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调研报告最佳范文6篇乡镇调研报告最佳范文 乡镇纪委工作调研报告范文(共12篇) 乡镇纪委工作调研报告范文〔1〕 乡镇纪检监察组织是最基层纪检监察组织,肩负着维护农村基层党风政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调研报告最佳范文6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乡镇调研报告最佳范文
纪委工作调研报告范文(共 12 篇)乡镇纪委工作调研报告范文〔1〕
乡镇纪检监察组织是最基层纪检监察组织,肩负着维护农村基层党风政纪、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职责。找准职责定位,深化三转,聚焦主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破解履职难题,直接关系到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成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乡镇纪委履职还有较多困难问题,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思想认识不清,职责定位不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是党章赋予各级党委的政治责任,各级党委主要领导是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局部党委、党委主要领导对这种职责思想认识有误,定位不准,没有认识到应承当主体责任,没树立抓党风廉政建设意识,没做到两者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党委班子成员没按党风廉政建设分工要求,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有的甚至认为是纪委的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些领导干部口头上接受监督,在思想和行动上则躲避监督,与乡镇纪委之间有心理防范,工作联系少,思想交流少,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墙,产生纪委书记边缘化、坐冷板凳现象,制约了同级监督职能作用发挥。个别领导对查办案件不重视,片面认为查办案
件会影响经济建设,影响单位稳定,不支持不配合,消极应付;有的一味维护面子,压案子、捂被子,说情袒护;有的怕案件查多了引火烧身,拔出萝卜带出泥,对办案态度暧昧,甚至故设障碍。乡镇纪检监督组织承当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其主业是监督执纪问责。由于职责定位不准,在工作中常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现象,不该管的管了,该管的未管好,“种了别人地,荒了自己田〞。
〔二〕聚焦主业缺乏,推进“三转〞难。纪检监察工作主业是监督执纪问责。乡镇纪检监察组织按党中央要求,聚焦中心任务,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转职能、转方式、转作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工作中,大局部纪检监察组织仍存在工作任务杂,大包大揽,专职不专,职能泛化,兼职过多现象。多数乡镇纪委书记除负责纪检监察工作外,还主管政法、计生、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境卫生等重要工作,看似纪委权力大,管得宽,但实则是工作关系未理顺,直接导致难以有足够精力带着班子成员聚焦主业,职能作用受削弱, “三转〞难落实,错位缺位严重。受体制机制限制,纪检监察班子成员除纪委书记的个人年度考核由上级纪委和同级党委双重考核外,其他成员的人、财、物均由乡镇党委政府管理,当地政府在安排中心任务、工程建设等重要工作时,仍安排所有班子成员从事职责外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三转〞。
〔三〕体制机制不合理,监督执纪难。乡镇纪委正副书记由上级纪委组织部门提名产生的做法较前由同级党委或上级组织部门提名产生,更有利于纪委充分履职,消除顾虑。但体制机制仍有不合理地方,造成监督执纪困难。乡镇纪委书记个人年度考核由上级纪委和乡镇党委双重考核外,本级纪检监督组织的人事关系、组织关系、年度考核、办公经费及地点等都在乡镇,这种设置虽然便于开展日常监督及解决保障问题,但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在同一个锅里吃饭,两者利益关联紧密。这种体制下“自己监督自己〞,“下级监督上级〞弊端仍然客观存在。由于受制于同级党委政府,使纪委监察组织对同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行使监督权、查处违纪案时面临困境,而引发“不敢查、不能查、无法查〞等问题,乡镇纪检工作人员不同程度存在三怕〔怕情面上过不去,怕遭到打击报复,怕得罪人丢选票〕,导致乡镇纪检监督组织在履职时出现畏手畏脚,监督不到位的情况。《党章》明确了对同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监督要求,但配套的监督制度不完善,缺乏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监督难题不可防止长期存在。在机制上,乡镇纪委与其他执法部门沟通交流不畅,无法共同享受各种信息资源,未整合可用力量,这无疑对纪检监察组织作用发挥有一定制约。
〔四〕队伍素质不强,机构呈弱化。近两年从上至下大力整治
“四风〞,风清气正气氛已形成,但“四风〞仍有市场,“舌尖上的腐败〞“车轮上的腐败〞仍然存在,乡镇纪检监察组织干部也不同程度存在理想信念不够坚决,自律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责任心不强等问题。有一些纪检干部事业心责任心不强,怕吃苦,对办案工作敷衍塞责,缺乏原则性、政策性。由于系统培训少,培训渠道单一,教育管理监督不够,引发了一些问题。查办案件需要较强的法律法规知识及较为专业的调查取证、谈话笔录技巧,由于培训少,业务复杂,不重视学习,政策理论业务知识不过硬,一些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不懂办案、不会办案。现在农村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手段越来越隐蔽高明,案件查处很难,这对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熟悉法律法规知识,导致大局部乡镇纪检干部开展工作时显得力不从心,一片茫然,不知从何下手。乡镇纪检监察组织人员配备不强,机构呈弱化现象普遍。乡镇纪委由 5-7 人组成,包括纪委书记、副书记、委员等,换届时班子配得较齐,但由于人员流动加快,纪委委员调离本乡镇后,没得到及时补充,局部纪委书记成了光杆司令,做事单打独斗,造成许多工作难以开展。队伍组成东拼西凑,人员来自不同单位,不同战线,导致身兼多职现象普遍。整个班子看似配齐配足,其实不然,遇到纪检工作与其他工作相冲突时,他们往往把纪检工作当成副业,从而造成纪检工作力量薄弱的事实,工作开展起来难度加大。
〔一〕改革体制,理顺关系。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两个为主、同级监督、乡纪委机构改革等具体化制度化运行标准,推进体制改革创新,针对职能不专、队伍不稳问题,参照法、检机构改革模式,推行基层纪检监察人员派驻机制,将现行的同级党委政府管理使用,改由上级纪检监察机构统一管理使用。其人员编制、人事受上级纪委管辖,工资福利、办公经费由上级纪委核发,办公场所及日常办公保障则由所驻单位提供。其主要领导由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指派,纪委书记参加乡镇书记办公会。派驻机构与所驻单位是监督与被监督关系,派驻机构负有协助所驻单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基层纪检监察人员参加派驻单位工作,但无人事调配选拔和经济利益牵连,解决开展工作怕的问题。但除
信访等与纪检监察工作有密切联系的工作之外,派驻纪检组长不应主管或分管所驻单位其他业务,彻底解决裁判员运发动角色冲突问题。对乡镇纪检监察人员的考核应以上级纪委为主,乡镇纪委书记的提升去留及考核由上级纪委统一考察提出意见,克服因秉公办事遭冷落、被打击报复甚至受排斥而得不到提拔重用的现象,确保派驻机构发挥监督执纪问责职能作用。派驻机构应积极通过参加所驻单位党政领导班子会议,参加重要工作和重大活动、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日常工作巡查等形式履行
职能。派驻机构与所驻单位应加强沟通交流,信息通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协调配合。
〔二〕把握定位,抓住“牛鼻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主体责任在党委,纪委负监督责任。这要求乡镇纪委必须找准自己的工作定位,认真履行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职责,切实担负起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真正把主业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乡镇党委必须落实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以上率下,层层传导,落实在行动上。纪检工作的主业是监督执纪问责,要解决职能泛化、大包大揽问题,必须聚焦中心任务,守住主业不发散,通过校正职责定位、回归职能根源,全面落实监督责任。纪检是落实监督责任主体,监督对象包括同级党委及其成员、普通党员,对同级党委及其成员实施执纪监督,是重要工作任务之一,故土镇纪委在履职时务必做到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同时纪检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是党章赋予的职责所在,纪委各项工作必须围绕党委中心工作来开展,纪委履行职责必须对党委负责,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
〔三〕聚焦主业,种好责任田。中央强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中心任务,强化监督机构执纪问责,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乡镇纪委要按照“聚焦聚焦再聚焦,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确保党的纪律刚性约束〞要求,不断深化“三转〞,守住
主业不发散。整合基层纪检监察力量,合理配置人员,减少职能交叉,探索新的派驻方法,实现监督机构全覆盖,把不必参与的协调工作归还有关部门,让纪委校正职责定位,回归职能根源。突出执纪,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对各级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坚持问责,强化对政府职能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锲而不舍抓好中央八条、省委九条、市委十条规定的贯彻落实,坚持常长二字,盯节点关键,纠四风,使作风建设落地生根;以零容忍态度、猛药去疴决心、刮骨疗毒勇气,严打“老虎〞,勤拍“苍蝇〞,充分发挥惩治腐败的震慑作用,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弛而不息纠正“四风〞。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推进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作为破解职能泛化、聚焦缺乏、散光有余等问题的金方子,进一步清理议事协调机构,标准乡镇纪委书记分工。纪委书记对纪委机关党的建设负主体责任,应扎实抓好纪检监察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制定完善乡镇纪委标准化建设工作意见,从组织领导、职权范围、工作对象、工作要求、自身建设等方面标准乡镇纪委工作,解决工作任务杂的问题。纪委书记必须从繁杂的与纪检无关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这样,才能专心履职,确保主要精力放在纪检监察工作上。进一步明确专职纪检监察干部不得兼任与纪检无关的工作,确保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专职专用、主抓主业。
〔四〕转变方式,提高工作效率。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查办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要求和“一案两报告〞规定,加强办案工作。强化问题线索管理,坚持分类处置,定期清理,标准管理。加强案件审理,认真履行审核监督职责。对问题线索查处要迅速。改变乡镇纪委办案线索来源单一状况,发挥信访案源主渠道作用,加强与派出所、司法所及其他执法机关业务部门协作,保持立体联系,实行信息共享,形成公安、财政、审计等部门联合定期互通信息机制。坚持常长二字,抓早抓小,抓细节,对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要早发现、早处置,及时约谈函询诫勉,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魔高一尺〞更要“道高一丈〞,必须转变监督方式,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党风监督员及群众的监督作用,灵活运用各种检查、线索排查等方式,把问题导向、责任倒逼贯穿工作全过程。紧盯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岗位、重点节点,盯住管钱、管物、管人、管工程的单位和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落实“一岗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要以蚂蚁搬家的韧劲,杀几个回马枪,来几个回头看,形成党风廉政建设新常态。狠抓党风廉政教育,突出对党员领导干部和重点部门、关键岗位人员的教育,深入剖析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典型案例,用活反面教材,发挥警示、震慑和教育作用。突出考核问责,健全考核体系,推进两个责任落实。
〔五〕加强教育管理,提升队伍素质。中央要求“严格教育监督管理,以铁的纪律建设过硬纪检监察队伍〞。在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广阔纪检监察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努力成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打铁还需自身硬,狠抓队伍建设,是乡镇纪检监察组织的重大政治任务。“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增强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机构作用,完善自我监督机制,健全行为标准,明确工作职责权限,自觉接受党内和群众监督,认真解决“灯下黑〞问题。牢固树立“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意识,认真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加强党性修养,使每个纪检监察干部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进一步转变作风,做到严、细、深、实。加强教育培训,加强理想信念和行为标准教育,狠抓理论业务培训,推行上级纪委业务室与乡镇对口指导制度,组织异地考察学习,提高执纪监督问责能力。严把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入口,突出注重专业化建设,按德才兼备的原则,把政治素质过硬、思想作风正派、有一定纪检监察工作年限、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同志选入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对正副纪委书记、专职委员要配齐配强、专职专用。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冷暖〞,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稳定干部队伍,激发工作热情。
乡镇纪委工作调研报告范文〔2〕
乡镇纪委是我们党和政府设在最基层的一级纪检监察机构,它直接面对的是广阔人民群众,面对的是生活和工作在农村第一线的党员和干部,在努力履行“保护、监督、教育、惩办"四项职责的同时,为一方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效劳。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决心和力度是很大的,也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效果。通过不断总结,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中央到地方都是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但在实际工作中,似乎“上头热下头冷"的现象较为突出。有些制度是写在文件上、挂在墙上、念在口上,落实不到行动上。则,作为最基层的乡镇纪委,如何搞好组织协调,充分履行其职责,走出新的工作思路,开创新的工作局面,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里,从几个方面来作一些探讨,以求能更好地推进乡镇纪检监察工作。
一、现状及存在问题
1、 从机构及人员配置上。乡镇纪委一般由 3 一 5 人组成,其中设纪委书记 1 人,纪委副书记 1 人,行政监察员 1 名,其余为委员,委员通常都是其他涉及经济管理部门的人员担任,实
际上纪委日常工作的只有 3 人,而乡镇纪委书记往往还分工有党委、政府其他方面的工...
篇二:乡镇调研报告最佳范文
的设调研报告文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如下是给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调研报告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意见》科学总结近年来各地推进乡镇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明确提出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乡镇政府建设,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遵循。
深刻领会《意见》出台的重大意义 《意见》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乡镇政府建设的高度重视和部署要求,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是深入贯彻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基层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等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总书记高度重视乡镇工作,多次深入乡镇调研,要求乡镇要把为民服务工作搞好,要以百姓满意不满意为标准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强乡镇政
府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推进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
这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城乡基层的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乡镇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和社会矛盾的集聚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容,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这是加强乡镇政府自身建设的在需要。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机关,是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执行者,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是基层治理的重要组织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政府服务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但一些乡镇政府还存在服务理念滞后、服务能力不强、服务机制不健全、服务手段落后、服务效能不高等问题。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增强乡镇政府的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精准有效服务。
准确把握《意见》的部署要求 《意见》明确了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把握。
一是把握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意见》提出,
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准确把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方向,以增强乡镇干部的宗旨意识为关键,以强化乡镇政府服务功能为重点,以优化服务资源配置为手段,以创新服务供给方式为途径,有效提升乡镇政府的服务水平;要坚持党的领导、保证正确方向,坚持改革创新、严格依法行政,坚持以人为本、回应民生诉求,坚持统筹兼顾、实施分类指导;到 2020 年,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服务容更加丰富,服务方式更加便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形成职能科学、运转有序、保障有力、服务高效、人民满意的乡镇政府服务管理体制机制。
二是要强化乡镇政府服务功能。《意见》提出,要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步伐,着力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扩大乡镇政府服务管理权限,对直接面向群众、量大面广、由乡镇服务管理更方便有效的各类事项依法下放乡镇政府;推进乡镇行政执法改革,推动行政执法重心下移,探索乡镇综合执法的有效形式,开展综合执法工作;统筹乡镇党政机构设置和站所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乡镇事业站所管理体制。
三是要优化乡镇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意见》指出,要按照区域覆盖、制度统筹、标准统一的要求,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进程;改进乡镇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机制,积极推进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项目和社会事业发展;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合理划分县乡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建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四是要创镇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意见》强调,要建立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引导多方力量参与乡镇公共服务提供;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由花钱养人向花钱办事转变;提高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构建面向公众的一体化在线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公共服务需求表达和反馈机制,强化群众对公共服务供给决策及运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五是要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保障。《意见》指出,要切实发挥乡镇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强化政治引领功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坚决贯彻落实;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符合乡镇工作特点的干部管理制度;改进乡镇政府服务绩效评价奖惩机制,建立科学化、差别化的乡镇政府服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强化乡镇政府监督管理,推进乡镇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职责。
切实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 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统一领导、强化协作配合,共同抓好落实。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省(区、市)应当结合实际,及时制
定实施意见或方案。地方各级党委都应当把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意见》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制定配套措施,强化部门协作,形成抓落实的合力。
二是要发挥乡镇政府的主体作用。乡镇政府应当深入学习领会《意见》精神,对照《意见》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实施部署,从体制是否健全、机制是否完善、方式是否科学、群众是否满意等方面查找突出问题,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强化服务理念和责任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效果检验推进服务能力建设的成效。
三是要抓好学习宣传。各地各有关部门应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尤其是关于乡镇政府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部署要求上来。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意见》的宣传解读,促进有关方面全面准确理解《意见》,为《意见》实施营造良好环境。
四是要加强督促指导。各地各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工作的督促指导,推动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尊重地方和基层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各级民政部门要对《意
见》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及时向党委政府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 20XX 年工作安排,由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工作机构负责人和县人大代表组成调研组,在常委会分管领导的带领下,于 20XX 年 5 月上旬至中旬对全县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分别深入沿口镇、飞龙镇、卫计局、国土局、县医院、中医院等乡镇和部门,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调查、实地查看和查阅资料等方式开展了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有乡镇卫生院 32 所(其中中心卫生院 5 个、一般卫生院 26 个、沿口镇中滩卫生院 1 个),业务用房建筑面积 59121 ㎡平方米,开设科等常用医疗科室 24 种,主要医疗设备 593 台件,开放床位 940,医护人员 803 人(其中临聘人员 225 人),执业(助理)医师为 306 人,注册(执业)护士 198 人。主要承担乡镇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等农村卫生工作。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乡镇卫生院建设与发展工作,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要求,加快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对乡镇卫生院实行核定收支、补助缺口的经费保障模式。
20XX20XX 年,各级财政投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金 2.12 亿元。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通过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和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全面落实医疗卫生民生工程,提高了乡镇卫生院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
二、主要成效 (一)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通过积极争取中省建设项目,县财政加大财政投入,20XX 年 20XX 年投入资金 7685 万元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逐步推进卫生院标准化建设。2009年开始,中央下达基建和设备项目资金 2100 万元,地方自筹资金 507 万元,用于解决乡镇卫生院污水处理、环境整治及业务用房改扩建(新建)工程。截止目前,已完工交付使用的有万隆中心卫生院、金光乡卫生院等 14 个项目。其中烈面卫生院扩建业务用房1100㎡,增加病床30;乐善中心卫生院新建了门诊大楼1200㎡。万隆卫生院完成 1600 ㎡住院大楼建设,增加病床 40。礼安镇、胜利镇等 8 个乡镇卫生院完成了住院部建设,建设面积共计6450 ㎡,共增加病床 114,龙女镇卫生院实现整体搬迁。二是加大医疗设施设备配备。2009 年以来,全县争取到中央项目配置大型医疗设备 135 台件,通过自筹等方式,配备常用医疗设备488 台件,5 个中心卫生院全部配备了急救车和车载急救设施,
一般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也有所改善,保障了医疗业务工作正常开展。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稳步推进。20XX 年起,全县 32所乡镇卫生院和 515 个村卫生室已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零差率销售政策,覆盖率 100%。对取消药品加成后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基药补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竞聘上岗并签订聘用合同,全部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各卫生院不断加强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如烈面镇卫生院推行少缴多用、一站式服务和零陪护服务模式,免费复印报账资料,进一步方便了群众。
(三)医疗卫生民生工程全面落实。有序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率 100%。截至 20XX 年,累计建立规化电子建康档案 570503 份,建档率 6.91%;在管儿童 40428 人,儿童系统管理率 95%;在管孕产妇数 7504 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97.44%;在管 65 岁以上老年人 62976 人,老年人健康管理率 71.6%。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均建立了预防接种合格门诊,基础疫苗接种率达到 95%以上;在管高血压患者 51902 人,管理 60.12%;在管糖尿病患者人数 22332 人,管理率 50.14%;在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2079 人,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婚前医学检查、爱国卫生运动等工作持续有效推进。20XX 年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
2060.45 万元,补助农村免费住院分娩 5115 人,核补项目资金 255.06 万元,共有 7206 名孕产妇免费补服了叶酸。
(四)服务质量和水平逐步提高。继续实施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进一步规基层医疗和用药行为,全县 32 个乡镇卫生院与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组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单位创建活动、三好一满意活动和医疗质量大比武活动,医疗质量进一步提升。以 5.12 国际护士节为契机,组织开展了医护技能操作比赛等系列活动,增强了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工作规建设,建立了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办法、医患纠纷规化处置办法,医疗行为管理日趋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匮乏。一是医技人员缺口大。20XX年 1 月,全县乡镇卫生院核编 826 人,实有在编人员 578 人,缺编 248 人。按照《省 20082020 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明确我县医疗资源配置标准,目前全县乡镇卫生院每千人口拥有的执业(助理)医师比标准少 1.21.7 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比标准少 1.32.2人。二是高层次人才缺乏,科室人才断层现象严重。全县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中高级职称有 13 人,占 2%,中级职称 78 人,占10 %。普遍缺少妇产科、中医、化验等专业人员,既具备基本医疗又具备预防保健服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特别缺乏,全县所有乡
镇卫生院均无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急诊、B 超、检验、妇幼防保等技术人才断档,上级配备的一些设备无人操作,调研中了解到,由于没有专业医技人员操作,全县有 16 个乡镇共 24 台设备购买近 10 年一直闲置。三是人才引进难留住难。在基层工作的卫技人员,在职称晋升、待遇政策等方面与大医院相比受限太大,优秀医疗人员不愿到基层卫生院工作。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才很难引进,卫生专业人才招聘条件设置高导致招聘难,医技人员流失多。20XX 年至 20XX 年全县累计新招聘卫生技术人才 316 人,流失 83 人,其中辞职 52 人,考(调)到县级医疗机构或县外 31人。如 20XX 年计划招聘卫技人才 40 人,实际招聘 16 人,正式上班的 9 人,辞职调离的 31 人,人员出现入不敷出的现状。
(二)基础设施薄弱。一是卫生院土地权属没有落实。全县只有 5 个乡镇卫生院有土地证,大多数乡镇卫生院现有占地没有确定土地权属。目前全县有 4 个乡镇属于国有存量土地没有完善供地手续,有 10 个乡镇属于租用集体土地建设,无法确权。有 10个乡镇在建项目申报的土地未得到落实。已立项建设的 21 个项目中有 16 个乡镇因土地权属问题未落实没有办理开竣工手续,没有进行项目验收和审计,共计 830.22 万元项目资金无法拨付。二是医疗业务用房不足。按照乡镇卫生院应该配备的床位标准和达到的建筑面积,目前,全县有清平卫生院、赛马镇卫生院等
24 个乡镇卫生院未达到标准。如沿口镇卫生院服务人口 12 万人,占地面积仅 0.384 亩,业务用房 1135 平米,人平仅占 0.009 平米。三是医疗设备欠缺,按照乡镇卫生院基本设备装备标准要求,目前只有 5 个中心卫生院设备配置比较齐全,其他卫生院配备都不齐全,已有的生化分析仪、血球分析仪等主要医疗设备已配备10 多年时间,旧老化,正确性、可靠性难以保证。有一半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尚未配备彩超、救护车和急诊急...
篇三:乡镇调研报告最佳范文
振兴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范文 5000 字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今年,要更加奋进,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今天熊猫办公的小编为您精心挑选了几篇关于乡村振兴调研报告的优秀范文,感兴趣的快来和小编一起学习吧!希望小编的整理能够对你有帮助!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精神,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全面实施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着力推动“四个转变”,不断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牧业农牧区工作取得新成就,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新提升,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建设迈出新步伐,农牧区综合改革取得新突破,农牧民生活水平取得新提高,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新加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开创了全省农牧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新局面,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过去的五年,是青海农牧业发展最好,农牧区发展变化最大,农牧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农牧区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农牧区环境和生态问题依然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能力亟待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定信心,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坚决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推动农牧业全面升级、农牧区全面进步、农牧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农牧区全面振兴新篇章。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四个转变”推动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全面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着力提升农牧民素质,繁荣农牧区文化,强化乡村有效治理,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大力推进农牧业农牧区现代化,为实现“一个同步、四个更加”的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
到 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积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新提升,农牧业供给体系质量有新提高,农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新进展;农牧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现行标准下农牧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农牧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现全覆盖,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农牧区社会文明程度和农牧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升;党的农牧区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
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实质进展,农牧业农牧区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农牧业结构更加优化,农牧民就业相对稳定,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上新台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改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全面建立,乡风文明达到全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牧区生态环境更加优良,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
到 2050 年,农村牧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牧业强、农牧区美、农牧民富全面实现。
(三)基本原则。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坚持农牧业农牧区优先发展,加快补齐农牧业农牧区发展短板;坚持农牧民主体地位,提升农牧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坚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共同富裕之路;坚持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坚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坚持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坚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走共同繁荣发展之路;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尊重规律,典型引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三、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一)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强化科技创新,推进农牧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牧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实施农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农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和优势产区产地市场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加强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农畜产品初加工设施建设,推动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和主食加工协调发展,推进特色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实施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循环农牧业、创意农牧业、会展农牧业、定制农牧业、农事体验等农牧业新业态。开展农牧业品牌提升行动,推进标准化生产,建设产业和品牌联盟,重点培育牦牛、枸杞、冷水鱼、藜麦、富硒富锗农产品产业联盟。加快完善农畜产品从源头到餐桌的质量、食品安全标准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健全监
管体制,严格市场执法监管,提升农畜产品质量。
(二)推进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建设。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牧业,围绕“四个百亿元”产业,突出脱毒马铃薯、杂交油菜、特色果蔬、枸杞、沙棘、藜麦、冷水鱼等特色优势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特色优势明显、产业集中度高、示范带动力强、功能定位清晰、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到 2020 年,全省创建 40 个重点产业园,带动各地创建 60 个特色精品产业园。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抓好玉树国家级牦牛特优区建设,实施好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县建设。积极引导,在农村双创示范园、农业科技示范园创建上实现新突破,突出特色,提升质量,打造产业升级新引擎。
(三)提升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水平。完善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评价机制和政策体系,全力推进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提档升级。继续以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为平台,以草畜平衡为切入点,以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和股份制改造为重点,大力推广天峻梅陇、泽库拉格日模式,引导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联合社,发展产业联盟,培育“合作社+龙头企业”、“合作社+互联网”等新业态,把试验区打造提升为全国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坚持不懈抓好农区规模养殖,大力发展种草养畜、草畜联动,扩大粮改饲,改造升级规模养殖场。
(四)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全面落实支持发展新型经营主体的政策措施,着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到 2020 年,示范社达到 500 个,规范社达到5000 个。引导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发展,扶持发展联合社,支持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完善财税、金融、用地用电、项目支持、人才培养等政策。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牧业有机衔接。实施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程,支持新型职业农牧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牧民职称评定试点。
(五)积极推进互联网+现代农牧业。发展数字农牧业,实施智慧农牧业林业水利工程,积极推动各类信息技术在农牧业中的应用。综合应用大数据、物联网、遥感、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整合涉农各部门数据资源,发展智慧农牧业。实施“互联网+”农牧业行动,启动应用“互联网+”高原特色智慧农牧业大数据平台,支持农牧区发展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构建农畜产品流通网络,开展电商进农牧区综合示范,规范建设电商平台,促进城乡商品双向流通,支持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网络和节点建设。整县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试点,建设一批益农信息社。
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三生”共赢新格局
(一)创新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健全符合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健全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加强耕地、林地、草原、水域等用途管控,加强原生植被、自然景观、古树名木和野生动物保护,坚决制止开山毁林等行为,用最严格的制度守护好绿水青山。完善生态保
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推进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实施河湖长制。探索开展生态系统服务、生态价值核算研究和科学检测、效益评估体系建设。将生态保护与服务脱贫有机结合,提供更多生态公益岗位。
(二)积极倡导绿色生产方式。着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结合,有机统一乡村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坚持生态功能与产业功能并举,引导农牧民发展林果药、林草牧、林田花等乡村田园综合体。持续开展森林城镇、森林乡村创建活动,启动绿色农牧业发展计划,开展美丽(生态)农牧场建设。带动农牧民发展农林牧家乐、民宿、康养、文化创意、观光旅游、农事体验等业态。转变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突出种养结合、为养而种、为种而养、循环发展,启动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持续推进农牧业投入品减量,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和残膜回收补贴政策。深入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扩大轮作休耕规模,完善和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
(三)全面推进国土绿化。牢固树立大生态理念,构建大绿化格局,整体推进国土绿化提速增效。实施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长江流域防护林、防沙治沙、湟水规模化林场等专项工程。落实好国土绿化提速三年行动计划,2018 年-2020 年,每年完成 400 万亩国土绿化任务。创新生态惠民的有效方式,完善林业公益管护员政策,探索走出一条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广大群众实现增收的路子。继续实施村庄绿化行动。
(四)全力实施重点生态治理工程。继续加强“五大生态板块”生态保护与建设,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完善“一屏两带”生态格局。稳步推进三江源二期、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湿地保护与恢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快推进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启动三江源三期调研,加强柴达木地区、环青海湖地区、河湟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实施好退牧还草工程。加大天然林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强化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工作。
五、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
(一)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巩固已建的美丽乡村,已建的美丽乡村要向经营美丽乡村和共享美丽乡村转变。提高建设标准,每年新建 300 个高原美丽乡村。持续推进农牧民危旧房改造,推广绿色建材,建设节能农房。保护传统村落,打造民族特色村寨,保留乡村风貌。培养乡村传统建筑工匠,开展田园建筑示范。持续开展村庄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活动。开展农房风貌改造、道路及雨污管网、公共服务中心及新民居、水体山体景观打造,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村、休闲旅游村、民族风情村、特色产业村,提升村庄品位和档次。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县建设,由分散建设向区域连片整体推进转变。提升已建特色小镇的品质,继续推进美丽城镇建设,每年新建 16 个特色小镇。
(二)着力改善农牧区人居环境。实施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深入推进农牧区环境综合整治,每年实施 500 个村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以农牧
区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整合资源,强化举措,稳步推进农牧区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全面提升县域村庄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和污水治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农牧区生活垃圾“户集、村收、县乡集中处理”的长效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开展“改厕、改水、改圈、改灶、改路,拆除废弃危旧房屋、破墙烂院”等行动。推进东部农业区散煤替代,有条件的地方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实施农牧区“厕所革命”攻坚行动计划,开展农牧区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同步实施粪污治理,逐步实现卫生厕所全覆盖。
(三)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补缺、提质、一体”的要求,增加农牧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城镇生活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提高通达深度和通畅水平。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和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农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在大电网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新一轮农牧区电网改造升级力度,在基本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提高供电质量。推进农牧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做好三江源地区清洁取暖规划。全面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加快农牧区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实...
篇四:乡镇调研报告最佳范文
村振兴调研报告范文 6 篇乡村振兴调研报告范文 6 篇
乡村振兴一般指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XX 年 10 月 18 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乡村振兴调研报告范文6篇范文,一起开看看吧!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范文篇 1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做到早谋划,早见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倾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今日的寻乌乡村,处处呈现产业旺、村庄美、农民富、治理好的美好景象。
二、工作成效
(一)全力推进产业兴旺
坚持柑橘为主、多元发展思路不动摇,按八条件十不准要求,科学、有序引导柑橘产业恢复发展,在全县范围内建设 32 个标准化生态果园,其中市级标准化生态果园 15 个,县级标准化生态果园 17 个,恢复种植面积 3 万亩,确保柑橘总面积稳定在 30 万亩以内。以大棚蔬菜产业为抓手,积极动员有劳力、有积极性的群众和新型经营主体,按照七统一分发展模式,以建设主推大棚蔬
菜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目前,全县大棚蔬菜总面积达 8500 亩。建立了 3 个供深蔬菜基地。大力发展百香果、甜柿、猕猴桃、蓝莓、红薯、龙脑樟等特色产业,特色产业达 13 万亩。立足产业优势大力引进科技示范型、农产品加工型、三产融合型、观光体验型等现代农业项目。
(二)着力攻坚生态宜居
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按照三清两改一管护要求,大力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每年投入资金 7000 万元。建立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机制,实现了农村垃圾、河道垃圾日产日清。切实抓好农村厕所革命,确保每户农户至少建有一个室内水冲厕,实现农户改厕全覆盖。全面推行河长制,深入推进清河行动和各项专项治理,强化河道、水库、沟渠等水域保洁,采用综合措施,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20XX 年,**区河长制工作获全省第二名。持续推进五净一规范,积极开展清洁家庭创评活动,结合赣南新妇女运动,将整洁干净的村庄环境延伸到户。在干净整洁的基础上着力抓好七改三网建设,围绕十线一区,重点推进 68 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庄建设。大力推进路域环境整治,打造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进一步强化农村建房管控,持续推进两违整治,严格控制农房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建筑高度。
(三)大力培育乡风文明
建好管好用好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加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使用、管理和维护,确保每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有组
织、有队伍、有场地、有设施、有活动;建设文明之家,破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薄养厚葬等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尚。积极组织三类活动。以学习强国全国服务平台落户寻乌为契机,大力开展典型创评活动。深入开展六星文明家庭身边好人星级文明信用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创评活动;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开展惠民政策系列宣传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对惠民政策的知度、满意度,激发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巨大热情;开展文化惠民活动。通过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文体志愿服务活动、百村百节百姓舞台等群众性文艺活动,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实施五项整治。大力实施不孝老爱亲风、乱埋乱葬风、赌博风、铺张浪费风、迷信风等专项整治活动,切实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工作。
(四)持续抓实乡村治理
坚持党建引领。注重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全面推进党建+乡村治理。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进三治结合。坚持自治为核心、法治为保障、德治为支撑,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扎实推进平安法治建设,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全面推广应用廖建强工作室矛盾调解八步法和联村共治、法润乡风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开展无上访、无诉讼、无案件三无村创建活动。在各村(居)建立完善了具有寻乌特色的一站二堂四会。**区坚持三治结合推进乡村有效治理的做法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充分肯定。
(五)努力实现群众生活富裕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加强制度建设、政策激励和宣传引导,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做大做强以柑橘为主的农业支柱产业同时,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新型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扶持力度,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更多分享产业发展增值收益,制定出台保障农民充分就业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在乡村兴办生产车间、就业基地,增加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岗位。积极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激励保障措施,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就业。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增加财产性收入。创新三资管理经营方式,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XX 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村平均达 22.68 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幅达 35%。全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237 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5100 元,增长 12.5%。
三、经验做法
(一)以产业发展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富有区域特色的农村经济结构初步建立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见成效。在柑橘黄龙病出现后,地方政府在积极防疫的基础上,引导当地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当地群众积极探索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如:百香果、火龙果、猕猴桃、葡萄、葛粉、花卉苗木、蜂蜜等特色产业。目前,**区现有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 2 个、田园综合体 1 个;发展柑橘面积 24.36
万亩、百香果 4 万多亩、红薯 3.2 万亩、猕猴桃 2.5 万亩、甜柿0.65 万亩、大棚蔬菜 0.52 万亩(20XX 年计划发展 3000 亩,现已完成土地流转 3000 亩、平整 1200 亩、主体搭建完成 480 亩及部分基地杆线迁移工作)、哈蜜瓜 200 亩、龙脑樟 1.6 万亩;养殖业主要有全省最大的蛋鸡养殖场、三黄鸡养殖及水产养殖等;农产品加工业主要有龙脑樟精深加工业。(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步发展。在政府奖补政策引导下,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并通过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夯实要素入股、安排就业和技术培训,构牢贫困户与企业(合作社)之间的利益联结之网,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带动群众脱贫致富。20XX 年,我区经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注册登记的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达 300 多家,注册资金近 10 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和产业转型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以整治农村环境为抓手,生态宜居村落初步呈现
我区围绕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总体要求,结合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和贫困村建设整村推进,持续推进农村道路交通网、农村电网、农村通信网改造建设,以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乱搭乱建环境整治为重点内容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推进,有力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1)农村环境得到有效整治。截至 20XX 年12 月底,我区集中连片整体推进村庄外接公路建设、村内主次道
路均已全部硬化,硬化率达 100%;改水率达到 95%,改厕率达到98.97%;加强村庄规划执行、村民建房质量和建筑风貌管控,空心房和危旧房屋均已拆除到位,并严格按照规划和推介房型新建房屋;水塘、沟渠均已整治到位;农村垃圾处理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要求。(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改善。我区行政村公路达到四级以上公路标准,25 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水泥公路,打通农村入户最后一公里。(3)农村公共服务不足有所缓解。我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贫困村退出指标体系为标准,不断加强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三)以乡风文明为目标,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乡村治理初见成效
我区大力传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客家优秀传统美德,破除陈规陋习,摒弃封建迷信,引导村民树立诚实守信、勤劳节俭、崇尚科学、讲究卫生、孝敬父母、邻里和谐等文明健康的乡风民风。近年来,农村和谐稳定,村民对基层组织干部的满意度逐年上升。(1)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引进社会力量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我区 100%行政村实施了派出第一书记制度,30%的行政村有大学生村官,农村基层党组织力量得到加强,组织机构比较健全。(2)农村法治建设得到加强。由综治办、司法、公安、法学会等部门联合组建的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初步建立,农村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偷盗案件大幅度减少。(3)农村
自治能力得到加强。除村委员干部选举产生外,我区还成立了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参与农村管理,由热心村里公益事业、德高望重、有组织协调能力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五老人员组成的村民理事会,积极参与本村乡风文明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农村村民用于请客送礼费用占生活支出比例从原来的 10%以上下降到现在的 5%左右,极大减轻农民负担。
(四)以脱贫致富为目标,以精准扶贫为抓手,小康生活初步实现
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引导下,我区在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工作中成绩显著,20XX 年实现全面脱贫,农村农民可支配收入超万元。(1)农村居民收入远超国定贫困线。在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医疗扶贫、社保扶贫、科技扶贫、住房保障扶贫等一系列精准扶贫工程后,我区农村居民总体水平大幅上升,农户家庭的存款和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不断提高。(2)农村家庭收入来源相对稳定。我区结合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我区脐橙、百香果、猕猴桃、油茶树等高收益产业和休闲旅游观光等产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断扩宽增收渠道,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产业转型带动有待提升。除柑橘产业外,其它一些新兴的农业产业,如猕猴桃、蔬菜、百香果等,目前还处于探索转型期,总体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加上农产品加工、销售体
系配套跟不上,还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整体效益不够明显现,示范带动作用仍需进一步加强。
(二)农业生产要素制约日益凸显。农业投入成本高,比较效益低,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增大;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加,继续依靠增加投入、扩大规模等传统粗放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基层农技队伍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知识结构不合理现象严重。
(三)新农村建设管理机制不够健全。部分村点规划设计定位与乡村特色结合不紧密,对乡村特色、历史文脉、生态资源挖掘不够。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重政府主导轻农民主体的现象。农村门前屋后清扫不到位、垃圾不入桶、垃圾乱倒等现象仍有存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效易反弹。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意见建议
工作打算
(一)加快乡村振兴向纵深推进
1、培育引导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确保人才需求。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工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提升工程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打造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支持鼓励职业农民创新创业,领办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创建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
2、强化投入保障,确保资金需求。加大财政资金支农力度,
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巩固财政惠农信贷通产业扶贫信贷通工作成果,积极扩大信贷规模,抓好风险防控。拓宽资金筹措渠道,调整完善土地出让金使用范围,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一要深化涉农资金整合,创新财政支农方式。二要保证各级财政资金足额配套。三要引进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金,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
(二)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根据中央、省、市部署,按照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和时间节点,以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为重点,着力补齐我区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加快实现我区农村环境显著改善,所有村庄面貌干净整洁,村民环境意识普遍增强,村庄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
(三)持续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强化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落实;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惠农补贴政策落实,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遏制耕地撂荒现象。继续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积极探索农村集体产权抵押融资办法,促进农村沉睡的资源转化成鲜活的资产。
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及单位、部门多,工作面广,为形成工作合力,增强工作实效,尽
快成立乡村振兴战略组织领导机构,抽调专门人员集中办公,强化人员配置,理顺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办公所需经费,充分发挥领导机构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导检查等职能。
(二)建议省市尽快下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细化实施内容和要求,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高效落实。
(三)建议尽快明确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支持体系。细化实化一批具体的优惠政策和项目,给予更多的人才、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篇五:乡镇调研报告最佳范文
党委政府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乡镇党委政府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一、全县乡镇人大工作的现状和绩效
各乡镇人大主席团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在乡镇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 xx 大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社会和谐主题,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有所探索,有所规范、有所作为,有所进取,有所形象,认真履行职责,做了大量工作:
切实加强领导,乡镇人大工作得到保 匈 证
乡镇党委对人大工作 怨 的领导,是乡镇人大开展工 静 作、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
肝 1、机构健全、领导重视。
既 全县共有七个建制乡镇。高 咙 亭、东沙、岱西、岱东、长 幽 涂镇人大主席由党委书记兼 讨 任,设专职副主席和联络员 钓 各一名;衢山镇、秀山乡设 小 专职主席、副主席、联络员 银 各一名。今年四位乡镇人大 黍 联络员调配了大学生公务员 庞 ,二位联络员兼任政府办副 谎 主任。这样的配备,提供了 髓 有力的组织保证。各乡镇党 葵 委对人大工作总体来说比较 荫 重视,每年都听取人大
工作 港 的汇报,支持人大依法履行 复 职能,帮助人大解决工作中 秀 的困难和问题。书记办公会 烈 、党委会、镇长办公会等重 拌要会议,都请人大专职主席 闲 、副主席列席。2、乡镇党 官 委研究人大工作。乡镇党委 悬 要将人大工作列入了重要议 联 事日程,大多乡镇党委每年 熟 都有几次听取或专题研究乡 斋 镇人大工作。人大主席团会 连 议每年召开 2—4 次,在行 辫 使职权过程中涉及有关重大 饥 问题时能及时向党委报告, 瞄 需要党委统筹协调的,也得 仗 到了党委的支持,基本能保 殖 证人大工作的顺利开展。3 挚 、经费得到保障、办公条件 荒 不断改善。乡镇人大工作经 扦 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乡镇 迎 人大代表活动经费一般采用 态 报帐制。目前,乡镇人大专 框 职主席、副主席都配备了专 夷 用电脑,为日常工作顺利开 培 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有的 嘘 乡镇按照“目标同一,工作 畔 同向,奖惩一致”原则建立 燥 了党委领导下的书记、人大 戏 主席、乡
(镇)长分工负责 扑 制,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监 帘 督与服务并重,促进地方经 痒 济发展
我县经济比较落 殊 后,xx 年全县生产总值才 玻 27 亿元,县级财政收入 1 吞 亿元。自从县委号召跨越式 缨 发展和“四个岱山”建设以 怔 来,各乡镇人大把招商引资 责 、统筹协调、维护稳定、创 拖 建和谐、促进经济和社会发 宝 展作为人大工作的大
事来抓 狱 ,努力寻求人大工作与经济 诬 建设的最佳契合点。
一 衫 是各乡镇人大对政府工作实 霞 行监督的基本做法:1、召 百 开主席团会议,适时听取和 宙 审议政府有关工作情况的汇 鞠报。重点对政府招商引资、 吟 工业园区、实事工程、民生 管 问题等重要事项处于人大的 运 监督之下,促进了政府有序 京 、高效运作。2、督促政府 摈 抓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 铁 落实工作,建立会议办理、 铆 现场办理、评估办理等制度 孺 ,大多乡镇采用答复时面商 溜 和办结前面商的“二次面商 哀 程序”,使代表建议满意率 堑 和办理解决率逐年提高。3 冉 、组织各种层次的视察活动 欣 。突出重点工程建设、农村 衍 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生态 恤 绿化、转产转业、生产安全 狞 、农贸市场等方面开展视察 锗 。选择群众关心的热点、难 倾 点、焦点问题,组织代表开 癣 展调查研究,提高对政府办 箔 事效率、政务公开、承诺服 袒 务的监督有针对性。如岱西 硒 镇人大把盐业享受柴油价补 疹 贴问题以建议形式,通过代 珠 表提交到省人代会和全国人 循 代会上;还把盐业盐民生产 羌 问题的调查报告送到省人大 经 、省政府和省盐业局后,引 兴 起省里对盐区生产建设的重 萧 视、达到原盐价格提高的效 数 果。
二是各乡镇人大为 略 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主要体 软 现:1、切实履行职责,审 主 议、决定乡镇改革和经济建 巍 设的重大事项,保障经济建 常 设和社会发展的顺利进行。
凄 扩大知政知情
渠道,积极采 仗 取“政府实事工程,大家提 锑 、大家议”的活动,并组织 益 人大代表深入调查研究,听 逾 取群众意见、为地方发展进 遗 言献策。2、服务中心工作 抢 ,始终与党委同心同调。主 悸 动推进政府工作,做好维稳 依 工作:如衢山镇人大在鼠浪 役湖岛整体搬迁中做了大量工 处 作;长涂镇人大在金海湾大 瓣 型工程建设中,负责征地拆 翅 迁工作;秀山乡人大在常石 哈 集团和惠生集团落户中负责 愉 民生协调工作;高亭、东沙 渺 、岱西镇人大做好工业园区 胞 征地工作等。3、鼓励人大 惰 代表招商引资起作用、帮困 意 扶贫献爱心、经济发展作贡 占 献。据近二年初步统计:各 姨 级人大代表在县乡两级招商 澳 引资工作中受表彰达 20 多 觅 名;有 80%以上各级人大 增 代表建立帮困结对户;在全 忧 县重点骨干企业老总中人大 姓 代表占 50%以上;在“创 亦 业创新”评选全县十大人物 竣 中人大代表占 6 名;在县第 芋 三届专业拨尖技术人才
支 和优秀实用人才榜上人大代 诬 表占 10 名。4、协助企业 崎转型升级。各乡镇人大经常 可 组织企业代表到经济发达地 昌 区和大中型企业学习考察, 瞻 仅去年长涂镇组织代表到上 锌 海、南通等地和企业考察; 制 衢山镇组织代表到舟山的金 命 塘、六横船舶企业考察,东 肥 沙镇组织代表到宁波北仑港 杆 物流企业考察等,为本地企 境 业代表借鉴创业创新经验提 窑 供平台。可以说,这几年引 烫 进全县港口企业落户和省市 畦 县重点工程建
设,各乡镇人 仗 大及其代表作出了很大的努 辕 力。到 2017 年全县地区 噎 生产总值达亿元,财政总收 李 入亿元。
民主法制意识 锅 加强,依法治县治乡工作逐 佃 步推进乡镇人大在民主法制 虞 建设和依法治县治乡中发挥 顾 了重要作用。1、突出法制 鸵 宣传教育。督促乡镇政府加 续 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虽 、《义务教育法》、《土地 艺 管理法》、《环境保护法》 仪 、《卫生法》、《农村土地 绍 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 循 织法》、养老保险条例等法 颗 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促 康 进普法工作的落实。2、着 弓 力推进依法行政。以建设法 锅 治政府为目标,督促政府部 油 门效能建设和政务公开,提 杉 高公务人员素质。各乡镇人 狂 大多次牵头举办《生产安全 赃 法》、《行政许可法》、《 诈公务员法》、《公司法》、 喻 《合同法》、《婚姻法》、 止 《物权法》等法律讲座,并 盅 开展对执法部门督查。3、 阴 有效开展执法检查。近年来 瘴 乡镇人大着力对土地管理、 硼 环境保护、渔业生产安全、 别 教育卫生、农民负担、职工 姨 维权等方面要求有关部门述 衰 职、组织代表评议,如去年 滔 衢山镇人大对设立不久的交 岩 通、建设、渔业分局提出了 萍 14 条整改意见、各分局有 裙了压力,就产生动力,促使 跪 工作有很大的改观。
篇六:乡镇调研报告最佳范文
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X 年 X 月 X 日至 X 日,X 镇组织镇经济发展办公室、财税所、农业服务中心、扶贫办等站所办相关人员组成调研组,对 X 镇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先后组织各类经营主体管理人员、群众代表、镇主要领导参加的座谈会 X 次、参加座谈 X余人次,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 镇位于 X 西北部,东临 X,西靠 X 市区,商桐公路纵贯全境,重阳大道、开源大道、X 相互交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全镇总面积 X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X 万亩,辖 X 个行政村,X 个村民组,总人口 X 万余人,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卫生乡镇、省级文明村镇、省级生态乡镇、省级特色小镇,目前已有 X 个村获市级生态村、X 个村获省级生态村、X 个村获省级文明村。X 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积极调整镇域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有效促进了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农业效益逐年提升,农村面貌焕然一新。X 年,全镇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X 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 X 万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的 X%。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X 亿元,同比增长 X%;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X 亿元,同比增长 X%。总体实现了预期目标,经济运行稳中有升。
。
(一)加快产业振兴,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一是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订单农业。X 年优质花生种植面积 X万亩,比 X 年增加 X 万亩;花木及果树种植面积 X 万亩,比 X 年增加X 万亩。二是促进产业融合。目前全镇初具规模的田园综合体有 X 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 X 个,实现营业收入 X 万元,带动农户 X 余户。农村信息网络效益提升,电子商务发展红火,村两委干部、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与各大电商联系,开展“互联网+”网上销售,线上交易额X 余万元。三是扶持规模化经营。全镇土地流转面积 X 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 X%。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河南省卓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X县腾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河南金谷粮油有限公司。目前,伊利、蒙牛、东方园林等央企有意向入驻 X,可以带来投资 X-X亿元;上海鹏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准备在 X 工业园区内投资兴建产业园;武汉华侨城集团有意向投资 X 景区打造开发项目。四是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近两年来,我镇紧紧抓住 X 生态旅游开发和“两园(原)”(X 湖滨大道内侧建 X 万亩草原和湖滨大道外侧建 X 万亩果园)建设机遇,充分整合资源优势,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已种植果园 X 万亩。
(二)打造秀美田园,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一是美化生活环境。打造“四美乡村”,全镇 X 个行政村的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正在
推进垃圾分类。二是强化污染治理。所有行政村的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 X%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X%以上。三是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采取企业支持、群众自愿、政府补贴的“三方共建”模式,企业负责提供技术支持,群众自愿申请改造,改造验收合格后县财政给予补贴。
(三)聚焦短板弱项, , 要 素投入持续加大。一是加大涉农资金投入。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加强涉农资金项目库管理,根据项目性质,有针对性地采取先建后补、投资补助、民办公助、贷款贴息等方式予以支持。二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围绕资源优势和特色支柱产业,培育科技创新团队,与黄淮学院合作正在培育 X 个荷花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结合全市创森工作,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特色香椿种植,并与河南椿庄农业科技公司合作进行香椿系列产品的研发。
( ( 四) ) 深入推进改革, , 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开展农村承包地确权颁证,目前全镇确权到户面积 X 万亩,占应确权面积的 X%;颁发证书 X 万本,占应确权农户的 X%。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已完成农村宅基地和农房情况调研和调查摸底工作。二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已全面完成,并通过省级验收。三是开展农村金融创新工作。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X 年全镇小麦承包 X 万亩,同比增长 X%。
二、发展优势
X 镇经济发展具有八个方面的优势:
(一)区位优势。X 地处五县区交界处,西与 X 区、开发区、X县交界,北与 X 县接壤,东临亚洲最大的平原人工湖-X,距 X 市区仅约 X 分钟的车程。根据 X 市中远期发展规划,X 镇将划归市中心城区,X 湖区开发即将全面展开,位于 X 区东郊和 X 西岸的 X 镇发展所需的政策优势将更加巨大,观光农业为主的农家乐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二)交通优势。省道 SX 商桐公路、罗石公路、王张公路贯穿全境,重阳大道、开源大道、X 相互交织,规划的 X 环湖公路大约 X/X在我镇境内,交通优势明显。规划道路全部修通后,将实现 X 市与 X与 X 县城之间的公路衔接顺畅、互联互通,形成完善的公路网络,而X镇正处于交通枢纽位置,对全镇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三)生态环境优势。我镇地处 X 西岸,作为全国最大的人工平原水库,又是河南省湿地保护区,百里大堤纵横南北,湖区面积达 X平方公里,春季水平如境,夏日鸟飞鱼跃,深秋万亩芦花绽放,入冬银妆素裹,一望无际,景色秀丽,环境优美。
(四)资源优势。依托 X 这一独一无二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亚洲最大的人工平原湖这张名片,我们准备邀请专家组高标准科学规划。伴随着 X 清淤开发,X 镇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X 的大开发、大发展、大繁荣将掀起新篇章。
。
(五)产业发展优势。“一产”在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传统
农作物的同时,创新土地托管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着力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香椿、林果等特色种植产业和生猪、肉牛、青年鸡等生态养殖产业,现有规模种养殖企业 X 余家,努力创建“三品一标”农产品。“二产”现有汝丰牧业、河南省卓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椿庄农业科技等农产品加工产业 X 家,有效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条,提高了增值收益,增加了就业机会。“三产”立足当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沿湖打造绿色走廊、荷花水道、兴建农家游、垂钓观光园等项目。
(六)基础设施优势。X 年,X 镇争取到省“美丽乡村”项目财政资金支持,并以此为契机多方筹措资金,近几年累计投资 X 多万元,完成 X 集“四横三纵”的集镇格局,目前 X 集已成为一张“道路宽广、卫生整洁、设施齐全、美化亮化、宜商宜居”的亮丽名片。同时持续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坑塘河流整治、改水改厕、四好公路和文化广场建设,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服务功能。
(七)文化底蕴优势。X 镇是全国有名的文化艺术之乡,素有较为丰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王桥农民画,后来又在此基础上研发出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的天中麦草画。农民画和麦草画已成为 X 镇的两张文化名片,在国内外艺术界都得到较高的赞誉,其中王桥农民画被河南省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八)干群发展意愿优势。X 年以来,脱贫攻坚、人居环境事业开展地如火如荼,全省农村垃圾治理和人居环境观摩现场会、全市脱
贫攻坚和人居环境现场推进会等一系列现场会在我镇召开,我镇的发展,受到了来自全省各地领导的赞赏,群众已经实实在在享受到了乡村发展的成果,也激发出干部群众广泛支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强烈愿望和动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优,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一是思想认识有待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日益受到关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对第三产业重要性的认识没有跟上其发展步伐。二是内部结构仍需优化。目前全镇第三产业结构体系以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租赁、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传统产业为主,这些产业所占比重偏大。而科学研究和技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缓慢,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较小,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三是政策支撑尚显不足。全镇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欠缺真正为三产发展服务的激励机制,对行业的整体规划和布局比较粗放,没有制定整个产业的发展战略及目标。
( ( 二) )。
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一是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龙头企业规模偏小且与基地、农户普遍联系还不够紧密,产业链延伸较短,农产品还处于初中级加工阶段,科技附加值不高。二是没有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弱。三是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水平偏低。
(三)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一是特色产业集群规模不够壮大。农业产业化集群数量少,规模化经营水平偏低,龙头企业少,导致产业规模经济优势和交易成本优势不明显,特色品牌不够知名,技术创新不够领先。二是旅游农业新业态发展缓慢。观光农业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整体建设水平有待提高,缺少高品位、高档次、多功能、知识型的旅游观光农业园区。三是融资难问题较为突出。由于涉农企业大多规模小、信用低,可抵押资产少,因此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大,融资难、融资贵、续贷难问题仍然是阻碍企业发展的瓶颈。
四、未来发展目标及思路 未来五年我镇的总体发展目标和思路是: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X 字方针,着力进行“两园两区一景”建设,“两园(原)”即 X 湖滨大道内侧建 X 万亩草原和湖滨大道外侧建 X 万亩果园,“两区”即工业园区、商贸物流园区,“一景”即沿 X 生态旅游开发,打造产业发达、生态宜居的特色小城镇。
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结合 X 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我镇的发展定位是找准特色、把握特色、彰显特色,以打造沿湖一流景区为重点,集全力做好“旅游+农业+乡村+工商+健康”这四篇大文章。
围绕“旅游+农业”,沿主要道路和湖区发展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产业,打造生态观光农业。重点扶持一批种养加龙头企业,致力于打
造“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和“三品一标”农产品的创建。继续扩大土地托管规模,把农民从小农业中解放出来,从事务工或者乡村旅游服务,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围绕“旅游+乡村”,把握 X 清淤扩容和湖区大开发大繁荣的机遇,不断加强湖区生态环境治理和湿地保护,发展生态水产养殖和加工业、观光旅游业,鼓励沿湖群众开办农家乐,鉴于毗邻 X 市区优势,争取把 X 打造成 X 生态旅游的“后花园”。
围绕“旅游+工商业”,以 X 新城工业园区为中心,扶持 X 市元盈精密管有限公司、X 县永祥家具厂、X 县腾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等现有企业不断扩大规模,促进 X 县置地商砼有限公司、恒基汽车物流港项目等意向企业尽快入驻投产。同时凭借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重阳大道、开源大道、X 等重要道路工程已建成通车,加快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实现产城融合,产城互动,着力打造特色工贸小镇。
围绕“旅游+健康”,继续大力实施农村垃圾治理、改水改厕和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整乡提升,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美丽的新乡村。同时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的治理体系,积极开展各类文明创建评选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而推动乡村文明和有效治理。
五、建议 ( ( 一)力促政策机制落实,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是进一步统筹产业规划布局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和完善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和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展开相关试点工作,探索路子,积累经验。二是抓好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以河南卓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加快建设平台和载体,聚焦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示范村镇建设等。三是落实好涉农资金优惠政策。探索建立乡村振兴战略基金,掩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农业农村。主动与村镇银行对接,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合作、农户联保,解决“三农”贷款主体不足的问题。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工程。进一步加强农田灌溉设施建设,重视抓好田间沟渠的开挖、疏泼和桥涵建设,提高农田排涝能力。按照建设“四好农村路”的要求,加强村与村之间的道路建设。二是推动乡村商贸物流发展。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搭建电商平台,建立专业化商贸市场,加强乡村物流网络和节点建设,打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最后一公里”。三是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发展战略,支持围绕以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配套设施建设为主,加快发展园区大型工业企业配套服务及产业延伸的服务业企业,培育壮大设计研发、软件信息和服务外包等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带动效应强的新型服务业法人企业。以物流仓储业推动第三产业发展,高标准规划发展现代物流业,做大做强园区核心商圈。
(三)突出优势特色产业,保障农民稳定持续增收。
一是进一步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引进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龙头企业,培育壮大本土企业,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二是大力实施开发建设特色小镇工程,形成特色旅游品牌。丰富旅游产品,增强发展后劲。充分发挥 X 水生态等资源优势,推动旅游与养老、民俗、历史、文化深度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乡村旅游、休闲旅游。加大旅游市场监管力度,提高服务水平,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深度叫响“宜养宜游、幸福 X”旅游品牌,不断增强第三产业发展后劲。三是进一步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逐步发展以农业为主导,以农民充分参与和收益为前提,以农业合作社为建设主体,以农业和农村用地为载体,集农、文、旅、商和田园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培养造一批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和使用。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村级组织带领群众致富、开展公共服务、不断改善民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