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弘扬建党精神的路径分析7篇

时间:2022-11-21 08:5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大学生弘扬建党精神的路径分析7篇大学生弘扬建党精神的路径分析 2021年第6期理论建设NO.6.202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路径探析郑二洋,余满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弘扬建党精神的路径分析7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弘扬建党精神的路径分析7篇

篇一:大学生弘扬建党精神的路径分析

21年第6期理论建设NO.6.202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路径探析郑二洋, 余满晖(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摘 要: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争做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赋予青年大学生的重要使命。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使命,青年大学生应自觉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从认知上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从情感上升华爱党爱民之情、从意志上锤炼坚定顽强精神,以实际行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词:新时代;伟大建党精神;大学生;弘扬路径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767(2021)06-0035-05收稿日期:2021-10-12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公民绿色生活意识提升机制研究”(18BKS054);2020年贵州省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抗疫元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黔教合YJSCXJH〔2020〕102)作者简介:郑二洋(1994—),男,河南平顶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余满晖(1973—),男,湖南岳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伟大建党精神孕育于中国革命先驱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之中,是指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作出全面概括,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1] 8 ,并强调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1]8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2]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青年尤其是朝气蓬勃的大学生肩负着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之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为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年大学生如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值得深思的时代之问。关于这一问题的探究对新时代弘扬党的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建党精神,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手握真理、胸怀理想,发端于建党之时,体现于百年征程,熔铸于精神血脉,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穿越万水千山的精神密码。”[3]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长期处于任人宰割、内忧[DOI]10.19810/j.issn.1007-4767.2021.06.006- - 35网络首发时间:2021-12-10 07:09:28网络首发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34.1136.D.20211208.1622.005.html

 外患的境地,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当时苦难深重的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的照耀下,一批革命先驱开始觉醒,他们手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高昂的革命斗志投入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活动中。经过革命先驱们披荆斩棘地奋斗,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诞生。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中,革命先驱们铸就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建党精神,点亮了一束真理之光,铺就了一条信仰之路。而真理之光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信仰之路一旦铺就便永远不会被放弃。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共产党人接过马克思主义真理之火炬,以真理之光照亮信仰之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中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建党精神,不断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辉煌。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在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责任和义务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建党精神发扬光大,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砥砺前行。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在学习和实践中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建党精神,争做理想信念坚定的时代新人,青年大学生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不断努力。其一,认识、掌握、信仰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真理, “以理论的逻辑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4] 。“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5] 伟大建党精神中“坚守理想”的要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念,而坚守理想的动力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认识、掌握、信仰和捍卫。只有真正认识、掌握、信仰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真理,才能做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由此,广大青年大学生应认真并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学深悟透,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思考问题,在面对错误社会思潮时站稳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在认识、掌握、信仰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过程中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其二,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梦想统一起来,在服务人民和奉献社会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冲突,一种利益必定消灭另一种利益;相反,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6] 这是1835年马克思在其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下的一段话,这表明17岁的马克思已将个人理想融入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伟大梦想之中。在当前这个“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7] 的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也应当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梦想统一起来,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付诸日常学习和实践中,在为人民、为社会做贡献的点滴小事中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在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建党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二、弘扬“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升华爱党爱民之情“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崇高情怀。”[8] 伟大建党精神中“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重要内容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一颗赤诚之心对待人民,在为人民而奋斗的实践中铸就并发扬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首先是对党的绝对忠诚。“入党誓词的百年变迁,验证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和对党忠诚的决心。”[9] 从1927年毛泽东带着新党员宣读的入党誓词“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10] ,到今天80个字,字字千钧的入党誓词,无不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此外,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不仅体现在入党誓词的百年传承中,更表现在百年发展历程中每一位为党和国家事业而奋斗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实际行动中,他们以实际行动甚至宝贵生命诠释了对党的绝对忠诚和热爱。其次是一心为民的深厚情怀。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1] 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1]12 ,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作为重要精神武器,在全心全意为党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路径探析- - 36

 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奋斗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深厚的为民情怀。“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1]8“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历经百年传承而愈发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优良的传统作风,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得以逐渐走向强大的重要法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翻开崭新篇章的新时代,大学生应当自觉传承“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升华爱党爱民之情,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争取早日为党和人民做贡献,在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和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首先,在学习和实践中涵养对党忠诚的真实情感,不断升华爱党之情。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也是青年大学生最重要最可贵的道德品质。

 “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12] ,新时代大学生弘扬“对党忠诚”的伟大建党精神应落到实处,在思想上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言行上坚决遵循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坚决执行党的决定和严守党的纪律等。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将“忠诚”二字,发自内心、落于行动,将个人梦想融入为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而奋斗的过程中,认真学习、练就高超本领和才干,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为党分忧,以脚踏实地的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和热爱。其次,在学习和实践中涵养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感,不断升华爱民之情。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11 没有人民群众的力量,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就不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也不会有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因而,广大青年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深入学习和领悟“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以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涌现的先锋模范为学习榜样,涵养人民至上、热爱人民的深厚情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向党员先锋模范看齐,懂得“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11] ,在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排忧解难的过程中练就真本领,升华爱民之情、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弘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锤炼坚定顽强意志“‘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展现了我们党强大的精神优势,是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具备的鲜明品格。”[13]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不惜抛头颅、洒热血,铸就并发扬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

 “斗争是共产党人的宿命,也是共产党人的使命。有斗争就会有牺牲,不仅是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的牺牲,还可能是个人生命或家人生命的牺牲。”[14] 民族危难时刻冲锋在前的革命者们都明白这一点,他们义无反顾地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在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过程中,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邓中夏等革命者以满腔的爱国热情唤醒沉睡的中华民族,以坚定顽强的斗志捍卫国家主权,以拯救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作为毕生的价值追求。

 “这种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书写在‘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的长征路上,展现在‘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新中国建设者身上,激扬于新时代1 800多名将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战线的扶贫干部身上。”[15] 对于这些奋斗者来说,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永远是他们人生鲜亮的底色,他们的人生因坚定、顽强、勇敢地奋斗而绚丽多彩!“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前途光明。但我们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16] 越是面对严峻挑战,我们越是要以永不气馁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努力前进。在新时代背景下,受某些错误的社会思潮,如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的影响,在大学生群体中,精神迷失、消极低沉、萎靡不振等不良现象时有出现,一些大学生面对困难和打击缺乏坚定顽强的意志,面对人生浑浑噩噩、没有前进的目标和动力……一旦处于消极懈怠的状态,这些青年大学生将难以担当起国家民族之重任。为此,青年大学生不应消极懈怠、缺失信心,而应自觉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传承和弘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锤炼坚定顽强的意志,让青春在奋勇前进中焕发无限光彩。“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7]70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青年大学生应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路径探析- - 37

 神发扬光大。其一,锤炼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坚定意志。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受市场经济中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之风的影响,有些大学生认为牺牲精神和奉献意识已过时,片面追求个人发展,大学生群体中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意志尚不够坚定。但是,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具备一定的牺牲精神和奉献意识,这样他们才能在服务人民和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成就自己灿烂的人生。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7] ,倘若没有一定的奉献意识,人们脱离了一切社会关系来独善其身,那便难以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难以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其二,锤炼敢于斗争、积极奋斗的坚定意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新时代在呼唤着青年人奋勇前进。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承担着来自时代、民族和社会赋予的重任,为此,广大青年大学生应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实践中弘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不断锤炼敢于斗争、积极奋斗的坚定意志,以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努力。四、弘扬“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建党精神,勇担民族复兴大任“‘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熔铸在党的百年历史中,充分...

篇二:大学生弘扬建党精神的路径分析

9政工园地 南方论刊·2021 年第 12 期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了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为内涵的伟大建党精神,并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是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作为网络原著居民的大学生具有许多新的特点,他们也常受到“重利轻义”“精神理念弱化”等消极观念的影响,亟需具有丰富时代内涵和民族特征伟大精神的涵养。高校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要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注重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对他们的涵养,激发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增强他们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精神力量。一、当前大学生生存现状亟需伟大建党精神的涵养(一)理想信念弱化 理想信念对塑造引领青年人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正确的政治理想信念才能激发大学生的斗志和创造力,积极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同时也表现出弱化的倾向。首先,大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有了一定的逻辑思辨能力,但总体来说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因此他们对理想信念的接受往往局限于理论知识层面的理解,并没有内化为自身稳固的一种信念,因此当外部环境变化时极易出现动摇。其次,发达的网络空间给青年人提供了价值多元化的土壤,也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巩固。当今社会,网络俨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 4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20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9.89 亿,学生网民最多,占比为 21.0% [1]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给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显示出了诸多弊端,尤其是网络上传播的多元文化削弱了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一代,也是受网络文化影响最深的一代。大学生对多元文化关注力大、接受新事物的热情高。网络上传播的多元文化有利于开拓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大学生的思想,但也使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工作更加严峻。网络上散发的诸如西方媒体关于中国的负面舆论、历史虚无主义、歪曲党的历史、丑化党的形象、嘲讽英雄人物等负能量,使主流的意识形态文化遭到解构,也导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逐渐淡化。同时,网络也为理想信念的传播提供了平台,如何趋利避害是一个重要课题。再次,当今大学生出生在物质丰裕的年代,在既定的物质环境中成长难免受到功利化思想的裹挟。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在学习中极易对与就业、生存和成长毫无关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表现出乏味,他们对思政课的学习缺乏动力大多数是为了完成“修学分”的使命,这样就很难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很难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形成高度认同。(二)社会责任感缺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2] 因此,高等教育要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级专门人才。首先,大学生身居“象牙塔”把学习理论知识作为自己的重任,他们缺乏社会实践和社会阅历,对社会知之甚少,是和社会脱节严重的群体,因此这就导致他们对社会责任认知不够深刻,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就不能从“自我”角度出发担当社会使命。其次,互联网让大学生更多呈现“本我”形象,削弱了其社会责任感。传统社会互动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彼此交往的空间距离较密切,而且人也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身份和角色期待,在交往互动中往往会带有一定的压力,因此诸多想法和意见会受到限制。而网络互动则更多的是文字、符号、语音等介质的互动而在缺场的网络交往中,在这个可以以匿名身份出现的空间中,每一个网民都可自成一个中心与他人或群体进行即时、直接的互动。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受双方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的限制较小,更多表现的是一种爱好和情感上的认同,因此网络互动中个体行事的原则更多地赋有“本我”的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对大学生的涵养及传承路径研究于翠杰(聊城大学

  山东聊城

  252000)【摘要】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但是作为时代新人他们又呈现出许多新的时代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给予他们正确的价值引导。本文在分析当前大学生生存生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要注重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涵养,并着重阐述通过思政课堂、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以及红色文化记忆等途径让大学生传承好伟大建党精神。【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 理想信念 社会责任感 家国情怀

 110色彩。再次,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由传统的进入网络交往的空间演变成匿名的脱离了地方条件限制的缺场空间,缺场空间下大学生的表达更为自由,与自由伴随而来的是网络表达中出现了一些“无聊”“无德”“无责”甚至是“无法”的状态。(三)家国人民情怀淡化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每一代人的青春由于生活在不同的境遇,因此对家国情怀的感知和理解不尽相同。新中国成立之前没有生存的安全感时刻侵扰着人们,因此那时人们表现出了较高的对国家的认同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 40 多年进程的深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各个方面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深刻性的变革,在充足物质沐浴下的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俨然发生了从生存价值观到自我表现价值观的转化。更确切地说,新时代大学生没有经历过山河破碎水深火热的苦难,也未经受战争与革命的洗礼,只有网络和手机的侵染,只有追求自我和自由的表达,很难将“大国”与“小我”相联结。在这种背景下应该怎样引导青年将自我和国家紧密联系起来是需要思考的一个课题。二、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涵养(一)伟大建党精神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涵养2013 年 5 月 4 日习近平同志到中国航天部门参加共青团活动时谈到:“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 [3]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建党精神其中所蕴含的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持,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守,为涵养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伟大建党精神中的革命精神增强了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尊崇感。当代大学生与理想、信仰越来越疏远其根本原因就是不了解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他们,让他们了解历史,了解找到一条拯救中国道路的艰辛。从陈望道“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到刘世厚火海中冒险抢救《共产党宣言》再到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无数先贤英雄对真理的追求和坚守无不让我们动容。通过了解历史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人生经历、革命故事、革命情怀,一个个实实在在鲜活的历史案例让大学生们的心灵受到感动和鼓舞,精神也为之震撼。通过历史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引导大学生畅谈自己的理想,让他们切实意识到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假大空”“高大上”,而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马克思主义在引领我国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中切实发挥出了巨大作用,从而在情感上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认同和信仰。“我们不能用行政命令去消灭宗教,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 对马克思主义长久而持续的信仰是建立在理性认同基础之上的,我们只有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好”背后的道理讲清楚,才能切实增强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信服感。马克思主义是基于实践而形成的科学真理,它洞悉时代问题反映时代新声,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指向共产主义的宏伟蓝图。中国取得举世瞩目诸多成就,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指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当前网络日益发达,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化,大学生更要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保持头脑的清醒,明辨是非做出科学判断,用伟大建党精神涵养对中国制度、中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心,坚持肯定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性作用。(二)伟大建党精神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涵养 西塞罗曾说:“生活的全部高尚在于对责任的高度重视,而耻辱在于对责任的疏忽。” [4]使命呼唤担当,社会责任感在不同年代有不同的内容。近代以来的中国外无独立内无民主,青年以其强烈的使命感与旧文化、旧秩序相抗争担负起“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的时代使命。在争取民族独立、改造社会的实践中,青年更是彰显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意志,面向屠刀绝不跪下的 29 岁的陈延年,“革命岂能怕挂头”的 27 岁的郭亮,宁肯自己断肠也不当俘虏的 29岁的陈树湘……青年们在生死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正是源自于内心的使命。革命青年投身于社会变革的宏伟之志,对开启新时代的大学生的心智无疑会发挥重要作用。新时代大学生应当赓续革命先烈的精神,并以此涵养自己的个性和灵魂,为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新时代的大学生自身成长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其自身也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丰裕物质和独生子女双重影响下有一小部分人个人本位思想严重,可以说个人主义和功利思想占据上风在某些学生身上有所体现,还有的甚至表现出缺乏公共精神和良好的公共道德素养。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自己要实现怎样的人生目标没有明确定位甚至缺乏鹅血规划,这样就导致自我奋斗意识不强。当前我国正处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重要时期,宏伟目标的实现需要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到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建功立业的舞台中央。在这个舞台上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的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时代楷模,把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谱写了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不惧生死考验,为人民利益勇闯雷场的杜富国……以及无数扎根边疆偏远地区致力于改变贫穷面貌的无数平凡的基层人员,这无数精神赞歌折射出的价值导向都是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光明指引。新时代大学生要在这些精神的鼓舞和感召下,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三)伟大建党精神对新时代大学生家国人民情怀的涵养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不畏艰难、不辞辛劳为人民谋幸福的一百年。穿越历史的长河考察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不难发现无论在哪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革命战争年代,“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这些精神闪耀着中国共产党不屈不挠的顽强拼搏精神,同时也闪耀着一心为民的人性光辉。中国共产党穷尽心血致力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用给人民群众可看得见感受到的物质利益彰显为民情怀。中国共产党辛苦为大众更多地体现在行动上,即便在困境中仍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严谨的实践态度深入研究困扰人民

 111的生活和生产问题,穷尽办法帮助人民发展生产,最大限度地增加人民的物质福利。新中国成立后,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是战争带来的百废待兴的烂摊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深知人民的心愿是建立先进的工业化体系,赶上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 [5] 。为了实现这个愿景,中国共产党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精神,完成了土地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在实践中摸索逐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体系,使百废待兴的烂摊子极大地改变了旧貌,也使民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极大保障。改革开放,更是以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创出一条新路,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建立在改善人民生活和发展经济基础之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让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尤其是,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民生命至上”的抗疫原则让我们看到了负责任大党的为民情怀。新时代大学生要传承好每个年代所涌现出的伟大建党精神,用底层立场感悟社会,对国家发展和民生动向给予最深的关切,涵养新时代的家国情怀和为民情怀。三、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路径(一)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念是其生命力的内在体现。伟大建党精神彰显的价值意蕴需要以思政课堂教学为载体,发挥其主渠道作用。具体来说: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深耕教材,对教材进行细致研究充分挖掘并深化教材中的素材,把伟大建党精神贯穿到相关的授课内容中,突出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作用,从理论上让大学生意识到要把民族复兴的使命与自己的责任联系在一起。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用真实的历史影像资料或现实生动的影视资料等“大思政课”的素材营造情境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典型教育与对照教育相结合,在树立榜样中彰显主旋律,在对象对比中认清差距。同时,教师还要深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学生的现实需求和兴趣所在,以现实问题为切入口突出问题...

篇三:大学生弘扬建党精神的路径分析

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 663 期2021·24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周兰珍 刘金芝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源头活水。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红色理想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需求。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建立“三个纳入”制度,开展“多元融合”教育,建立“红色课程”模式,形成育人新机制。关键词:高校;伟大建党精神;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作者简介:周兰珍,江苏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刘金芝,江苏理工学院党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江苏 常州 213001)基金项目:本文系 2021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 2021SJZDA075)、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推动高校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 020SJA1192)、2020年度江苏理工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重点项目“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 KYY205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DOI:10.19865/j.cnki.xxdj.2021.24.002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21)24-0009-0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融入伟大建党精神,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大学生做时代新人,既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需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求,对于在守正创新中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建立“三个纳入”机制,提升思政课程实效性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将伟大建党精神贯穿于思政课的全过程,体现和发挥伟大 建 党 精 神 的 教 育 价 值 、引 领 意 义 和 政 治 功 能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三个纳入”。1. 纳入思政课程教学体系。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将伟大建党精神纳入思政课程教学体系,首先是增加思政课程教学内容供给的必然要求。将伟大建党精神纳入思政课程教学体系,就是要把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党的百年历史经验总结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内容,纳入思政课的教学体系当中,进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其次是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的必然要求。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程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课程体系,可以更好地体现伟大建党精神丰富内涵的教育引领价值。2. 纳入思政课程教学课堂。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在“第一课堂”讲解和阐述好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引导大学生完整、准确、深入地理解并自觉地传承好、弘扬好伟大建党精神。将伟大建党精神纳入思政课程教学课堂,需要做到“新”与“心”的有效衔接。一是要在讲课形式上讲创新,让大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真正“走心”。从讲课形式上来讲,思政课教师要做到守正创新,运用现有教材和课件上好一堂思政课,同时要主动改变、适应形势,运用多维手段进行授课形式的创新,让大学生主动将兴趣聚焦到思政课堂上来。二是要在讲课内容上讲新颖,让大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真正入心。从讲课内容上来理 论 前 沿9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 663 期2021·24讲,如何讲好伟大建党精神是关键,思政课教师自身要能真正理解其精髓要义,才能灵活讲好伟大建党精神。特别是要增加讲课的“内容供给”,让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精髓要义有深刻的认知;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内涵、生成逻辑、重要意义等有全面深刻把握。三是要在课堂形式上创新,让大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与弘扬真正用心。从课堂形式上来讲,要让学生体验到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感,可以采用沉浸式课堂的形式,组织以伟大建党精神为主题的班会、微党课、歌咏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知伟大建党精神。3. 纳入思政课程质量评价。要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落实情况、教学效果纳入思政课程质量评价考核体系中,在思政课程质量评价中设置伟大建党精神教学成效指标,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提升思政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将伟大建党精神教育纳入思政课程质量评价考核,要依靠“三个结合”。一是课堂教学过程与实际教学成效相结合。坚持过程跟踪问效,将过程考核与实际教学成效结合起来,确保将伟大建党精神真正落实到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坚持动态考核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情况及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情况。二是学生评价反馈与学校考核检查相结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以学生评价反馈检验教师教学成效;坚持以考促学,提升学生学习成效。任课教师依据考核结果准确了解学生在掌握知识、提高程度、发展趋向等方面的情况。学生也可以将课程评价反馈给任课教师,进而促进教师持续改进教学。三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量化分析的形式对学生掌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等情况进行考核与分析,以数字形式得出考核与分析结果,为最终的定性考核提供明确的数量化参考。二、开展“多元融合”教育,挖掘伟大建党精神育人内涵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坚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强调思政课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提升实践育人的成效,充分挖掘红 色 资 源 、研 究 平 台 、红 色 文 化 等 的 实 践 育 人 功能,不断提升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质效。1. 突出红色资源的政治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高校应注重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红色资源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无论是政治方向上,还是主要内涵上,都体现了明显的政治属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形成的具有资政育人功能的历史遗存,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高校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时代新人。其次,用好红色资源的政治功能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路径。通过挖掘红色资源的政治功能,丰富伟大建党精神的教育内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进而体现伟大建党精神的张力和吸引力。同时,以真实史料来增强教育的说服力,贯通历史与现实,对于引导大学生重温百年党史,感受革命者英勇不屈的精神,树立红色理想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和教育意义。2. 体现红色理论的引领功能。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要充分发挥理论研究平台的作用,深入挖掘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深度,并通过“理论—实践—理论”的转化,引导大学生以多元化方式理解伟大建党精神,最终形成自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习惯思维方式。一是建立大学生理论研究社团。高校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优势,联合党委宣传部、团委等部门,成立大学生理论学习社团,引导大学生开展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二是将研究伟大建党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有效融合。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包含了理想层面、信念层面、宗旨层面等多维度的精神概况,对于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坚持理想,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和价值观,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因此,要将研究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使其在研究实践中学习理论,在学习理论中指导实践,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相结合。3. 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红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载体,伟大建党精神形成过程中的红色故事、革命事迹、伟大人物等都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内涵。红色文化承载着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崇高伟大的民族精神,能够发挥指导理想信念、塑造高尚品德、凝聚民族精神、培养健康人格等多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此,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应打造红色文化育人环境,在红色文化氛围中培养传承与涵养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新人。一是开展红色文化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引导大学生理 论 前 沿10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 663 期2021·24学习和感悟伟大建党精神,可以更好地加深其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使其在社会实践中汲取红色文化营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质。因此,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重要的“第二课堂”来系统设计、统筹推进,并且在创新社会实践形式的同时,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二是建设校园红色文化环境。要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作为重要的校园文化建设内容,提出明确的建设路径和要求。比如,在学校宿舍、文化长廊、教室等场所宣传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内容,设立红色故事、红色人物、红色理想文化展示区等等。另外还应开展一系列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活动。三、建立“红色课程”模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确的政治方向、政治要求和政治功能,要坚持系统思维,全局谋划、整体推进,着力构建红色教育体系,凝聚学校、网络平台、红色文化团体和红色教育基地等多方力量,打造红色教育“共同体”,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提供整体合力。1. 开设线上融合的“红色课堂”。网络舆情既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网络也已经成为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产生重要影响的“第三课堂”。高校要占领网络制高点,牢牢把握话语权、领导权,通过网络舆论导向,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政治态度等产生影响。首先,要把“第三课堂”建设成为新时代的“红色课堂”。要通过线上融合的形式,建立“第三课堂”矩阵平台,建设网络党校、网上党支部、网上团支部等网络平台;并在网络上建设“红色课堂”,增设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专栏等,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大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其次,创新“红色课堂”的学习形式。

 “红色课堂”要贴近大学生、走近大学生,既要旗帜鲜明地引导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树立红色理想,也要通过方法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把包括伟大建党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滴灌式地输入到大学生心中,不断增强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自豪感与自信心。2. 实行一体贯通的“红色学分”。高校应当探索建立专门的“红色学分”制度,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硬指标约束。

 “红色学分”应该包括思政课的必修学分和“第二课堂” “第三课堂”的选修学分。打造红色教育“共同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必须改进和完善学分机制,建立“五育并举”学分机制,增加思想政治教育模块的“红色学分”。一是探索建立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分新布局。适当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学分点,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实行“红色学分”评价机制。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简单的形式上融入,要注重考察其融入的效果,进而体现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此,高校应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增加相应的学分考评系数,或者在党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增加相应的指标体系,保障“红色学分”机制得以落实。3. 打造多元协同的红色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突破单一的教育教学方式,构建课堂内与课堂外、思政课与专业课、实践与网络等多方面育人的模式,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合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适应新时代对大学生发展的需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定位,形成多元协同的红色教育机制,为培养时代新人赓续红色血脉、提供红色营养。首先,要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发展。高校必须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党支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党委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在实施路径上,探索构建专业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督导评估队伍和学生课堂评价“四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建设机制;完善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体系,充分发挥课程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其次,要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外红色文化的协同教育,充分发挥校外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不断提升育人成效。参考文献:[1] 白显良 .基于四重逻辑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3).[2] 李 艳 .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8).[3] 徐永健,李 盼 .试论红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J]. 思想教育研究,2016,(12).责任编辑 张源原理 论 前 沿11

篇四:大学生弘扬建党精神的路径分析

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667期2022·04新时代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进路□ 刘丹丹 王 萌摘 要: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凝聚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团结奋进的磅礴伟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新的征程上,青年大学生要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要以史为鉴,认真学习、深刻领悟伟大建党精神,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中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任。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伟大建党精神作者简介:刘丹丹,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安徽 芜湖 241002);王 萌,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习近平青年观及其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启示研究”(项目编号SK2019A00805)、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及其对当代大学生成长引领研究” (项目编号SK2021A0202)、安徽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项目“辅导员思想引领能力提升名师工作室”(项目编号sztsjh-2020-1-34)的阶段性成果。DOI:10.19865/j.cnki.xxdj.2022.04.009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22)04-0033-03习近平指出: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1](P8)

 伟大建党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团结奋进的磅礴伟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更加自觉地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争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传人。一、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筑牢思想根基习近平将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并提醒全党“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2] (P34)

 。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历程表明,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旦丧失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就会立刻土崩瓦解。因此,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才一次次绝境重生,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革命志士勇往直前,锤炼出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风骨,铸就了伟大建党精神,书写了“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源泉,蕴含着信念坚定、百折不挠的精神基因。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深刻阐明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因此,青年大学生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特别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自觉运用这一理论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做新时代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手握真理力量,才能抵御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才能筑牢思想根基。此外,青年大学生要走进革命圣地,感受鲜活的革命历史。党的十党 建 研 究33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667期2022·04八大以来,习近平到全国各地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缅怀先烈,反复强调“要把这些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永葆初心、永担使命”[3] 。高校可以组织青年大学生参观各类红色教育基地、革命圣地等,讲好红色故事,探寻伟大建党精神蕴藏的“红色密码”,激励青年大学生争做时代先锋。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强化责任担当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势力的腐朽统治,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拯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都以失败而告终。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4](P3)

 。纵观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勇敢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靠的就是对初心和使命的坚守。当前,国内外形势纷繁复杂,我们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方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要坚持用伟大建党精神强化责任担当。一是用好红色资源,感悟初心和使命。回望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的奋斗征程,其中涌现出一批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留下了一个个潸然泪下的英雄事迹,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例如,方志敏在赣东北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总结了一整套适合当地的建党、建军以及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1935 年 1 月,方志敏被捕。在狱中,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著名文稿。这些文稿集中展现了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习近平指出:

 “要把这些故事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检视初心、滋养初心,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5] 高校可以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在青年大学生中讲好红色故事,使红色基因真正融入大学生血脉之中,教育引导他们学习先进典型身上的优秀品质,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一根本问题,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二是践行社会责任,强化担当意识。高校可以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和思政课实践教学等机会,让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党情、民情,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例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学校可以和社区联动,鼓励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中强化责任担当,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三、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指引,锤炼坚强意志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通过接续奋斗,彻底改变了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创造了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1949年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毛泽东将之比喻为“进京赶考”。70多年峥嵘岁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赶考”却远未结束。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党面临的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把握正确前进方向,保持昂扬的斗志,不为任何风险所惧,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青年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要坚持用伟大建党精神锤炼坚强意志,克服前行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一是汲取斗争力量,增强斗争本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初就经受各种考验,随后又在艰难险阻中负重前行。伟大建党精神的血脉中蕴含着“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基因,在不同年代闪烁着耀眼光芒。这一基因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石,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优秀品质,书写着一代又一代青年挥洒热血与激情、舍“小我”成“大我”的青春故事。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在伟大建党精神指引下,在前行道路上不断转变思维方式,居安思危,树立忧患意识,于顺逆之境中磨砺坚强意志,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作为前进的内在支撑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塑造新时代青年的奋斗观。二是深入学习党史,有思有悟有行。回顾百余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人正是靠着党 建 研 究34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667期2022·04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例如,秋收起义失利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将目标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团结人民、艰苦奋斗,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启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革命纪念馆、红色故事发生地等拍摄成党史微电影、短视频,生动、形象和直观地讲述红色故事,把静止的、平面的革命精神转化为鲜活的、立体的党史学习教育教材,融党史、情感、理性为一体,增强党史学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号召力,进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家国情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阶段始终坚持自我革命,坚持“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破解时代难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共同来完成。

 [6] (P6)

 中国共产党始终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紧紧依靠人民,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7](P39)

 中国共产党始终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自觉的政治追求,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质,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我们要坚持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中筑牢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在不断奋斗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一是锤炼过硬的政治定力,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坚持对党忠诚,首先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这种爱不是空洞的,而是具体的,体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诠释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品质。二是熔炼校园文化,滋养家国情怀。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人类得以栖息的精神家园。大学校园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校园文化,通过开展“红色文化大讲堂”、展映展播优秀红色影片等系列活动,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让广大学生明晰过去我们为何可以成功、未来我们如何才能继续成功,为学生点亮理想之灯、把稳精神之舵、照亮前行之路。参考文献:[1][4]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5] 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求是,2021,(10).[6]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11月11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责任编辑 马 程党 建 研 究35

篇五:大学生弘扬建党精神的路径分析

代大学生弘扬建党精神的路径研究

 摘要:何为建党精神?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向先辈学习,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

 正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了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来走过的峥嵘岁月和伟大历程,庄严宣告了“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 小康社会 ”,精辟概括了伟大 建党精神 ,科学指明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目标方向,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这个风华正茂的 马克思主义 政党的自信与担当,为我们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百年党史是坚守信念、牢记初心的历史。心有所信,方能致远。每一个令人泪下的感人故事,每一段充满艰辛的奋斗历程,都在告诉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共产党人的本,是对 马克思主义 的信仰,是对实现 共产主义 的信念。初心易得,始终难守。百年党史是临危不乱、攻坚克难的历史。每一次自然灾害,无一不是中国共产党运筹帷幄,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走出危局、夺取胜利。

 百年之前的旧中国,在那个风雨如晦、风云激荡的时代,一个以青年人占多数的团体,高举起思想的火炬,完成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在一代又一代先驱们的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确立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中国共产党在持续奋斗中形成了伟大 建党精神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 。一代代中国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伟

 大建党精神激励下接续奋斗,走过了“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迎来了“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行百里者半九十。”新征程上,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从中汲取担当大任、拼搏奋斗的信心和力量,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苦练本领、增长才干,在新的历史起点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前行更需风雨兼程。我们要把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前行的不竭动力,立足本职岗位,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份工作,撸起袖子加油干,精益求精完成每一项任务,始终保持年轻人的蓬勃朝气,争当有志有为的新时代青年,为实现 第二个百年目标 而不懈奋斗。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丰厚滋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一定能够堪当民族复兴重任,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中国共产党在持续奋斗中形成了伟大 建党精神 ,实现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 。一代代中国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伟大建党精神激励下接续奋斗,走过了“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迎来了“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行百里者半九十。”新征程上,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 ,从中汲取担当大任、拼搏奋斗的信心和力量,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苦练本领、增长才干,在新的历史起点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前行更需风雨兼程。我们要把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前行的不竭动力,立足本职岗位,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份工作,撸起袖子加油干,精益求精完成每一项任务,始终保持年轻人的蓬勃朝气,争当有志有为的新时代青年,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 而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不仅对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的主题作出鲜明概括,而且也将历史、现实与未来有机贯通起来,为正确认识党的百年历史,开创美好未来提供了根本遵循。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一百年来,党领导中国人民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目标,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而不懈探索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

 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极大地推进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历史进程。

  共产党人永远是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不断前行。英雄先烈们淡泊名利、视死如归,以自己的生命来换取新中国的成立。当毛主席站在雄伟的天安门上坚定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明白新中国已经成立,中华民族这头沉睡的雄狮苏醒了过来。

 弘扬伟大 建党精神 ,切实学懂弄通做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理论兴则党兴,思想强则党强。新时代弘扬伟大 建党精神 ,就要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一当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 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走好新时代新征程,实现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应对好自身在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考验。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都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党自身坚强有力,什么时候党和人民事业就能无往而不胜。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推进,是我们党的一大创举,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法宝,持续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保持“赶考”的清醒,坚决同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弘扬伟大 建党精神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新时代弘扬伟大 建党精神 ,就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坚决清除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坚决防范一切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 马克思主义 执政党。

 弘扬伟大 建党精神 ,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随时准备为党

 和人民牺牲一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之路必然有各种风险考验甚至会遇到惊涛骇浪,必须时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弘扬不怕牺牲精神,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敢于担当作为,敢于动真碰硬,敢于创新,甘于奉献,为了集体利益舍弃个人利益,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弘扬伟大 建党精神 ,真正把对党忠诚作为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来自党员对党的事业的忠诚,来自党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一切都在迅速发展,我们青年人必须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积极努力。对新时代的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过硬的本领,要有坚定的立场和正确的思想认识。平时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并且要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同时,我们应当用党先进的理论和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以理论上的清醒压实政治上的坚定,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的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纠正自己的错误,端正自己的行为。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这是党和国家对年青人一代的殷切希望,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要成为有远大理想的一代,也必须成为能够担当大任的一代!

 作为一名 00 后,我见证了国家发展蒸蒸日上、日新月异,并时刻感恩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珍惜获得的一切。深知自己要切实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从重要讲话中学出使命、学出自信、学出担当,更加激情满怀地爱岗

 敬业,努力奋斗。

  中国的前进离不开“前浪”的冲锋陷阵,更需要“后浪”的持续助力。“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秉持为国奉献的坚定信念,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做一只船桨,让伟大的祖国在时代发展中稳步前行。“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这是党和国家对年青人一代的殷切希望,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要成为有远大理想的一代,也必须成为能够担当大任的一代!

 参考文献: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建党路径探析》; 《新时代提高大学生党建科学化水平探析》; 《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篇六:大学生弘扬建党精神的路径分析

代大学生如何传承伟大建党精神3 篇

 当代大学生如何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3 篇

 伟大建党精神,指的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2021 年 9 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建党精神被纳入。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当代大学生如何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3 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代大学生如何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1 篇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这首家喻户晓的歌,也是我最爱唱的歌,并且一直影响着我的人生成长之路,让我在服务人民群众中践行初心。

 党的号召力,改变了我的人生成长之路。离开校门,跟广大青年一样来到了人生十字路口,是投身打工之路,还是走上经商之道,对于一个不满 20 岁的青年来说,同样要面对人生抉择。此时的我,想到了巾帼汉子木兰花,百姓心中七彩霞。花木兰都能替父从军,报效国家,作为堂堂七尺男儿,为何不投身军营去,感受一下男儿入伍志刚强,苦练精修作栋梁呢?于是在 11006 年12月应征入伍,积极投入了火热的军旅生活。由于思想积极上进,军事训练突出,被评为优秀士兵,于 11009 年 6 月光荣地入了党,同年考入军事院校学习深造。转业回到地方工作后,我依然把对党的这颗红星根植于心、笃于行,时刻以合格党员的标准严格要

 求自己,服务人民群众的初心始终没有变,无论组织上安排什么样的工作都是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地做好,以过硬的工作作风和敢于担当的精神来报答党的培养。2021 年,被四川成都市委组织部评为党员示范标兵。

 党的影响力,让我感受到做一名党员的自豪。2021 年 7 月1 日,是党的 100 岁生日,100 年来,从最初的 50 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 9000 多万党员。我们党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是党始终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深得民心。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始终要坚守对党的信仰,听从党的指挥,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在 2008 年 512 汶川地震中,一道道电波准确无误从我手中传往北京和救灾前线,为救治在地震中受伤的人民群众争取了时间。在 2021 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严格执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要求,进农村、社区、学校、企业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设卡口检测过往行人体温进行登记造册,通过我们的坚持和坚守,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安全感,同时,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在影响着广大群众的认同感。

 党的感召力,让我体会到奋进的力量。在 2021 年初,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不得不按下暂停键。但我们的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警察、白衣天使、解放军战士并未按下暂停键,而是选择逆行,积极投身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和救治中,为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争取了时间。每一名党员都以实际行动守护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和生命安全,并且还是不计名利、不计得失、不顾个人安危地冲在第一线,时刻彰显着党员应有的担当并影响着身边的人。作为党教育和培养的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我不仅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且在热情服务中拉近了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更是读懂了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含义,工作重心和落脚点会更实,脚下之路也将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长。

 当代大学生如何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2 篇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

 伟大的建党精神,是我们党创建之初的精神,是党的精神之源,激励中国共产党在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境地中挺身而出;支撑党在一穷二白、满目疮痍的困顿中发愤图强;鼓舞党在改革开放的激流中锐意进取,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伟业。如何继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继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要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坚持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理想信念坚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壮志豪情,披荆斩棘、闯关夺隘,将坚持和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到底。

 继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谋划工作、干事创业、解决问题,都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紧紧依靠人民,团结人民共同为美好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继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知重负重、英勇斗争。赓续延安精神,在追赶超越发展新路上主动担当,保持凌云志气、非凡勇气、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以拼搏姿态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坚决把发展新路走好走实。要甘于埋头苦干、负重逆行,充分展示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为党的事业赋能添彩,为时代新人树旗打样。

 当代大学生如何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3 篇

 深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进一步汲取精神养分、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初心使命、锤炼精神品质,把伟大精神转化为奋进新时代、迈步新征程的强大动力。(7 月 26 日,四川日报)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学生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为青少年创造了很多新的发展机遇。让我们的青年们,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让我们的青年能够沐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阳光下成长。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中国青年应当拥有高度的理想信

 念,听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品德,发扬伟大建党精神。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可见,青年之于国家,是相当重要的。培养青年的理想信念,让青年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也是十分重要的。

 每一个青年都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青年是同时代共同发展的一代。当代青年学生必须加强学习,积极进取。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是新时代强国富民的重要战略。志存高远,胸怀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青年一代的基本要求。青年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学习知识是青年的首要任务,广大青年要通过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等知识和能力的学习 与 积 累 , 传 承 和 弘 扬 伟 大 建 党 精 神 。

 【当代大学生如何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3 篇】

篇七:大学生弘扬建党精神的路径分析

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368 www.sjgzzs.cn新时期高校传承建党百年基因的路径研究诸诗阳 李佳豪 吕欣儿 徐思怡

 程世利(嘉兴南湖学院,浙江,嘉兴 314001)摘

 要:在党的百年华诞来临之际,了解新时期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和建党百年基因传承路径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作者依托全国十大红色教育基地,遴选基地周边百所高校,开展线上问卷调查,对新时期高校传承建党百年基因的路径进行研究,以借此建党百年契机,传播优秀红色文化,提高红色基因教育的有效性,构建愈为完善的高校红色基因传承长效机制,为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添砖加瓦。关键词:高校;百年基因一、建党百年基因传承的必要性分析(一)新时期是百年建党基因融汇与传承的机遇中国共产党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铭刻于每个共产党人的心中,让建党百年基因为中国公民所喜闻乐见的红色文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建党百年之际,应牢牢把握入党初心以及建党精神。“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中国共产党坚守着建党百年的初心与使命,才使得建党精神历久弥新,凝聚成镌刻在每一位共产党员乃至每一位中国公民心中的百年建党基因,并掀起“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热潮。而对新时期高校学生而言,此项调研活动的开展,能够进一步使“初心”与“使命”融入他们的心中,让红色血液永葆青春与活力。(二)互联网时代为建党百年基因传承提供更广平台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文化产业的如日方升,加快了迈入“文化 +”时代的步伐。“文化 +”意指文化与相关产业之间的高度融合,对文化的大繁荣发展、相关产业转型升级起到极大促进作用。此次大学生建党百年基因传承现状的调查研究目的正是契合了“文化 +”的定义,站在国家发展战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审视“文化+”的意义,力争通过调研将建党百年基因植入大学生的大脑,相信通过百年建党基因的“文化 +”时代,能够使得红色文化的绚丽花朵在各个高校中盛情绽放,催生出大学生无穷无尽的创意、创新、创造,激发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三)红色资源精神内涵的亟需深入挖掘和传承依托全国十大红色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对社会经济与价值导向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对十大红色教育基地高校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现状的探索与研究,进一步加深高校学生对于红色基因的理解,获取其中的精神内涵,借“红”造势,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唱响红色旋律,讲好建党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二、建党百年基因传承的路径分析(一)多途径形成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合力一是保证建党百年基因在思政课程中的融入。在问卷调研分析中,学生通过思政课上老师的讲解来接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最主要的方式,而政治理论书籍以及通过互联网学习则是重要的辅助手段。因此,思政课教学水平对于大学生非常重要,所以各个高校需注重课上教学质量,强化师资队伍中的红色文化素质教育,多多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多接触红色文化并传承和发扬它。新时期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细节加强关注,教学实效不断提高,把传承建党百年基因融入思政课堂学习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的亲和力和引导力,积极延伸、拓展网络红色教学平台,构建红色基因传承网络。二是重视高水平红色文化专业教学队伍的培育。红色文化传承教育专业教师对建党百年基因有着充分的了解与认知,能够针对学生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同时,还可借助高校附近充足的红色文化资源,扩大在专业教师群体中的宣传,从而在校内为红色文化教育营造起优越的环境。(二)新时期高校红色基因传承新媒体数字化问卷数据显示,除了通过学生论坛推近红色文化教育,各项方式都较为平均,其中网络传播最广泛,占比高达87.64% 在这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也确实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地了解各地实时信息,这作为学习推进红色文化教育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另外专家讲座、选修课程、书籍阅读、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在学校可以得到很好的展开,对红色文化教育传播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推进。(三)新时期高校红色基因传承实践化调查结果中呈现出各高校的红色文化特色活动。例如嘉兴学院创办的《初心》话剧表演,相关红船精神主题宣讲;山东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大型话剧《佩瑜怀瑾》等,多数高校积极利用当地优质红色资源,将文化与实践紧密融合。红色校园文化活动也承载着革命精神与时代精神 , 充分深挖红色校园文化内涵 , 构建红色校园文化的全方位 , 多层次、立体交叉式的实践和传播体系 , 让建党百年基因在大学生群体中耳熟能详 , 更能以红色校园文化激励人、鼓舞人、引导人、教育人。三、特色化育人体系的构建和思考(一)课堂主渠道,红色教育更深远一是红色文化“进课堂”。四史教育背景下红色文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如何将红色文化全方位融入课堂教学是一项紧迫且重要的任务,思政课程的素材开发离不开红色文化,高质量规范化的课程思政样板需要积极开拓。让红色文化因子全面浸入课堂育人环节。二是红色基地“变课堂”。中国共产党在创建、革命、改革建设等时期保留有大量的活动遗迹,这些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充分利用地方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育人课程搬到校外,让学生身临其境,教学效果和育人成效将与众不同,真正让基地变成高校第二育人课堂。(二)寓教于乐,理论实践齐头并进新时期高校在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的过程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常见的大型赛事如全国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赛,该项比赛甚至专设有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专门赛道,还有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比赛中可引导学生求职或创业中将目光也瞄向红色文化方面,如革命馆讲解员、革命老区农产品售卖等方面,但从调研分析中可见学生整体参与度有待提升,高校对此类传承路径的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参考文献:[1] 李艺潇 . 当代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研究 [J].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0,22(4):50-54.[2] 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J]. 方晓辉 .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9(02)作者简介:诸诗阳 李佳豪 吕欣儿 徐思怡,嘉兴南湖学院,本科在读;程世利嘉兴南湖学院,教师。项目基金:本文系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2020 年度 SRT 科研立项项目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NH851720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