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流通业的定义4篇商贸流通业的定义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9MercantileTheory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商贸流通业是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商贸流通业的定义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商贸流通业的定义
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 9Mercantile Theory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商贸流通业是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在引导国内生产、刺激内需、改善民生等方面都发挥了日益突出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商贸流通业规模得到快速增长,2000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39105.7 亿元,到 2018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380986.9 元,约是2000 年的 10 倍。在规模增长的同时,我国流通业态和服务模式也发生了转变,流通服务日益转向定制化,例如京东物流对第三方商家所在行业特点,提供了包括仓储、物流、配送等在内的物流全链条定制化服务,量身定制了服务方案;同时流通方式也越来越趋于智能化,传统的百货店、超市和便利店等正经历着“智能商店”革命,无人超市、智能家居店、机器人餐厅等新型智能化的形态不断出现。可以说,流通业总体上基本形成了全面开放、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流通体系。但与此同时,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仍面临一系列问题,离高质量发展存在一定距离,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流通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单纯追求规模而重复建设甚至“圈地行动”的现象比较多见,二是尽管流通业主体不断多元化,但垄断现象依然存在,一批流通企业在拥有成本、物流、信息和管理优势后,容易对供应链上游供货商实行约束,从而增强自身的市场实力。从宏观形势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无论是从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外在需求出发,还是基于商贸流通业自身转型的内在而言,都迫切需要该产业的高质量宋慧1
副教授
张英2
教授(1、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浙江嘉兴
310004;2、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
200092)内容摘要:本文从四个维度构建了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长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四大城市经济圈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四大城市经济圈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倾向总体比较明显,且经济产出质量、流通环境质量、发展效率质量和流通潜力质量 4 个维度也基本上都呈现不断提升趋势;横向比较来看,长三角城市经济圈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各维度发展水平都遥遥领先,京津冀城市经济圈次之;从空间非均衡角度看,四大城市经济圈之间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有扩大趋势。关键词:城市经济圈;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京津冀;长三角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397(2020)19-0009-05文章著录格式:宋慧,张 英 . 我国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评价 — 基于四大城市经济圈的比较分析 [J]. 商业经济研究,2020(19):9-13发展。特别是在当前中央提出做好“六稳”,落实“六保”的背景导向下,更加需要商贸流通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更好地发挥先导性作用。因此,科学衡量区域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透视其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的研究方面,目前国内多是基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水平、竞争力、效率和潜力等角度进行研究。张文法(2019)测算了山东省各地市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认为山东省大部分地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水平不容乐观,城市之间发展差距较大。王海船、张坚(2019)实证研究了长三角城市群商贸流通业的竞争力,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商贸流通业的整体竞争力处于不断提升过程中,但是城市间商贸流通业竞争力的协调度仍然不高。许金龙(2017)以广西为例,研究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效率,认为广西商贸流通业整体效率良好,各地商贸流通业效率较高。马磊(2020)实证研究了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潜力,认为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潜力存在不平衡性,东部省市的发展潜力远超西部省市。随着高质量发展概念不断深入到学界,有学者尝试构建经济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毛艳(2020)构建了我国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甘卫华等人(2020)构建了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任保平(2020)则基于高质量发展,构建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尽管如此,目前国内仍缺乏系统构建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我国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评价— 基于四大城市经济圈的比较分析
10 商业经济研究
2020 年 19 期商经理论系。基于此,本文尝试构建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考虑到城市经济圈在流通产业发展中发挥的先锋作用,选取几个城市经济圈作为样本,展开实证分析。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一)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实现量与质的相互协调,客观要求经济增长方式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要求高效领域不断取代低效领域,要求劳动、资本等各类要素的产出效率全面提升。总体而言,高质量发展有以下衡量标准:一是效率的提升,二是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三是创新动能的激发,四是对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基于此,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可以定义为商贸流通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服务于产业发展的各类要素的产出效率得到全面的提升。综合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特点,本文通过 4 个维度综合评价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水平:一是经济产出质量,体现了流通业在规模化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产出质量的提高;二是流通环境质量,体现了流通业发展所处的环境质量的提高;三是发展效率质量,体现了流通业发展的效益提升和社会影响力的提高;四是流通潜力质量,体现了流通业发展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二)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从经济产出质量、流通环境质量、发展效率质量和流通潜力质量四个方面,构建评价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框架如图 1 所示。通过比较遴选,共选取 30 个评价指标,组成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 1 所示。样本选取与评价方法(一)四大城市经济圈的样本选取为了对我国城市经济圈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鉴于学者广泛提到我国区域间商贸流通业发展差异明显,如马磊(2020)认为在长江经济带区域内,东部省市的发展潜力远超于西部省市,本文在选择样本时图 1
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框架表 1
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表 2
样本城市选取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 11Mercantile Theory也尽量保证东中西区域的覆盖。据此,本文在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分别选取 1-2 个有代表性的城市经济圈,同时为便于分析,经济圈样本控制在 4 个以内。考虑到东部地区经济圈特色更为明显,因此选择 2 个样本,中西部地区各选择 1 个样本。由此,本文选择长三角城市经济圈、京津冀城市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经济圈、成渝城市经济圈 4 个城市经济圈进行比较,时间跨度为 2009-2018 年。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城市之间的可比性,本文对于 4 个城市经济圈均选取直辖市或区市作为样本,具体城市清单如表 2 所示。(二)评价方法介绍由于指标较多,本文采用带指数的乘法模型对指标进行聚合,首先对所有指标通过标准化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对于反向指标采取与正向指标相反的标准化形式处理。对于任意一个城市,表 1 中的 4 个质量维度中的每个维度都可以用如下评价模型进行计算:S i = ∏mk=1 x ikw ik
(1)式(1)中,S i 表示第 i 个维度的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分项水平,i=1,2,3,4;x ik 表示i个维度下的第k个评价指标,m为该维度中包含的指标个数,w ik 表示第k个指标的权重,可以通过熵权法对权重进行赋值。若要计算一个城市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水平,那么仍可按照式(1)的乘法模型。首先根据 S 1 ~S 4的序列值,通过熵权法进行客观赋值,得到各个维度 S i的权重 c i ,于是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水平评价值为:Z= ∏4q=1 S qc q
(2)四大城市经济圈的评价结果与比较(一)综合指标分析对隶属于各城市经济圈的所有样本城市的评价结果取平均值,便得到各城市经济圈的相应评价结果。基于 4 个维度综合计算,得到四大城市经济圈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值,结果如表 3 所示。纵向分析。长三角城市经济圈、京津冀城市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经济圈、成渝城市经济圈 4 个城市经济圈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值基本上都是不断提高的,四个经济圈从 2009-2018 年的综合提升率分别为34.23%、51.31%、41.08% 和 50.08%。由此可以初步说明,近几年以来我国几个主要的城市经济圈流通业发展质量总体上是不断向好的,高质量发展的倾向比较明显。一方面几大城市经济圈的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总体上是具有先行优势的,因此几大城市经济圈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全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全国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形势总体向好,与当前我国商贸流通业规模不断壮大、业态趋于丰富、方式加快创新的特征趋势是相互映衬的。2015 年,为了加快构建全国骨干流通网络,提升流通节点城市功能,更好地发挥商贸流通业的先导性作用,国家 10 部门联合出台《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明确了 37 个国家级流通节点城市和 66 个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其中大部分城市落在城市经济圈内,特别是长三角区域有 6 个城市列入国家级流通节点城市,9 个城市列入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占比分别为16.2% 和 13.6%。总体来看,几大城市经济圈流通业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也体现了当前国家战略导向。2019 年,国务院办公厅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明确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传统流通企业创表 3
2009-2018 年城市经济圈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值注:限于篇幅,不列出各城市的评价结果。表 4
城市经济圈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分维度评价值注:限于篇幅,这里仅列出部分年份的计算结果,下同。
12 商业经济研究
2020 年 19 期商经理论新转型升级、商业步行街改造提升等方面推动流通创新发展,这也是新时期加快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导向。横向分析。从动态变化来看,京津冀城市经济圈、成渝城市经济圈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态势是旗鼓相当的。但是从静态来看,长三角城市经济圈的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值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城市经济圈,京津冀城市经济圈次之,长江中游城市经济圈居第三,成渝城市经济圈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相对滞后。这一结论与当前学术界普遍认为的“东部优先论”也是相一致的,我国东部城市经济圈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资源禀赋优势突出,商贸流通业在全国率先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上优势更为明显。而从局部来看,水平高低排位上存在微调,如 2011 年和 2013年京津冀城市经济圈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值低于长江中游城市经济圈。事实上,根据测算结果,京津冀城市经济圈中秦皇岛、邢台、衡水和承德等城市的评价值均较低,如 2013 年 4 个城市的评价值均低于 0.25,主要是北京、天津、石家庄、安阳等城市的评价值较高;而长江中游城市经济圈包含城市数量多,且武汉、长沙、宜昌、岳阳、南昌等城市的评价值也都比较高,2013 年武汉和长沙的评价值分别为 0.60028 和 0.58924,均高于北京和天津的同期水平。(二)分维度比较分析根据四个城市经济圈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各个维度的评价结果,按维度比较分析,结果如表 4 所示。动态分析。观察四大城市经济圈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各评价维度的动态变化趋势。可以明显地看到,无论是经济产出质量、流通环境质量、发展效率质量还是流通潜力质量,长三角城市经济圈、京津冀城市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经济圈、成渝城市经济圈 4 个城市经济圈的评价值都基本上呈现了逐年递增的趋势特征。进一步计算可以发现,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4 个评价维度中,四大城市经济圈从 2009 年至 2018 年的提升率分别为47.22%、44.69%、50.46% 和 39.15%,提升空间都是比较明显的。首先,在经济产出质量维度上,长三角城市经济圈的提升态势最为显著,综合提升率达到 53.60%。这主要得益于苏州、上海和杭州等城市,其经济产出质量维度的提升率分别达到 73.69%、70.44% 和 67.03%。其次,在流通环境质量维度上,以成渝城市经济圈的提升最为明显,提升率为 64.92%,且主要是由于成都、重庆和绵阳等城市的提升所推动的,其综合提升率分别达到 75.17%、69.28% 和 68.05%。再次,在发展效率质量维度上,则以京津冀城市经济圈提升最为迅速,提升率为 71.32%。这主要得益于石家庄、唐山和北京三市在这一维度的提升比较明显,综合提升率分别为 83.52%、79.14% 和 77.53%。最后,在流通潜力质量维度上,长江中游城市经济圈的提升最为迅速,提升率为 47.72%,该经济圈中这一维度评价值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为武汉、宜昌和长沙,流通潜力质量的提升,与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密不可分,经济增量为流通潜力的提升创造了空间。静态分析。根据就近原则,选择 2018 年的结果进行静态横向比较。对于经济产出质量、流通环境质量和流通潜力质量而言,评价值排名均依次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圈>京津冀城市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经济圈>成渝城市经济圈。而流通环境质量的评价值排名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圈>京津冀城市经济圈>成渝城市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经济圈。长三角城市经济圈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 4 个维度上都遥遥领先,而京津冀和长江中游城市经济圈的各维度评价值总体差距不大,成渝城市经济圈则总体上较为滞后。长三角城市经济圈之所以表现得明显出色,主要得益于苏州、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它们在各维度...
篇二:商贸流通业的定义
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 17基于共生理论的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匹配性评价及路径优化谭秀阁博士(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心
陕西西安
710010)内容摘要:基于共生理论对我国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匹配性进行评价,有利于提高我国现代商贸流通业的服务能力,优化产业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除东部少数几个省份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仍然处于产业共生的第一阶段,商贸流通业滞后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计量回归结果显示,网络的普及以及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推动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匹配发展,产业结构以及工业化水平的差异是诱导区域产业不匹配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进一步补足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短板,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区域协同发展,以技术进步和网络普及为契机,加快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动态协同匹配发展。关键词:共生理论;商贸流通业;制造业;动态匹配;产业结构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397(2020)23-0017-04文章著录格式:谭秀阁 . 基于共生理论的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匹配性评价及路径优化 [J]. 商业经济研究,2020(23):17-20引言在 2019 年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以创新驱动带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并将其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要想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需要创新与行业融合,其中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被作为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已基本进入工业化后半阶段,以商贸流通业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逐渐成为产业竞争的重要一环。实现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的相互依赖、相辅相成,促进两者的匹配发展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升级、提高商贸流通效率具有相同的重要意义。文献综述共生是一种生物学术语,原指不同种属的生物频繁接触,从而获得促进自身发展所需利益的一种生态共同体。将这一现象扩展到经济学领域,可以将共生这一概念理解为不同经济个体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与其它经济个体相互接触、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协作发展的一种关系(孙畅,2017)。产业共生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目前产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崭新命题。张宏等(2019)认为,从实践来看,以商贸流通业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属于一种典型的产业共生关系,尤其是在社会分工日益明确的背景下,两种产业相互协作能够促进资源更高效的配置。从产业隶属关系来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商贸流通产业是制造业的“附庸”,即从传统产业发展的逻辑来看,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更多的依赖制造业的进步,商贸流通业是为制造业服务的(王楠,2018)。黄定轩和李晓庆(2018)则指出,随着产业分工的不断明确,商贸流通产业不再仅仅是履行制造业的“附庸”角色,通过延长产品的生产链条,商贸流通产业可以有效降低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促进制造业向更高阶段转化。关于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匹配关系,一些学者从产业协同视角出发进行了研究。例如王晓东等(2020)认为,随着数字经济以及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商贸流通业正朝着高级化方向发展,技术的应用正变革着传统商贸流通业的生产方式,使得商贸流通效率呈现指数化增长态势,商贸流通业的进步对制造业高级化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李玉琪和郭红满(2020)研究了我国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的耦合关系,他们指出,随着社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商贸流通产业的粘合剂作用,二者之间是一种典型的共生关系,并且商贸流通业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纵观学者已有的研究观点,可以发现随着产业发展的不断细化,商贸流通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正呈现出耦合发展的趋势,学者们也在尝试从不同视角出发来解释这种产业协同现象及其经济价值。然而在梳理已有文献基础之后,本文认为在该领域仍然有进一步进行深化研究的空间。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商贸流通产业以及制造业高级化进程逐渐加快,商贸流通产业的重要性程度不断上升。基金课题: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面向一带一路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可持续成长性评价及发展路径研 究”(编号:19JZ033)Mercantile Theory
18 商业经济研究
2020 年 23 期现有学者大多是基于简单的耦合模型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是对两类产业在数量或者质量上协同的一种横向比较,并未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出发研究两类产业的匹配程度。此外,目前对两种产业匹配发展的研究仍然是以定性分析为主,缺少相关的实证分析。基于此,本文以生物学领域的共生理论为基础,在实证检验我国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动态匹配集聚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影响二者动态匹配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优化二者的耦合效率提供相关的政策路径参考,这也是本文的研究价值与边际贡献所在。我国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匹配评价(一)概念界定与衡量指标产业之间的动态匹配是指不同产业相互协作、互相配合并相辅相成形成的产业之间和谐共生的状态。对于先进制造业而言,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弥补其产后分配不足的问题,优化产品的分配效率,提高先进制造业的产后价值。然而,目前学术界关于商贸流通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对于商贸流通业,素来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本文采用狭义的概念,将商贸流通业的范围固定在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在先进制造业的衡量上,本文参考孙金秀(2018)的做法,对制造业 28 个子行业进行分类评价,最终选择了评分前 30%的行业,包括医药制造、仪器仪表与文化、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产业之间共生发展的本质是资源之间的传递与交换,因此评价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的动态匹配过程,需要客观度量产业之间的物质交互关系。对于这种产业共生关系的度量,本文分别从融合性、互动性以及协调性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现有的关于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匹配研究大多是从协调性角度进行研究,因此在共生关系的衡量上,本文做了一定的创新。在融合性的衡量上,本文借鉴胡晓鹏(2019)的方法,运用行业中间投入率以及产业附加值率来度量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程度与价值创造能力。在产业互动性上,本文采用产业感应度系数以及影响力系数来进行度量。而在产业协调性上,本文分别从规模协同、效益协同以及贡献协同来度量二者的协同发展关系。本文所构建的指标如表 1 所示。(二)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动态匹配方法在中间需求率的衡量上,本文主要基于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度量,具体见式(1)。h i =∑ n j=1 x ij /(∑ n j=1 x ij +Y i )
(1)其中,h i 表示产品的中间需求率,反映了 i 产业部门的产品有多少最终成为其它产业所需求的原料。∑ n j=1 x ij 以及 Y i 分别表示各行业对 i 产业的产品的中间需求以及最终需求量。中间投入率指某个产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投入品与总投入的比例,其计算过程见式(2)。f i =∑ n j=1 x ij /(∑ n j=1 x ij +N j )
(2)其中,∑ n j=1 x ij 以及 N j 分别表示产业 j 的中间投入与增加值。互动性的计算原理是通过厘清产业波动对另一产业生产活动的影响,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其中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产业增加一单位的最终产品生产会对另一产业需求的影响程度。影响力系数是指某一产业部门增加一单位的最终需求会对另一产业需求变化的影响。感应度系数的计算方法见式(3)。
(3)其中,A ij 表示产业间需求变动的里昂惕夫逆矩阵。
(4)在式(4)中,T i 表示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具体到计算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相互关系,是基于选取的我国 30 个省份投入产出表的行业数据,构建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各个子行业的里昂惕夫逆矩阵 A ij ,最后得出两者之和。在计算得到各个子指标数据之后,本文借鉴王小琴等(2019)的研究方法,构建变异系数法模型得到各个子指表 1
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动态匹配共生关系衡量的指标体系表 2
我国分区域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匹配指数商经理论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 19标的权重,并进行动态匹配指数的构建。因篇幅限制,对熵权法模型的构建过程进行省略,具体可参考王小琴等(2019)。其中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行业,当匹配指数大于 1 时,意味着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领先于先进制造业,否则意味着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滞后于先进制造业。(三)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动态匹配结果本文选取 2000-2019 年我国 26 个省份进行研究,测算得到历年我国分省份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动态匹配结果,本文在表 2 列示了各区域研究期内匹配指数均值及研究期首尾年份的实际值,图 1 为 2000-2019 年我国各地区匹配指数均值的变动趋势。从全国均值来看,研究期内我国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匹配指数均小于 1,这说明商贸流通业在研究期内始终滞后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作为与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密切相关联的产业,商贸流通业的这种滞后性发展并不能完全发挥产业之间的协同共生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期内我国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匹配性指数逐渐增加,这就意味着商贸流通业正加速向先进制造业匹配。分地区来看,我国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匹配程度较高,从匹配指数均值来看,北京市、上海市以及浙江省商贸流通产业领先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对此本文认为,上述三省市工业化进程基本完成,以商贸流通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最重要一环,产业的转移以及服务业的升级使得商贸流通业在与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共生关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将有效改善资源在行业间的支配效率。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各省份匹配指数均小于 1,这说明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仍然是滞后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考虑到我国先进制造业在东部省份发展更快,中西部地区仍然处于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因此在中西部地区产业共生过程中,先进制造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考虑到我国商贸流通业滞后于先进制造业的这一事实,本文将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共生匹配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商贸流通业依赖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表现为产业匹配系数小于 1,商贸流通业滞后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仍然处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产业调整,商贸流通业处于超前发展状态,商贸流通业在与先进制造业共生过程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产业匹配系数大于 1,目前我国东部地区部分省份处于第二阶段。我国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匹配的影响因素分析(一)实证方案设计由表 2 数据可知,我国不同地区商贸流通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匹配程度出现明显的差异性,这不利于我国整体流通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共生发展。因此,本文进一步借助实证模型,检验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以寻求优化路径。选择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互联网普及率、技术进步以及工业化水平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检验。各解释变量的定义如表 3 所示,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各省市统计年鉴及国家知识产权数据库。本文构建如下计量模型,其中Y it 为本文的被解释变量,β i 为各个解释变量的估计系数,u i 为个体固定效应,v t 为时间固定效应,ε 为误差项。Y it =α+β 1 STRU it +β 2 PGDP it +β 3 INT it +β 4 INN it +β 5 IND it +u i
+v t +ε
(4)(二)实证结果分析表 4 报告了实证回归的结果。考虑到我国不同区域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匹配系数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本文也分区域进行了回归。结合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处于共生发展的第一阶段,因此提高各地区产业匹配系数有利于促进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共生发展。从产业结构变量来看,东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的增长与产业匹配系数呈现显著正向相关性,但中西部地区样本的回归结果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东图 1
2000-2019 年我国不同地区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匹配均值表 3
主要变量的定义与表示表 4
实证回归结果注:***、**、* 分别表示通过了 1%、5% 以及 10% 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括号内为 t 统计量。Mercantile Theory
20 商业经济研究
2020 年 23 期部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耦合发展,但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并未对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共生协同发展产生显著影响。对此本文认为,我国东部各省份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高,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机会更大,而中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低,对其它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明显。从经济发展水平变量来看,虽然整体上其估计系数为正,且通过了 10%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但分样本回归结果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并不是导致我国不同地区商贸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匹配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从互联网普及率及技术进步变量来看,全样本回归以及分样本回归系数均为正,且通过了 5% 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网络的普及以及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带动商贸流通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耦...
篇三:商贸流通业的定义
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 23引言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入中高速,传统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解决经济发展中遭遇的瓶颈,总体存在两种思路:一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提出“三去一降一补”进行产业结构优化;二是通过实行更高效的产品市场流通和价值共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疑是直指问题本质的解决措施,不仅改善原有产业和经济结构,而且大幅提升了供给侧的生产附加值,但同样存在实施周期长、落实难度大及成效变动缓慢的问题。商贸流通业是引导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基础产业,着力于城乡消费市场沟通、虚拟现实市场互联、产业链物质传递及产品价值链共创等方面,是降低市场沟通成本及产业联动成本的主要环节,在经济发展中具备重要作用。商贸流通业发展是实现“三去一降一补”中降成本的关键,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与商贸流通业发展间能否产生“化学反应”,是探究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课题。相关文献综述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对商贸流通业的经济引领作用已经达成了一定共识。丁俊发(2017)提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源在于重大结构性失衡。董誉文(2016)使用索洛余值法、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增长方式转换和效率。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商贸流通业增长方式仍然是以要素积累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具备资本、劳动双驱动特征,并且全要素生产率全面显著恶化。王晓娟(2017)认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推动我国现代零售业转型升级已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之选,通过商贸流通业改善产业结构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研究所关注的仅是商贸流李瑞红(广西财经学院南宁
530000)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通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直接联系,而没有联系政策背景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原因可能是供给侧改革政策的相关数据较少,经济作用难以量化。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产业发展中的不断深入,凸显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发展重要性的文献开始出现,但相关研究仍然是从定性或描述统计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比如周开国等(2018)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从垄断到完全竞争等一系列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退出与进入市场的最优策略,且深入探讨了政府与市场在其中的协同效应。田翠(2018)提出,商贸流通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先导产业,良好行业环境氛围的塑造及其对消费和投资的巨大牵引效应决定了该行业与国民经济密不可分,并从理论视角对商贸流通业的引领作用进行了简单分析。刘宇等(2016)以商贸强国视角对流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进行分析,文章同样止于理论分析,而未从量化角度进行实证模拟。本文将在商贸流通业研究中首次引入产业结构优化相关数据,并将商贸流通业与结构优化的交互项视为“引领效应”的量化项目,实证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贸流通业的引领性作用。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商贸流通业是一个交叉领域,学界对其界定存在理论上的分歧,广义的商贸流通业侧重于其在国民经济部门发展中的需求端作用,数据限制性较高。根据商务部《流通产业改革发展纲要》中的描述,本文采用狭义商贸流通业的界定范围,包含交通运输业、仓储和批发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四个部门。核心变量选择上,被解释变量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GDP),解释变量为替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效应的结构优化水平(ST)和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INT)。由内容摘要:商贸流通业的主要功能在于降低交易成本,降成本同样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流通市场着力于城乡沟通、虚实互联、产业传递及价值共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为了考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贸流通业对经济的引领性作用,文章采用 2008-2017 年省级层面数据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优化与商贸流通业两者对经济增长均存在显著拉动作用,但两者的共同引领作用在不同区域显示出一定的异质性。总的来看,产业结构优化与商贸流通业的引领性作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最后针对目前政策运行的特点,文章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商贸流通业
引领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贸流通业的引领性作用分析Mercantile Theory网络首发时间:2019-11-11 14:21:38网络首发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0.1286.f.20191108.1018.012.html
24 商业经济研究
2019 年 21 期于需要考虑政策背景下产业发展的引领性作用,则需要进一步纳入政策效应与产业效应的交互项。控制变量选择上,由于生产要素的集聚被视为经济增长的核心产物,可以把劳动、资本及技术这三类要素与物流成本要素共同作为企业发展的“四类利润源”,为了减少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共线性问题,应该尽可能降低基础要素相关的控制变量。考虑到上述情况,本文选择了与核心要素无关的城镇化水平(URB)及市场化水平(MAR),两者对区域经济的集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没有覆盖基础因素的相关作用。综合上述变量选取情况,本文建立计量模型如下:GDP it =α 1 ST it +α 2 INT it +α 3 ST*INT it +β 1 URB it +β 2 MAR it+ε it
(1)其中,i 代表对应区域,t 代表年份;GDP it 衡量 i 区域 t 年的人均生产总值;
ST it
代表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由三次产业占比表示;INT it 为商贸流通业对应四个部门的增加值加总;
URB it
代表对应区域的城镇化水平;MAR it 代表对应区域的市场化水平。实证分析(一)数据来源及处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提出时间较短,但实际上在 2008年金融危机后,由于进出口部门的增长乏力,我国已经开始了内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并着力于发展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因此本文选取 2008-2017 年我国 31 个省市及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了剔除价格效应的影响,以 2008 年的基期人均 GDP 水平对 GDP 指数进行折算,同时以 2008 年消费者物价指数对商贸流通业增加值进行折算,数据来源于对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部分缺失数据来自于各省统计局官网,为消除异方差问题,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替代指标均取对数。城镇化水平指标采用年末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表示,市场化水平来自樊纲(2018)的《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变量描述性统计如表 1 所示。(二)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本文采用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因而需要采用合适的计量模型以得出正确结论。由于时间长度限制,对短面板采用方差分析(ANOVA)和 Hausman 检验以选择计量模型,ANOVA 所得 F 统计值处于 0.05 的显著性水平下,组内并未出现显著差异;Hausman 检验结果为 53.10,对应 p 值为 0.0000,故该面板适用于固定效应模型。为了保障统计结论的稳健性,本文进一步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商贸流通业发展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由于在区域分割后,数据结构从短面板变为方形面板,本文在固定效应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全面广义二乘估计(FGLS)方法,该方法在考虑组内异方差和自相关情况下,纳入周期分析过程,更适用于短面板分析。表 2 列示了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表 3 列示了全面广义二乘估计模型回归结果。由表 2 可以发现,采用固定效应进行拟合的模型显著性较高,R-square 均大于 0.90;F 检验结果表明模型整体回归效果良好,说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较为合理。表 3 相较于表 2,在分区域回归上部分结果更显著,对应的 t 值更大,说明方形面板中所采用的 FGLS 模型更具效率,模型回归结果更为稳健。在结果分析中,本文将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解释全国层面的情况,采用 FGLS 模型结果解释分区域回归结果。从全国范围来看,商贸流通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均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商贸流通作用强度大于结构优化作用,两者交互项同样产生了明显正向作用,但判决系数较小(0.1232),说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商贸流通发展的结合水平较低,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实际效果相对轻微,仍具备较大空间进行改善。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表 1
变量描述性统计表 2
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全国及分区域)注:*、**、*** 分别表示 10%、5% 和 1% 的显著性水平,括号内为 t 值,F 检验括号内为 p 值。表 3
FGLS 模型回归结果(分区域)注:*、**、*** 分别表示 10%、5% 和 1% 的显著性水平,括号内为 t 值,Wald 检验括号内为 p 值。商经理论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 25由于结构优化效应本身在当期产生的经济导向作用并不明显,更多存在于外部性层面,无法形成显著的量变效应,更多通过内部疏导产业结构及经济结构对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因而造成了政策利好下商贸流通业引领作用较弱的情况。从分区域结果来看,商贸流通发展效应呈现中部、东部、西部的排序,这是由于中部的商贸流通业区位优势更强,在连接国内市场方面更加便利,东部依托河海运输等可以建立沿海流通网络,发展效应仅次于中部,而西部流通基础设施较差,且地理环境复杂,商贸流通发展效应相对较低。产业结构优化呈现西部、东部、中部的排序,这是由于西部产业规划较为薄弱,尚未形成固定产业分类,三次产业间变动情况较为频繁,因而当第三产业比例上升时,对应优化所带来的经济发展能力较强,在短期内能够产生较好作用,而东中部产业分配相对固化,产业结构变动幅度较小,所产生的影响较西部更低。两种效应结合所产生的弹性排序为西部、东部、中部,弹性值为 0.0825、0.0519 和 0.0334,说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背景下,商贸流通业发展对于西部的引领作用最强,这是由于西部流通产业及产业结构规划尚未成型,具备更强可塑性,依托于产业发展的可能性更高;东部产业结构和商贸流通业基础更高,由结构优化可能引致的质量变动效果更强,商贸流通的传导作用更明显;中部商贸流通引领作用相对较低,原因可能在于中部区域仍处于一、二次产业引领的生产发展期,以商贸流通业为代表的三次产业发展在经济总体发展中的促进效果难以体现。结论及政策建议本文为了从量化角度考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贸流通业对经济的引领性作用,采用 2008-2017 年省级层面数据对结构性优化、商贸流通发展和区域经济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优化与商贸流通业两者对经济增长均存在显著拉动作用,但两者的共同引领作用在不同区域显示出一定异质性,在西部的影响效果最强,可能是由于西部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能够在短期内形成流通量化引领;在东部的影响效果次之,这是由于东部流通产业规模较大,能够在高总量基础上形成流通质量优化;在中部的影响效果最差,这是由于中部正处于一、二次产业引导发展转型期,三次产业引领的结构优化效果相对较低。要充分利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下的政策红利,各级政府应根据其区位制定发展战略,具体建议如下:第一,强化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应加强西部区域的流通产业投资。各个区域的物流设施建设制约了产业发展的上限,并影响了商品市场的开放性与流通性,实现更利于消费者的流通服务,是扩大内部需求的基础条件。作为实现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先导性投资,完善区域内部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够促进商贸流通发展,还能够稳定区域内部市场。此外,由于西部流通基础过于薄弱,尽可能的帮助西部区域进行流通设施建设,是均衡流通区域发展情况、形成多级市场联动的重要手段。第二,制定以商贸流通业为基础的转型发展策略,优化区域内三次产业结构。商贸流通业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各个经济主体在时间、空间上的错位,一方面,商贸流通业能够改善市场上的供需错位关系,缩减产品供给需求错位产生的摩擦成本,帮助消费者降低搜寻成本,在保持原有消费者剩余的同时提高生产厂商的边际利润;另一方面,通过完成区域内部产业结构联通,可以利用商贸流通业的交易成本外部性帮助相关企业降低发展成本,并将产品扩散到更广泛的市场上,发挥商贸流通所产生的网络经济效益。在制定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策略时,不能仅盯住产业本身产出,更应该考虑到商贸流通业的诸多外部性作用,以商贸流通业为引领,规划最有效的区域产业优化战略。
第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打破原有的行政管理制度,制定更简约的行政审批手续,降低产业优化中的制度成本。降低流通成本的方法能够在短期内实现市场交换边际的上移,但在长期经济体重新形成均衡后,效果会逐渐消退。突破制度成本的桎梏,离不开地方政府简政放权的决心,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仅依靠降成本是无法完全实现真正的结构性改革的,更需要直接从制度上消灭病灶,降低企业发展中的行政风险,并实实在在地通过检索审批、加快审核及政策红利发放的配套措施,推动企业转型优化,进而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贸流通业的深度发展引领。参考文献:1. 程波辉,奇飞云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研究 — 分析框架的建构 [J]. 学术研究,2017(8)2. 周开国,闫润宇,杨海生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企业的退出与进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J]. 经济研究,2018,53(11)3. 董誉文 . 中国商贸流通业增长方式转换及效率评价 — 来自 1993-2014 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中国流通经济,2016,30(10)4. 丁俊发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流通业的先导作用 [J].中国流通经济,2017(2)5. 田翠 . 我国商贸流通业先导作用机制研究 — 以上市公司为例 [J]. 商业经济研究,2018(9)6. 刘宇,魏源,孙静 . 商贸强国视角下流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 [J]. 商业经济研究,2016(13)7. 王晓娟 .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现代零售业转型升级[J]. 商业经济研究,2017(2)Mercantile Theory
篇四:商贸流通业的定义
0卷第3期2017年9月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POLYTECHNIC INSTITUTENO.3 VOL 20SEP.2017[文章编号]1671--8178(2017)03—0098—04商贸流通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探讨张 丽(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酒店学院,江苏淮安223003)[摘要]商贸流通业与旅游业之间具有相似的产业特质和共同的发展基础,商贸流通业是旅游业发展的助推器.旅游业发展为商贸流通业提供广阔空间,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为加快商贸流通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整体提升,必须从产业布局、产业联动、特色商品、低碳化、信息技术等方面开拓商贸流通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的新路径。[关键词]商贸流通业;旅游业;产业关联;融合发展[中图分类号]F724;F592.3 [文献标识码]A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传统产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相互关系越来越紧密。在商贸流通业和旅游业领域,这种关联效应已经凸显,尤其在一些旅游目的地,两者互动性更为明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活动日益频繁,旅游者的诸多消费活动引起大量的物品和信息流动,完善、畅通的商贸流通体系作为旅游供给者和旅游消费者之间的重要桥梁,为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而这也为商贸流通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和广阔的市场拓展空间。商贸流通业与旅游业发展息息相关、互相影响,在新时期如何实现两者良性互动发展,密切产业关系,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急需思考的问题⋯。一、概念界定(一)商贸流通业商贸流通业,是指实现商品流通及相关服务的流通性产业,主要包含批发零售业、仓储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商贸流通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及地区间经济联系的纽带,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其健康快速发展,可带来大量的物流、资金流、商流和信息流等,加速整个区域经济的运转节奏,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增进消费与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旅游业旅游业,是以一定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为依托.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娱乐、购物、游览、交通等环节服务产品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前提条件,同时因其较强的关联带动效应,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有效发展,特别是促进商业、餐饮业、住宿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邮电业、轻工业、工艺美术业等行业部门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日益提升,旅游业越来越显示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二、商贸流通业与旅游业的关联性(一)具有相似的产业特质和共同的发展基础商贸流通业和旅游业都是由众多行业组成,产[收稿日期]2017—06—25[作者简介]张丽(1983一),女,江苏南通人,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酒店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旅游产业。[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基于游客满意度的城市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评价研究——以淮安为例”(项目编号:2016SJB6301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98·万方数据张丽:商贸流通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探讨业构成机理相似,属于综合性的产业体;产业涉及面较广,都对刺激消费、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和效益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都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繁荣程度的重要窗口。虽然前者主要为“物”的流动,而后者重点在于“人”的流动,但物的流动是为人的需求服务,而人的流动需要物的流动作支撑。两者都属于服务业范畴,作为当前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各地区都将发展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举措,发展两大产业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同时商贸流通业和旅游业在产业构成上存在着诸多交集,如运输业、住宿业、餐饮业等是商贸流通业的重要构成和发展依托,同时也是与旅游业紧密相关的部分(见图1);再如批发零售业与旅游购物业之间也存在某种关联性。两者都需要交通运输体系的完善和娱乐、休闲、金融、物流等地方公共服务体系的有力支撑,旅游业释放了市场空间,商贸流通业促进市场元素的活跃,它们存在明显的共同发展基础。两者在现代管理理念和运营方式的支持下,衍生出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特色购物、旅游电子商务交易等诸多产业交叉形态。耋I菱I壅I耋l萋I(I鋈l羹贸流通业主要构成图1 商贸流通业与旅游业产业构成交集示意图(二)商贸流通业是旅游业发展的助推器旅游业离不开众多产业的支持,其受制于整体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活动以旅游资源地为核心,具有明显的地理集中性和产业集聚特点,旅游业运转产生大量原材料、设施等需求,离不开相关物资供给,这就为商贸流通业的产业嵌入提供了前提条件,尤其是部分物资需求的异地性特征在这方面表现得特别明显。“购”是旅游消费行为中弹性较大的内容,也是旅游收入的重要增长点,而各种带有地域性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土特产等商品的购、运、储、销等都受地区流通业发展水平的限制。同时旅游饭店、餐饮部门、旅游休闲场所等所提供的住宿、饮食及娱乐服务,也需要大量原材料和相关消耗品的供给,这些都依赖于商贸流通业。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高,实现产、购、运、销等快速一体化,可以缩短流通时间,减少流通损耗,保证旅游产品质量。作为旅游供给者和旅游消费者之间的重要纽带,商贸流通业充实和丰富了旅游服务要素,推进旅游过程生活便利化,在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对于一些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边远贫困地区,由于物资缺乏,商贸流通业对保证旅游消费用品的及时供给作用巨大,对旅游业发展贡献度更高。(三)特色购物是重要的旅游吸引元素批发零售业是商贸流通业的重要构成,除传统功能外,还具备旅游方面的吸引价值。商贸流通业突破以往单纯商品贸易的角色,汇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商品,借助优雅舒适的购物环境、完善齐全的商业设施,加之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发展成为城市商贸休闲区,使之不仅是当地人休闲娱乐、购物的场所,也是许多外地游客的游览与购物的必来之地,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如北京的王府井、义乌的小商品市场、成都的春熙路、香港的铜锣湾等。这些特色购物街区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展示城市魅力的重要窗口,同时推动地方商品交易的繁荣。而一些旅游目的地,依赖于古老的建筑遗迹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氛围,形成游憩商业街区(RBD),加之各种特色旅游纪念品,更是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如苏州的观前街、重庆的磁器口等。(四)旅游业发展为商贸流通业提供广阔空间随着旅游发展的持续深入,旅游客源市场逐步拓展,产生大量的市场需求,将为商贸流通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旅游业主要服务外地游客,在优化旅游环境和完善旅游设施的同时,增加了本地居民消费。旅游发展促进餐饮服务快速增长,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也成为本地消费市场的亮点,带动整体市场的繁荣。特别是对一些依赖旅游产业的城市来讲,游客规模增加,大量的客源产生强大的消费能力,同时因旅游业发展带动区域整体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提高,促进了区域社会消费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对商贸流通业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如湖南省张家界市,2009年接待游客人数1928.4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0.20亿元;2014年接待游客人数3884.58万人次,旅游总收人248.7亿元,分别增长101.44%和148.20%。旅游业促进了市场网点的扩展、市场功能的完善及市场消费的不断增长。2009·99·旅行代理业~/隧悦隈际№一槭 嗽瞄旧彻№一攘 一),揪 扒浆万方数据
第20卷第3期2017年9月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POLYTECHNIC INSTITUTENO.3 VOL 20SEP.2017年张家界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26亿元,其中批发零售额58.21亿元,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升到138.3亿元,其中批发零售115.9亿元,分另|J增f乏96.84%币【】99.1 1%f见罔2)3d25(1R20(一r-.d15(糕 10(娟5Il+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ll+旅游业总收入一一/J//. .◆——一◆———"一2009 2010 201l 2012 2013 2014年份图2张家界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旅游业总收入年度变化①总之,通过商贸流通业升级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两者之间可以实现互惠互利、良性发展的双赢局面。三、商贸流通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路径探讨如前所述,商贸流通业与旅游业具有共同的发展基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为促进两者的互利共赢,当前应谋求两大产业融合,积极发展现代旅游流通业,促进区域经济要素活跃和区域经济水平整体提升。(一)合理布局,发展多类型旅游流通模式商贸流通业与旅游业融合在一定区域展开,需要依据区位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设置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商业网点和流通业态,以适应区域旅游产业特点。城市内部优越地段,可以根据客源流动情况,建设较大规模的中心商业区、商业交易市场、批发市场等,配套完善的住宿、餐饮、金融等服务设施,同时积极应用现代流通理念,对传统商贸流通业进行连锁化、信息化等现代模式改造。对于远离城市的偏远自然旅游景区,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规模上以中小型为主,引导城市连锁企业向景区延伸,发展中小型连锁便利店业态。对于一些古镇、乡村等景区,突出特色元素,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发展特色商业街模式。后两者可以谋求社区参与,调动居民积极性,发展农家乐、零售摊位等模式。大型旅游流通业态以规模见长,可形成巨大的消费磁场,而中小型流通业态与景区和谐一致,更能刺激游.100·客购买欲望。(二)产业联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商贸流通业与旅游业都是开放性、综合性较强的行业,应树立发展大旅游与大流通的观念,通过借助两者的融合互动,发挥其关联带动效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与环境,形成多元化的产业体系,为区域创造综合经济价值。要以两者联动为平台,构建第一、二、三产业等有机关联、协同发展的整体产业体系,勾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商贸流通业与旅游、止产生整体区域经济效益的关键在于生产消费的本地化与商贸区域的打造。在旅游发展中,要减少外来产品的供给,努力实现最大程度的“三化”,即原材料本地化、生产过程本地化与销售流通本地化,在减少旅游损耗、节约成本的同时,繁荣本地商品流通市场。大力实施商贸活区先导战略,打造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与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建设活力城市。要着力发展电子商务、服务贸易、金融信息、总部经济、物流会展、休闲旅游等现代化服务业,形成规模大、品质高、特色明的核心商圈,积极引进大型卖场、品牌连锁店等商贸业态,打造产业特色鲜明、竞争优势突出的服务业集聚区,不断加快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推进城市建设与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新形势下要以现代服务业作为重要抓手,以旅游业为突破口,以商贸流通业为媒介,积极谋求两者融合发展,做大做强,刺激区域特色产业生长,使之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旧J。(三)深度对接,拓展旅游商品流通渠道特色购物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是旅游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环节,应大力发展购物旅游,以旅游化的形式和标准进行相关流通模式、流通组织、流通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进行旅游商品流通体系的构建、传统商品街的改造、特色购物街区的开发和特色旅游商品的设计等,依托商贸流通业,促进旅游购物业的升级,使之成为旅游消费中的重要一环。在确保市容环境秩序规范有序的前提下,支持商贸企业在城市商业步行街、特色商业街区等场所开展各类商业活动,吸引消费者,营造浓厚的商业休闲氛围。在商业步行街开展各类展览展示、公益活动、文艺演出、节日庆祝、旅游观光、民俗文化、运动健身等社会活动。积极扶持大型旅游商贸城建设,形成产业融合后的“旅游航母”,有效聚集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游客接待、景点展示及旅游目的地导引等多种产业万方数据
张丽:商贸流通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探讨的主体要素,为游客提供最为便捷的一站式接待和服务。同时借助区域商业圈高度融合的人气与商气,为地区旅游业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四)科学发展,打造低碳旅游流通业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因大量旅游人流、物流的涌人,造成空气、噪音、垃圾污染,使得区域生态环境更加脆弱,同时资源浪费现象也十分突出。为此,必须在旅游发展中植入低碳环保理念,实现旅游流通的低碳化与健康化发展。要在采购、运输、仓储、销售等整个流通链条中实现低碳化。在采购时,选择符合环保条件的供应商,从源头控制碳排放;在运输中,尽量使用清洁能源车辆,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避免在商品运输中对旅游地产生环境破坏;在仓储上,仓库合理选址,研发现代仓储技术和环保包装设计。严格执行管理规定,确保旅游目的地商品无假冒伪劣、过期变质等现象,保证商品销售过程中的绿色化与合法化旧1。(五)技术投入,促进旅游流通信息化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应用较广,要努力促进旅游流通信息化,如通过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信息平台、物联网技术、电子商务流通系统等实现“互联网+流通+旅游”的高度融合。积极使用GPS、GIS等空间技术,打造智能交通系统,为旅游车辆提供有关道路状况、车辆位置、最优线路、地理信息等实时数据,保证车辆行程的准确性和安全度,避免拥挤,节省燃料。物联网技术通过信息传感,实现物品识别与管理之间的智能化,该技术运用在流通领域,可以实现对整个旅游产品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并解决储存中物资存货等问题,在旅游物资流通中实现及时跟踪定位管理等H J。同时依托电子商务开辟崭新的旅游商品营销模式,一方面通过实体店销售旅游纪念品,供游客自主选择,另一方面将微商城、快捷支付、物流等元素有机结合,游客通过网上商城进行在线购买,线上与线下对接,能极大拓展旅游商品的销售空间。[注释]①资料来源于(2009—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