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调研报告7篇

时间:2022-11-26 08:0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调研报告7篇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乡镇镇级财政管理体制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镇级财政体制调研的通知》(府办[2005]号)的文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调研报告7篇,供大家参考。

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调研报告7篇

篇一: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镇级财政管理体制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镇级财政体制调研的通知》 (府办[ 2 0 0 5]号)的文件精神, 连续多天来, 我们组织镇经济办以及镇财政部门的部分同志, 深入到各部门单位, 对镇级财政体制进行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XX镇位于 XX市西南部, 总面积 X平方公里, 总人口 XX人, X年国民生产总值达 X万元,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 X万元。

 今年上半年, 我镇国民生产总值 X万元, 同比增长 X  %,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X万元, 同比增长 X%。

  二、 存在问题 近年来, 在市委、 市政府的领导下, 在我镇党委、 政府的努力下, 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 保证了我镇农村教育运行及镇、 村两级政权运作基本正常。

  1、 现行的镇级财政管理体制,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市各镇财政收入的增长,但无法真正调动各级的积极性, 应对现行体制不合时宜的进行改善, 如取消统发工资制度等, 以真正调各级的积极性。

  2 、 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 人、 物、 财分离现象严重, 致使镇级财政负担过重,无所适从, 建议由市政府统一集中财力解决教师的工资补助等问题, 在减轻镇级财政负担的同时更好地对教育资源进行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3 、 镇级机关机构设置与镇级财政不相配套, 人、 财、 物有严重的分离现象。

 目前我镇可分为四类党政机关及办事机构:

 第一类是党政群机关及办事机构, 即通常所讲的“镇机关” , 设有党政办、 经济办、 社会事务办、 规划建设办、 农业办、计生办等六个办公室, 主要职责是领导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 经济、 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 经费由镇财政负担。

 第二类是社会服务和执法机构, 有兽医防疫检疫站、 林业站、 水利会、 广播站、 地税所、 派出所、 司法所等, 其服务和管理范围均在我镇, 但其人、 财、 物全部或主要由市主管部门管理支配。

 第三类是经营性或专业性机构, 有供销社、 电信支局、 邮政支局、 食品公司、 供电所、 房管所、 粮所、 卫生院等。

 上述机构及其人员的党组织关系基本上由镇政府管理,但有相当部分机构在 X年镇级机构改革后, 其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加紧收人、 收权、 收钱, 造成了事权、 财权严重脱钩, 有些机构本可推向社会的, 但由于改革不到位, 仍由镇财政负担, 如兽医防疫检疫站、 广播站, 其人员编制均为 X人,共 X人, 按每人月 平均工资 X元计, 仅此一项, 镇财政就额外多负担 X万多元,而这些部门所收取的有关有偿服务费, 又被上级主管部门抽掉, 这无形中加重了镇级财政的负担, 客观上也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4 、 农村税费改革后, 镇级财政受到严重影响, 村、 组干部工资得不到保障。

 目前, 我镇有 X个村委会, 现职村干部 X人, 退休及落选共 X人, 加上 X个村民小组长和 X个育龄妇女小组长, 这类村、 组干部的工资支出达 X多万元, 农村税费改革前, 是由村提留费中支出的, 不足部分由镇财政补贴, 但农村税费改革后, 村提留被取消, 今年实行免征农业税改革后, 我镇只收经营性农田灌溉用水水费仅 X万元(实际仅能收得 X万元左右)

 , 比农村税费改革前减少 X万元,

 而今年到目前为止我镇仅得转移支付补助资金 X万元, 远远弥补不了财政收入的缺口。

 建议市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使镇、 村两级能正常开门。

  5、 对新一轮镇级财政管理体制收支基数, 由于近几年各镇经济发展的后劲有差异, 财政收入增长的幅度也有很大的差距, 建议应按当前的实际情况, 把原来基数较低的镇应适当提高基数, 基数较高的镇保持不变。

     

篇二: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市财政局关于乡镇财政内控制度建设

 及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某某市财政局关于开展乡镇财政内控制度建设和运行情况调研的通知》(某某财监〔2020〕某号)文件精神,某某市财政局在全市各乡(镇、街道)财政所自查的基础上,组成调研组,对部分乡(镇、街道)财政内控制度建设及运行情况开展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某某市某个乡(镇、街道)财政所在机构建设、制度建设、规范运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乡镇财政总体公共服务水平、资金监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充分发挥了乡镇财政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直接服务于乡(镇、街道)政府,为乡(镇、街道)经济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一)乡镇财政机构基本情况

 1.机构情况:各乡(镇、街道)财政机构按照机构独立,编制单列原则设置,为全额财政预算管理副科级事业单位,执行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实行乡镇政府直接管理,我局对其进行业务指导;实施乡财县管财政管理体制。

 2.人员情况:某某市某个乡(镇、街道)财政机构在职人数某人,其中:行政编某人,事业编某人,其他某人。按学历划分:大专及以以上人数某人,高中及以下某人;按年

 龄划分:35 岁以下某人,35-49 岁某人,50 岁以上某人。

 3.关键岗位管理情况:某某市某个乡(镇、街道)财政机构,财政机构全部具备法人资格,其中:已在岗 5 年(含5 年)以上法人某人,在岗 5 年以下法人某人。

 4.财政供养人员情况:某某市某个乡(镇、街道)财政供养人员某人,辖区内有某个行政村(居),财政补助村干部人数某人(其中:网格员人数某人),年人均补助金额某元; 5.公共预算收入情况:某某市某个乡(镇、街道)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均在百万元以上,其中:500 万(含 500 万)――1000 万元乡镇某个,1000 万(含 1000 万)元以上的乡镇某个。

 (二)乡镇财政机构内部管理 方面

 1.会计核算情况:某某市某个乡(镇、街道)财政所均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设置了行政帐套、财政扶贫资金账套、村帐乡代管账套、一事一议资金账套进行会计核算,已全部实现电算化,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账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做到了账证、账表、账账、账实一致。设立专柜专室保管会计资料,确保会计资料不毁损、不灭失。

 2.印鉴管理情况:某某市各乡(镇、街道)财政所根据账户开设预留银行印鉴,实行单位负责人印鉴、会计印鉴、出纳印鉴分人分开保管,从而保证印章的安全,规范使用。

 3.涉农资金管理情况:某某市某个乡(镇、街道)财政有某个乡镇财政项目资金按规定进行公示,某个乡(镇、街道)财政补贴资金按规定进行公示,某个乡(镇、街道)财政资金拨付落实三方对账制度,某个乡(镇、街道)财政建立资金监管台账。

 4.村账乡代管情况:某某市某个乡(镇、街道)财政所按照村账乡代管管理办法,在乡(镇、街道)财政所设立村账乡代管账户,明确专人,对各个行政村(居)村级财务实行分村核算。

 (三)机构建设方面

 某某市乡镇财政所在我局的业务指导下,依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根据会计业务需要设置所长、副所长、会计、出纳、稽核、财政资金监督员等岗位,制定了各岗位职责,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职责;在会计人员配备上,所设立的会计岗位结合各所实际,采取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的形式。但明确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所设置的岗位报我局备查;近年来,我市乡镇财政所办公条件和办公设施得到大大加强,人员配置也有很大的提高,每个乡镇财政所人员实际在岗达某人以上,基本满足财政工作需要,保证了财政机构业务的正常运行,各乡(镇、街道)财政积极履行财政职能,为经济的快

 速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四)制度建设方面

 某某市各乡(镇、街道)财政所根据《预算法》、《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了《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制度》、《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实施方案》、《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办法》、《乡镇财政所所长离任审计制度》、《乡镇财政所档案管理制度》、《乡镇财政票据管理制度》等方面制度及项目资金监管流程、财务报账流程等业务操作规范流程。

 (五)业务运行方面

 1.资产管理情况:全市某个乡(镇、街道)财政所按照某某市财政局的要求,对资产的配置执行政府采购。资产的管理要求建立资产台账,规范管理,做到固定资产账面数据与固定资产监管系统数据相符。

 2.会计核算情况:全市某个乡(镇、街道)财政所执行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采用 u8 系统实行会计电算化核算,设置了行政帐套、财政扶贫资金账套、村帐乡代管账套、一事一议资金账套,依照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设置会计科目,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账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每期业务终结,会计与出纳对各账户核算资金实行定期核对,做到账证、账账、账表、账实相符;我局加强会计核算监管,对未按时完成账务核算的乡镇财政所,督促及时进行账务核

 算记账;印鉴管理方面,各乡(镇、街道)财政所根据账户开设预留银行印鉴,实行印鉴分开保管,确保了资金安全。

 3.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情况: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财政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为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我局在督促各乡(镇、街道)财政所加大对财政资金资金监管力度的同时,每年度从各股室抽取部分人员对乡(镇、街道)财政财务进行财政内部监督检查工作,截止到目前,全市某个乡(镇、街道)财政财务检查已达到全覆盖;财政扶贫资金检查也达到全覆盖。通过检查,对强化乡镇财政内部控制,增加乡镇防控管理风险意识,大力推进乡镇财政廉政建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起到积极作用。

 (六)村级财务管理方面

 我市村级账务实行村账乡代管,全市各乡(镇、街道)财政所设立村账乡代管账户,制定了村账乡代管财务管理制度及业务报账工作流程,对村委会财务收支经济业务活动进行会计代理核算。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乡镇财政所内部岗位设置不规范。存在部分乡镇财政所负责人兼任会计、出纳的现象。虽建立了定期轮岗制度,明确轮岗范围、轮岗周期,但定期轮岗工作执行不到位。

 (二)部分乡镇财政所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制定的制度部分内容不可操作性不强,执行控制不严,不能保证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

 (三)财政业务处理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乡(镇、街道)财政所未建立资产台账,资产清查毁损未按规定程序报批处置; 2.存在少数乡(镇、街道)会计核算不规范现象,如未以审核后的会计凭证登记账簿,会计核算要素不全,未安排专人定期与银行核对账户金额; 3.项目资金监管未建立项目资金台账,专项资金管理分散,情况不清晰,各项目之间互相调剂、挤占,对项目资金支出跟踪管理不到位,资金效益未能体现,项目资金公开公示内容要素不全,要素简单,公开公示情况未记录保存,未立档保管备查,有的项目工程预决算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益;往来款项未及时清理,长期挂账; 4.政府采购不进行采购内容公开公示,有的未及时进行公开公示采购内容; 5.村级财务管理:部份乡(镇、街道)财政所对村账乡代管认识不高,只履行核算程序,未按程序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公示。部分乡(镇、街道)村级民主理财小组名义上虽建立,但未切实履行职责。部分乡(镇、街道)财政所由于业

 务人员少,对指导成立村级民主理财小组缺乏实质性意义。部份乡(镇、街道)财政村级财务未按程序实行公开公示,部分乡镇财政所对村级成立民主理财小组缺乏指导。

 三、对策与建议

 (一)积极督促整改。针对部分乡镇财政所内控制度建设和运行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督促涉及的财政所整改到位,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的运行。

 (二)规范管理行为。针对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现状,研究制定全市的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制度,强化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责任意识,进一步规范乡镇的财政财务管理行为。

 (三)强化监督检查。以监督检查的手段促进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规范。一是对全市乡镇财政的财政财务管理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实行财务管理排名制,对财政管理排名末尾的全市通报批评,对财政财务管理规范的乡镇在全市范围内通报表扬,并作为全市财政系统年终评优评先的依据。二是运用运用不定期检查监督机制,对乡镇财政各类财政资金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对检查结果的运用,督促对检查发现问题跟踪整改落实。

篇三: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乡镇财政职能问题的调研报告陕西省财政厅调研组摘要乡镇财政的演变过程可简单地归纳为建立期、发展期和转型期。在转型期对乡镇财政的建设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三种管理模式,总结出了五大特点,面I临着五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初步思路:一是加强乡镇财政体制建设,科学界定乡镇财政职能;二是加强乡镇财政制度建设,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和“ 乡财乡用县监管” 工作;三是加强乡镇财政机构和人员建设,实行垂直管理.落实对口指导责任。关键词乡镇财政;演变过程;职能定位;管理体制乡镇财政是乡镇政府履行职能的财力基础,在巩固基层政权,促进乡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完善财务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农村税费改革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财政在体制管理和职能定位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数据测算等方式对乡镇财政的演变过程、乡镇财政职能定位、乡镇财力保障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调查,提出了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政策建议。一、乡镇财政的演变过程通过对乡镇财政机构建设、管理体制、职能定位等方面的历程回顾,我们以乡镇体制变化和农村税费改革为标志,将乡镇财政划分为建立、发展和转型三个时期。( 一) 建立期。即1949一1983年的乡镇财政这一时期的乡镇财政,从无到有,经历了建设、消失、重建的过程,呈现出有乡镇政府就有乡镇财政,无政府便无财政的特点。乡镇财政机构和人员由乡镇政府或公社管理,县级财政履行对乡镇财政的业务指导职能。乡镇财政在“ 统收统支” 的财政体制下,履行组织收入、安排支出、业务核算三项主要职能,保障乡镇政府运转的责任由县及以上政府负责,乡镇没有财权,相应的事权和责任也相对较小,几乎没有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责。( 二) 发展期。即1983--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前的乡镇财政这一时期乡镇财政是基本完整的一级财政,特别是本栏目由陕西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支持开办50西部财会1994年《预算法》的颁布实施,乡镇的财权和支出范围扩大,保障能力增强,乡镇财政相对独立的编制财政顶决算,管理预算内、外资金,财政管理职能显著增强。乡镇财政机构和人员普遍实行“ 双重” 管理,机构和人员同时受县财政部门和乡镇政府的领导,机构得到健全。人员得到加强,属一级实体财政。省财政还专设。T乡镇财政管理部门,负责乡镇财政的业务指导、乡镇财政建设和发展等工作,使乡镇财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显著改观,乡镇人员素质普遍提高,保障_r乡镇财政职能的履行,也为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 转型期。即农村税费改革以来的乡镇财政2002年实行的农村税费改革,通过正税清费。取消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各种税费,规范了农村税费制度,调整了市与县、县与乡的财政体制与分配关系。在这一场改革中,乡镇财政干部做宣传、搞测算,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但改革后乡镇财政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发生了很大变化。即由收支管理型向支f}{管理型转变,由预算管理型向核算管理型转变。由维持保障型向服务发展型转变。在转型的过程中,陕西各地对乡镇的财政管理大致可以归纳为i 种模式:l 、预算管理模式。以安康市为代表,取消乡镇总预算会计核算职能,撤销所有账户,统一开设县财政专户乡镇分账户,将乡镇预算内外收入纳入县财政统一管理,实行综合预算,保证乡镇既得财力不变,对乡镇的财政资金实行统一调度和拨付;对乡镇各预算单位的财务收支实行 万方数据

 报账制,由乡镇核算中心集中核算。2、集中核算模式。以延安市为代表,其主要内容是将乡镇财政所作为县财政局的派出机构,以乡镇为财政预算独立核算主体,实行“ 预算代编,账户统设,资金统调,集中支付,会计服务” 。在机构设置上,将原乡镇财政所与农税所合并,上划为县区财政局的派出机构,更名为“ X X县财政局X X财政所” ,人权、事权、财权统一由县财政局垂直管理。3、统收统支模式。以大荔县为代表,推行“ 机构上划,账户统设,资金统调,集中收付” ,打破按现有隶属关系划分财政管理范围的框框,对财政所的职能重新进行划分和界定。暂时取消乡镇财政预算,原乡镇财政管理的预算单位由县财政按县级预算单位进行管理,乡镇各单位不再设立财务与会计岗位,财务管理由财政所负责实施。:、乡镇财致的现状与问囊分析( 一) 乡镇财政机构管理的现状乡镇财政设置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派出机构模式。以延川、合阳、大荔县为代表,乡镇财政所为县财政部门的派出机构,人员隶属财政局统一管理,财政所长由县财政局任命,代表县财政管理乡镇财政T作,同时根据乡镇丁作安排,完成乡镇政府安排的工作任务。二是“ 双重管理” 模式。以印台区、蓝田县为代表,财政所为乡镇政府机构,人员编制在乡镇,行政领导隶属于乡镇政府,县财政局对乡镇财政所人员的分工、调动、考核等实行统一管理。i 是乡镇机构模式。以宜君县为代表,乡镇财政所的所有管理权均在乡镇。事权人权由乡镇管理,县财政局仅对其进行业务指导。‘ 二) 乡镇财政的现状与问题l 、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实例。延川县取消了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财政收支核算职能由县财政总预算会计代理;撤销乡镇各预算单位在金融机构的所有账户,各乡镇政府及各预算单位的账户统一在县结算中心开设;县结算中心设立乡镇核算专柜,对乡政府及各预算单位实行集中监管,乡镇政府及各预算单位实行报账制度;乡镇财政预算内、外收人纳入县财政统一管理,支出统一调度和拨付;乡镇政府机关作为一个预算单位。单列经费,乡镇政府机关设报账员。经费支出到县会计核算中心报账;乡镇各预算单位的公用经费支出,乡镇预算单位提出申请,县财政审核后,拨付到县结算中心各预算单位的基本账户。乡镇财政所不编制预算,.不管理乡镇经费.不从事财政资金的财务核算,同乡镇政府之间不发生资金往来,基本上脱离了财政业务工作。日常工作主要负责村级资金核算和涉农补贴发放。2、资金管理方面的实例。合阳县乡镇财政所管理的资金有乡镇政府、教育组、财政所三大块。按资金用途及属性,管理核算分为四类。( 1) 乡镇政权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由乡镇财政所管理核算;( 2)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通过县教育专户下达;( 3) 支农项目19项,分属财政局、计划局、水利局、交通局、农业局、农发办、民政局、劳动局等8个部门管理;( 4) 对农民的支农补贴项目9项,由农业局、财政局管理。这些资金下达后,全部纳入乡村财务核算中心统一管理,乡镇资金实行乡财乡用县监管,村级资金实行村财村用乡代管。但实际管理上财政支农资金实行条块分割,不愿纳入乡镇财政统一管理;资金类别多、小项目多,有限的资金难以形成合力;管理监督不到位,存在重资金分配,轻项目和资金管理的倾向。·’3、机构建设与工作开展方面的实例。山阳县申家垤乡政府机构设置有:财政所、农机站、扶贫办、水保站、林业站、广播站、文化站、计生服务站、司法所、经营管理站、计划生育办公室、乡镇企业办、综治办、民政办等14个。财政所行政编制4人,实有2人,工作量比税改前增加两倍以上,全年工作时间在330天以上。主要工作事项有:( 1) 征收耕地占用税和契税。( 2) 负责8个乡镇单位( 乡政府、财政所、计划生育办公室、计生服务站、扶贫办、林业站、乡中心校、乡九年制学校) 、8个村的财务核算。( 3) 负责各类补贴“ 一折通” 发放。( 4) 完成上级财政布置的阶段性工作,主要有各类会议的准备、参会、传达、宣传落实;各项业务报表;预决算、财政人员管理、国有资产管理、财政检查、工作督查等。( 5) 争取资金,主要是争取学校、乡村道路、水毁修复、政权建设等项目。I 6) 配合乡中-C, I作,包村每个月需要8天时间到村上工作;承担党建工作、扶贫重点村建设、通村水泥路建设、计划生育、安全生产、林权制度改革、征收合作医疗款、调解民事纠纷和上访事件、防汛抗旱、防疫、负责全乡建房户的申请申报及现场勘测等工作。该财政所经费每年预算1.5万元。仅能维持最基本的需要。同时,电脑、打印机配备不齐,办公设施已使用20余年。这是最小的财政所,每年经费缺口高达3万元。4、乡镇财政所长个人工作状况的实例。铜川市XX财政所所长自己的工作是:早上八点上班,开了一张票,然后协调契税征收,接待上访,安排防汛,协商5户西部财会51 万方数据

 人搬迁问题。他在乡镇兼职达到九项之多,同时承担纪委委员、机关保管、健康教育、公费医疗、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征收、人大联络员、政协联络员、包村等职责。尤其是包村任务,每个财政人员都要包村。乡镇财政所长大量的工作时间干了乡镇的中心工作,占工作时间的80%,只有20%的时间用在了财政业务工作。从以上四类个案,我们梳理出现阶段乡镇财政的五大特点和存在的五个问题。( 三) 乡镇财政凸现的五大特点一是填补了为农服务与综合协调两个“ 空位” 。增强了乡村两级财务管理职能。乡镇普遍设立了农村财务服务中心,同财政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建立了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和村财乡管制度,财政所负责乡镇各单位的会计核算业务,同时为村级财务管理提供代理记账、会计核算、监督、财务公开等服务,并承担了村级资金的审计工作。建立了涉农补贴发放“ 一折通” 发放体系。建立了涉农补贴发放的“ 高速路” ,保证了涉农补贴的发放,做到了服务群众更直接、更有效。目前,全省由乡镇财政所实施发放,纳入“ 一折通” 发放的涉农补贴项目最多的达2l 项,最少的也有8项,并且在不断增加。二是肢解了预算与监督两个财政管理“ 本位” 。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的职能严重弱化,多数县区实行乡镇收支预算由县级财政代行编制,县财政包揽了乡镇的预算,乡镇预算管理职能已基本丧失,乡镇财政所也基本上成为县财政的报账单位和“ 出纳员” 。虽然在“ 乡财乡用县监管” 制度设计时,在乡镇统一设立了“ 专项资金” 账户,将乡村实施的项目资金纳入乡镇财政,实行统一监管,但由于部门利益的驱使,大量的涉农项目资金仍归县级部门管理,实施县级“ 报账制” 。县财政监督“ 离的远” 。乡镇财政监督“ 看不见” 、“ 摸不着” ,使本属于乡镇财政管理监督的职能严重被肢解,资金使用监督“ 缺位” 问题突出,容易形成管理“ 真空” 。三是形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支出责任两个“ 缺位” 。目前,乡镇财政多属补贴乡镇,基本财力靠市县转移支付,自身难以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和较为贫困的地区,由乡镇财政提供公共产品更无从谈起。由于财力限制,乡镇的支出责任也严重淡化。支出的依赖性和随意性并存。目前县乡财力分配形成一种事实上的“ 财政承包体制” ,县级财政“ 越俎代疱” ,造成支出责任上移,对乡镇政府缺乏激励政策,难以调动乡镇理财的积极性。乡镇政府用钱“ 外向型” 思维严重,“ 内敛型” 思考缺乏,乡镇不管增收,财源建设工作没钱于,于本栏目由陕西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支持开办52匿部财会了也不增加自身收入,责任意识淡化。要钱成了乡镇领导的主要_丁作,要不来就借,借不到就欠,寅吃卯粮。同时,乡镇工作任务以及政策要求与支出责任不对称,农村债务仍成增加的趋势,乡镇难以落实管理责任。另外,由于资金来源不足,村级组织在落实国家惠农政策项目、兑现涉农补贴、开展新农村建设中承担了大量的办公费用,形成了隐性债务。四是带来了非税收入管理与资产管理两个“ 虚‘位” 。非税收入管理职能落不到实处,国有资产管理落不到实处。五是形成了工作和指导上的两个“ 错位” 。县乡财政之间,无论是制度设计与建设,还是资金的安排,乡镇都依附于县级,县级财政负责对乡镇财政的指导和建设,既有力不从心的财力限制,又有条块之间的利益纠葛,难以形成对乡镇财政的统一协调指导,不利于乡镇财政的建设和发展。由于乡镇财政人员的管理考核体系不完善,实行县财政垂直管理的容易偏离乡镇重点工作,实行“ 双重管理” 和归口乡镇管理的又出现大量的时间脱离本职工作。一些乡镇财政所失去了财政工作重心。( 四) 乡镇财政存在的五方面难题一是职能定位不清,影响财政发展。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乡镇财政职能存在的“ 缺位” 、“ 空位” 、“ 错位” 等现象,不利于党在农村各项财政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不利于乡镇职能的有效发挥。二是工作量加大,工作难度增加。由于乡镇财政处于财政管理体系的末端,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工作面广,服务项目多,补贴兑付工作程序和标准要求较高,致使任务十分繁重,工作量比税改前增加两倍,乡镇财政人员不堪重负。据统计,陕西省涉农补贴项目多达27项,随着“ 一折通” 发放工作的逐步推开,乡镇财政的工作量将会进一步加重。同时,会计核算业务也大量增加,一名财政干部甚至要管理上百个账户,加之会计核算行政干预仍然较多,也人为地造成T作难度的增大。三是人员大幅度减少,资金安全风险大。乡镇财政人员不足,造成干部兼职较多。难以做到会计、出纳相分离,管理、监督相分离,账户、印鉴相分离.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能有效建立,形成财政资金安全的潜在风险。四是缺乏业务培训。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乡镇财政干部专业人员少,年龄偏大,工作技能和素质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很难适应快速变化的形势。特别是不能适应计算机网络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的要求,个别乡镇财政人员惟恐损坏电脑,干脆不开机,电脑成了摆设。

 万方数据

 五是经费短缺,办公条件差。乡镇财政所自身没有经费预算,支出靠上级补助,随着业务量的增加,经费短缺问题突出。同时,乡镇财政所办公、住宅条件较差,原来是标准化的财政...

篇四: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镇财政状况情况的调查报告 县乡镇财政状况情况的调查报告

  9 乡镇财政是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中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是国家财政的基石, 全面取消农业税后, 乡镇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 危机四伏,严重影响着乡镇政权的稳定和乡镇经济的发展, 破解乡镇的巨大债务难题已迫在眉睫。

 一、新形势下乡镇财政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财源建设慢,收入增长难。笔者走访全县乡镇,从各镇财政所综合上来的情况看,搞财源建设,抓财政收入已成为乡镇财政工作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财源建设搞不好,财税收入上不来,过半或年终任务完不成,乡镇干部便得垫税预交,这是所有乡镇干部不能接受而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实。而且,要搞好财源建设,不仅要政策、科技和信息投入,更需要资金投入,而目前的乡镇财政基本上是一个“吃饭”财政,对财源建设根本无力投入资金,财源建设成了纸上谈兵,收入增长乏力。

 (二)乡镇责大权小,正常运转难。乡镇政府是责大权小的政府,却承担了太多的工作任务。“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许多事情都最终要落实到乡镇上。县乡财政是最苦的财政,县乡没有自己稳定的收入,特别乡镇财政更是难上加难。但群众对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与乡镇财政收入的形成鲜明对比,常常是没有这方面的收入,却有这方面的支出。比如道路、桥梁建设,乡镇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收入,却要承担这方面的义务,于是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从农村“普九”教育的责任来看,乡镇财政也很难以胜任。早几年前的教育投入,已使不少乡镇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为乡镇债务的主要。

 (三)可用财力少,公共服务难。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收入“蛋糕”越做越小,据统计,今年免征农业税后,乡镇财政收入将因此减少 1713 万元,可支配财力更少了。但在减少乡镇财权的同时,乡镇事权却比以前有所增加,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社会保障支出、农村卫生、 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 等等。

 支出的压力又日益加重,在财政保支出、保运转的压力困难的情况下,根本无力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四)干部苦且累,待遇落实难。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乡镇的其他收费渠道已经堵死, 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转完全依赖的也只是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难以保证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转。在镇村运转困难,债务持续增加、财政危机不断加剧的情况下,祁阳县县乡干部拿的都是裸体

 工资, 更别说其他政策性补贴了。

 由于乡镇干部要拿工资来垫付税款,干部情绪较大。

 (五)财政负债重,消赤减债难。我县的乡镇财政赤字负债额大、面广、偿还难,并呈增长趋势。据统计,目前我县 27 个乡镇赤字总额达 2577 万元,平均每个乡镇 95.4 万元,负债总额达 23760 万元,平均每个乡镇 880 万元,不少乡镇已到“工资停发、发票停报、车子停开、电话停打”的地步。我县有一个 1995 年撤并建时成立的新镇,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已累计赤字和负债 582 万元,挂账的还有 221 万元,沉重的财政包袱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即便从现在起只收不用,也要 5 年才能消化完。乡镇负债是一个亟需解决而又一时无法解决的难题,基层政府对此也无能为力。

 二、摆脱乡镇财政困境的几点建议

 乡镇财政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在乡镇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是体制不完善的具体表现。要逐步摆脱乡镇财政困境,必须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上着力,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培植乡镇财源,进一步增强乡镇财政实力。发展农村经济,培植乡镇财源是乡镇各项工作的“牛鼻子”,是乡镇财政摆

 脱困境的根本出路。一是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夯实基础财源。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发展地方特色名优农产品,并通过政策引导、生产扶持、系列服务等措施,引导农民由零星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向集中连片的大规模经营转变。在此基础上,培育壮大加工型、流通型的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商品转化增值率,提高农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二是要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建设新兴财源。要全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结合现有乡镇企业的转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尽快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竞争发展的经济格局,不断提高来自民营经济的财政收入份额,形成多层次、多主体的乡镇财源结构。三是要稳步推进农村城镇化,开辟亮点财源。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梯次推进、 稳步发展”的原则, 规划建设出既能带动经济发展,又能突出区位、资源、产业优势的小城镇。应用市场化运作手段,吸引外来资本、当地民间资本参与小城镇开发,通过引商入市、以市活商、以商促贸、以贸活财,不断提高工商税收比重,涵养并壮大新的后续财源。同时,各地要抓好土地出让转让收益、基础设施建设收益以及各种罚没、收费的收缴与管理,不断扩大补充性财源。

 (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调动乡镇聚财理财积极性。一是上级财政在与县乡财政分割财力时要坚持“财力向下倾斜、缺口上移”的要求,以事权划分财权,以财权决定事权,最大限度地照顾乡镇财政的利益,确保乡镇政权的正常运转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要

 对现行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进行改革,变九年义务教育由县、乡二级财政承担为中央、省、市、县乡五级财政共同承担,对农村“两会一部”要按“谁决策,谁负担”的原则予以化解,不能将包袱摔给乡镇不管。

 二是全面实行综合预算管理。

 要从加强乡镇预算外资金管理、缓解财政困难状况、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目的出发,对预算内外资金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筹安排、综合平衡。三是逐步规范转移支付办法。县级政府要在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办法,对各乡镇财政收入进行必要的调节,逐步缩小乡镇之间的财力需求差异,均衡各乡镇公共服务水平,确保每个乡镇都有履行职能所需的基本财力。四是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着眼构建乡镇公共财政支出模式,建立有效的乡镇财政支出约束机制。

 (三)调整理顺乡镇财税征管体制,进一步提高乡镇组织收入水平。一是要理顺财税征管体系。要从有利征收、有利管理、有利调动各级政府发展经济和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出发,在财政、税务部门之间建立一种结构合理、配置适当、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财税运行机制。二是明确工作主体,将国、地税任务落实到职能部门,减轻征官成本。根据乡镇实际情况将税源核查清楚,重新下达任务。税务部门应是完成国税、地税的主体职能部门,应将此项任务从乡镇卸下来落实到税务部门,乡镇只是协助税务部门完成国、地税收缴工作,这样既可极大地缓解乡镇财政压力, 又可杜绝税务部门个别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非法收入。

  (四)以推进机构改革为途径,大力压缩乡镇财政支出。一是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按照“减人、减事、减支”的原则,大力开展精兵简政,精简机构,裁减冗员。二是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按照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分开的要求,对承担公益性职能的事业单位,所需经费由乡镇财政承担,而对兼有公益性和经营性的事业单位,逐步削减财政补贴;对非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则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手段,逐步推向市场,限期自负盈亏。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要立足实际,宜合则合,宜撤则撤,不强行上下对口。三是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按照“规模、效益”的原则,根据生源数量和分布情况,合理调整和规划教育布局,适当集中办学,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社会办学,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教育领域。四是采取小村并大村,扩大村级规模,村组干部交叉兼职等办法,精简村组干部,控制报酬标准,减少村级支出。

 (五)妥善清理乡镇债务,进一步防范财政风险。首先要建立领导责任制。各级党政领导特别是县、乡领导要对乡镇债务的危害性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把债务工作抓紧抓好。要树立“增收是政绩、消化债务也是政绩”的观念,防止“新官不理旧事”、“债多不用愁度过三年就换届”的消极应付思想。

 把债务列入乡镇主要领导离任审计内容,对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要追究领导责任。其次,要制订还债计划。在全面清理核实乡镇债务的基础上,按债务的、用

 途和现状,区别不同债务情况,制订相应的偿还债务计划,而且,每年(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 更多请登陆查看)的偿债计划要纳入乡镇综合财政预算,确保有可靠的资金。要按照“上级支持一点,乡镇自筹一点”的办法建立乡镇偿债准备金, 用于偿还由乡镇财政承担的到期债务。第三,要积极主动消化债务。通过拍卖方式盘活乡镇资产及资源,解决部分债务。同时,上级财政和有关部门要加大转移支付或专项补助力度,给予乡镇政府必要的资金援助(包括贴息)

 ;金融部门也应积极帮助乡镇,对贷款实行停息挂帐,免除部分债务。第四,要严格控制新增债务。乡镇政府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一律不准对外提供任何经济担保; 乡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财力发展计划,不得打赤字预算,不得在没有偿还保证和偿债能力的情况下,盲目搞建设项目。

 9

篇五: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于对乡镇财政监督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乡镇财政监督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乡镇财政监督的调研报告

 薛城区财政监督局 乡镇财政是国家财政部门的基层组织,作为国家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镇政府履行各项社会政治经济职能的财力基础。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改革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国家对“三农”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直接面向农村的转移支付资金及各种财政补贴的具体落实和管理责任就理所当然地落到了乡镇财政的肩上,如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粮食直补、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农村低保等。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由于乡镇财政职能的强化和加强,我们加大对乡镇的财政监督检查,通过检查发现,乡镇还存在一些弊端:

 一、 存在问题及原因

  1、 买税卖税现象,增大了乡镇“税收成本”。由于对乡镇实行“核定基数、超收分成、定缴定补”的财政管理体制,加之国税、地税征收机关为了节约税收成本等因素,取消原一乡一镇一税务所的征收模式,该设国税、地税征收分局,往往一个征收分局管辖几个乡镇的税收工作,给买税卖税创造了条件,把甲乡镇税收划转给乙乡镇等;同时,各乡镇财政收入任务完成好坏,直接影响到乡

 镇领导的成绩。因此,各乡镇都主动与国税、地税征收机关协调“关系”,以资助办公费等名义进行变相买税卖税,有的乡镇以税收返还的形式给予个人奖励作为吸引“外来税源”的优惠政策,以挖取本乡镇辖区为其他乡镇或县级税源,达到增加本乡镇财政收入任务的目的。变相买税卖税不仅增大了乡镇税收成本,还增加了乡镇的财力负担,有的乡镇连发工资都十分困难;同时造成国家税收的流失,践踏了国家税法的严肃性;也为产生腐败创造了条件。

 2、目前有的乡镇财政管理较为混乱。

 一是未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设置会计帐户,会计科目混用,有的乡镇还存在“乡支出”科目; 二是财政所帐务处理不及时,帐帐、帐证、帐表、帐实不符时有发生; 三是以领代报、白条列支现象严重,有的乡镇存在假发票,用零售业的发票开具修理费;会计业务核算不正确等。

  四是库存现金数额太大,没按照《现金管理条例》规定限额,不能做到日清月结。

 五是几乎没有固定资产账,严重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

 六是对争取的项目资金不能做到单列账户、专款专用,不是挪作他用就是不能足额使用。

 究其原因:

 一是有的乡镇财政人员财务人员未经过正规系统培训,对帐务处理不规范; 二是财政人员自身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学习; 三是乡镇中心工作、突击性工作多,财政人员包村、包点等因素。

 四是有的领导也不理解、不支持,认为只要完成收入任务,管好财

 政所自身的帐就行了,监督检查是多此一举,财政人员存在畏难情绪,怕因进行监督检查而得罪人。区级财政监督检查机构人员少、涉及面广等因素,对乡镇的日常监督检查也很难到位。

 二、对策、建议及意见

 1、对变相“买税卖税“现象应从体制入手,改变国税、地税现有的征收格局,实行一乡一镇一征收所;国税、地税收入任务不分解到乡镇,直接考核国税、地税征收部门;改变对乡镇的考核形式,以乡镇培植源协税护税工作作为考核内容。

 2、对乡镇财政人员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财务核算水平,增强财政人员的责任心,培养敬业奉献的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对财政人员的工作行为加以规范,并作为本年度的一项考核内容;把乡镇财政列入财政内审工作计划,对其实施监督检查,做到一监督、二检查、三帮助、四提高,最终促进乡镇财政管理水平的提高。

 3、对乡镇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理,严格按照规定设立账簿,对乡镇国有资产的购置、登记、处置进行管理,确保乡镇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

 3、加强对乡镇监督检查的宣传力度;为免去被查单位的不理解、不支持,以便发挥好乡镇财政的监督职能,县财政局应以文件形式作为工作任务安排每年乡镇必查部门、专项检查项目,同时也是促使乡镇财政所人员提高业务素质的一种途径,并要求将监督检查情况上报区财政局监督机构,列入年终工作考核内容之一;有条件的财政所应设置专兼职财政监督检查人

 员,对内对外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对乡镇的财务收支统一纳入财政所管理,实行零户统管。

 努力把乡镇财政真正建设成制度健全、管理科学、体制规范、职能强化、服务一流的一级财政。

篇六: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消化乡 镇财政赤字的调研报告 关于消化乡 镇财政赤字的调研报告

 乡 镇政权是国家政权的基石, 乡 镇财政状况直接关系到乡 镇政权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我县乡 镇财政赤字的严峻现实, 为了推进全县乡 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 2001 年 7 月 20 日县六届人大常委会第 26 次会议作出《关于加强乡 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的决议》。

 最近, 根据县委的部署, 县七届人大常委会又组成专

 门调研组, 采取召开不同类型乡 镇的乡 镇长座谈会, 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查阅有关消赤保平资料, 多次召开碰头会等形式, 摸清实情, 掌握根源, 商讨对策。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乡 镇财政赤字和“消赤保平” 工作现状

 乡 镇财政赤字, 是指乡 镇本年度内财政收入不够支出的亏空部分, 其中包括挂账和负债。

 两年半来, 虽然县政府认真贯彻县六届人大常委会的《决议》, 投入满腔热忱和大量精力, 采取多种措施, 但消赤保平工作收效并不明显。

 从总体上看, 乡 镇财政赤字进一步加剧。

 经县审计局、财政局调查核实, 2002 年底全县乡镇帐面赤字为 16209 万元(不包括中小学校负债 9255 万元, 下同) , 隐形赤字 5953 万元, 两项合计实际赤字为 22162 万元。

 有 35 个乡 镇出现赤字, 占乡 镇总数的 97. 2。

 其中:赤字在 100 万元以下的有 12 个乡 镇(共 601 万元, 占 2. 7) , 100 万元到

 500 万元的有 16 个乡 镇(共 3467 万元, 占 15. 6) , 500 万元到 1000 万元的有 3 个乡 镇(共 2223 万元, 占 10) , 1000 万元以上的有 4 个乡 镇(共15871 万元, 占 71. 7) 。

 2001 年全县乡 镇赤字总额为 26511 万元, 比上年增长 100, 2002 年赤字总额比上年下降 16. 4。

 2002 年赤字比 2000 年增加 200 万元以上的有……. 等乡 镇, 增加金额合计 9183 万元, 2002 年比 2000 年赤字增长两倍以上的有……. . 等乡 镇, 增加金额为 8381 万元。赤字资金来源:

 有金融机构借款 9834 万元, 其他机构借款 3220 万元,个人借款 1904 万元, 占用专项资金 478 万元, 应付未付 5264 万元, 其他渠道 1462 万元。

  鉴于乡 镇财政赤字的严峻形势, 县委、 县政府一直把乡 镇消赤保平工作提高到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高度来对待。

 2000 年县委、 县政府分别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 镇财政工作的通知》(×委发[2000]95 号)、《关于加强乡 镇财政预算管理, 限期消化乡 镇财政负债的通知》(×政发[2000] 81 号)

 等文件, 要求乡 镇加强财政管理,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逐步消化乡 镇财政赤字。

 同年, 县政府成立了“××县乡 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领导小组” , 县财政局成立了乡 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办公室, 具体负责乡 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

 2001 年 3月县财政局制定乡 镇财政收入上台阶、 消赤保平的奖励政策, 决定对抓收入有成效、 消赤明显的乡 镇, 分别给予收入上台阶、 消赤保平和当年综合财政收支平衡等奖励, 对赤字加剧的乡 镇给予通报批评。

 三年来共兑现奖励资金 314 万元, 下达困难补助资金 351 万元, 并对消赤保平工作落后的乡 镇予以通报批评。

 县财政部门组织业务培训, 提高了乡 镇长

 和乡 镇财政所(组)

 有关人员的业务水平, 树立了依法理财的观念, 增强了消赤保平的责任感。

  2002 年县财政在我县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和上年度多次增加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大背景下, 对县乡 财政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 大幅调高乡 镇人员经费支出标准。

 其中:

 行政人员和教职员工提高到 20000元

 年人, 其他事业人员提高到 16000 元

 年人; 乡 镇财政支出基数从 2001 年的 12722 万元提高到 2002 年的23924 万元。

 2003 年又进一步提高人员经费支出标准, 乡 镇支出基数又比上年增加了 1500 多万元, 同时提高各项事业发展资金的补助标准。由于连续两年的重大调整, 大大增强了乡 镇财政可支配能力。

 为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 2002 年 3 月县政府发出了《关于批转××县中小学教师工资财政统一发放实施细则的通知》, 从 2002 年 5 月 1 日起,对农村中小学校所有财政供养的在编在职正式教职工工资实行统一发放。

 为加强对乡 镇财政资金运转进行事前、 事中、 事后的全程监督和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实行了以财政电子计算机网络为依托, 灵溪、 龙港、 金乡 、 钱库、 宜山和巴曹等镇分别建立了镇预算会计核算中心, 对所属预算单位实行财政集中统一核算。

  2003, 县委、 县政府狠下决心, 解决了历年来一直未能解决的临时工

 清退问题, 共清退乡 镇临时工 349 名, 为进一步消化乡 镇财政赤字奠定了基础。

  二、 乡 镇财政赤字加剧的原因

 既然县政府和财政部门认真贯彻了县六届人大常委会的《决议》, 采取了各项有效措施, 加大了乡 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力度, 为什么乡 镇财政赤字状况依然加剧呢? 我们通过调研, 认为有以下几方面主要原因:

  (一)

 多数乡 镇财源萎缩, 增收难度大

 根据省委、 省政府《关于全面进行税费改革的通知》(浙委[2002]4 号)精神, 我县从 2002 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实行“减调改稳、 全理负担、 转移支付、 配套进行” 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税费改革, 取消了乡 统筹费; 少数企业在竞争中没能适时抓住机遇, 经营困难, 效益下滑; 一些企业向龙港、 灵溪等中心城镇集聚, 多数乡 镇税源流失; 前几年, 我县房地产市场滑坡, 土地价格回落, 乡 镇土

 地出让金分成大幅下降。

 加上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的落实, 乡 镇预算外资金收入大大减少。

 这些就使得一般乡 镇财政收入受到很大影响, 财政功能日益弱化, 政权运行和各项社会发展项目所需经费基本上完全依赖于县财政。

  (二)

 乡 镇财政财务管理不规范, 预算约束力不强, 领导使用经费与政绩考核相脱节

 不少乡 镇还未制定切实可行的财政财务管理办法, 有些乡 镇虽然订立了管理办法, 但形同虚设, 因此, 资金使用随意性较大, 乱支滥用现象时有发生。

 具体表现为:

 制度执行不严, 超标准发放各种奖金、 补贴;相互攀比, 滥发钱物现象较为严重; 专项资金的使用不够规范, 经常移用; 有令不行、 有禁不止, 擅自提高非生产性开支标准, 扩大开支范围,某镇订阅报刊, 一年支出 18 万元, 某乡 一般预算收入几乎为零, 但 2002年招待费支出近 23 万元, 2002 年全县 36 个乡 镇招待费支出 986 万元,报刊费支出 175 万元, 向非预算单位支出各种补贴 103 万元。

 乡 镇财政作为政府的一级财政, 本应规范、 严肃, 但年初预算流于形式。

 不少乡镇在安排日常支出时把预算放在一边, 年度决算的实际支出与年初预算严重脱节。

 还有些乡 镇的财政预算没有按时向乡 镇人大报告并通过乡 镇人代会审议, 更无批复, 失去了应有的监督。

 问题在下面, 根子在上面。有些乡 镇政府领导在经费使用上, 法制意识不强, 认为只要不中饱私囊,便可随意使用。

 他们只注重目前的所谓“政绩” , 却忽视长期规划和今后乡 镇可持续发展。

 上级组织没有把乡 镇主要领导的经费使用成效列为考核干部政绩、 升迁和追究的内容, 不能不认为是导致乡 镇财政赤字难以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

 乡 镇办学压力巨大

  2001 年以前县财政不是按教职工编制, 而是按学校正式教职工实际人数下拨人头经费, 故代课教师的工资性经费 80 以上须由乡 镇财政负担,越是经济落后的乡 镇, 代课教师越多, 财政负担反而越重。

 2001 年教育系统缺编 760 人, 按人均 6000 元计算, 需支出 460 万元。

 2002 年我县实行农村税费改革, 县乡 财政体制进行重大调整, 教育支出基数也相应得到大幅度提高, 但县财政也只是保证教育人员正常的工资和福利所需资金, 代缺经费只按人均 7200 元计算, 乡 镇财政还要承担着停征农村教育费附加而造成的教育建设投入巨大资金缺口的压力。

 现体制下县财政对农村中小学危房拆建补助标准为:

 一类乡 镇 500 元

 平米, 二类乡 镇 400 元

 平米, 按该补助标准测算的资金只够支付土建部分, 项目的前期费用和配套资金仍无着落。

  (四)

 县乡 两级财政管理体制不尽完善

 “保平” 是“消赤” 的重要前提, 做不到当年的财政收支综合平衡,消赤无从谈起。

 现行的县乡 财政体制虽然较大幅度地提高了乡 镇财政支出基数, 但由于责、 权、 利不统一, 造成事权与财权的不匹配, 乡 镇财政不但正常的公用经费得不到保障, 而且必须的人员经费还是得不到满足(如考勤奖、 年度目标考核奖等) 。

 此外, 历史遗留的赤字需要每年支出利息 680 多万元, 乡 镇政府还承办着很多县政府委托但又没有资金保

 障(或没有足够资金保障)

 的事务, 即例如农村低保、 民兵训练、 部门各项达标评比、 报刊摊派等, 都是造成乡 镇财政赤字增加的重要原因。

  三、 下一步解决乡 镇财政赤字的建议

 (一)

 进一步提高对消赤工作重要性、 紧迫性的认识,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乡 镇财政赤字不但影响乡 镇政府正常的办公秩序, 而且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

 我县乡 镇财政赤字进一步恶化问题,必须再一次引起县、 乡 镇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把做好消赤保平工作提高到完成政治任务的高度来对待, 从源头上加以解决。

 要加强领导, 成立全县性财政工作领导小组, 组织协调有关部门, 形成合力, 齐抓共管。县政府要把乡 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作为县本级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 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认真总结几年来的经验教训,积极探索消化乡 镇财政赤字的新方法、 新举措。

 只要树立起消赤保平必胜信心, 经过今后几年的努力, 我县乡 镇财政赤字问题将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二)

 加快经济发展, 培植乡 镇财源

 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是解决乡 镇财政赤字问题的根本出

  路。

 各乡 镇要认真贯彻实施县委、 县政府“跨越式发展” 战略, 努力改善投资环境, 积极引进资金、 技术和人才, 立足实际, 积极开拓市场,大力发展区域经济、 特色经济, 以培植财源, 增加财政收入。

 欠发达乡镇要因地制宜发展有特色的农、 牧、 渔业和旅游业, 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各乡 镇要积极进行土地整理, 共同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用地指标。

 县政府应从经济强镇的土地出让金中统筹部分资金, 用于对欠发达乡 镇的转移支付, 使他们也能参与分享我县经济发展的成果。

  (三)

 加快乡 镇行政体制改革, 撤并乡 镇及其机构, 加大人员分流力度

 “生之者寡, 食之者众” 这个现象不改变, 乡 镇财政赤字就很难彻底解决。

 要努力改变乡 镇规模差异偏大, 部分乡 镇规模过小和乡 镇政府“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的状况, 减少政府运行成本。

 要合理调整乡 镇布局, 扩大乡 镇规模, 减少乡 镇数量。

  农村税费改革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 也为乡 镇事业人员分流创造了最佳时机。

 部分乡 镇已经摸索出许多切实可行的事业人员分流措施, 但由于缺乏全县统一的分流政策, 乡 镇在事业人员分流和降低经费支出方面困难重重。

 县政府要利用农村税费改革的契机, 推广好的经验, 制定全县统一的事业人员分流政策, 加快乡 镇政府机构改革和乡 镇事业单位改

 革, 将事业人员进行分流和归位。

  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按照“规模、 效益” 的原则, 加快乡 镇校网布局调整, 适当合并, 集中办学, 并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中小学师生比例,对教职工中的富余人员予以分流或者辞退, 集中乡 镇财政有限的教育经费, 逐步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教学质量。

  (四)

 进一步完善县乡 财政体制, 加强财政、 财务管理, 积极推行乡镇财政“代理报帐制” 改革

 继续完善县乡 财政体制, 提高行政事业人员补助标准, 全额保障各专项资金, 不留缺口。

 按责、 权、 利统一的原则, 凡属县政府承担的财政支出, 县财政应积极筹措资金予以保障, 不要换个形式转嫁给乡 镇财政。县政府委托乡 镇政府承办的事务, 要足额安排对乡 镇财政的专项拨款,不要要求乡 镇财政安排配套资金。

 对现行不合理的达标升级活动和最低支出规定, 应坚决予以取消。

  无资金保证的建设项目是造成乡 镇财政赤字最重要的原因。

 今后, 乡镇政府要量入为出, 考虑本乡 镇的财力可能搞建设。

 县财政部门要严格把好资金审核关, 县计划部门要严格把好项目审批关, 对没有足够资金保障的乡 镇建设项目坚决不予批准。

  推行“零户统管” 是规范乡 镇财政财务管理, 提高乡 镇财政资金使用

 效益, 杜绝部门摊派, 摆脱乡 镇财政困境的一项重大改革。

 财政收支规模较大、 财政管理制度比较完善的乡 镇要尽快建立乡 镇预算会计核算中心, 对所属预算单位进行集中核算。

 在综合考虑乡 镇经济发展水平、 税源基础、 财政收支规模等因素的基础上, 保持乡 镇财政的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 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 针对财力不能保证其基本支出的乡 镇, 根据“先试点后扩大” 的原则选择四、 五、 六类中典型乡 镇实行乡 镇财政“代理报帐制” 。

 继续保留乡 镇财政机构, 全部取消乡 镇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财务。

 取消原体制中一般预算收入超收分成。本着“基本满足工作正常开展” 的原则, 核定经常性经费, 确定财政支出基数, 具体项目资金另行追加。

 乡 镇所属单位财务由县预算会计核算中心在经济片区中心镇设立分中心代理。

 改变原有国库库款流经环节,库款由县财政直接拨入预算会计核算中心。

  (五)

 区别对待, 逐步消化历年积淀的乡 镇财政赤字

 乡 镇财...

篇七: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县乡镇财政运行管理存在

 的问题 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本文以 XX 省 XX 县为例,就如何加强乡镇财政管理,有效解决乡镇财政运行中的问题和困难,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理顺财政体制、加强资金监管、开展绩效管理、加强队伍建设等措施和建议。

 乡镇财政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是财政组织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强农惠农系列政策和财经纪律在基层的重要执行者,是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和谐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完善基层财政管理体系,着力推进乡镇财政建设,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高财政资金绩效的迫切需要,是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提升党和政府形象、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健全完善和农村综合改革的逐步深入,乡镇财政在巩固基层政权治理、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服务和促进乡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乡镇财政管理仍存在一些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的问题,甚至屡屡发生违规违纪违法事件,不仅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更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如何加强乡镇财政管理,有效解决乡镇财政运行中的问题和困难,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是乡镇财政管理建设的重要课题。XX 省 XX 县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针对乡镇财政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系统重构乡镇财政管理体系,全面强化和规范乡镇财政管理。

 一、正视短板,认清 XX 县乡镇财政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职能弱化,乡镇财政主 体作用地位发挥不明显

 XX 县自 1985 年建立乡镇财政机构以来,乡镇财政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布署,XX 县对乡镇财政作了进一步改革和深化,从“零户统管、乡财县管乡用、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部门预算、工资统发”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完善,XX 开始全面实行“乡财县管乡用”乡镇财政管理模式。XX 年地方机构改革,全县 19 个乡镇(街道)对乡镇财政进行了重新

 设置和定位,其中:单设乡镇财政所的有 13 个,其余 6 个乡镇未设财政所,将其合并到绿色发展服务中心。实行“乡财县管乡用”和“国库集中支付”后,乡镇财政基本只负责工资申报、经费报帐核算和涉农资金补助兑现等具体业务,收支管理工作薄弱、业务范围单纯狭窄,缺乏财政统筹调控能力。乡镇财政变成了乡镇政府的单位会计,同等于县级部门的预算单位,严重弱化了乡镇财政主体作用地位,难以发挥乡镇财政作为“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应有的作用。

 (二)功能缺失,乡镇政府生财聚财积极性不高

 目前,XX县将19个乡镇作为预算单位管理的体制形式,导致乡镇财政组织收入的功能基本丧失,乡镇收入来源主要为县财政拨入的各类经费、专款以及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乡镇财政运行完全依附于县级财政,导致乡镇事权财权不一致,乡镇已不是一级完整的政府,没有独立的财权,财力依靠上级的转移支付,花钱靠上级拨付。由于乡镇财政财力有限,各项民生支出都由县级财政按排,造成支出责任上移,乡镇财政主要任务就是报帐,乡镇财源建设意识淡薄,生财聚财观念淡化。

 (三)监管薄弱,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力度不足

 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是乡镇财政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其财政监督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财政政策在基层的执行效果,直接关系财政资金的安全、规范和有效。由于基层的一些特殊原因,其执行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缺乏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主动性,多数乡镇“重资金争取,轻资金监管”现象突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仅停留在表面上,没有真正实行公开制度,监管台账、公开信息虚假,资金监管工作基本流于形式。二是缺乏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能力,受乡镇财政人员编制不足、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人员调动频繁等原因影响,乡镇财政机构本身对资金监管工作任务、内容的认识不足,职责不清,不知如何监管,对资金监管政策不了解,监管工作没有方向。三是缺乏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协同性,乡镇财政对项目资金的监管极其薄弱,项目资金是监管的关键环节,但大多项目资金的申报、实施、监督、验收等未要求乡镇财政部门参与,乡镇财政对项目资金“看得见、管不着”,乡镇财政部门也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消极对待,对项目建设不参与、不监督,对完工项目未进行档案管理,也未对项目跟踪问效。

 (四)队伍不稳,乡镇财政机构建设任重道远

 乡镇财政队伍是乡镇财政职能得以履行的重要保障,乡镇财政队伍不稳定一直是制约乡镇财政管理水平的重要因

 素。XX 县 X 个乡镇从事乡镇财政工作人员共 X 人,其中 X人不是正式在编人员,且大部分财政人员要驻村包片,抓各项中心工作,从事财政工作精力有限。从 XX 年到现在,短短三年时间 9 个乡镇财政所所长发生了变动,其中有 3 个提拔、6 个调动其他岗位。究其原因,主要是乡镇财政人员编制属于乡镇,财政所无固定编制且无行政级别,财政所长由乡镇政府任命,大多乡镇财政所由财政所长及政府会计组成,工作量繁重且风险极高,这是造成乡镇财政队伍流失严重的重要原因。

 二、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的对策建议 乡镇财政建设要紧紧围绕“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整体财政要求,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以数字赋能为抓手,系统重构乡镇财政管理体系,全面强化和规范乡镇财政管理。通过系统性、全链条、闭环式重构,建立职责明晰、职能科学、任务明确、保障有效、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新时代乡镇财政管理体系,打造省市县乡一体协同的整体财政格局,切实增强乡镇发展内生动力,促进基层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 发展。

 (一)加快理顺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强化乡镇财政主体职能

 在保持乡镇政府管理财政的法律地位不变,乡镇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财务审批权及债权债务不變的前提下,将乡镇财政所上收县级管理,明确乡镇财政所为县财政局的派出机构,财政所的人、财、物由县财政局垂直管理,保障财政所监管的独立性。根据当前乡镇财政承担的工作,明确划分乡镇财政事权范围,把乡镇财政职能进一步细化为贯彻执行财经制度、负责预算管理、统筹资金分配、开展绩效管理、做好资金监管、加强税收征管、负责资产及债务监管、监管财务收支、负责落实“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一卡通”建设、统筹指导村级财务等十个方面。基于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明晰市、县、乡镇事权和支出责任,准确定位乡镇财政职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乡镇财政管理行为,不断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

 (二)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

 要划清县乡财政监管的职责和任务,做到职责清晰、权责对等,实行报账制的项目资金,由县财政负责资金监管,乡镇财政协同参与。要改变多头管理的方式,凡是下达乡镇的项目资金,实行"一个漏斗向下"的资金下达与拨付制度,由乡镇财政所负责资金监管。要建立和完善权责对等的资金管理体制,明晰乡镇财政的监管范围、监管目标和监管要求,

 有效解决乡镇财政资金多头管理、多头拨款、职责不清、监管不严的问题,不断创新监管方式,优化监管手段,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对资金的全方位监管。要加强信息传递,及时将资金或项目管理办法、申报条件、资金预算、验收标准、工作要求等信息传递到乡镇财政,以方便财政所全面掌握监管要求,及早实施资金监管,保障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加强数字化监管,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加快业务流程再造,对乡镇财政开展云管理、云服务、云检查等,推动建立数字化监管常态机制,实现智能监管,逐步从原始的纸质流转、线下手签向电子流程、线上操作转变,从“人工式管理”向“数字化管理”转变,切实提高资金监管效率。

 (三)全面开展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健全财政监督管理制度

 按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将乡镇政府所有收支全面纳入绩效管理,建立健全乡镇财政“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绩效结果有应用、结果应用有问责”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乡镇财政资源配置效益和资金使用绩效。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全面评价、突出重点”的原则,通过乡镇自评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预算执行情况开展绩效评价。乡镇财政管理机构对预算执行情况以及政策、项目实施效果开展绩效自评,

 并逐步开展整体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報县级财政部门。县级财政部门对乡镇政府财政运行情况实施综合绩效评价,必要时可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绩效评价。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制度、绩效问题整改责任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四)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队伍建设,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

 编办人事部门要核定乡镇财政编制数,确定行政级别,确保乡镇财政人员正常的职务晋升,形成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良性机制。对乡镇财政人员调配时,要将熟悉财务知识、精通业务、素质好的人员选拔到财政工作岗位上来,人员招录、岗位交流等须经县级财政部门同意,并鼓励县级部门财务岗位面向乡镇财政部门选调,为乡镇财政人员流动打通新渠道。要加强乡镇人员业务培训,为财务人员自身学习、更新知识提供机会和机制,定期对财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考试考核不断提高乡镇财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财务水平。要按照“省级财政统一部署、市级财政大力推进、县级财政为主实施、乡镇财政全员参与”的原则,认真抓好乡镇财政干部的业务培训。市、县财政部门要结合乡镇财政干部培训工作面广量大和实际需求差异性大的具体情况,充分借助各类大专院校、财税干校等培训力量和资源,多种形式开展

 对乡镇财政人员的培训。县级财政部门要会同县级组织部门加强对乡镇主要领导干部财经管理知识的培训,通过上下层层分级培训,切实提高乡镇财政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乡镇财政管理干部队伍,充分发挥乡镇财政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