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调研报告最佳范文3篇农村调研报告最佳范文 农村经济调查报告范文十四篇 农村经济调查报告(一):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状况及发展现状xx县xx乡xx村下辖,总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调研报告最佳范文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农村调研报告最佳范文
经济调查报告 范文十四篇农村经济调查报告(一):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状况及发展现状 xx 县 xx 乡 xx 村下辖,总人口 2053 人,分 16 个村民组,502 户,耕地面积5410 亩。主要产业是以养鸡、养猪、养羊为主的畜牧业,以烤烟、生姜为主的种植业,全村群众经济偏于薄弱。
今年来,随着中央、省、州、县、乡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我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礼貌、精神礼貌和政治礼貌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必须的成效,促进了本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状况。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通电、通电讯。现 xx 组建有 1 个科技文化活动室;全村享受农村低保 252 户 1003 人,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 1847 人,参合率 90%;全村有 17 户农村危房改造户,目前改造工作已全部完工;建有中小学 1 所,适龄儿童入学率 100%,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三免一补"政策已落实到位;农村税费综合改革以及相关惠农政策、措施,也逐步得到落实。
(二)农业生产状况。全村主要是以畜牧、种植产业为主,产业发展比较滞后。2015 年,我村群众经济总收入 32 万元,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 1050 元,其中:来源于农业方面的收入 25 万元,在全乡 4 个村中处于中等水平,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
1、从业人员分布状况。现全村共有 2053 人,其中:男性 1211 人,女性842 人,18 岁以下人数为 264 人,18-60 岁之间人数为 1567 人,60 岁以上人数为 222 人,劳动力人口数为 1567 人。根据 2015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村1567 人劳动力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农业人口有 1193 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 76%;从事二、三产业的为 374 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 32%,其中:23 人从事交通运输业,35 人从事批发与零售业,316 人从事其他行业。
2、产业结构状况。农业产业结构中主要以"玉米、油菜"种植为主。以 2015年为例,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3210 亩(含复种指数),其中:粮食播种面积 2530 亩,总产量 63、25 万公斤,在粮食作物中以玉米、油菜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以大豆、生姜为主,以林果业为补充,畜牧业以养猪场和分散喂养猪、牛、羊和鸡为主。
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状况。截止今年 12 月上旬,建设有乡村公路 1 条,约 7、8 公里,一事一议项目通组公路硬化正在建设中;现有田间道路 25 条,
约 10 公里,全部道路均为泥巴路;水利设施建设上,坝塘共 8 个,小水池 120个,沼气池 80 口。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状况。村"两委"班子共 10 人,其中:村党支部委员 5 人,村民委员会委员 5 人;全村共有党员 52 人,其中:男性党员 45 人,女性党员 7 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 2-3 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用心性。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金投入不足。主要体此刻以下几方面:一是村委会到鼓扬红岩的乡村公路多年得不到修缮、路面硬化以及多数田间道飘过窄、过陡,雨天行走艰难,从而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和物资运输,增加了生产、生活成本;二是水利设施落后,水池、水窖修建数量较少,不能满足村民的农业生产、生活用水;三是村容、村貌等基础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多数组建设杂乱无章,比较凌乱,路面硬化、绿化、美化、净化设施建设不到位,环境卫生条件差,全村的 16 个小组均无垃圾处理池;四是农村科技、文化和医疗卫生条件差,设备、设施落后。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不足,严重制约我村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全村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生产水平不高,劳动力素质低。全村的田地比较零星、分散,多数是梯田和坡地,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基本上还处于"牛耕马驮"的小农经济状态,增加劳动力成本的同时,也制约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我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困难。劳动力素质低,村民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盲、半文盲,其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心理,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3、农民收入低,产业化水平不高,增收渠道窄。当前,全村仍面临着缺乏新的产业支撑,农业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农产品价格偏低,农民增收项目不多,农民增收难等诸多困难和问题。2015 年,我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 1050 元,在 xx 乡乃至全县村委会中处于中等水平;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除烤烟种植具有必须产业化外,蔬菜种植产业化规模还较小,还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生姜、核桃种植才刚刚起步。
4、新农村建设,"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十分突出。近年来,根据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以及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部分村民小组已经进行了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但"重建设、轻管理"成了一大弊病。新建成项目和原有群众资产的日常的管理维护不到位,对这些资产,村组没有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维护制度,群众资产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仅不能保值增值,反而存在严重的减值和流失的隐患,部分村民对建成的设施保护意识薄弱,个性是在村组公房、乡村道路、水池等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上意识淡薄、方法不到位。
5、新农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统一布局。我村在新农村建设上,村"两委"班子存在思路不够清晰,缺乏统一规划、安排和部署。有的组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上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措施力度不够、方法不多;在宣传、发动群众方
面也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对如何建设、怎样建设本村的新农村思路不清、路子不宽;在工作上存在不主动、不用心,工作方法不多,还存在"等、靠、要"的现象;这些将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整个村委会的新农村建设进程和质量。
6、村委会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一是全村组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小学、初中程度文化还占 56%的比重,这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状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潜力和后劲不强,在带领群众致富的路上力不从心;二是基层组织建设还有待完善、加强。目前,塘坎组和大地组两小组组长一职还空缺,无人担任;三是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下步工作打算及对策
(一)加大新农村建设和各项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涉及"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宣传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有关决议、决定和重要举措,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充分利用标语、黑板报、村组会议等进行多渠道宣传,在村内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用心性和主动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央"20 字方针"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突出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加强班子建设。新农村建设要政府引导,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群众用心性。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好的班子带领大家向前发展;村党总支与村委会加强团结,紧密沟通、严密组织,要构成一支有号召力,能干实事,乐于奉献的村"两委"班子,明确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建设的主力是农民自己,激发广大群众建设自己完美家园的用心性是关键。要调动群众的用心性和创造性,动员全体村民以集资、投工投劳等方式用心参与各村组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建一个,成一个,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过多的增加群众和村组群众负担,搞举债、负债建设,要量力而行,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三)要抓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培育,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明年,我村将加大产业化进程步伐,构成以"科学种植稳村、科学养殖兴村、特色养殖富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在今年推广杂交玉米、烤烟和生姜种植的基础上,明年将大力推广有机高粱的种植和 200 亩核桃种植;养殖业方面,在稳定商品猪、商品羊出栏数的基础上,加大扶持绿壳蛋鸡养殖户的养殖力度,为我村产业化打下基础,从而能够推动我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资料,要搞好规划,务必保护好耕地。应坚持"围绕增收调整结构"的思路,正确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对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扶持、培育,并发展好现有的优势产业,在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要注意确保粮食产量稳定、确保畜禽养殖安全。因为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四)抓好农业科技文化的培训、推广。一方面要继续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用,加大利用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要用心推广运用各种集约、高效、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如用心推广配方施肥等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另一方面要用心推进农村劳务的开发,全面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潜力,用心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农民的收入。
(五)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逐步落实。村级"两委"班子须认真研究,立足本村实际,突出本地特色,提出贴合本村实际的新农建设发展规划,统一布局,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生态环境,对于新农村建设,要按照规划稳定有序推进。对于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乡村道路规划、小学软硬件建设、垃圾处理池建设、村民科技文化室建设等建项目要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逐步和安排。
(六)推进民主法制进程,完善各种制度。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规范和完善各项村规民约,增强我村各干部和村民对公共基础设施的保护意识,确保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完整,增强群众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潜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确保我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新农村建设带给稳定的社会环境。
总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长期性、持久性的过程。新农村建设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努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从解决农民最关注、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实际问题入手,以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产业支撑和改善生产环境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用心性,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的用心性。我相信,只要我们村干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用心理清我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用 3 至 5 年,完全能够使全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民生活更加宽裕,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农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
农村经济调查报告(二):
一、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我县辖 8 镇 3 乡(其中 2 个朝鲜族乡),123 个行政村,耕地面积 148 万亩,总人口 33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19.8 万人,种植业以水稻、玉米、大豆、瓜菜、烤烟、万寿菊为主,养殖业以生猪生产为主,养鱼水面 3.83 万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的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用心采取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等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实现快速、稳步增长。据统计,20xx 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3651 元,同比增长 14%;20xx 年为 4218 元,同比增长 16%;20xx 年到达 4881 元,同比增长 15.7%,个性是 20xx 年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粮食总产量实现 4.2亿公斤,增长 5.8%,创历史新高,农业总产值实现 24.22 亿元,增长 9.6%,畜牧业产值实现 8 亿元,增长 7%,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 3.9 万人,实现劳务收入 2.9 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实现 5358 元,增长 9.8%。
二、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农民收入连年增长的形势下,我县的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农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差、农民增收难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成为制约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结构调整问题。
一是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还不够突出,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还没有大的变化,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不大。我县虽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在调整过程中过于强调粮经结构,种养结构比例的改变,重视面积和数量的扩张,应对提高农业质量,培育品牌,忽视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万寿菊、烤烟等具有市场竞争潜力的优质、特色农产品扶持开发不够,形不成规模经济。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没有从根本上跳出就农业调农业的小圈子,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仍不合理。
二是农民分散种植,难以构成规模。农户农业生产属于以一家一户的分散模式为主。由于生产分散,不能构成必须的规模,销售也以自产自销为主,形不成规模效益,从而限制了农户收入。
三是农民既是决策者,又是生产者和管理者,还是销售者。在广大农村,由于信息闭塞,农民即要掌握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又要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信息,往往无法兼顾。四是农民随大流现象突出。农户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获取信息潜力弱,不能及时得到准确信息。在产业发展之初,嫌种子或生产资料价格太贵投资大,怕技术水平跟不上,又不能确定市场销路好坏。他们往往是在看到左邻右舍或亲戚因发展某种产业致富,而跟随进行产业调整,一拥而上,往往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状况。
(三)投入问题。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生产成本较高,抵消了一免三补政策使农民增加的收入,据 20xx 年备春耕期...
篇二:农村调研报告最佳范文
经济情况发展调查报告范文三篇调查报告主要通过事实说明其观点,对调查对象作出评价,阐明其意义,或从总结点上的经验入手,讲明某个道理。为大家准备了农村经济情况发展调查报告范文三篇,欢迎阅读!
农村经济情况发展调查报告范文一
我们花庄村是俞垛镇的一个偏远村落,距离镇里大约 12 公里,我村地处三县市交界处,全村共有农业人口 2358 人,非农业人口 104 人,耕地面积 4000 多亩,河沟面积 3000 亩以上,村集体收入 18 万元,三产总产值一亿元,人均纯收入6480 元,村所在辖区私营企业 6 加,加油站,奶牛场各一家,主要以加工毛绒玩具、石油机械、锻仲、家俱制造、特种养殖为主导产业。就自己近期的调查来看,有许多的因数制约我村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我村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我村的农业生产受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产业化进程慢等因素的制约,其生产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经营的怪圈。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实际机播、机电灌溉率不高。
有这样有句话“要想富,造公路”,现在兴泰公路全线通车了,但是我们村的村级公路还很不发达,村西面跟南面的许多地方现在还是砖头路,有些地方甚至还有危桥,没有好的交通,就没有人来投资创业,农副产品就没有市场竞争力。
(二)农民素质低、适应性差,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目前,我村平均受教育年限 7。9 年,不足初中文化水平。而在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流动过程中,出现的农民人力资本的“逆向选择”现象:流出就业非农行业的基本是年富力强、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村“精英”,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人力资本含量和劳动技能较低的儿童、妇女和老人,进一步从总体上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素质。无疑,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其素质偏低,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三)落后的思想观念仍是农户走入市场的障碍。
我村的农民仍然沿续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习惯,思想观念保守,在寻求项目和资金投入上多希望政府给以扶助,“等、靠、要”思想往往相当的严重。相当的一部分村民固守以农为本的生存观念和温饱型目标,小富即安,脱贫致富的心理预期不高。受固有观念的制约,资源开发利用和经营模式停留在初级水平。
(四)经济发展中“短视心理”造成集体实力日渐削弱,对户营经济的扶持存在误区。这里的“短视心理”是指部分村干部群众中存在的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利益,重个人利益,轻群众利益,享乐主义,摆官架子的不利倾向。由于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加之片面地看待户营经济的发展,多数村干部对集体经济发展抱的期望不大,导致近年我村集体经济实力处于缓慢的发展趋势。
由此看来,由于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因素的存在,要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缩小乡村致富的差距,就应该通过合理的规划,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遏制我村农民致富缓慢的势头。
二、多管齐下全面推进
发展现代农业,繁济荣农村经,促进农民增收,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整个经济社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此,必须以创新农业发展理念为
前提,以提升农业装备水平为基础,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以推广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增加投入为保障,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用先进理念引领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树立新理念。要树立用现代工业推动农业发展的理念。要用办工业的方法办农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区域化布局、市场化运作,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农民工人化、农业现代化。要树立按比较原则参与新一轮市场分工和合作的理念。要通过不断比较、调整、改进、提高,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的良性发展轨道。要树立抓农业就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理念。要通过解决农民待遇不公、信息不灵、市场把握不准等问题,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改变农民身份,促使农民从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商品生产者。
(二)用现代装备带动农业。
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明年我村公路交通条件会得到改善,我村已经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进行土地整改,修建乡村公路和桥梁,国家明年对经过我村的国家 V 级航道鲁汀河进行休整。
我村要着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要实施沃土工程,以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为突破口,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步伐,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前段时间我镇的秸秆还田现场会在我村召开,这不仅是对于我村前段时间秸秆禁烧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一池三改”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六通、六有、六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三)根据村的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的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兴农,这样才能强村富民。
我村是俞垛镇注水养殖大村,应该发挥自己的产业特色,将养殖业做大做强,联合各养殖户进行规模化生产销售,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降低市场风险,创建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招商引资,今年我村已经引进了四个项目,其中有一项就是蘑菇大棚种植,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要扩大规模,创建食用菌生产基地,创建加工厂,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品牌化经营,包装出口,争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花庄村的农村经济一定能够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奔小康。
农村经济情况发展调查报告范文二
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开展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社区)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情况调研的通知》(闽委组明电【2013】24 号)要求,2013 年 10 月下旬,龙岩市委组织部会同市财政局、农业局、民政局等有关部门组成 3 个调研组深入全市7 个县(市、区)、乡镇、村,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访谈、查看台账报表等方法,对全市村集体经济发展有关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全市共有村集体经济组织 1783 个(不含社区居委会),2012 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 65596 万元,总支出 58111 万元,净收益7485 万元,拥有固定资产 158102 万元,村均 88.7 万元。债务总额 86947 万元,
村均负债 48.8 万元。2012 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有经营收益的村 842 个,占村总数的 47.2%,其中:经营收益在 3 万元以下 333 个,3-5 万元 118 个,5-10 万元 211个,10-20 万元 99 个,20-50 万元 59 个,50-100 万元 10 个,100 万元以上 12 个。无集体经营收益的村 941 个,占村总数的 52.8%。
(二)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①经营收入 5526 万元,占 8.4%;②发包及上交收入 4663 万元,占 7.1%;③投资收益 751 万元,占 0.1%;④财政等有关部门补助收入 29607 万元,占 45.1%;⑤其他收入 25050 万元,占 38.2%。
(三)村级集体经济主要支出:①经营支出 4248 万元,占 7.2%;②管理费用 21209 万元,占 36.5%,其中办公费用 4202 万元,村组干部报酬 7691 万元;③其他支出 32654 万元,占 56.2%,其中公益性支出 24654 万元。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近年来,我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制定出台了加快和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意见措施,鼓励各村立足村情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找准集体经济的项目源和增长点,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着力打造出一批“实力强、特色明、管理好”的经济强村。
(一)盘活集体资产增收。近年来,我市各级通过全面开展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摸清集体资产家底,盘活存量资源,开展承包租赁经营,使集体资源发挥效益,实现保值增值。如 2012 年连城县新泉镇新泉村通过清产核资,将一处被私人长期占用的沿街仓库 300 ㎡重新追回,并通过公开招投标重新发包,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近万元。永定县龙潭镇龙潭村将新村部 4-6 楼出租,用于经营宾馆住宿,将闲置的旧村部店面出租,每年可获租金收入 25 万元。下洋镇思贤村将村集体土地租赁给私人企业主做煤炭运输中转站,每年可获租金收入 25 万元。
(二)开发集体资源增收。我市一些村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注重发挥地区特色和资源优势,通过合理开发运作,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激活了村集体经济活力。一是创建特色产业基地求发展。充分利用耕地、山地资源,开发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如武平县东留乡黄坊村投资 60 万元,搭建花卉钢架大棚种植基地 15 亩,租给花卉种植大户,每年创收 9 万元。二是开发特色资源求发展。部分村利用水利资源丰富的优势,或发展小水电,或建设鱼塘等发包租赁给企业或农户,也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收入。如武平县中赤乡、下坝乡等乡镇利用丰富的水利资源,在沿河投资建设了 30 多座小水电站,由所在村里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增加了村财收入。永定县高陂镇西陂村投资小型水电站,每年有 9 万元分红收入。漳平市南洋镇梧溪村、官田乡下浙村等村通过水资源入股开发水电项目,每年按股份分红均有 2-10 万元不等的固定村财收入。
(三)搞活资本经营增收。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化、城镇化的推进,一些村因土地被大量征用,土地征用补偿费骤增,如何用好、用活这些货币资金,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是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关键。对此,我市部分村充分发挥资金优势,开展资本经营,通过投资购买房产,搞景区开发等,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保值增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如新罗区西陂镇大洋村科学利用征地补偿费,投资兴建大洋酒家、西湖人家、大洋宾馆等项目,每年增加村财收入 200 余万元。永定县凤城镇大园社区将移民集体补偿款在县城南门街购置店面3 个,每年有租金收入 6 万多元。武平县平川镇城南村利用集体资金,投资兴办了中强建材有限公司、旭林木业有限公司两家集体企业,租赁经营一家加油站,每年固定收入达 90 万元。
(四)发展休闲旅游增收。近年来,我市部分村紧紧抓住市政府大力推广的以福建土楼—永定景区等为代表的“客家之旅”,冠豸山、龙硿洞、九鹏溪等为代表的“绿色之旅”,古田会议会址为代表的“红色之旅”和“游在龙岩”和
“吃在闽西”的机遇,通过开发农家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等,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罗区龙门镇洋畲村与香港青城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对村内旅游资源进行总体规划开发,着力打造休闲度假、乡村生活体验、自然景观游览和原始森林探险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2012 年村集体收入达 158 万元。永定县充分利用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每年为土楼景区周边村带来不菲的门票分成收入。如 2012 年永定湖坑镇洪坑村土楼景区门票分成收入 68 万元,下洋初溪村更达 80 万元。
(五)发展物业经济增收。近年来,我市一些城郊村利用区位优势,采取物业开发、租赁经营等形式,使村级集体经济整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些村利用闲置房产和整理取得的建设用地,通过改造或新建厂房、仓库、民工公寓、停车场、专业市场等出租给企业或村户,收取承租费,也为村集体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如武平县平川镇兴南村、岩前镇灵岩村等 15 个村,在县城或集镇建设办公楼、店面,每年获取几万到二三十万不等的物业经营收入;中山镇三联村投入 10 万元资金与中山镇政府合作建设岩前工业园区标准厂房,每年增加收益近万元。漳平市双洋镇东洋村在村集体林权改革中,利用拍卖集体林木所得的资金,在沿街(路)兴建村部综合楼,一楼作为店面,二、三楼作为办公,全部出租,每年有 5 万多元的租金收入。
(六)兴办服务项目增收。一些有企业入驻的村,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作用,在征地拆迁、矛盾纠纷处理等方面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企业每年给予村一定资金作为村级办公经费。如永定县龙潭镇联中村是福建闽福建材有限公司所在地,该企业每年给联中村 10 万元办公经费。福建塔牌集团有限公司落户武平县岩前镇灵岩村、峰贵村,每年给两个村协管费分别为 30 万元和 20 万元。
(七)帮扶带动助增收。从 2004 年开始,省、市、县三级先后选派了 3 批驻村干部到重点贫困村任职,实施帮扶工程。2012 年,我市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的通知精神,在全市开展干部“联乡挂村帮户”活动。各挂钩部门、干部帮助挂钩村选优配强村级班子,选好领头人,建好新班子,清发展思路,制订发展规划,扶持地方特色产业,壮大村财收入。同时,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多渠道为挂钩村筹措资金,在引进实施生产性项目上下功夫,拓宽增收门路,促进集体经济和农村产业发展。据统计,“联乡挂村帮户”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落实发展帮扶资金 2312 万元,落实扶持政策 789 项,落实支持项目 183 个。实践证明,各级帮扶工程对加快欠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地区间平衡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帮扶,开发了一批集体经济项目,既挖掘了资源潜力,又推动了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市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从总体上看,全市村集体经济整体实力还比较薄弱,造血功能差,发展后劲不足,发展中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基础薄弱,先天不足。在落实家庭承包责任制和开展林权制度...
篇三:农村调研报告最佳范文
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一按照市局安排,我局组织人力对我区的关山镇代家村、新兴街道办的屈家村开展了为期两天的调研。此次调研活动的方式采用了听取镇(街办)村、组领导的座谈汇报、组织农民座谈、进入农户单个问访,向农民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集中走访了解。现将在区关山镇代家村的调研情况统计分析汇报如下:
一、关山镇代家村的基本情况
区关山镇代家村位于城区东部 8km 处,北毗邻富平张桥,由阎入关山至蒲城的县际公路从其村旁穿过,基本属于典型的远离城区的农业村。该村现有农户519 户,耕地面积 3500 多亩,农业人口数 2180 人,人均耕地 1.60 亩,全村几乎以种植甜瓜蔬菜为主,达到 2600 多亩。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 3806 元的全区平均水平。
二、关于调查问卷情况统计
该村发放问卷 30 份,收 30 份。从对调查问卷中涉及的五个方面的情况统计汇总结果:
(1)农村农民家庭的基本构成:每户人口在 3~6 人之间,以 4~5 口人居多,占发放总卷的 52%之多。其中专门务农的 3 人居多占到 23%;其文化程度以初中居多,占到 36.4%,高中(职高)占 9.5%,其余是初中以下。
(2)关于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情况:农民家庭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集中在种粮食、种植经济作物两方面途径,几乎占到 31 份问卷的 84%,其余表现在畜禽饲养。该村纯收入~4000 元的在 30 户中有 15 户,4000~6000 元的 4 户,6000~8000 元的5 户,收入 8000 元~1 元的在 30 户中占有 6 户,没有超过 1.2 万元的,其主要的农业收入集中在粮食和瓜菜两项上;收入的支出依序主要表现为买衣着、现金购
买食品、子女教育和交通通讯上,总和占到 68%;用于非经常性支出的依序集中表现在购买耐用销费品、盖房子、农业机械三方面,占到 57%;余钱储蓄的支付依序集中在盖房子、供孩子上高中大学、购买价值较大的耐用销费品两方面,占到近 63%。当需要钱时解决办法依序集中在向亲戚、朋友借和银行、农村信社贷借两方面,且贷款借钱用途依序集中在农业生产、医疗开支、子女上学三方面。30 份问卷中,农户的医疗、交通通讯和教育的三大支出中均超元的水平,其中因病、子女上高校加大支出的有 13 户,在 15000 元以上。在农业信息的获取途径上集中表现在电视广播和技术人员指导两方面,在对待政府的项目问题与实施上集中反映在相信政府,但缺乏资金和需要技术扶持三个选项方面,将近占到 78%左右。
(3)村镇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问题:在该村村镇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问题方面,通过我们实际查看,村民反映和问卷统计上,总体情况为交通便利,村有规划整齐,出村路面有土路与水泥路,但无垃圾台(一般有人不定期打扫),无路灯,无沼气能源,无公厕,村内网络很少(仅协会示范点一处);对农村学校教育持基本满意或满意的态度居多,占到 54%;在医疗保健方面,总体情况为看病方便,但医疗保健水平一般,占到 64%多,且看病费用支出以劳动收入为主;购买各类商业险的以养老保险居多,占到近 45%左右。
(4)培训农民与培育农村经济组织:在这方面通过问卷反馈看,农民对问卷中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一名词在字面上不理解,缺乏科学认识,认为没有“合作经济组织”与“没参加”、“不知道”的问卷回答占到 40%,不做任何表态的有 16%左右,但对认为村里建立合作经济组织是否必要的问卷回答几乎占到90%。
(5)农村治理问题:从调查问卷情况看,该村社会治安、社会风气一般,占到 67%;对村两委班子的管理问题反映很好,认为团结、民主、决策公开,能征求意见的达到 76%;村民代表大会每年 3 次,村务公开真实性大,财务每年公开 3次。在该村存在的突出问题上依序集中反映在农业科技推广问题、贫富差距过大和农产品销售困难三个方面,几乎占到 87%。
三、对该村调研情况的综合整理分析
从调研座谈和问卷中分析看出,该村和村民存有以下几个问题。
(1)农民三大支出费用相对年纯收入,明显偏大。由于该村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远离城区的村组,该村除了农民种植无公害甜瓜、蔬菜外,就是从事小额投资饲养业,几乎每户有奶山羊,养奶牛的全村共有 15 户,进城务工、外跑运输、开街门店等情况比较少。农民收入较前者新兴屈家村则比较低。在此次发放的 30 份问卷有 15 份就在元~4000 元之间占一半,而全年三大费用支持也超过元,如有子女上学或疾病出现则更大,这一矛盾突出增收不易。
(2)制约农民增收的各种因素比较多。其制约因素表现在一是自身上文化程序低,获得农业科技信息渠道相对狭窄,接受信息技术培训少,比方对“合作经济组织”与“甜瓜协会”同作用不同语的含义不理解,甜瓜协会本身就是一种合作经济组织。二是客观因素上,年收入中的各种费用开支多应用于购买基本食品、子女教育、购买耐用消费品上,其次才是当年农业生产资料投资,加之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价格与农业经营成本偏高,又占用了相当一部分收入,使农民增收的困难显现。三是个人观念与影响。在选择产品从种、摘、收获、销售都是自己处理,一人搞到底。瓜菜收摘后,自己上市销售而不通中间商、协会组织,虽多赚了钱,但时间成本、劳动成本加大。另外,外出打短工补贴收入的意识淡薄,守家守地。四是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因素。
(3)农民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渴望得到作物新品种、新技术。从有余钱储蓄用途看,供孩子上高中上大学成为首选,即使无钱设法借贷款用于子女的教育开支意识深扎在农民思想中。另外,农民自身也希望通过技术培训、网络科技和政府引导、协会合作组织帮助等途径来提高自身农业作物水平能力,通过引进新品种做好耕作换代。
(4)农民希望从政府处得到更进一步的扶持,对政府有三大盼。从走访中了解到一是盼望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做好科技培训、项目资金扶持和市场信息的提供。二是盼望政府解决农村农业用水电、农资市场价大、农业经营成本过高、个人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盼望政府解决农村医疗条件、农民养老保障、子女上学费用大的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二
我们花庄村是俞垛镇的一个偏远村落,距离镇里大约 12 公里,我村地处三县市交界处,全村共有农业人口 2358 人,非农业人口 104 人,耕地面积 4000 多亩,河沟面积 3000 亩以上,村集体收入 18 万元,三产总产值一亿元,人均纯收入6480 元,村所在辖区私营企业 6 加,加油站,奶牛场各一家,主要以加工毛绒玩具、石油机械、锻仲、家俱制造、特种养殖为主导产业。就自己近期的调查来看,有许多的因数制约我村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我村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我村的农业生产受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产业化进程慢等因素的制约,其生产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经营的怪圈。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实际机播、机电灌溉率不高。
有这样有句话“要想富,造公路”,现在兴泰公路全线通车了,但是我们村的村级公路还很不发达,村西面跟南面的许多地方现在还是砖头路,有些地方甚至还有危桥,没有好的交通,就没有人来投资创业,农副产品就没有市场竞争力。
(二)农民素质低、适应性差,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目前,我村平均受教育年限 7、9 年,不足初中文化水平。而在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流动过程中,出现的农民人力资本的“逆向选择”现象:流出就业非农行业的基本是年富力强、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村“精英”,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人力资本含量和劳动技能较低的儿童、妇女和老人,进一步从总体上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素质。无疑,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其素质偏低,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三)落后的思想观念仍是农户走入市场的最大障碍。
我村的农民仍然沿续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习惯,思想观念保守,在寻求项目和资金投入上多希望政府给以扶助,“等、靠、要”思想往往相当的严重。相当的一部分村民固守以农为本的生存观念和温饱型目标,小富即安,脱贫致富的心理预期不高。受固有观念的制约,资源开发利用和经营模式停留在初级水平。
(四)经济发展中“短视心理”造成集体实力日渐削弱,对户营经济的扶持存在误区。这里的“短视心理”是指部分村干部群众中存在的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利益,重个人利益,轻群众利益,享乐主义,摆官架子的不利倾向。由于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加之片面地看待户营经济的发展,多数村干部对集体经济发展抱的期望不大,导致近年我村集体经济实力处于缓慢的发展趋势。
由此看来,由于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因素的存在,要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缩小乡村致富的差距,就应该通过合理的规划,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遏制我村农民致富缓慢的势头。
二、多管齐下全面推进
发展现代农业,繁济荣农村经,促进农民增收,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整个经济社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此,必须以创新农业发展理念为前提,以提升农业装备水平为基础,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以推广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增加投入为保障,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用先进理念引领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树立新理念。要树立用现代工业推动农业发展的理念。要用办工业的方法办农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区域化布局、市场化运作,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农民工人化、农业现代化。要树立按比较原则参与新一轮市场分工和合作的理念。要通过不断比较、调整、改进、提高,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的良性发展轨道。要树立抓农业就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理念。要通过解决农民待遇不公、信息不灵、市场把握不准等问题,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改变农民身份,促使农民从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商品生产者。
(二)用现代装备带动农业。
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明年我村公路交通条件会得到改善,我村已经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进行土地整改,修建乡村公路和桥梁,国家明年对经过我村的国家 V 级航道鲁汀河进行休整。
我村要着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要实施沃土工程,以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为突破口,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步伐,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前段时间我镇的秸秆还田现场会在我村召开,这不仅是对于我村前段时间秸秆禁烧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一池三改”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六通、六有、六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三)根据村的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的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兴农,这样才能强村富民。
我村是俞垛镇注水养殖大村,应该发挥自己的产业特色,将养殖业做大做强,联合各养殖户进行规模化生产销售,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降低市场风险,创建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招商引资,今年我村已经引进了四个项目,其中有一项就是蘑菇大棚种植,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要扩大规模,创建食用菌生产基地,创建加工厂,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品牌化经营,包装出口,争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花庄村的农村经济一定能够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奔小康。
以上就是整理的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 2000 字范文参考模板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想要了解更多更新范文内容,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