附后),持续深化研究,强化改革创新,完善政策举措,推动尽快出台 16 个专项方案、打造河南政策升级版。建立完善省领导分包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工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由分管省领导分包牵头推进,协调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全力推进营商环境各领域快速提升。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直有关单位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2020 年底前出台政策升级版,2021 年底前完成第一阶段任务
(四)强化新闻宣传。实施《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工作专项方案》
(附后),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强化正面典型示范引领,健全宣传工作机制,深入宣传中央及全省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进展成效、先进经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宣传格局,推动形成“优化营商环境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浓厚舆论氛围。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委宣传部、省直有关单位,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各新闻媒体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五)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适时筹备召开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出席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企业家座谈会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强化关键问题的溯源解决,对下一步要抓好的工作再明确再部署,推动全省党员干部理念再深化、标准再提高、作风再转变,凝聚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
责任单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发展改革委
完成时限:11 月下旬
三、组织实施
(一)压实工作责任。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牵头部门作用,协调省有关部门,督促指导各地各部门制定整改方案。各地、各部门要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认真学习中央、省委省政府的有关精神,明确整改方案的具体目标、举措、时限和责任人,层层落实责任,逐级传导压力,实行台账管理,并按时将整改方案报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强化协调联动。指标牵头单位是各指标优化的统筹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形成部门合力,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整改任务。配合部门要积极主动,对涉及职责范围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制定有效措施,切实堵塞漏洞。
(三)健全长效机制。各地、各部门要健全整改工作机制,定期对本领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动态跟踪问题整改情况,实行台账式、清单式管理,已解决的及时销号,将新问题及时纳入整改范围,定期听取市场主体和群众意见建议,研究制定相关整改措施。各指标牵头省直部门要对各自领域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和难题进行分析研究,定期向省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暨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例会汇报问题整改进展情况。各地、各部门要在年底前将整改情况上报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注重宣传引导。各地各部门、各工作专班要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大力宣传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本地区、本领域优化营
商环境的工作安排、改革要求、政策措施,宣传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落实的情况及工作成就、亮点,并及时回应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关切,营造优化营商环境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 第 2 2 篇 :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问题及建议
为进一步优化我县营商环境,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现提出如下整改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略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优化营商环境存在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局长 XX 任组长,副局长 XX,纪检组长 XX,总工 XX任副组长,注册分局、企个科、餐饮、食品、生产科负责人为成员,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XX 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协调优化营商环境存在问题整改等日常工作的开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开办企业
1、全省平均申请材料数 13 件,我县 19 件,比全省平均水平多 6 件;
2、办理环节 7 个,全市排名靠后。
(二)企业注销
1、调查期内办理企业注销总数 41 个,全市排名靠后;
2、办理简易注销所需环节 4 个,全市排名靠后;
3、办理简易注销所有环节所需时间 2 个工作日,全市排名靠后;
(三)市场总量
1、调查期内新登记企业户数 187 个,全市排名靠后;
2、调查期末实有企业数 2141,全市排名靠后。
三、整改措施
(一)政策宣传方面
1、印制企业、农专社、个体工商户网上申报、微信办理、口述办证申报指南和市场准入窗口业务一次性告知清单;
2、在县政务中心宣传制作市场准入事项办事流程政策宣传专栏。
(二)具体整改措施
1、开办企业。进一步压缩精减提交材料件数,由原来提交 19 件压缩至 9件,办理环节 7 个减少至 4 个。
2、企业注销。办理简易注销由 4 个环节减少至 1 个环节。办理简易注销由2 个工作日减少至 1 小时。
3、调整期内新登记企业户数 187 个和总数 2141 全市排名靠后,我县属山区县,企业总量和存量新注册与平川县相比较少,但与市工商局下达的市场主体同比新增 12%目标任务相比,截止 2018 年 8 月 28 日,我县发展各类企业 122 户,与 2017 年同比增长 27.08%;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116 户,同比增长 93.33%发展个体户 461 户,同比下降 18.41%,全县市场主体上半年增速全市排名第三。下一步我局将加大宣传,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办照的环境,加快市场主体发展。
4.调查期内办理企业注销总数 41 个,我局在每年市场主体年报和双随机检查中全县企业企业运行情况较好。今后在注销工作中企业只要有申请在 1 小时之内注销。
四、工作要求
(一)续推进登记注册便利化、简化流程、实行简易注销等措施,加大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微信办照”、口述办照力度,对上半年优化营商环境所存在 3方面 7 个问题,按整改措施 9 月 5 日前全部整改到位。
(二)由局纪检组对我局注册登记窗口明查暗访,打造审批环节少、流程最短、效率最高、作风最硬、服务最优的“五最”服务品牌。
第 第 3 3 篇 :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问题及建议
随着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为进一步加强专项整治自查自纠工作,区纪委监委围绕集宁区优化营商环境总体工作部署要求,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中普遍存在的各类突出问题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督促集宁区各级各部门切实担负起优化营商环境主体责任,加强自查自纠工作,着力解决企业反响强烈、群众反映集中、社会普遍关注的作风顽疾。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坚决查办企业和群众
反映强烈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着力破解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二、自查自纠重点内容
区直各党(工)委、党组,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重点围绕《集宁区纪委监委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中工作作风、政务服务、执法监管、便利化改革 4 个方面 30 个问题,对审批、执法、公共服务、廉政等方面损害或影响营商环境的各类问题开展深入自查自纠。
自查自纠工作每周报送 1 次,自查台账(后附)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加盖单位公章,由乡镇纪委、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各街道纪工委工作人员汇总后于每周五下午 17:00 之前,报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商务科技文化中心 A3 号楼 101 室)。
三、实施步骤
(一)问题查纠。自查自纠工作从 2021 年 5 月开始至 10 月结束,区直各党(工)委、党组,各部门、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围绕所承担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二)整改落实。对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要深入查摆、剖析问题,建立自查自纠问题清单,保证自查问题梳理全面、准确。要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台账。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入分析原因,健全制度机制,切实做到解决一个问题、规范一项工作、完善一批制度,推动问题整改常态化、长效化。
(三)监督检查。由区纪委监委各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负责派驻单位和联系部门的自查自纠日常监督工作;区纪委监委各纪检监察室不定期对联系部门和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工作进行抽查和明察暗访;由 5 个专项督查组重点对各部门、单位自查自纠和整改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严查走过场、弄虚作假等问题。
(四)总结提高。区直各党(工)委、党组,各部门、单位对自查自纠工作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在 11 月中旬向区纪委监委上报工作报告,区纪委监委汇总整体情况,为下一步工作夯实基础。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区直各党(工)委、党组,各部、委、办、局,各企事业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尽责,全面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抓好自查自纠工作。
(二)查摆发现问题,发挥“探头”作用。乡、镇纪委,各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要认真落实监督责任,抓紧抓实自查自纠监督工作。对及时主动自查自纠自改的,给予容错纠偏机会,对督查中被动发现的问题要从严从重处理。对自查
自纠工作不力、措施不实、该发现的问题未发现、该查处问题不查处的,严肃追责问责。
(三)畅通举报渠道,做好线索处置。
第 第 4 4 篇 :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问题及建议
按照市政府领导同志意见要求,对照区政府督查室工作交办单安排部署,为抓好我区卫生健康行业营商环境整治工作,切实解决全系统在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着力推进区卫生健康行业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就软环境建设做出的重要批示精神,以贯彻落实市纪委《关于整治营商环境中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问题的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为抓手,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认真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通过优化医疗服务、优化就医环境,切实提高医疗服务管理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一)规范管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坚持推行“急、快、准、需、情”的服务标准(急诊突出“急”,门诊突出“快”,检查突出“准”,治疗突出“需”,护理突出“情”),坚决杜绝“生、冷、硬、推”“不作为、乱作为”“乱收费、乱摊派”,“吃、拿、卡、要”等问题现象。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监控体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努力做到“诊疗零缺陷”和“质量零投诉”,避免医疗责任事故和重大技术事故发生。进一步深化“三项制度”(医德医风承诺制度,药品用量监控、公示制度,用药合理性评价制度)和“四项公开”(公开医疗服务信息,公开收费信息,公开药品采购信息,公开群众测评医德医风满意度信息),加强社会监督,畅通投诉渠道,坚决杜绝购销中吃回扣等不良行为。
(二)加强建设,提高卫生保障能力。开展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改造,确保全区所有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全部达到建设标准。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农村医务人员水平。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体系,增强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预测预警能力建设,规范疫情网络直报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依法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
(三)依法行政,全面优化发展环境。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规范运行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对所行使的行政权力、直接服务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公开,实行动态运行。积极开展民主评议等活动,真正使群众参与公开、监督公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宏观调控和依法监管能力。严格医疗市场监管,对医疗机构实行计分量化管理。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严厉查处无证行医、医疗机构对外出租等违法行为。
三、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2020 年 12 月 20 日-2021 年 1 月 22 日)成立卫健系统优化医疗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部署工作任务,广泛宣传优化医疗环境工作的目的、意义,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