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金融服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金融服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调研报告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获贷能力相关情况
近年来,各级金融机构,对农村贷款力度不断加大,涉农贷款余额不断增加。一些农村金融机构努力探索服务“三农”的特色信贷业务品种,并探索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列入抵押物范围,为解决农户因无抵押物无法申请贷款支持打开了思路;部分银行创新推出系列小额信贷产品,满足农户贷款资金少的贷款需求特征,为农村普惠金融不断发展增添了活力。如我行结合乡村实际开发的裕农快贷、裕农果贷等特色产品,利率低、门槛低,期限灵活。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 二、金融服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一)农村金融网点覆盖率低,涉农资金供给不足
目前XX地区农村金融的供给主要以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为主,四大行仅在个别富裕乡镇设点,信贷资金的供给难以满足农民和农村经济的需要。此外,金融机构为避免风险,农户贷款手续相对繁琐,标准比较高,各涉农主体获取金融支持的难度及成本较高。
(二)农村地区资金外流情况严重
目前,通过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四大行的乡镇网点等金融机构,每年从农村地区流出的资金大于从城市流入的资金,导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农村成为城市金融的储水池。
(三)金融产品创新不足,服务水平不高
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经营传统的信贷产品,而对农民需求量较大的小额贷款和农业保险则缺乏创新,造成金融产品单一,盈利能力严重不足,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薄弱。
(四)农村金融生态先天不足,银行介入门槛较高
1.农村整体环境层面,一是经营收益低,商业银行不愿介入。二是农村信贷成本高,商业银行难以介入。三是银行资产保全困难,商业银行不敢介入。
2.涉农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层面,一是企业有效抵押能力不足,难以满足银行贷款条件,主要是土地、房产两证不全。二是抵押评估中介收费高,担保中介机构缺失或担保基金运作不到位。三是中小企业贷款、农户贷款等特殊贷款的税收优惠和监管豁免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业务盲区多。
3.农民个体层面,一是农民的金融意识淡漠,投融资意识缺乏。二是金融知识宣传不到位,农民使用金融工具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滞后。三是农民间融资活动频率加大,融资纠纷和债务纠纷呈上升态势。
农村经济金融错位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外流,法制建设滞后导致金融维权难以受到保护,征信体系欠缺,导致贷款人道德风险加剧,信息披露失真导致银企关系扭曲,以上种种导致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贷款意愿不足,贷款能力有限。
三、下步工作打算及政策建议
一是强化金融知识普及。加大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农村管理组织和涉农企业等多方合作力度,对农村居民普及金融知识,使他们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和普惠金融政策。
二是加快农村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和信用体系建设。鼓励各基层机构通过裕农通服务点开展基础金融服务与咨询、信用建设、政策宣传及便民服务等,逐步消除“数字鸿沟”并培育农村居民的数字金融习惯。
三是创新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协助政府构建差异化、分层次的普惠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并给予适当优惠政策,吸引新型普惠金融供给主体在农村地区发展业务。持续发挥移动支付的便捷优势,促进金融服务数字化,强化移动支付从线上向线下场景的渗透。加快推动“普惠金融+互联网+政务信息”的普惠金融新模式,提升农村普惠金融使用深度。
四是搭建乡村综合赋能平台,跨界整合资源。发挥建行国有大行体量巨大、网络广泛、深耕社区的优势,携手产业实体,推动产学研跨界协同,搭建融合城乡、供需对接的平台,促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要素在平台上集中集聚,在城乡主体间畅通流动。
五是创新普惠金融产品,精准滴灌“三农”。依托平台和场景信息,深挖产业链需求,推进普惠产品创新。当金融透过具体场景精准滴灌时,普惠金融就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