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的论文25003篇小城镇建设的论文2500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论文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论文 目前,作为有战略意义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城镇建设的论文2500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小城镇建设的论文2500
小城镇建设的论文关于小城镇建设的论文
目前, 作为有战略意义的小城镇建设, 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 其成果也日益明显。
但是, 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 系统的、 长远的社会性大工程, 仅仅凭热情和勇气是不够的。
我认为, 要高质量地建设我国的小城镇, 使这项千秋大业健康发展, 尽快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大目标, 那么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各级相关领导, 就必须对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具有正确的认识。
一、 小城镇建设目标的阶段性与根本性
目标决定方向, 只有目标清楚, 才能产生良好的思路和正确有效的措施。
这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首要问题。
如果在这个问题上不明确, 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就缺少最基本的保证。
小城镇建设的目标有阶段性与根本性之分, 二者绝对不能混淆, 这必须有清醒和明确的认识。
所谓目标的阶段性, 是指在不同的基础条件下、 不同的时期、 不同的小城镇各有不同的建设与发展目标。
比如, 有的是完成旧镇改造任务, 有的是搞好“几通一平” , 有的是建设安居工程, 还有的是抓好基础建设、 解决绿化环卫问题, 等等, 这些都是小城镇建设阶段性的目标。
这种阶段性的目标体现的是个性、 特性与差异性, 是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 也是比较容易明确和做到的事情。
目前, 最重要的是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 这是现在的薄弱环节。
所谓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 就是不管哪个小城镇, 不管在什么时期, 也不管处于什么建设阶段, 都要把吸引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作为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
这种根本性目标体现的是共性和普遍性。
因为世界上公认的标准是, 衡量一个国家、 一个地区是否实现了城市化, 主要是看这个国家或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如果居住在城镇(即大中城市和小城镇) 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 70%, 就算基本实现了 城镇化。
《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也指出, 小城镇“要适应经济发展较快的要求, 完善城镇功能, 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更多地吸纳农村人口” 。
所以说, 小城镇建设的目的不是做“花瓶” 、 搞摆设,根本目的是集中人口居住, 最大限度地吸引农民到这里安家落户, 其他一切都是为此服务的。
从我国许多地方的实际情况看, 现在有一些领导特别是不少小城镇的领导对此并不明确,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三个通病:重引进工商企业, 轻吸纳居民;重工业区开发, 轻生活区建设; 重经济效益, 轻镇区居民生活质量。
因此, 必须向相关领导特别是小城镇的领导进行宣传教育, 使之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根本目标。
各级领导所制定的一切政策, 所采取的一切工作措施, 都要围绕人口向小城镇集中这一目标服务。
同时, 各级领导对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部署、 检查与考核, 都应当以人口集中这一根本目标为中心。
小城镇建设的根本目标明确了 ,这项工作就会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健康发展。
二、 小城镇建设的普及性与重点性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普及性是重点性的基础, 重点性是普及性的结果。
我国和国外的现有大中城市, 都是在小城镇的基础上选择发展起来的。
同样, 现在的一些小城镇将来也会
发展成为大中城市, 但是, 更多的小城镇永远不能成为大中城市, 有一些还必然会走向消亡。
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 要有选择地、 重点地布局建设小城镇。
目前的小城镇设置确实颇多, 具有很高的普及性。
全国共有 18000 多个, 山东省有 1000多个, 平均每个只有 3 万人左右。
青岛市郊区不足 1 万平方公里, 却有 111 处小城镇, 平均人口只有 3. 5 万人, 而且现在都各自为政, 每个小城镇都进行工业区、 住宅区、 商贸区、 行政区规划, 都进行交通、 电力、 文化教育、 供水排污、 医疗保健等基础设施建设。
既然将来大部分小城镇不能发展成为人口居住集中的大中城市, 那么, 现在大家都按城市规划铺开摊子搞建设, 既没有必要, 又会造成巨大的人力、 物力和财务浪费。
在这种情况下, 当前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工作就是要“控制普及性, 突出重点性” 。
从现实情况看, 要在面上通过“撤镇建乡 ” , 减少小城镇建制来控制普及性, 阻力是比较大的, 不容易做到, 也没有必要这样做。
可行的办法是, 有选择地建设小城镇, 就是在普及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性。
基本的选择思路为:首先是合理确定人口规模。
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区域, 可以按 10 万左右人口的规模来布局, 人口密度小的区域可以再少一点。
其次要选择那些区位优势好、 经济实力强, 对人口集中吸引力大, 现有人口多的小城镇作为中心或重点城镇, 集中精力进行建设。
再次是要尽早把那些没有发展前途的小城镇合并到就近的强镇或重镇。
如果暂时不合并, 也不要铺开基础设施建设, 不再上大的企业项目, 防止造成更大的浪费。
这样, 把重点城镇突出起来了 , 再加上强有力的工作, 小城镇就能健康发展, 农村城市化的步伐就一定会大大加快。
三、 承担小城镇基础建设组织的主体性与商业性
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发展的一项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内容。
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 才能吸引企业和人口向小城镇集中。
但是, 基础设施投资是要花大钱的。
根据青岛市小城镇建设的实践, 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 供 5 万到 10 万人口生活的城镇基础设施, 需要 3 亿元以上人民币。
这么多的资金从哪里来?于是, 有的小城镇继续沿用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城市建设办法, 投资口号是“人民城市人民建” , 投资来源是“国家拨一点、 企业拿一点、 群众出一点” , 结果很快没了 后劲; 也有的小城镇为筹资, 违章提高土地出让价格、 征收各种杂费,甚至违法集资, 结果不仅不解决大问题, 还带来若干负面影响; 还有一些小城镇政府自恃经济实力强, 对各种基础设施大包大揽, 甚至直接投资建设楼堂馆所和商品批发市场等, 但是当他们难以为继之时, 却没有资格向银行借贷, 结果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甚至使小城镇建设被迫搁浅。
以上这些做法之所以行不通, 甚至走入死胡同, 根本原因是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落后, 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镇建设。
要进入小城镇基础建设的柳暗花明之路, 必须科学解决投资的主体性和商业性问题。
正确的投资主体应主要是企业而不是政府, 投资方式应主要是商业性的, 而不是行政性的、 无偿性的。
小城镇的各类基础设施, 包括各种商品批发零售市场、 学校、 幼儿园, 甚至道路、 供电、 供水排污等等, 都应该由企业来筹资建设。
建成后,可出租、 出卖, 也可以自己经营或利用其他形式收回投资。
不管是国家、 集体还是个人, 都可以参与投资, 谁投资、 谁所有、 谁受益, 真正把市场机制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来, 形成开放的多元化投资体制。
小城镇政府的资金则集中用于确实无法实施商业化投资和经营的纯公共设施项目, 如街道整修、 公共场所照明、 环境治理等等。
这样做, 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就会进入良性循环之路。
在明确了 小城镇基础建设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的同时, 还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 鼓励金融机构向小城镇建设提供中长期贷款。
具体可以参考城市建设开发的模式, 大部分可以基础设施为抵押物向企业借贷, 发挥国家商业化投资对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拉动作用。
这样, 企业性的投资主体将更有活力, 商业性的投资方式将更有基础。
四、 小城镇产业的主导性与多样性
良好的主导产业不仅有利于吸纳聚集农村人口, 形成小城镇发展的雄厚财力基础, 而且它是决定小城镇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方向、 使小城镇更有生命力和延续性的重要条件。
着名的江西景德镇和贵州茅台镇, 就是因为有“瓷” 和“酒” 为主导产业, 其镇才得以长久延续并名闻天下。
但是, 从全国的小城镇看, 大部分没有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 往往是你有我有他也有, 同构现象非常严重。
而且, 这些产业很不牢靠, 随时都有被市场淘汰的可能。
这样的小城镇, 一般不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现在要重视的是, 一方面, 在选择重点发展的小城镇的时候, 要考虑有主导产业基础, 而且其产业有生命力、 有良好的延续发展前途, 这样的小城镇才有可能在将来成为一个城市, 达到我们建设小城镇的预期目的。
另一方面, 要积极引导小城镇, 尽早树立建造主导产业的强烈意识, 充分挖掘和发挥当地的自然、 经济、 区位、 地理、 人文、 技艺、 资源等等优势, 扬长避短, 尽快选择和确立自己的主导产业。
同时, 还要帮助已经初步形成主导产业的小城镇,不断发展壮大, 真正形成有广泛影响、 规模大、 质量高、 效益好、 带动性强的主导产业。
为了 使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的主导产业不撞车, 要注重产业的多样性, 在更广的产业范围内进行选择。
从我国的整体情况看, 小城镇可选择确立的主导产业有以下一些类型: 一是基础农业型。
主要是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进行系列服务, 形成农产品的贸工农和产加销城镇; 在平原地区和城市远郊农业为主的小城镇可着力向这方面发展。
二是工业主导型。
城市近郊有工业基础, 特别是已经形成拳头产品或形成工业集团规模的小城镇, 应当以此为重点, 培育主导产业。
三是商业贸易型。
有自己特色商品资源的小城镇, 可以通过建设或改善市场设施, 拓宽交易范围, 增大市场容量, 发展成为区域性小商城。
四是旅游开发型。
有名胜古迹、 历史文化遗产或靠山靠海的小城镇, 可加强吃、 住、 行、 游、 购、 娱乐设施及软环境建设, 形成休闲、 度假、 观光、 购物的旅游型小城镇。
五是交通枢纽型。
处于交通要道的小城镇, 可凭借运输方便、 信息快捷、 流动人口多的优势, 建设产品集散基地或运输量大的工商企业, 并搞好三产配套, 形成新型城镇。
六是海洋开发型。
沿海的小城镇可围绕海字大做文章, 诸如海洋捕捞、 海水养殖、 海产品加工等等, 形成以海洋渔业为中心内容的主导产业。
七是资源采掘型。
有矿藏资源的小城镇, 应当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 以采掘为龙头, 带动运输、 加工工业共同发展, 形成矿务小城镇。
以上主导产业类型, 仅仅举例而已, 实际上大部分小城镇都可以依据各自的优势, 形成不同特色的主导产业, 关键是善于发掘、 组织和利用。
五、 小城镇人口的凝聚性与政策性
目前, 建制城镇的人口普遍偏少。
青岛市郊区是我国比较发达的一个区域, 小城镇建设起步也比较早, 但现在居住在镇区的人口平均也不过 6000 多人, 而且绝大多数是当地原有农民, 外地迁入定居的很少, 而且有的小城镇人口还呈减少趋势。
据有关资料显示, 全国建制镇的平均人口不足 3000 人, 许多所谓的小城镇的人口凝聚性差, 主要是政策性原因。
政策不对头, 就不能吸引农民向小城镇转移集中。
具体表现为: 一是户籍障碍。
没有户口好多事
情很麻烦, 而要迁移户口既有政策限制, 又有各地不同的附加条件约束, 诸如交纳增容费、落户费等。
二是承包地与资产障碍。
多数农村现行的办法是, 凡户口迁移后, 承包地就要收回, 每个农民均有一份儿的集体财产更不能变现付给你。
三是宅基地障碍。
农民进入小城镇, 等于放弃原来不花钱的宅基地, 再花钱购买新宅基地, 很多农民认为不划算。
除此以外,更可怕的是领导意识障碍。
一些小城镇的领导不懂人口集中能带来商机与活力, 错误地认为是增加小城镇负担, 从而对人口向小城镇集中采取限制行为。
增强人口凝聚性, 关键在于政策要对头。
为了使农村人口有效地向小城镇集中, 实现农村城市化, 应该尽快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大胆改革户籍制度。
对大中城市以下, 特别是小城镇, 全面实行按属地和职业划分户口类别, 以身份证为合法证件的自由迁移和登记有效政策。
农民在任何一个小城镇, 只要有固定住所, 有比较稳定的职业, 有生活来源, 就要允许落户, 并且在子女入托、 入学、 就业、 参军、 社会保障等方面, 均享受原有城镇居民同等权利。
第二, 改革农村集体财产拥有方式, 允许农民将其拥有的已经量化的集体财产变现流动,或者保留其迁移户口后的分红权利。
这实际上是维护农民自身劳动成果, 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的一种改革措施。
第三, 正确处理入镇农民与承包地的关系。
如果农民有要求, 就要保留其迁称户口后对土地的承包权利。
这样, 入镇农民就不会有后顾之忧, 一旦在镇上的非农产业失败, 可以照常有饭吃, 入镇的积极性就会高涨, 但是可以鼓励他们有偿转让承包地, 把分散的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
第四, 改革农民的宅基地使用办法。
农民进入小城镇首先要解决住的问题, 而宅基地是一种比较大的支出负担, 这也阻碍了 农民积极入镇。
解决办法是,以县为单位, 统一掌握使用部分农民住宅用地指标, 允许入镇农民利用原有宅基地按一定折算标准置换城镇住宅用地, 以减轻入镇农民这方面的压力, 促使他们积极向城镇迁移。
第五,规范收费行为。
入镇农民除了依法纳税外, 不得向他们收取增容费、 落户费等五花八门的费用, 使农民轻装入镇, 尽快地安居乐业 。
十六大提出繁荣农村经济,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目标中, 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 不仅是我国城...
篇二:小城镇建设的论文2500
小城镇建设对发展农村经济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 农村经济; 新农村建设论文提要:
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 小城镇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就小城镇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有益的探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解决好农业、 农村、 农民问题,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
中国有 9 亿农民, 要实现全面小康、 促进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和政局稳定, 必然要解决“三农” 向题。
小城镇建设, 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 同农业现代化战略、 人口战略和城市化战略相关联。
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是建设现代农业、 提高人口素质、 调整并建立我国合理的人口、 城乡 结构的重要进程, 也是建立我国新型城乡关系, 逐步缩小城乡 差别的有效之举。
一、 小城镇建设促进乡 镇企业快速发展
乡镇企业与农村小城镇是一对“孪生兄弟” , 不抓小城镇建设, 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就发展不起来, 大量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退不出来。
相应地, 不发展乡 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就失去依托,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就要减慢, 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就难以生成。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发展小城镇也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这两个战略要同步实施, 才能使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 才能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解决“三农” 问题找到共同点。因此, 促进乡 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发展既是乡 镇企业今后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 也是小城镇建设的内在需要。
二、 农村人口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小城镇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纽带, 是国家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枢纽, 也是农村社区发展的发动机。
一方面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特点应与农村人口转移相呼应, 小城镇基础建设中对简单劳动力的客观要求与农村人口能力水平之间的协调, 为转移的农村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小城镇建设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 提高了农民的自身素质和生活水平, 也为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并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发展; 另一方面农村人口转移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 加速了小城镇的基础建设。
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在一个时期内将呈加速发展态势,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引起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 将有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缩小城乡差别是大势所趋。
作为这一系列变化外在表象的农村人口流动, 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最为敏感的因素,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会有增无减。
三、 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相互促进
产业集群是指在同一地区集中了大量生产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的企业, 它们之间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 能够产生显著的规模效益, 具有地理上集聚的特征。
目前, 我国乡 镇企业也在向集群化发展, 如浙江嵘州的领带、 大唐的袜业, 都是这样的产业集群。
它们不仅提高了集群整体的生产效率, 降低了 生产成本, 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而且大大促进了 小城镇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 乡 镇企业集群对于解决“三农” 问题,
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城镇是乡镇企业集群最好的载体。培育和发展乡 镇企业集群, 关键是要搞好小城镇的建设, 包括基础设施、 社会化服务体系、 政策环境、产业定位等, 引导乡 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促使产业集聚, 形成产业集群, 推动区域经济和城镇经济发展。
反过来,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也会为乡 镇企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功能更为完善的环境。
四、 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民转变角色、 提高国民素质、 促进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表明: 人的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核心, 国民素质是人的现代化程度的标志, 也是现代化的基石。
农民转变为小城镇居民, 进入到第二和第三产业的领域, 新的劳动方式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使他们的生活方式、 行为方式、 思维方式、 思想观念、 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变化, 亦即当物质需要达到一定临界值时, 必然产生不满足、 产生新的欲望, 推动精神世界的创新, 开始追求更高一级的精神需求, 包括对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的需求。
农村小城镇受到自身规模和功能的限制, 只能起到向农村传播城市文明“接力棒” 的作用, 刚刚转变角色的农民, 适应小城镇有限功能的要求, 也是向人的现代化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解决了制度变革之后, 还有两个大的瓶颈制约: 一是物质技术生产力过于低下; 二是人的素质不高。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 既有利于将传统落后的生产力转化为现代化的机器生产, 实现物质技术生产力的进步, 又有利于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思维方式、价值尺度等社会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 造就现代化人。
五、 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石, 由于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 生产经营分散, 形不成适度规模, 生产成本很高, 劳动生产率低下, 造成农民人均纯收入远低于城镇。
要改变这种状况, 必须实行农业产业化、 规模化、 集约化经营。
但这需要各种条件, 而最关键的一个条件, 是必须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 加快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加快农业产业化、 工厂化, 依靠科技进步, 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技术装备, 把大批农民从传统种植业中解脱出来, 按照高产、 优质、 高效原则, 广泛采用优良品种, 提高农副产品产量与质量, 使农业朝着种养加(工) 、 产供销、 农工商一体化方向发展, 实施产业化经营战略; 按照依法、 自愿、 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 推进耕地集约化经营, 使剩余的劳动力从事务工经商、 第三产业, 促进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的工业经济源于乡镇企业的崛起, 我国 2, 400 余万家乡 镇企业, 70%左右分布在村一级地域, 其中规模较大的多集中于小城镇, 但总体上看, 乡 镇企业尚未走出布局分散、 规模偏小、 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同, 以粗放经营和外延式增长为主的阶段, 并以高投入、 高耗费、 低产出、 低质量、 低劳动生产率实现其发展; 还存在污染环境、 浪费耕地等负面效应, 改变这种状况, 迫切要求加速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以小城镇为载体, 通过相应的措施和有效机制, 吸引乡企向工业小区集中、 连片发展, 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种种缺陷和弊端, 又能相应地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更多地吸收农业富余劳动力。
小城镇的发展和功能的进一步完善, 还可以为乡镇企业和新建企业提供合适的地理区位、 基础设施以及人才、 技术、 市场、 服务等环境, 推动乡镇工业和新建企业良性发展。在一定历史时期内, 小城镇对实现农村产业化和现代化,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六、 小城镇建设是发展乡 镇第三产业的载体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加速发展, 城镇化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实践表明, 城镇化水平越高, 农民收入水平也会越高, 也只有加快城镇化进程, 减少农民数量, 增加城镇人口, 增加对
农产品的需求, 才能提高农民收入。
因此, 以小城镇为载体大力发展乡 镇第三产业, 是城乡 统筹解决“三农” 问题的重要途径。
应着力营造乡 镇第三产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加大对第三产业的资金投入, 打造乡镇第三产业服务体系和产业链条, 建设信用担保体系、 行业专业协会、 技术创新和教育培训体系, 巩固提高传统产业, 努力开创新型现代服务业。
七、 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村循环经济发展
近年来, 我国农村经济运行良好,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但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
土地、 植被、 水资源等浪费严重, 农村污染、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突出, 农业的安全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 要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就必须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小城镇建设是可以通过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缩减农村住宅用地, 使农民住宅向城镇集中, 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建设。
可以节约大量的住宅用地和道路用地, 从而使更多的土地能够用于农业生产, 也体现了我们循环经济理论中的减量化原则。
八、 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互动发展
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 积极构筑多种形式的以城带乡 平台, 扩大就业容量。
一是构筑信息共享平台。
把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基础工程建设的范畴, 加快农村网络普及和应用,建立起城乡 信息沟通的有效平台, 加强信息交流, 实现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二是构筑产业对接平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通过壮大传统产业, 做强非农产业, 开发新兴产业, 提高农业内部吸纳就业的能力, 发展农村小城镇、 县域经济和中小城市, 扩大就业容量; 三是构筑文化融合平台, 推动城乡 文化交流, 特别是要采取“文化下乡” 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 繁荣农村文化市场, 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实现城乡 地位平等、 利益均享。
主要参考文献:
[1] 牛德林, 徐灵. 积极发展小城镇是加速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4. 1.
[2]张常明. 加强新型农民培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新农村建设, 2006. 8.
[3]惠国琴. 大力发展乡 镇企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商业经济, 2006. 12.
[4]李辰. 浅谈我国循环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商场现代化, 2008. 1. &nbs
篇三:小城镇建设的论文2500
城镇建设论文》小城镇建设论文(一):
小城镇建设论文
目前,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作为有战略好处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但是,小城镇建设是一个长远的、复杂的、系统的社会性大工程,仅仅凭热情和勇气是不够的。要高质量地建设我国的小城镇,使这项千秋大业健康发展,尽快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大目标,那么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各级相关领导,就务必对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具有正确的认识。
一、小城镇建设的普及性与重点性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普及性是重点性的基础,重点性是普及性的结果。我国和国外的现有大中城市,都是在小城镇的基础上选取发展起来的。同样,此刻的一些小城镇将来也会发展成为大中城市,但是,更多的小城镇永久不能成为大中城市,有一些还必然会走向消亡。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要有选取地、重点地布局建设小城镇。
目前的小城镇设置确实颇多,具有很高的普及性。全国共有 18000 多个,山东省有1000 多个,平均每个只有 3 万人左右。青岛市郊区不足 1 万平方公里,却有 111 处小城镇,平均人口只有 3.5 万人,而且此刻都各自为政,每个小城镇都进行工业区、住宅区、商贸区、行政区规划,都进行交通、电力、文化教育、供水排污、医疗保健等基础设施建设。既然将来大部分小城镇不能发展成为人口居住集中的大中城市,那么,此刻大家都按城市规划铺开摊子搞建设,既没有必要,又会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务浪费。在这种状况下,当前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工作就是要控制普及性,突出重点性。
从现实状况看,要在面上透过撤镇建乡,减少小城镇建制来控制普及性,阻力是比较大的,不容易做到,也没有必要这样做。可行的办法是,有选取地建设小城镇,就是在普及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性。基本的选取思路为:首先是合理确定人口规模。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区域,能够按 10 万左右人口的规模来布局,人口密度小的区域能够再少一点。其次要选取那些区位优势好、经济实力强,对人口集中吸引力大,现有人口多的小城镇作为中心或重点城镇,集中精力进行建设。再次是要尽早把那些没有发展前途的小城镇合并到就近的强镇或重镇。如果暂时不合并,也不要铺开基础设施建设,不再上大的企业项目,防止造成更大的浪费。这样,把重点城镇突出起来了,再加上强有力的工作,小城镇就能健康发展,农村城市化的步伐就必须会大大加快。
二、小城镇建设目标的阶段性与根本性
目标决定方向,只有目标清楚,才能产生良好的思路和正确有效的措施。这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首要问题。如果在这个问题上不明确,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就缺少最基本的保证。
小城镇建设的目标有阶段性与根本性之分,二者绝对不能混淆,这务必有清醒和明确的认识。所谓目标的阶段性,是指在不同的基础条件下、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小城镇各有不同的建设与发展目标。比如,有的是完成旧镇改造任务,有的是搞好几通一平,有的是建设安居工程,还有的是抓好基础建设、解决绿化环卫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小城镇建设阶段性的目标。这种阶段性的目标体现的是个性、特性与差异性,是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料,也是比较容易明确和做到的事情。
目前,最重要的是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这是此刻的薄弱环节。所谓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就是不管哪个小城镇,不管在什么时期,也不管处于什么建设阶段,都要把吸引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作为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这种根本性目标体现的是共性和普遍性。因为世界上公认的标准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是否实现了城市化,主要是看这个国家或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果居住在城镇(即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到达总人口的 70%,就算基本实现了城镇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指出,小城镇要适应经济发展较快的要求,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更多地吸纳农村人口。所以说,小城镇建设的目的不是做花瓶、搞摆设,根本目的是集中人口居住,最大限度地吸引农民到那里安家落户,其他一切都是为此服务的。
从我国许多地方的实际状况看,此刻有一些领导个性是不少小城镇的领导对此并不明确,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三个通病:重引进工商企业,轻吸纳居民;重工业区开发,轻生活区建设;重经济效益,轻镇区居民生活质量。因此,务必向相关领导个性是小城镇的领导进行宣传教育,使之明确小城镇建设的根本目标。各级领导所制定的一切政策,所采取的一切工作措施,都要围绕人口向小城镇集中这一目标服务。同时,各级领导对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部署、检查与考核,都应当以人口集中这一根本目标为中心。小城镇建设的根本目标明确了,这项工作就会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健康发展。
三、小城镇产业的主导性与多样性
良好的主导产业不仅仅有利于吸纳聚集农村人口,构成小城镇发展的雄厚财力基础,而且它是决定小城镇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方向、使小城镇更有生命力和延续性的重要条件。著名的江西景德镇和贵州茅台镇,就是因为有瓷和酒为主导产业,其镇才得以长久延续并名闻天下。但是,从全国的小城镇看,大部分没有构成自己的主导产业,往往是你有我有他也有,同构现象十分严重。而且,这些产业很不牢靠,随时都有被市场淘汰的可能。这样的小城镇,一般不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此刻要重视的是,一方面,在选取重点发展的小城镇的时候,要思考有主导产业基础,而且其产业有生命力、有良好的延续发展前途,这样的小城镇才有可能在将来成为一个城市,到达我们建设小城镇的预期目的。另一方面,要用心引导小城镇,尽早树立建造主导产业的强烈意识,充分挖掘和发挥当地的自然、经济、区位、地理、人文、技艺、资源等等优势,扬长避短,尽快选取和确立自己的主导产业。同时,还要帮忙已经初步构成主导产业的小城镇,不断发展壮大,真正构成有广泛影响、规模大、质量高、效益好、带动性强的主导产业。
为了使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的主导产业不撞车,要注重产业的多样性,在更广的产业范围内进行选取。从我国的整体状况看,小城镇可选取确立的主导产业有以下一些类型:一是基础农业型。主要是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进行系列服务,构成农产品的贸工农和产加销城镇;在平原地区和城市远郊农业为主的小城镇可着力向这方面发展。二是工业主导型。城市近郊有工业基础,个性是已经构成拳头产品或构成工业集团规模的小城镇,应当以此为重点,培育主导产业。三是商业贸易型。有自己特色商品资源的小城镇,能够透过建设或改善市场设施,拓宽交易范围,增大市场容量,发展成为区域性小商城。四是旅游开发型。有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遗产或靠山靠海的小城镇,可加强吃、住、行、游、购、娱乐设施及软环境建设,构成休闲、度假、观光、购物的旅游型小城镇。五是交通枢纽型。处于交通要道的小城镇,可凭借运输方便、信息快捷、流动人口多的优势,建设产品集散基地或运输量大的工商企业,并搞好三产配套,构成新型城镇。六是海洋开发型。沿海的小城镇可围绕海字大做文章,诸如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等等,构成以海洋渔业为中心资料的主导产业。七是资源采掘型。有矿藏资源的小城镇,应当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
势,以采掘为龙头,带动运输、加工工业共同发展,构成矿务小城镇。以上主导产业类型,仅仅举例而已,实际上大部分小城镇都能够依据各自的优势,构成不同特色的主导产业,关键是善于发掘、组织和利用。
四、承担小城镇基础建设组织的主体性与商业性
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发展的一项基本的也是重要的资料。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企业和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但是,基础设施投资是要花大钱的。根据青岛市小城镇建设的实践,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供 5 万到 10 万人口生活的城镇基础设施,需要 3 亿元以上人民币。这么多的资金从哪里来?于是,有的小城镇继续沿用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城市建设办法,投资口号是人民城市人民建,投资来源是国家拨一点、企业拿一点、群众出一点,结果很快没了后劲;也有的小城镇为筹资,违章提高土地出让价格、征收各种杂费,甚至违法集资,结果不仅仅不解决大问题,还带来若干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小城镇政府自恃经济实力强,对各种基础设施大包大揽,甚至直接投资建设楼堂馆所和商品批发市场等,但是当他们难以为继之时,却没有资格向银行借贷,结果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甚至使小城镇建设被迫搁浅。
以上这些做法之所以行不通,甚至走入死胡同,根本原因是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落后,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镇建设。要进入小城镇基础建设的柳暗花明之路,务必科学解决投资的主体性和商业性问题。正确的投资主体应主要是企业而不是政府,投资方式应主要是商业性的,而不是行政性的、无偿性的。小城镇的各类基础设施,包括各种商品批发零售市场、校园、幼儿园,甚至道路、供电、供水排污等等,都就应由企业来筹资建设。建成后,可出租、出卖,也能够自己经营或利用其他形式收回投资。不管是国家、群众还是个人,都能够参与投资,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真正把市场机制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来,构成开放的多元化投资体制。小城镇政府的资金则集中用于确实无法实施商业化投资和经营的纯公共设施项目,如街道整修、公共场所照明、环境治理等等。这样做,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就会进入良性循环之路。
在明确了小城镇基础建设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的同时,还要透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向小城镇建设带给中长期贷款。具体能够参考城市建设开发的模式,大部分能够基础设施为抵押物向企业借贷,发挥国家商业化投资对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拉动作用。这样,企业性的投资主体将更有活力,商业性的投资方式将更有基础。
五、小城镇人口的凝聚性与政策性
目前,建制城镇的人口普遍偏少。青岛市郊区是我国比较发达的一个区域,小城镇建设起步也比较早,但此刻居住在镇区的人口平均也但是 6000 多人,而且绝大多数是当地原有农民,外地迁入定居的很少,而且有的小城镇人口还呈减少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建制镇的平均人口不足 3000 人,许多所谓的镇根本名不副实。
小城镇的人口凝聚性差,主要是政策性原因。政策不对头,就不能吸引农民向小城镇转移集中。具体表现为:一是户籍障碍。没有户口好多事情很麻烦,而要迁移户口既有政策限制,又有各地不同的附加条件约束,诸如交纳增容费、落户费等。二是承包地与资产障碍。多数农村现行的办法是,凡户口迁移后,承包地就要收回,每个农民均有一份儿的群众财产更不能变现付给你。三是宅基地障碍。农民进入小城镇,等于放弃原先不花钱的宅基地,再花钱购买新宅基地,很多农民认为不划算。除此以外,更可怕的是领导意识障碍。一些小城镇的领导不懂人口集中能带来商机与活力,错误地认为是增加小城镇负担,从而对人口向小城镇集中采取限制行为。
增强人口凝聚性,关键在于政策要对头。为了使农村人口有效地向小城镇集中,实现农村城市化,就应尽快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大胆改革户籍制度。对大中城市以下,个性是小城镇,全面实行按属地和职业划分户口类别,以身份证为合法证件的自由迁移和登记有效政策。农民在任何一个小城镇,只要有固定住所,有比较稳定的职业,有生活来源,就要允许落户,并且在子女入托、入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等方面,均享受原有城镇居民同等权利。第二,改革农村群众财产拥有方式,允许农民将其拥有的已经量化的群众财产变现流动,或者保留其迁移户口后的分红权利。这实际上是维护农民自身劳动成果,充分调动农民用心性的一种改革措施。第三,正确处理入镇农民与承包地的关系。如果农民有要求,就要保留其迁称户口后对土地的承包权利。这样,入镇农民就不会有后顾之忧,一旦在镇上的非农产业失败,能够照常有饭吃,入镇的用心性就会高涨,但是能够鼓励他们有偿转让承包地,把分散的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第四,改革农民的宅基地使用办法。农民进入小城镇首先要解决住的问题,而宅基地是一种比较大的支出负担,这也阻碍了农民用心入镇。解决办法是,以县为单位,统一掌握使用部分农民住宅用地指标,允许入镇农民利用
原有宅基地按必须折算标准置换城镇住宅用地,以减轻入镇农民这方面的压力,促使他们用心向城镇迁移。第五,规范收费行为。入镇农民除了依法纳税外,不得向他们收取增容费、落户费等五花八门的费用,使农民轻装入镇,尽快地安居乐业。
小城镇建设论文(二):
浅谈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建设中的产业结构失衡问题
【论文摘要】一些经济落后县市近年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盲目蛮干,结果忽视产业互动和产业结构调整,致使当地产业结构失衡,严重影响后继发展。整个进程分为四阶段,但起主导作用的则是单一注重房地产的地方政策。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四大矛盾,尤以地方经济单薄与城建资金矛盾贯穿始终,处理不当均可导致地方政策失误。在治理上务必针对资源、权力、生产要素和执政观念等影响因素采取综合措施,从而活化本地资源。从社会学角度看,发掘、保护和营造有序化程度高的本地社会资源,所需投入最少而作用最大。
【论文关键词】小城镇建设;产业结构;失衡;矛盾;资源
小城镇建设具有促进农村现代化、完善县域经济、建立现代化城乡社会结构的战略好处,是衡量一个地区进步水平的重要标志。进入 2l 世纪,我国中西部出现小城镇建设高潮。但在实际过程中,一些地方单一产业模式特征突出,仅以建筑业及房地产业为依托,忽视其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