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100周年的科技成就9篇建党100周年的科技成就 建党100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有哪些(3篇) 第一篇:建党100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有哪些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92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党100周年的科技成就9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建党100周年的科技成就
100 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有哪些(3 篇)第一篇:建党 100 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有哪些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百年来,党带领全国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一、建党 100 周年关于党的历史简介
中国共产党创建于 1921 年,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1924 年,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掀起第一次国民革命高潮,但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党内发生投降主义的错误,这次革命遭到失败。
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掀起了第一次土地革命,最后以长征结束告终。
1937 年,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党领导敌后军民坚决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6 年 6 月底,国民党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三年解放战争,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
建国后,党领导各族人民治愈战争创伤,使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在党的总路线指引下,我国大规模地开展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956 年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失误,1978 年党的十一
届*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二、中国共产党历届会议
(1)1921 年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2)1922 年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1923 年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4)1925 年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5)1927 年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6)1928 年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7)1945 年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8)1956 年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9)1969 年党的九大:略
(10)1973 年党的十大: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11)1977 年党的十一大:略
(12)1982 党的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3)1987 年党的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4)1992 年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5)1997 年党的十*大:高举*****伟大旗帜
(16)2002 年党的十*大:与时俱进的大会
(17)2007 年党的十*大: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大会
(18)20**年党的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9)20**年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三、党的历程
(1)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七.一五分共”(国民革命时期 1921.7.—1927.7.)
(2)从重庆谈判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战争时期 1945.8.—1949.10.)
(3)从“大跃进”到“八字方针”制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 1957.—1965.)
(3)1978 年 12 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4)从十一届*中会全召开,经过十九大,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第二篇:建党 100 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有哪些
建党 100 周年的辉煌成就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
改天换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
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富国大业
惊天动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并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强国大业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
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2、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创造
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也极大地支持和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
3、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道路。以党的十一届*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党总结了国内国际的历史经验,经过艰辛探索,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新政策,确立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在世界社会主义发生严重曲折、国内外风云急剧变幻的局面中,党砥柱中流、岿然不动,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4、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中国是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人民当家作主,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只是在党执政以后才成为事实,这是中国人民社会政治地位的根本变化。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5、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仅仅用了半个多世纪时间,不仅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而且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五十六倍。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科技实力明显增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许多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十二多亿中国人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
中国共产党创建于 1921 年 7 月 23 日,历经多年国共内战,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和绝大多数沿海岛屿取得全面胜利,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中华民国国军,迫使中华民国政府退守台澎金马,并在 1949 年于北京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
年 10 月至今为代表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和统一战线,在中国大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在中国历史上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因此,1921 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历史的开端,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作用。
我们的中国历程从 1921 年开始。新中国的故事开启了新的篇章。
伴随着中国人民经过 100 多年前仆后继,英勇不堪的奋斗,终于,我们迎来了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 年开国大典的举行,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随着几代人不断断的努力,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也有过曲折和失误。同时,我们更是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
在这 100 多年中,中国不断的成长。我们和中国一起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变富变强。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从经济实力到文化教育,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方面,我们都在变化,快速发展着。
未来会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坚信也相信。我们的国家会一步一步变得更好。在世界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经济水平快速发展。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发挥重要的作用。世界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中国制造。我们
会拥有更加强大的军队和巩固的国防。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中取得众多重大成就。
2021 年更是一个新的开始。他承载了我们国家在以后一个个梦想,一个个殷勤的希望。我们会在一个个一百年中取得一个个更多的成就。我们会有更多的 100年,更多的成就。
第三篇:建党 100 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有哪些
党的建设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党的一大到七大期间,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时期;第二阶段是从党的八大到十一大期间,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这一时期;第三阶段是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大期间,改革开放至今这一时期。
分开三个阶段来分析,每个阶段又可以细致划分到每一次代表大会所处时期,如果需要对于这个问题细致深入地了解,在百度百科当中有很全面的每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背景、召开时间、历史意义的资料,你只需要搜索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可以了解,我这里就不做复制粘贴族了,只分为三个阶段给你概括一下主要的成就。
第一阶段:1921 年,毛泽东等***人代表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历史阶段。北伐战争时期,共产国际和共产党人帮助孙中山认识到联合革命力量的重要性,进入了以革命的武装进行北伐的新时期,而这次战争中途夭折的教训,使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建立无产阶级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开始走上创建中国工农红军,进行土地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革命道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使
农民获得土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赢得了抗战胜利。1945 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年解放战争,于 1949 年推翻了国民党政府。
第二阶段:建国之初,中国政府成功地在占全国农业人口总数**%以上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三亿农民分得了约 4***万公顷的土地。1953 年至 1957 年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达**.*%以上;建立起一批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没有的基础工业,包括飞机和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发电设备制造业、冶金和矿山设备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和有色金属冶炼等。从 1957 年到 1966 年,是中国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 1966 年同 1956年相比,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 3 倍,国民收入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几倍乃至十几倍的增长;农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大规模展开。1966 年 5 月至 1976 年 10 月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国家和人民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976 年 10 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 30 年我党取得了八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
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 WTO 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 年中国人均GDP 为**元,按照 1980 年 1 美元兑换 1.**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 149 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 GDP 上升到 2640 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 17 倍。
6.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 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 96***万的 0.0**%。2006 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 131***万的 0.2**%,30 年间增长了 16.7 倍。
7.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 67.77 岁,2000 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 71.40岁,增加了 3.63 岁。
8.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篇二:建党100周年的科技成就
共产党科技领导的百年历程及经验启示尚明瑞(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730000;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农村发展研究院,兰州730070)提 要: 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总结中国共产党对科技领导的百年历程,发现党领导科学技术的一百年,是逐渐凸显科技革命价值、科技安全价值、科技经济价值和科技强国价值的同时,不断构建科技理性自觉与科技实践自觉的百年历程。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科技发展路线、始终坚持党的自身建设与科技领导力建设相统一、始终坚持举国体制作用于尖端科技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科技领导进程中积累的主要经验。新时代为了实现党的科技领导的特色化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建设的政治优势,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思想优势;为了促进党的科技领导的科学化发展,必须保证科技政策与人才政策的科学性与稳定性,必须保证行政效益和科技效益的均衡性;同时,为了推进党的科技领导的现代化发展,必须形成党对科技领导的信息互动型领导模式、安全开放型领导模式、系统协调型领导模式。关 键 词: 中国共产党;科技领导;百年经验;百年启示中图分类号: D2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3 -3637(2021)03 -0038 -09科学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知识体系,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运动规律的总结。技术是处理问题的方法、手段和工艺。科学从理论上廓清事物发展联系的内在规律,技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从实践层面上提供人们改造自然的方法、工艺、技能和手段,二者辩证统一于人类对未知世界的认识与改造的过程中,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世界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除人之外最活跃的因素,而且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发展进步的最为重要的力量。从铁器时代到蒸汽时代,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科学与技术不断融合,机器大工业最终取代手工工场,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无一例外都是科技进步的结果。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表明,科技不仅仅深刻影响着人民的生活与福祉,而且还深刻影响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前途。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时期,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救国、富民与强国中的巨大作用,不断深化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强化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党对科技的领导主要体现在科技领导权和科技领导力方面,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史,就是不断认识科技、掌握科技、运用科技服务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逐渐取得科技领导权并不断提升其科技领导力的历史,党的科技领导力表征为党对科技的组织、引导和发展的综合能力体系。21 世纪是全球科技创新空前活跃的时期,也是科技竞争日渐白热化的时期。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尤其是要发展高精尖技术,并逐步把中国建设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科技中心和创新高地。因此,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提升和发展党的科技领导力愈益重要。毛泽东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1]399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全面梳理中国共产党科技领导的百年历程,深刻总结建党百年来领导科技工作的经验教训,对于进一步提升新时代党的科技领导力,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技术建设历程的回顾马克思主义不但充分肯定了科技的生产力价值,而且还进一步指出科技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2]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打破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历史使命和科学技术的变革功能相耦合,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科技领导力锻造的“应然”要求和“必然”走向。列宁、斯大林最早把无产阶级政党的科技领导问题从理论探索变为实践活动,并把发展科8 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专题DOI:10.15891/j.cnki.cn62-1093/c.2021.03.007学技术上升为“第二个党纲”和判定无产阶级政党好坏的标准。作为深受苏联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领导科技理所当然成为中国共产党必须思考的问题。按照科技在党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凸显的价值特色不同,党的科技领导力建设可分四个阶段:革命价值凸显阶段、安全价值凸显的阶段、经济价值凸显阶段、综合价值凸显阶段。随着科技能量在社会变革中的尽情释放,党对科技的领导也经历了从“无暇顾及”到“核心位置”的重要转变,随着党的科技领导能力在曲折探索中不断提升,中国科技事业也随之呈现螺旋上升的发展态势。(一)在救国实践中凸显革命价值,党开始萌发发展科技的理性自觉(1921—1949)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李大钊、陈独秀认为“只有科学能够增加物质文明”[3] ,因此在新文化运动中举起了科学的大旗。在二十八年的革命求索中,因武器装备落后而导致的切肤之痛,使中国共产党深深感受到了科技的价值。1939 年党中央决定在延安建立自然科学研究院,这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同时,作为我国革命时期最主要的军事统帅,朱德旗帜鲜明地提出“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不论是要取得抗战胜利,或者建国的成功,都有赖于科学,有赖于社会科学,也有赖于自然科学”[4] ,三个“有赖于”论断显示了他对科技革命价值的高度认同,也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依靠科技取得革命胜利的理性自觉。1941 年,徐特立在《解放日报》撰文指出“科学的中心任务当然是经济建设,在目前对于军事建设更为必要”[5] 。围绕着服务革命这一中心任务,党对科技的领导开始了探索之旅:一是确立了“两个面向”的科技发展方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延安以后,陕甘宁边区地处中国西北,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发展成了中国抗战的稳固后方,这就为中国共产党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科技事业提供了相对合适的客观条件。在延安时期,不但形成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发展方针,而且鉴于科技发展的特殊性,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里得到自由。自然科学是要在社会科学的指挥下去改造自然界,但是自然科学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却被阻碍了它的发展,所以要改造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1]269 -270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在近代社会普遍把自然科学落后作为中国“挨打”的原因背景下,当时能提出运用社会科学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来指导自然科学研究是极其珍贵的。针对根据地经济发展困难,社会生产落后的情况,中国共产党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出科学技术工作也是革命工作的一部分,科学技术发展要面向社会实践,为边区经济建设服务。同时,科技发展必须面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二是制定了科技发展的行政法规。中华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奖励生产技术办法》和《文化技术干部待遇条例》等行政法规,虽然这些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技法规,也缺乏贯彻执行的力度,但是从这些星星之火中,依然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对于科技发展的努力和重视。三是进行了初步的科技思想宣传和组织构建。《提倡自然科学》《欢迎科学艺术人才》《论经济与技术工作》等多篇文章相继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新哲学会、国防科学社、中国学术研究会、重庆自然科学座谈会、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等重要学术团体接连成立,对于团结广大知识分子,形成重视科学的氛围有重要作用,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重要的组织准备。四是提出了党员必须具有科学素质的要求。毛泽东要求党员干部必须“进一步掌握科学技术工作的规律性,不要瞎指挥,不要不懂装懂”[6] ,他把是否掌握自然科学当作判定“好的革命者”[1]269的重要标准。1941 年,《关于党员参加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决定》颁布,对促成党员成为科学“内行”提出了具体要求。总之,在党对于如何领导科学的最初探索中,已经萌发了发展科技、重视科技与科技救国的理性自觉,也从政策上、宣传上、组织上作了初步探索,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广大共产党员普遍文化素质较低的背景下提出了提升科技素质的要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的科技领导力建设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但由于严峻的革命形势和繁重的革命任务的束缚,党的科技领导力建设时常处于“无暇顾及”状态。(二)在稳定政权中凸显安全价值,党的科技领导力建设进入“战时”发展阶段(1949—1977)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了“两极争霸”的世界格局,美苏两国大力发展核武器,把人类带入核战争时代。不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核威慑,使核武器成了悬在中国共产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且在 60、70 年代中苏关系紧张时期,苏联政府也屡次对中国发出核威9 3甘肃社会科学 2021 年第 3 期
胁[7] 。因此,以“斗争”“革命”“运动”等具有浓烈危机色彩的话语体系的建构,以及在这一体系主导之下的轰轰烈烈的运动式建设、革命化改造,都全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缺乏安全感背景下的行为特色。基于此,如何维护核威慑背景下的国家安全,成为共产党“进京赶考”后所面临的第一道考题。中国共产党在三个方面进行了破题之举:一是制定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国防备战,除了涉及全国所有重点城镇的人防工程,还包括持续 16 年、耗资 2050 亿元人民币[8] 、涉及数十个省份的三线建设。二是对外宣传反核立场。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年,《人民日报》就刊登了 644 篇为和平签名运动宣传造势的文章,对外表达中国政府反对使用原子弹的坚定立场,呼吁禁止使用原子弹[9] 。当然,这些举措是中国在缺乏高科技武器或战略高科技处于绝对劣势的背景下的“治标不治本”的无奈之举。三是提出了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了从根本解决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问题,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明确了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关键作用。1954 年 9 月 23 日,周恩来总理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要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国防,这是新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概念。1964 年 12 月 21 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指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1975 年 1 月,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受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委托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重申要在 20 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科学技术现代化成为党和人民矢志不移的目标。这一阶段围绕发展“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高科技,党的科技领导能力获得了重要突破:(1)全国性科技组织体系初步形成。初步形成了国防工业、产业部门、地方、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五大科研体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建立,从国家体制上加强了对全国科学机构的管理与协调。(2)独立自主的科技发展路线初步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在技术发展方面试图依靠苏联,与苏联签订了 100 多个重大合作项目,但由于苏联单方面撕毁合作协议,中国被迫开始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科技发展道路,在党的全力支持和全体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中国在国防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证明了中国独立自主科技发展路线的正确性。(3)颁布了诸多科技法律法规,《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技术改进奖励条例》等相继颁布,中国科技发展开启了法制化发展的进程。从总体上来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二三十年的发展中,党在科技领导方面,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刻骨的教训。鉴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我们虽然在不断寻求科技方面的国际合作,但中国的科技发展几乎从一开始就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上跋涉前行。(三)在国家建设中凸显经济价值,党的科技领导力建设进入常态发展阶段(1978—2007)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把发展科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提了出来,也赋予党的科技领导新的时代高度。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科技对于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突显。学者韩莹[10] 、魏晓晓[11] 用索洛余值法分别对 1979—2006、1978—2007 年的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率进行了测算,二者计算的具体结果虽然略有差异,但发展趋势却是一致的。总体来看,在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下,虽然60%的经济增长主要靠生产要素尤其是资本要素的投入,但不到 4%的科技增长率对经济的贡献率却接近 40%,诠释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也凸显了科技强大的经济支撑价值。这一时期党对科技的领导出现了以下几种发展趋势:(1)法制化发展趋势。“科技只有依靠法律的保护,才能冲破愚昧,迅猛前进”[12] ,技术合同法、科技进步法、农业技术推广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学技术普及法、计量法、标准化法、专利法等十几部与科技相关的法律、法规的颁布,保证了科技工作不断向正规化、常态化方向发展。(2)战略化发展趋势。党中央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并制定了一系列中长期发展规划与之配套,《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等相继颁...
篇三:建党100周年的科技成就
百年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范文)(八篇)
【篇 一 】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百年苦难辉煌,百年峥嵘岁月。在这一百年中,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到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实现了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所有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一、 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到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进入近代以后,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已经僵化腐朽,社会发展陷于停滞状态。而一些欧美国家却通过工业革命迅速成为世界强国,随后它们将触角伸向世界各地,进行疯狂的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中国也未能幸免遭受侵略的命运,从鸦片战争开始,逐渐从传统的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中华民族也随之陷入苦难和屈辱的深渊之中。
面对日益深重的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为改变中国前途命运,开始探寻新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尝试了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制度模式,但都以失败而告终。经历了那么多变革与革命,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思考着、摸索着、奋斗着。
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自此焕然一新。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进入了彻底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发展阶段,历经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长达 28 年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战,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起新中国。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结束了长达 100 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最终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独立和解放。
革命胜利后,中国将建立什么性质的政权,这是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此作出最响亮的回答: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主张建立“劳农专政”或“劳工专政”,后来又提出“工农武装割据”。实践中,党在各根据地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如中华苏维埃政权、抗日民主政权等,所承担的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任务。随着革命胜利即将到来,党对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性质的认识更加清晰。1949 年 6 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提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还指出,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关于国家政权性质的思想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各民族代表的普遍赞同,写进了 1949 年的《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1954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再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这标志着新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最终确立。
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政治体制。伴随新中国国体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等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制度以及其他具体制度在探索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来。至此,新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基本框架已形成,这成为新中国的政治标识,为新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后,党在长期探索基础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实际相结合,把开拓正确道路、发展科学理论、
建设有效制度有机统一起来,及时把成功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逐步建立起保证亿万人民当家作主的全新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这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障和制度支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体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
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是“中国之治”的根本支撑,也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其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密码”。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其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人民至上是党治国理政最鲜明的价值取向,依靠人民、植根人民是党克难制胜的力量源泉,集
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其三,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特征。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进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成功实践和显著优势贯穿始终。正是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才能在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程建设、重大科技攻关、区域协调发展、抢险救灾、对外援助等方面攻克一个又一个急难险重的重大关口,创造一个又一个社会主义的发展奇迹,这无不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二、 实现了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据统计,自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胁迫中国共缔结过 1175 件约章,其中绝大多数是不平等条约。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叹息说:一些中国曾经听说过,或从未听说过的弹丸小国,在过去就是前来进贡也不见得够资格的,现在排队而来。清政府手忙脚乱,无法招架,于是只要他们报出一个国名,清政府就一一跟他们签订条约。他们虽然没有把中国打败,结果却每一个都是战胜国,跟蝗蚁一样叮在中国身上吸血……在这些弹丸小国眼中,中国是一个土头土脑的大肥佬,如果不乘机坑骗一下,简直良心上过不去。
真正扭转中华民族的命运,改变中国积贫积弱面貌,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摆脱西方列强对中国事务干涉的,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经 14 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在付出巨大牺牲的基础上,党领导人民与一切抗日的进步力量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正当党领导全国人民加紧从废墟中恢复经济和社会秩序时,朝鲜战争爆发了,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畔。面对美国的战争威胁,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志愿军用血肉之躯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奠定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正如彭德怀所言:“帝国主义在东方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了,而且站稳了脚跟。此后,党领导人民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尤其值
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枚自主研制的导弹,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等等。这些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挺直腰杆站起来的重要标志,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邓小平后来这样评价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启了走向繁荣富强的新征程。在风云激荡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令中国人自豪的“两大奇迹”,即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一方面,中国用数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从贫穷落后跃升为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并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国和来源国。40 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18%左右,近几年来更是高达 30%左右,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就令世界上不少国家羡慕。另一方面,同世界上一些国家频现政治动荡、政权更迭、经济波动、社会分裂、暴力蔓延、枪击不断、疫情蔓延等现象不同,中国社会大局保持长期稳定,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
的国家之一,到处呈现一派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的景象。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个国家和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保持稳定并不少见,但像中国这样在长时间跨度内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保持稳定的情况则不多见。
“两大奇迹”的创造,归根结底源于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在谈到中国快速发展与巨大进步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里所说的自信,指的就是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高度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念。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中华民族永不退却的底色和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三、 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贫困这一难题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进入近代以来,由于连年战争,再加上外国列强掠夺和国内封建统治阶级剥削,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贫穷与悲惨,可以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对旧中国的工人阶级有着深刻的分析。他说,这些工人“失了生产手段,剩下两手,绝了发财的望,又受着帝国主义、军阀、资产阶
级的极残酷的待遇”,尤其是码头搬运夫和人力车夫、粪夫清道夫等都市苦力工人,他们除了双手外,是一无所有的。今天的人们读到这些文字时,仍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那个时候中国人的苦难与辛酸。
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这意味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宣告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的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从此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第一次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成立后,党的首要任务是建设新国家,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但是,要实现这些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旧中国一穷二白、积贫积弱、民生凋敝,还有那满目疮痍的战争创伤,加之受到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外交、经济、军事上的严密封锁,而且当时党又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如何建设新中国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全新课题。
对此,中国共产党既保持清醒的头脑又充满必胜的信心,领导全国人民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开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篇章。进行大范围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人间奇迹;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开展移风易俗,新社会呈现新气象;制定执行“一五”计划,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短短几年时间,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创造性转变,使中国这个占当时世界四分之一人口
的东方大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变成一个经济不断繁荣、社会发展进步的国家;从一个备受欺凌的国家,变成一个逐步受到国际社会尊重和认可的国家。正如邓小平所说: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开展大规模的反贫困工作。至2012 年底,中国的贫困人口还剩 9899 万人。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贫困人口数占总人口的 10%以下时,减贫就进入“最艰难阶段”。
尽管面临很多挑战和困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毅然决然地向全国人民作出郑重承诺,到 2020 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意味着每年要脱贫约1000 万人,每月脱贫要达到近 100 万人,每分钟脱贫约 20人。这是一场进入读秒阶段的决战,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啃的“硬骨头”。为兑现对人民的承诺,中国共产党把彻底消除贫困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目标,谋划制定总体扶贫战略,提出“精准扶贫”新理念,大幅度调整扶贫政策,创新扶贫工作方式。更让人印象深刻...
篇四:建党100周年的科技成就
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时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值此之际,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在科技发展上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1956年1月,党中央向全党全国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其后10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建立了学科齐全的科学研究体系、工业技术体系、国防科技体系、地方科技体系,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1978年,党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同志在大会上作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我国迎来“科学的春天”。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江泽民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形成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热潮。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动员全党全社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2012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号召我国科技界奋力创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更是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这些年来 , “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高性能计算机、三峡工程、干细胞研究、人类基因组测序、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移动通信、量子通讯、北斗导航、载人深潜、高速铁路、航空母舰等科技成果,为我国成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在建党100周年之际,遥想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愿景,回眸过去的成就,是为了明日更好地再出发!年 筑梦百年 创新奋进·科学 览 一场享尽科学的盛宴18
年 筑梦百年 创新奋进— —中国科技建设成就大事记本刊编辑部“一五”计划期间为准备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我国从1951年着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1957年的五年间,工业生产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百年,为我国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1953年—1957年1956年7月 中国第一批国产汽车 — —“解放”牌载重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1956年7月 中国自行试制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 — —歼-5飞上蓝天。歼-5的研制装备,标志着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能够成批生产喷气式战斗机的国家之一。1957年10月 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建成。这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对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科学24小时 Science in 24 hours 2021年第7-8期19
1959年9月14日 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一万次的快速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试-104机研制成功。通过这台计算机的研制,创造了我国自主开发的条件,培养出从研究设计、生产制造、系统调试到技术保证的配套队伍。1960年2月19日 上海机电设计院自行设计制造的T—7M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在上海南汇简易发射场试射成功,开始了中国的“空间时代”。这是中国探空火箭技术取得的第一个具有工程实践意义的成果。1963 年 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支步枪 — — 63 式自动步枪设计定型。63式自动步枪在我国步枪发展的历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1964年10月16日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中国在原子弹理论、结构设计,以及各种零部件、组件、引爆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制造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从1956年到1970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5年,是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15年,虽然经历曲折,但仍然取得了无可否认的巨大成就。在此期间,科学技术发展成就显著。科技战线上的这些重大成果,尤其是国防尖端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不仅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战略防御能力,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1956年—1970年“二五”计划至“三五”计划期间Lan Kexue ·科学 览20
1965年 由钮经义、龚岳亭、邹承鲁、邢其毅、汪猷等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蛋白 — — 结晶牛胰岛素。经过严格鉴定,它的结构、生物活性、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状都和天然牛胰岛素相同。这项研究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作出了重要贡献,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1966年5月 中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素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素数的乘积”(即“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该证明结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1966年10月27日 中国在本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爆炸试验。导弹发射、飞行正常,核弹头在预定目标和高度实现了核爆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原子弹、导弹“两弹结合”。1967年6月17日 中国第一颗氢弹在新疆罗布泊空爆成功,这次试验是中国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一次飞跃,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70年4月24日 中国发射首枚地球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的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科学24小时 Science in 24 hours 2021年第7-8期21
1971年12月 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导弹驱逐舰105号舰“济南号”启用。它是中国自行设计并制造的第一代导弹驱逐舰的首舰,也是人民海军拥有的第一种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大型水面舰艇。它实现了中国驱逐舰从仿制到自行研制的跨越,在中国驱逐舰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1973 年 袁隆平利用基因多样性培育出杂交水稻“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1976年, “南优二号”大面积推广后,全国粮食总产量比1965年增长 47.2%。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让我国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粮食问题。1975年2月4日 位于甘肃永靖县刘家峡镇的黄河刘家峡水电站全部建成。总装机容量116万千瓦,年发电量57亿千瓦小时,主送陕西、甘肃、青海。刘家峡水电站是“一五”计划(1953-1957)期间我国自己设计和建造的大型水电工程,也是我国第一个装机容量超百万千瓦的大型水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防凌、养殖等综合效益,是新中国水电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1971年,我国开始执行第四个五年计划。在此期间,我国第一次把人口控制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制定了第一份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文件,陆续从国外进口了一批技术先进的成套设备和单机,对我国此后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1971年—1975年期间,国防科技业绩显著,民用科技也有突破。1971年—1975年“四五”计划期间Lan Kexue ·科学 览22
1979年7月 在北大汉宇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室的计算机房里,王选等人用自己研制的照排系统,一次成版地输出一张由各种大小字体组成、版面布局复杂的报纸,这是首张用激光照排机输出的中文报纸。这项成果为汉字告别铅字印刷开辟了通畅大道,被誉为中国印刷技术的再次革命。1979年9月28日 中国第一条光导纤维通信线路— — 上海光纤电话线并入上海市内电话网开始使用。这条光纤电话线连接上海市四川路电话分局和海宁路电话分局,全长1.8千米。这条光纤电话线的使用开启了中国光纤通信的时代。1980年5月18日 我国“东风五号”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表明我国导弹技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东风五号”导弹发射试验的护航行动是人民海军迄今最大规模的远洋军事行动。为了纠正多年来经济建设指导方针的偏差,解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失调的问题,1979年4月,党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正式确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通称新“八字方针”。1976年—1980年“五五”计划期间科学24小时 Science in 24 hours 2021年第7-8期23
1981年11月20日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王德宝教授等科学家,人工合成了完整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转移核糖核酸(tRNA),它在生命起源的研究上有着重大意义。1983年12月22日 我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1亿次以上的计算机 — — “银河”巨型机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在长沙研制成功。比起国际主流巨型机, “银河”亿次巨型机在 10 个方面有了创新性进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巨型计算机的国家之一。1985 年2月 20 日 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 南极长城站建成。南极长城站是中国为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而在南极洲设立的常年性科学考察站,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西部的菲尔德斯半岛上,是研究南极洲生态系统及生物资源的理想之地,对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观测有着重大意义。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六五”计划。
“六五”计划是继“一五”计划后的一个比较完备的五年计划,是在调整中使国民经济走上稳步发展的健康轨道的五年计划。
“六五”计划期间,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首次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在各个领域逐渐展开,社会发展开始纳入国家发展战略。1985年3月,党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激发。1985年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1981年—1985年“六五”计划期间Lan Kexue ·科学 览24
1987年 9月 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正式建成我国第一个Internet电子邮件节点,连通了Internet的电子邮件系统,并向德国成功发送了第一封电子邮件,内容是“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1988年3月10日 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妇产科教授张丽珠等科学家的努力下,中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这个试管婴儿诞生是我国生殖医学和辅助生育技术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的标志,在我国生殖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1988 年 10月 16日 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正负电子对撞机又称为同步辐射装置,它产生的同步辐射光作为特殊光源,可在生物、医学、化学、材料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应用研究工作。在“六五”计划顺利实施的基础上,党中央从1983年开始着手制定“七五”计划的准备工作。1986年4月, “七五”计划经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后实施。1986年11月,我国决定实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上万名科学家在不同领域协同合作、联合攻关,很快取得丰硕成果。我国的高技术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治理整顿任务和“七五”计划的胜利完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86年—1990年“七五”计划期间科学24小时 Science in 24 hours 2021年第7-8期25
1991年12月15日 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 — — 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这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和建造的30万千瓦商用核电站,标志着中国已掌握了核电技术,成为世界上继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加拿大、瑞典之后第 7 个能够独立设计制造核电站的国家。1993年 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现为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庞世瑾等科学家操纵原子,成功写出“中国”二字,标志着中国开始在国际纳米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1995年5月12日 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研制的“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通过国家级鉴定。
“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的峰值速度每秒25亿次,实际运算速度每秒15.8亿次,能求解含15000个未知数的线性方程组,在求解问题的规模上超过了国外同类型机器。该系统突破了一些大规模并行处理的关键技术,互连芯片具有独创性,并行优化编译器为世界上最优秀系统之一。该系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能解决计算机和工作站难以解决的许多问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十四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按照党的十四大的决策,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同时抓紧制定总体规划,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实施。199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颁布实施,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关于科学技术的法律。1995年5月,党中央准确分析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内外形势,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确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加强宏观调控和深化改革过程中, “八五”计划提出的主要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我国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上了一个新台阶。1991年—1995年“八五”计划期间Lan Kexue ·科学 览26
1998 年 3 月 国产歼-10 型飞机首次试飞成功。歼-10型战斗...
篇五:建党100周年的科技成就
观点VIEWPOINT封面专题
华东地带
创新生态182021.06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今年不仅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科学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来,党的历届领导集体在推进科技事业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和观点,逐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本期专题将以“建党 100 周年”为背景,结合党的发展史并梳理科创政策,以回忆记录的形式呈现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整体上从党的引领、科技成就、人物故事三个板块展开,展示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成果,并以此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致敬。
19观点
VIEWPOINT封面专题
华东地带
创新生态 19
篇六:建党100周年的科技成就
党100周年辉煌成就心得精选四篇建党 100 周年辉煌成就心得精选四篇
一百年风雨洗礼,一百年峥嵘岁月,一百年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下面是为您推荐建党 100 周年辉煌成就心得精选四篇。
建党 100 周年辉煌成就心得精选 1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党对青年寄予厚望,人民对青年寄予厚望,在七一重要讲话中,__发表这样的寄语,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青年的高度重视、充分信任和殷切期望,饱含着党对青年成长的无限关怀、对青年事业的无限期待。__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关于青年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令青年鼓舞、催青年奋进,是指导青年成长成才、推动青年事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必将激励广大青年高举爱党爱国爱民的大旗,以更强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负党对青年的无限厚望,让青春在与党同行、与人民同行、与时代同行中高高飞扬。
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毛泽东同志的名言至今激励着亿万青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
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毛泽东掷地有声地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的背景下,以习近平为的党中央,从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事关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并要求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
青年始终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重要力量。青年有知识、有朝气、有闯劲,是社会中富有活力、富有创造力、富有生命力的群体。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做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看做是推动自己事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初,就打上了青春的印记。我们党的创始人和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大多数都是从青年时代就满腔热血地参加了党,决心为党和人民奋斗终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无数优秀青年始终站在时代进步前列,起着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一百年来,青年总是在不断地为我们党注入着无穷的活力。
据中组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__年全国发展党员 307.5 万名,其中大学生党员 123.6 万名,占 40.2%;99 岁以下党员 251.6 万名,占 81.8%。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胸怀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这正是我们党历经一百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
机的一个重要保证。党的事业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就需要青年的朝气和锐气、需要青年的勇气与智慧;党的组织要永葆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需要青年的激情和热情,需要青年的创造和活力。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
建党 100 周年辉煌成就心得精选 2
一九二一年七月,烟雨南湖,一叶红船劈波斩浪,缓缓驶出。十三名共产党人高擎镰刀铁锤,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小小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成立了给苦难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火种。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奇迹。回望历史长河,展望今日盛世,我们仍沐浴在党的阳光下,感受着党带来的温暖。
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与国家一起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为着中国人民的艰苦卓绝地奋斗,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他们改变了一个民族的命运,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历史走向,而不变的。是他们坚守的初心。红船精神,正是这份初心的真实写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共产党时时准备为人民牺牲一切,时时贯彻红船精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如今,共产党人带领着中国人民乘着继往开来的气势,跃居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研发出世界的高科技产品,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历尽天华成此景,我党始终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初心,牢记
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 x。中国共产党在摸爬滚打中逐渐站起来,秉持独立自主的外交观念,逐渐在风起云涌的国际有了一席之地,东亚病夫、弱国无外交等笼罩在中国人头顶的阴霾逐渐消散开去,中国,在共产党的指引下,一步步走向强大。
自古疾风知动草,从来板荡见忠诚。庚子新春,疫情肆虐,山河志其艰险。危难时刻习总书记温暖人心的话语拨动心弦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同你们站在一起,都是你们坚强的后盾!有医护工作者,与死神搏斗,坚守岗位,不顾性命;有解放军战士和人民警察,兢兢业业,铮铮铁骨,挺身而出;有无数平凡又伟大的人民,众志成城,势不可挡。中国在这场劫难中展示了独特的制度优势,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任尔东西南北风,仍坚不可摧。
如今的青年,仍应传承红船精神。无论航船有多大,我们都不能迷失方向。无论航路多宽,都会有激流险滩。无论航行有多久,都不能忘记从哪里,到哪里去。中国共产党的红船精神深深鼓舞着我,鼓舞着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走向辉煌灿烂的明天。
建党 100 周年辉煌成就心得精选 3
从 1921 年到 2021 年,从成立初只有 50 多名党员,到现如今已成为拥有 9500 多万名党员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见证了百年苦难辉煌,经历了百年风雨兼程,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建党之初就已明确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回首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越发繁荣富强,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彻底结束了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屈辱局面。我们可以向世界庄严的宣告:中国人民战起来了,现在的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 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同时,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
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作为新时代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必将继承党的精神,牢记党的使命,不负初心,筑梦前行。
建党 100 周年辉煌成就心得精选 4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庆典,场面壮观,激动人心。我作为一名青年工作者,更要加强自我锻炼,练就过硬本领;践行为民宗旨,在履职担当中进一步锤炼务实作风,以过硬的本领、过硬的素质、过硬的作风,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
树高千丈总有根,河流万里总有源。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一百年来,始终把伟大建党精神作为立党兴党强党的精神原点、思想基点,无论历史如何变迁,对信仰的忠诚和实践,永远保持先进、纯洁和优秀,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如磐的根,不变的魂。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百年风雨兼程,百年波澜壮阔。我们党一路走来,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把牢记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作为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一条红线。正是始终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从人民至上以人为本,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从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从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到只要是人民群众欢迎、咧嘴笑的事,再难也要干到底我们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一百年风雨洗礼,一百年峥嵘岁月,一百年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党旗所指,就是警旗所向。作为一名警察,我要时刻牢记党的历史时刻用革命精神激励、鞭策自己。在工作岗位,我会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作,做到学思践悟、学做结合、知行合一,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不
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把革命精神发挥到工作中去。我将立足本职工作,做好社会主义建设的排头兵!
篇七:建党100周年的科技成就
100 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有哪些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着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战胜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今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的进展从今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2、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也极大地支持和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
3、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宏大复兴开创了正确道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进展的新时期。党总结了国内国际的历史阅历,经过艰辛探究,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新政策,确立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在世界社会主义发生严重曲折、国内外风云急剧变化的局面中,党砥柱中流、岿然不动,社会主义在中国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4、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把握了自己的命运。中国是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人民当家作主,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只是在党执政以后才成为事实,这是中国
人民社会政治地位的根本改变。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宏大跨越。
5、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好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添。仅仅用了半个多世纪时间,不仅转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而且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五十六倍。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科技实力明显增添,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很多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十二多亿中国人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总体上到达小康水平。
返回名目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演讲稿
中国共产党创建于 1921 年 7 月 23 日,历经多年国共内战,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和绝大多数沿海岛屿取得全面胜利,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胜中华民国国军,迫使中华民国政府退守台澎金马,并在1949 年于北京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 年 10 月至今为代表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和统一战线,在中国大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进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进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在中国历史上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因此,1921 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历史的开端,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作用。
我们的中国历程从 1921 年开始。新中国的故事开启了新的篇章。
伴随着中国人民经过 100 多年前仆后继,勇敢不堪的奋斗,最终,我们迎来了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 年开国大典的举行,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今站起来了。
随着几代人不断断的努力,我们在探究的过程中也有过曲折和失误。同时,我们更是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
在这 100 多年中,中国不断的成长。我们和中国一起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变富变强。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深刻的改变,从经济实力到文化教育,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方面,我们都在改变,快速进展着。
将来会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坚信也信任。我们的国家会一步一步变得更好。在世界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经济水平快速进展。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发挥重要的作用。世界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中国制造。我们会拥有更加强大的军队和稳固的国防。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中取得众多重大成就。
2021 年更是一个新的开始。他承载了我们国家在以后一个个幻想,一个个殷勤的盼望。我们会在一个个一百年中取得一个个更多的
成就。我们会有更多的 100 年,更多的成就。
返回名目
篇八:建党100周年的科技成就
100 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有哪些集合 3 篇建党 100 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有哪些
建党 100 周年的辉煌成就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
改天换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
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富国大业
惊天动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并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强国大业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
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2、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也极大地支持和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
3、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道路。以党的十一届*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党总结了国内国际的历史经验,经过艰辛探索,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新政策,确立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在世界社会主义发生严重
曲折、国内外风云急剧变幻的局面中,党砥柱中流、岿然不动,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4、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中国是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人民当家作主,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只是在党执政以后才成为事实,这是中国人民社会政治地位的根本变化。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5、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仅仅用了半个多世纪时间,不仅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而且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五十六倍。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科技实力明显增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许多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十二多亿中国人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
中国共产党创建于 1921 年 7 月 23 日,历经多年国共内战,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和绝大多数沿海岛屿取得全面胜利,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中华民国国军,迫使中华民国政府退守台澎金马,并在 1949 年于北京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 10 月至今为代表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和统一战线,在中国大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重要思想、科
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在中国历史上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因此,1921 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历史的开端,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作用。
我们的中国历程从 1921 年开始。新中国的故事开启了新的篇章。
伴随着中国人民经过 100 多年前仆后继,英勇不堪的奋斗,终于,我们迎来了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 年开国大典的举行,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随着几代人不断断的努力,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也有过曲折和失误。同时,我们更是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
在这 100 多年中,中国不断的成长。我们和中国一起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变富变强。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从经济实力到文化教育,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方面,我们都在变化,快速发展着。
未来会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坚信也相信。我们的国家会一步一步变得更好。在世界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经济水平快速发展。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发挥重要的作用。世界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中国制造。我们会拥有更加强大的军队和巩固的国防。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中取得众多重大成就。
2021 年更是一个新的开始。他承载了我们国家在以后一个个梦想,一个个殷勤的希望。我们会在一个个一百年中取得一个个更多的成就。我们会有更多的 100年,更多的成就。
建党 100 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有哪些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掀开了中国历
史的新篇章,百年来,党带领全国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一、建党 100 周年关于党的历史简介
中国共产党创建于 1921 年,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1924 年,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掀起第一次国民革命高潮,但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党内发生投降主义的错误,这次革命遭到失败。
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掀起了第一次土地革命,最后以长征结束告终。
1937 年,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党领导敌后军民坚决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6 年 6 月底,国民党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三年解放战争,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
建国后,党领导各族人民治愈战争创伤,使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在党的总路线指引下,我国大规模地开展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956 年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失误,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二、中国共产党历届会议
(1)1921 年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2)1922 年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1923 年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4)1925 年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5)1927 年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6)1928 年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7)1945 年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8)1956 年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9)1969 年党的九大:略
(10)1973 年党的十大: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11)1977 年党的十一大:略
(12)1982 党的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3)1987 年党的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4)1992 年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5)1997 年党的十*大:高举*****伟大旗帜
(16)2002 年党的十*大:与时俱进的大会
(17)2007 年党的十*大: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大会
(18)20**年党的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9)20**年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三、党的历程
(1)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七.一五分共”(国民革命时期 1921.7.—1927.7.)
(2)从重庆谈判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战争时期 1945.8.—1949.10.)
(3)从“大跃进”到“八字方针”制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 1957.—
1965.)
(3)1978 年 12 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4)从十一届*中会全召开,经过十九大,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建党 100 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有哪些
党的建设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党的一大到七大期间,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时期;第二阶段是从党的八大到十一大期间,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这一时期;第三阶段是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大期间,改革开放至今这一时期。
分开三个阶段来分析,每个阶段又可以细致划分到每一次代表大会所处时期,如果需要对于这个问题细致深入地了解,在百度百科当中有很全面的每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背景、召开时间、历史意义的资料,你只需要搜索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可以了解,我这里就不做复制粘贴族了,只分为三个阶段给你概括一下主要的成就。
第一阶段:1921 年,毛泽东等***人代表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历史阶段。北伐战争时期,共产国际和共产党人帮助孙中山认识到联合革命力量的重要性,进入了以革命的武装进行北伐的新时期,而这次战争中途夭折的教训,使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建立无产阶级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开始走上创建中国工农红军,进行土地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革命道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使
农民获得土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赢得了抗战胜利。1945 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年解放战争,于 1949 年推翻了国民党政府。
第二阶段:建国之初,中国政府成功地在占全国农业人口总数**%以上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三亿农民分得了约 4***万公顷的土地。1953 年至 1957 年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达**.*%以上;建立起一批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没有的基础工业,包括飞机和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发电设备制造业、冶金和矿山设备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和有色金属冶炼等。从 1957 年到 1966 年,是中国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 1966 年同 1956年相比,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 3 倍,国民收入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几倍乃至十几倍的增长;农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大规模展开。1966 年 5 月至 1976 年 10 月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国家和人民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976 年 10 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 30 年我党取得了八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
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 WTO 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 年中国人均GDP 为**元,按照 1980 年 1 美元兑换 1.**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 149 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 GDP 上升到 2640 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 17 倍。
6.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 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 96***万的 0.0**%。2006 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 131***万的 0.2**%,30 年间增长了 16.7 倍。
7.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 67.77 岁,2000 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 71.40岁,增加了 3.63 岁。
8.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篇九:建党100周年的科技成就
0 100 周年党课:中国共产党百年创造的经济奇迹及启示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 100 周年。100 年来,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潮头,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1949 年创建了新中国,收回了近代以来被帝国主义国家攫取的经济主权,开始了独立自主发展经济的探索历程;1978 年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经过 40 多年的艰苦奋斗、不断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新中国成立后的 70 多年,实现了远高于全球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经济增长,是 70 多年来全球平均经济增速最高的经济体。1952 年至 2019 年,国内生产总值从 679 亿元增长至 99 万亿元,增长了 1459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 119 元增长至 70891 元,增长了 595 倍;货物对外进出口额从 19.4 亿美元增长至 45778 亿美元,增长了 2359 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由 EPS DATA 整理)现在中国已经从一个极端贫困的低收入国家跃升为中上等收入国家,按经济总量计算,已经连续十多年处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 2010 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并且实现了全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减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站在 100 万亿元的历史起点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 1 万美元,中国人民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创造了世界瞩目、人民满意、载入史册的经济发展奇迹。
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实现“站起来”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急转直下,曾经长久地深陷于低收入发展的泥潭,进入积贫积弱的“百年国耻”阶段。1900 年中国的人均 GDP 相当于美国的 13%,到了 1950 年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一数据下降为 5%,中国一度沦为全球最贫穷国家之一,当时全世界只有 10 个国家的人均 GDP 低于中国。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落后的经济结构、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使新生共和国的经济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新中国经济建设是在极低的历史起点上起步的。1949 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经济一穷二白,当时国内生产总值不到 67 亿元,国民人均收入为 27 美元,粮食、钢铁产量严重不足。中国“站起来”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国内百废待兴和国外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开展一系列改造和建设,取得了中国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在这一时期采用计划经济模式,虽然经历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挫折,也有不少教训和启示,但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大规模工业化的努力,也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是再造国家政治经济制度体系。首先,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站起来”奠定了稳定的政治基础。其次,实施社会主义改造并大规模开展经济建设。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延续了 2000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到 1952年土改基本完成时,7 亿亩土地被分给 3 亿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土地
改革后,出于兼顾个体积极性和合作互助性的考虑,中国农民开展了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成立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城市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四面八方”政策指引下,调动一切能调动的力量恢复国民经济。一方面,通过“银元之战”和“粮棉之战”打击不法资本,稳定物价,结束了旧中国物价飞涨的局面。另一方面,实行两个“改变”和四个“统一”(两个“改变”指改变战争年代分散管理、各自为政的财政体制、改变新老解放区不统一的财经政策;四个“统一”指统一全国财政收入、全国物质调度、全国现金管理、全国编制和供给标准),平衡国家财政收支和市场物质供求,到 1950年实现财政收支当年平衡。随后新中国开始了“一化三改造”,即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开始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中国从小农经济、封建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转变为全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体制,亿万农民、手工业者和个体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义集体劳动者,生产关系的改善显著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是基本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1953 年,我国开始制定并实施“一五”计划,开始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历程。“一五”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合理处理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通过内部积累改变了我国工业极端落后状况,初步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工业总体落后且布局不合理的局面,为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初始基础。1964 年至1980 年期间,中国实施“三线建设”,从沿边沿海地区向内地划分三条线,开展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历经三个五年计划时期,投资 2050 亿元资金和几百万人力,建设了几千个项目,在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建立
起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改变了近代以来不合理的经济布局,缩小了中西部差距。1949 年至 1978 年间,中国从工业基础极为薄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拥有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的工业国家,实现初级工业化。虽然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远距离,但在这么短时间实现如此成就,在世界经济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三是科教文卫事业取得斐然成就。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和发展的基本需求,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基础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90%以上,极大提高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文化水平。同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在广大农村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县县有医院、乡乡有诊所,提高了居民平均寿命。1952 年至 1977 年,人均寿命由 35 岁以上提高到 65 岁。到 70 年代末期,医疗保险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城市人口和 85%的农村人口。新中国成立之初,文盲率高达 80%,经过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和基础教育普及,到 1980 年,成人识字率已达 69%,明显高于大多数低收入国家。这些举措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社会保障,源源不断、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正在形成,为后续的经济发展积累了人力资本。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逐步“富起来” 1978 年我国 GDP 只有 1482 亿美元,到 2012 年增长到 74260 亿美元,按照当期价格计算增长约 142 倍,年均增长率 9.8%。根据 IMF数据,中国 2012 年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 GDP 的比重为 10.2%,已超过一般经济理论划分的 6%的经济大国标准。可以说,我国从经济规模上看已完全迈入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制造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
二。中国农村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了总体小康,农户收入逐年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与此同时,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扩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2012 年达到 52.57%,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虽然 2012年我国人均 GDP 为 6094 美元,但东部部分发达省市经济总量或人均GDP 已接近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城乡经济焕发出强大活力,在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中实现了经济“富起来”。
经济高速增长,居民收入从低水平跨越到中上等水平。改革开放后,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培育多样化市场经济主体,从而促进了有效市场的形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重要制度支撑。按不变价格计算,1978 年至 2016 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 32.19 倍,年平均增长率为 9.6%。根据世界银行数据,1978 年中国人均 GDP 位列倒数第4,到 2015 年,中国排名提升到 76 位,位居世界中上等水平。
积极融入全球化,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对外开放。1979 年以来,中国开始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采取“三来一补”的贸易模式,形成了沿海地区整体开放的格局,“春天的故事”在中国大地上生长。从 1992 年开始,汇率、外商投资、对外贸易、金融等领域展开全面改革,特别是 2001 年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都呈现积极变化。中国的对外开放给中国经济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缩小了中国和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同时,中国从贸易小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的贸易大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
科教文卫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保障实现从企业保障向社会保障、城镇为主向城乡统筹、国有企业为主向全体居民的巨大转变,保障体系全面实现法制化运行,成为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中国的科教事业在“科教兴国”战略指引下,实现蓬勃发展,涌现出高铁、载人航天、超级计算机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短板也在不断补齐。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卓越贡献。1978 年,中国人均 GDP 仅为 979 美元(按 1990 年国际美元计算)。按照国际贫困线标准,1978 年中国总人口的 76%为贫困人口,人数高达 7.7 亿。20世纪 80 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了以农村公社为基础的集体农业经营体制,促进了粮食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极大缓解了农村粮食短期问题。1978 年至 1985 年期间,中国粮食总产量增加了24%,农村居民的实际人均纯收入增长了 169%,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1.25 亿。经过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战略,中国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到 2020 年基本消除了绝对贫困。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迈向“强起来” 15 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先后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大国,但目前可以称作世界经济强国的只有美国、日本和德国。目前,我国已成为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十八大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2021 年版,第 16 页)。经济理论研究表明,经济强国通常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具有世界排名靠前的经济规模和较高的人均收入;二是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掌握
相当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三是具备高端化和生态化的产业结构,在全球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四是具有高度的城市化,并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五是具有可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发达稳健的金融体系;六是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基于体现经济强国的基本内涵和易于计算的原则,我们提出了五个指标对经济强国进行定量描述,即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应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 6%,科技创新水平进入世界前五强,服务业产值占比和城市化率均应超过70%,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并且占比超过 4%,只有中国的经济数据超过上述理论阈值,才能说中国迈入经济强国。目前,在 5 项指标中,中国只有经济总量占比超过阈值,其他指标仍需追赶。
在“站起来”到“富起来”阶段,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要素投入,空间集聚度和贸易附加值低,但是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高。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成功跨域“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转型。如果转型成功,中国经济将保持持续增长,如果转型失败就会步拉美后尘,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如何从“富起来”到“强起来”,西方经济学理论没有提供现成答案,实践上也没有可借鉴的成熟经验,我们必须立足中国现阶段发展的客观条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走出自己的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审视国内外新的形势,制定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再次升级。党的十九大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的
基本面,作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部署,为推动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指明了方向。“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党领导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 100 万亿元;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575 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粮食年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 1.3 万亿斤以上;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 6000 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 13 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 10 亿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军队组织形态实现重大变革;国家安全全面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1 年 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 4 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党的意志变成了国家意志、人民意志,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创造经济奇迹
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创造了震惊世界的经济奇迹。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创造这样的奇迹呢?当然有许多可以总结的原因。笔者认为以下几点经验启示值得我们高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