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对照检查材料题纲
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策略
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策略(精选9篇)
要针对考试考试范围,明确所需要记忆的内容是否全部过关,比如语文的古诗词、数学的公式、英语的单词等,千万不能因为需要背诵的内容多而忽视。下面店铺整理了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策略,仅供参考!
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策略
篇1一、深入研究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是中考复习的重要导向依据,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对考试说明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解读,方能掌握复习的方向、确定适合的复习策略,研究考试说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研读命题原则。命题原则是出题者必须要遵循的一个基本的准则,从命题原则中我们能基本掌握试题命题注重考查的方向,以及设计的理念等内容,这些内容是我们复习时的一个重要的导向。
2、明确考试范围。每个地方的考试范围可能都不尽相同,而且随着教材改革的进行,考试范围的不确定因素就更大了,怎么考、考什么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问题,根据考试说明中的考试范围才能确定有效复习的范围。
3、对照考试内容,整理复习题纲。逐条对照,根据教材内容整理出适合学生使用的复习题纲,形式不必要统一,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编辑版式。
4、为学生解读试卷的`形式、结构、题型和分数分配等问题,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二、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考试的内容是“万变不离其宗”,这里面所说的根本指的就是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以及最重要的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没有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就谈不上运用。复习时教师可以教学生一些记忆的方法,尽量避免死记硬背,比如背诵时我们可以把每段文字的中心主旨找到,再加上一些关
键词、提示语等,尝试着借助这些内容把整段文字扩展复述出来。另外,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对知识点进行梳理,通过分类、比较、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三、关注时政热点,提高学生敏感度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材和试题都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尤其是考试,通过时政热点体现试题的时代性、灵活性,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已成为中考试题的一大特点。试题的选材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如果复习中,仅仅是对课本内容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将书本知识与时政热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高科技奖励大会、品牌文化节目、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在各种国际论坛峰会中展现的中国智慧等,都能涉及到学生所学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内容引导学生抓住热点,认清问题实质,提升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实践验真知
虽然现在不提倡题海战术,但做题仍然是复习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对知识有了整体的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之上,加强做题训练,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做题,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另外还要强调主观性试题答案要尽量使用书面语言(政治术语)来表达。
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策略
篇2一、复习方法及有关时间安排
第一轮:二月底到四月初之前,基础知识复习阶段。反复落实基础知识,先概念后原理,学会整理知识,查漏补缺,认真钻研教材,在练中发现问题,不留知识疑点,达到准、全、牢、熟,把知识梳理一遍。因此,复习时首先要夯实基础知识。先按照课题节题框题目题的顺序再次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头脑中形成一棵知识大树的枝干。然后回归课本,仔细阅读教材,把每一目题下的知识点填充到图表的对应位置,使知识大树枝叶丰满。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脉络清晰、全面,有利于同学们把握知识之间、节与节之间、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考试中同学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运用这些知识多角度思考问题、解答问题。
初3政治分4个单元用4周。
第二轮:四月初四月底,知识整理阶段。以知识的联系运用为主,进行整理。复习要注意:
(1)着重各课的重点、难点及重难点之间的关系。
(2)适当地打乱章节顺序,将相关知识合并,做到融会贯通。
第三轮:四月底五月初,社会热点专题复习阶段。充分利用《中学生中考时政导航报》提供的知识内容,结合学年度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时政,划分专题。
练习以选择和资料分析为主,加强灵活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多选典型的题练习及20xx年的较好中考试题。
社会热点专题复习用三周。
第四轮:五月初五月底,知识弥补及模拟阶段。要重新复习所学的知识,不把练习册、试卷中曾错过的题完全弄明白,罗列一年来的国内外大事,然后把这些大事与哪个知识点都有什么联系对应罗列出来,从总体上把握所学知识点,在临界点之前,在回复一遍,克服懒惰思想和松劲情绪,要培养综合能力,因为在中考试卷中,常有综合性题目,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在复习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最后:六月初,做20xx年各地市中考试题,进行两次模拟。
二.教师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复习工作
在总复习这段时间里,要学生牢固掌握教材上的基础知识,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准确地把握重点、难点,同时要具有更广的时事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扎扎实实地抓好以下五个环节:
(一)上课专心听讲:
就是集中精力,把教材上的基础知识、重点、难点听清楚。要记好课堂笔记,课堂上积极发问,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的理解。中考复习不同于平时的复习,要以实际出发,凡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一带而过;凡是容易误解的,要正误对比;凡是难以理解的,要重新学习。在方法上,不要象平时学习新课一样一节一节的慢慢学习,要将教材上
的知识串起来,要认清各部分知识横向、纵向之间的相互联系,虽然打乱了教材的编排顺序,但便于学生加深理解,加深记忆,更牢固的掌握知识。
上课专心听讲,还要把握住识记、理解、运用的要求。首先,识记:是对有关概念、原理和观点的再现和再认,就是记住。考试改革后,虽然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减少了,但是基本的概念、原理还是需要识记,这类知识一般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其次,理解,是在识记的基础上,对有关概念、原理、观点进行转换或解释、推理。理解可分为理解概念或原理。理解概念,也就是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懂字当头,不是背字当头。再次,运用: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有关知识应用于新材料、新问题中,分析解决那些教师未曾讲过的问题。即情境出在课本外,道理落在课本中,有较强的时代感,不仅要懂,而且要在用上下工夫。这一层是对知识掌握提出的更高要求,把知识和材料巧妙地结合起来,出人所料又不出所料。
(二)多练:
复习中的多练并不是搞题海战术,使学生负担加重,而是通过多种题型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掌握基础知识。多练要求我们首先要精心选择题目,由浅入深,要采取多种形式,如口头回答、讨论、试卷分析等。在复习教学中要积极创设一些模拟现实问题的情境,把抽象的`理论寓于现实社会生活的情境中,引导、启发学生认识和理解。多练要注意练习的题目要对应中考,其次,要培养临场经验,经过平时考核和模拟考试,力求把题答准、答全,要正常发挥出自己的知识水平。
(三)关心国内外大事、关心社会生活。
中考要获得政治科目的好成绩,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必须关心时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政治课具有时政性的特点,这也是与其他学科相比的最大特点,不仅考查知识,还考查运用知识分析国内外重大时事的能力。
(四)整理归纳、查漏补缺。
临近中考的复习中,要让学生自己检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把零
散的知识点理成线再织成网,做到既能分散又能集中,使自己能灵活地掌握知识,及时补缺堵漏,不留后患。把单元、章节的内容纳入整体知识体系中去把握,要指导学生搞清一单元一课一节的内在结构,又要挖掘不同的单元、课、节等之间的有机联系,使知识以网络化呈现,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自由的发现知识和领悟创造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经过这样的解析、挖掘、创新,最终一定会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学生能力必然会有较大的发展,适应中考的考试形势。
(五)学会审题和解题的方法:
审题实际上是一个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也是对试题作出准确回答的关键。考生在审题时常犯的毛病有两点:一是拿到试卷后,为了赶时间而急于作答,审题不认真,观点不全,内容不充实;二是审题错误,所答非所问,答案不切题意要求。为此,在审题时要注意三点:首先审题时头脑要冷静,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答题;其次在正确理解题意,明确题意要求的前提下,拟答案要点,确定答题范围,另外,要抓住关键词,突出重点,试题中的关键词如题目中的眼睛,抓住了题眼就等于抓住了答题的根本,从而突出重点,明确主攻方向;最后,在答完试卷后,不要急于交卷,应将题目与答案对照检查,发现错误与遗漏之处及时修正和补充。
总之,中考前的复习方法,有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究竟如何是最佳的复习方法,是对我们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出的新的挑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策略
篇3一、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复习计划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订复习计划不仅能节约时间,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时间安排得越合理,计划制订得越科学,可供我们支配的时间就越多,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复习也会更有针对性,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中考前,我通常把计划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到四月模拟考试之前。通览九、八、七、三个年级的教材,按照去年考点要求,在注重细节的同时,明确重点内容,不留死角,即进行专题知识复习。按照国情、国策、法律,道德顺序进行复习,新考点到后就按照新考点复习。第二阶段,四月底到五月。进行热点知识复习。在本阶段中,要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重大时事热点以及与学生思想状况相联系的时事材料为主要内容,提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第三阶段,五月底到六月中考前。进行知识再回忆、再归纳、再整合,尤其要注意学生经常做错的试题、难以把握的题型,要求学生克服懒惰思想和松劲情绪,培养其综合能力。对今年的重点、热点进行强化训练。
二、复习课堂结构
第一阶段,考点+练习+评讲+反馈+小结。第二阶段,(1)热点展示;(2)学生归纳出教材结合的知识点,老师小结;(3)老师设置该热点中考可能出现的疑问,学生进行分析、归纳、解答,老师进行讲解、小结,并指出类似题答题方法。第三阶段,考试+评讲。
三、认真钻研教材,抓住知识重点
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进行知识专题复习,对我们正确迎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1)夯实基础。(2)连点成线,形成知识链条。所谓连点成线,就是以某一内容为点,全面整合教材所学知识。(3)连线成网,构建知识体系。在进行专题知识复习时,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思考,对一个问题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分析,从而做到细致、全面。只有这样,才能从小到大、由粗到细,全面掌握所学知识。(4)解读考点,强化所学知识。
当我们在进行专题知识复习时,尤其要重视对考点的解读,掌握考点所对应的各自内容,再进行深入分析。
四、抓住热点时事,全面进行解读
在中考试题中,必然要把所发生的时事热点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命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对于热点知识绝对不能放弃,要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热点事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策略
篇4一、本期总复习的规划
本期总复习采用“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形象地说,这一部分应叫地毯式复习法,即将全部知识点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复习,突出重点,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的整体网络系统。这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其方法:首先,以课、单元为单位,全面落实双基,清理知识点,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目的是通过全面复习,系统掌握双基内容,重点是夯实基础,这是搞好复习的前提。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主要是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知识的再提高。
第三轮复习:查漏补缺,实战演练,做好题型解法专题复习。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通过模拟练习(主要是各县市质检卷),提高应考能力,查清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欠缺的地方,抓紧时间补遗。本阶段的复习目标主要是解题方法和技巧训练,提高审题和解题能力。
二、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同学们存在几种错误的心态:第一种:认为政治考试是开卷考,开卷考试就是在考试的时候拿着书本或资料抄,有书或资料谁不会抄,平时就不需要花力气复习了,有的同学甚至上课不注意听,课后也极少花时间复习政治;第二种:认为开卷考试就是考查能力,在课本上根本找不到答案,课本知识学得再好也没用,干脆放弃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第三种:认为开卷闭卷考试都一样,只要把知识点都背下来,就没什么问题了,课堂上不注意听老师对知识点的讲解,不研究课本知识与时事、社会热点、生活实际的结合……这些观念都是十分错误的,要想中考政治取得优异的成绩,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开卷考试,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科学备考。
三、复习策略
思想政治开卷考试,主要突出以能力立意为主,着重对学生运用能力的考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它无论是对学生还
是对老师都不是降低了要求,反而是能力要求的培养和提高。对此,我们就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复习策略,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何又好又快地搞好中考政治复习,取得理想的复习效果呢?下面谈谈几点复习策略。
(一)准确掌握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能力是对基础知识的具体运用。中考政治开卷考试突出能力的考查,但必须以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作为铺垫。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最能体现课改方向命题趋势的开放性试题,答案也都几乎源于教材的知识点(基本概念、原理),通过课外热点问题考查对课本知识的迁移、灵活运用能力,即考查运用所学概念、原理、观点和生活经验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说,开放性试题丝毫没有削弱对基础知识的要求。况且开卷考试的题量大、涉及知识面广、材料新,来不及翻书,在有限的时间内如果我们连最基本的知识都不熟悉,回答起来是很困难的,无论评分标准多么宽泛,但答案最终是通过教材的相关原理或专业术语体现出来的。
因此,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
首先,要做到心中有书。最起码要通晓教材,搞清各课的课题,全面复习,理清知识脉络,并能从整体上把握每一课的内容。
其次,要科学、准确地把握每一个知识点,少背多思,注重理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特别是《中考考试说明》要求理解和运用的内容,往往是命题人设计主观试题的依据。
再次,要融会贯通,构筑体系。对照《中考考试说明》要求,既要抓住贯穿教材的线索并依据其内在联系概括、归纳、总结、综合,使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系统化,网络化;又要注重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搜索教材中与之相关的内容串联在一起,由一个点向周围发散开来,打破教材原有的秩序,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这样,在具体运用的环境下,就能做到对想用的知识“信手拈来”,快速而又准确。
最后,在复习完某一课或某一单元的知识后,把零散的知识点以
问题的形式归纳出来,然后想一想这一课或这一单元都讲了哪些问题,可以和其他哪些单元的知识有关联、还可以和哪些时政热点、社会热点联系在一起。如:在复习九年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时,不仅要了解我国的资源及环境现状,如何处理经济建设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还应联系每年两会对此问题的关注(如:低碳经济成为两会热点首先体现在政府工作报告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具体事例等。此问题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如何从自身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
(二)关注社会“热点”、学会用教材知识去透析社会现象
紧密结合时事与社会热点话题,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是思想品德学科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思想品德中考命题的一大特点。如“两会”的召开、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新中国成立65周年、和谐社会、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时政热点;抗震救灾、禁止免费赠送塑料袋、“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民生问题等社会热点,这些反映人民生活、贴近人民生活和贴近考生实际的素材,都可能成为中考命题选择的对象。另外,如科学发展观、环境保护等一些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展望人类未来,探讨人类生存价值的问题,它们的内容丰富、时空跨度大,能给试题提供更为广阔的背景,也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因此,同学们在平时的复习中对时政材料要尽可能地做到全方位和多角度的分析,寻找出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点,理解“热点”的精髓,并能加以剖析。
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策略
篇5(一)、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本轮复习采用地毯式复习法、即将全部知识点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复习,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所应学知识,以便做到理论知识掌握于心,在考场上能灵活运用地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轮复习要过三关。(1)记忆关。必须做到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使其系统化。(2)基本方法关。传授学生解题技巧和做题规律。(3)基本技能关。
复习目标要明确,讲和练做到有的放矢。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
用来系统复习的时间较短,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指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复习巩固。第一阶段的复习既要有知识的系统化,又要突出重点。
复习中要紧紧围绕教材,设计针对性强的试题,帮助学生练习巩固,利用课余时间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与辅导,了解学生知识记忆的情况和欠缺的地方,对学生没有准确理解或有模糊不清的知识点,进行透彻的讲解,帮助学生记忆。
(二)、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
在这部分时间里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指导学生学以致用。要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主要是教给学生方法,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的方法。选时政热点训练,就是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并要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三)、第三轮复习:模拟练习。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通过模拟练习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指导学生查清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欠缺的地方,抓紧时间补遗。结合历年的中考题,搜集相关的信息汇编成高质量的试题。
要注意的`问题有:本阶段的复习目标主要是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知识的再提高。这一阶段主要环节是教师要精心编选好练习题,并定时训练和讲评。
首先,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纵观全面,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编写试题首先要选基础,即通过多练使基础知识在理解和应用上达到运用自如、熟练、准确、举一反三。
其次,选薄弱环节训练,就是对学生易出问题的知识点或思想认识方面强化训练,练得多了,就会化难为易了。
最后,选类型训练,要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见多识广,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策略
篇6复习方法与策略
在初三中考政治复习中我个人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必须时时关注学生,不断进行学情分析。
中考复习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教当然重要,但学更重要。我认为备战迎考的前提和关键都是学生。我们教师做得再好,如果学生不愿买我们的帐,最终还将是事倍功半。所以,平时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经常采用谈话、表扬、批评、鼓励等柔刚并济的教学艺术和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尽最大努力使学生自己想学,愿意学。当然,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贪玩,不想吃苦,只愿收获。所以,在保证百分之百安全的前提下,必要时,也要对那些升学有望、想升学但又控制不住自己的学生压着学。
第二,教育学生要认真研读教材,熟悉教材的内容。
第三,强化训练,提高能力。
许多学生在平时的作业和测试中文字表述能力相当差。主要表现为:1、思维混乱,写出来的答案教师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语句不完整,表述不清楚。让他自己读他也读不通,不知所云。2、不用政治术语答题。有时虽然意思答对了,但如果缺乏政治术语,答案肯定不规范,得分率肯定不会太高。3、答案缺乏条理性,太笼统,不具体。写出来的答案是一大段,改卷时教师需要从里面给学生找得分点。比如在回答消费者该如何维权这类试题时,学生回答“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具体怎么运用法律维权却说不清楚,这样回答得分肯定低。因此,我认为在政治课上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对这一方面的训练我一般采取专项集中训练的方式进行。比如在做作业时,让学生写“环境保护倡仪书”,写小论文,建议书,写的时候把建议归纳为1、2、3点,表述尽量使用政治术语,表述尽量做到具体明确。经过训练,学生写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第四、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和《课标》,分析命题说明。
《考试说明》和《课标》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指挥棒,也是中考命
题的依据。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和《课标》,我们就能够把握住教学的重点和方向。中考前的《考试说明》和《课标》对考试的性质、范围、要求以及内容、题型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和详细说明。这些规定和说明是学生复习备考的主要依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依据说明进行复习,就会克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缺点,使中考复习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第五、要比较合理地设计三轮复习步骤,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系统,灵活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1、在第一轮复习中,要系统复习,以教材为主,明确、强化教材中的各知识点、重要观点和重点问题及其答案。
2、在第二轮专题复习中,可以按知识理论种类分专题,也可以按题型种类分专题。复习中要做到以下两点:
(1)第二轮专题复习,是针对第一轮复习的弱点和不足,而进一步使知识理论系统化。所以,在知识理论讲解时,要尽力做到抓点带线,以线带面,理清、构建知识系统。比如:从人口问题→经济建设→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教育科技,等等。在习题练习时,要做到练基础、练规范、练一题多变,要避免重复无效的“重复型”训练。
(2)要关注热点题型,联系社会时事热点。
3、在第三轮复习中,重点应是查缺补漏、强化提高,关注答题技巧、质量和速度,积累应试经验,培养、提高学生良好的应试心理素质、最佳竞争状态和实战能力。要做到:
(1)完成一定的综合模拟训练题。
(2)重点训练学生的审查设问的能力、概括提取信息的能力、联系整合知识的能力、形成准确答案的能力,使学生逐渐明确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题型特点、命题规律和答题要领,掌握各类题的解题方法、技巧和规律。
(3)不断强调、纠正看错、写错、表达不清、回答不完整和书写草乱不规范等一系列毛病问题。
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策略
篇7政治作为中考一门科目,考点内容清晰,也有一定的答题方法。
不过真要想在最后复习阶段将知识点梳理清楚,苏州立达中学的老师给大家来支招。
一、端正复习态度
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大凡成功都离不开一个人的态度。任何一门科目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思想品德也不例外,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总认为政治作为开卷考试不需要花时间看书复习,对于基础知识还是比较陌生,导致考试时间来不及,效果不佳。
二、理清复习脉络
中考政治考点内容非常清晰,可以根据能力自测上的能级要求把理解、运用部分的知识整理出来,形成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按照心理、品德、法律、国情部分分块整理,并把每一单元的知识整理成思维结构图,理清单元、课标题、大标题、小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如果能从细微之处入手,耐心梳理政治考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考试时自然能融会贯通,轻松应答。
三、注重解题方法
学校老师在上课或评讲试卷时都进行了解题方法的指导,同学们在复习和做练习时不要盲目赶时间,要先分析题型、答题范围以及答题要求,按答题的规范要求科学审题、答题,切不可为赶时间随便乱抄,批卷老师是不会按你的辛苦程度给分的。
四、完成适当练习
要想考出好成绩,必须完成必要的综合练习,不能光说不练。看书是织不出漂亮的毛衣的,必须拿起针线亲自编织几遍才能学会织毛衣。哪些会了,哪些还有问题,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发现。对症下药,熟能生巧,自然会取得实效。
五、关注时事热点
初中版时事是中考命题的重要依据之一,我们必须加以足够重视。要重点关注国内外大事记、名师导学、考考自己等重点栏目,培养阅读材料、科学审题的`能力。
六、理清易混易错
课本中有些知识总是易混易错的,如根本、基本、最起码、最重要等,这些知识都会以各种形式呈现在平时的练习卷中,同学们在复习中要有意识地多加注意,多看几遍,以期更好地巩固。
七、充满自信心理
自信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我们在考前一定要充满自信,首先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学校和老师,也就是战略上要藐视它,中考也就是一场考试,同时又要正确认识自己,不可自大自满。认真做好复习准备,在战术上重视它。
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策略
篇8政治开卷考试已有几年历史,抓好毕业班学生的复习工作仍是每个带毕业班教师所面临的头等重要问题,本人带毕业班多年,从方法入手,从容应对;学生学得游刃有余,临考不忧。那么政治复习课主要采用了哪些方法呢?下面从三方面着手分析,供大家指正。
一、实基础知识,强化综合练习。
5月份以前,主要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抓综合训练。基础知识是指教材中的基础理论和时事材料中的基础知识,综合这几年的中考试卷不难看出,中考命题不是制卷教师主观臆造的,它的命题取自于当前和课本紧密联系的时政热点、历史资料、名人名言等。只有积淀深厚的政治学科知识,才能为有效地解决中考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提供足够的知识储备,既“试卷要一杯水,自己要储备一桶水”。那么如何夯实基础知识,强化综合练习,具体做法如下:
每届毕业班第一学期就全部结束新课,第二学期一开始,就进入政治复习阶段,从中考要求的范围着手,一单元一单元向学生系统讲解,一般一节课复习一到两章内容。复习时重点讲解那些反映时代,贴近生活实际和时政热点紧密联系的知识,向学生讲清讲透,包括概念的表述,原理的内容及核心知识间的联系等。如复习七年级下册,重点讲述什么是法律?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类别?什么是犯罪?犯罪的三大特征?主刑和附加刑的关系时,结合案例讲述,并让学生参与其中,再延伸到什么是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以及和谐社会等。这样运用少量进间复习,就可以牢牢把握知识
的核心部分,主干部分。课本中的一般性知识复习时,就在课本中点一下,帮助学生梳理一下,只作了解,不讲得过深。
现在的考题强调学生知识点的贯通能力和要求学生跨越式地系统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复习时也针对性的讲解,如讲解社会主义经济,精神文明,公民的政治权利时,就联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主干知识,联系到两会中的构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知识,使他们成为有机的整体,复习依法保护环境问题时,就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断的环境形势,引导学生跨越式地系统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复习时,配合一定的复习资料,结合课本线索和时政热点带学生归纳,如让学生自订《中学生时事政治报》,这份报刊有四大版面,内容新颖,课本理论和时事紧密联系,而且配以各种解题方法和各种很好的专题,在课堂上常常拿来进行详细讲解,课下要求学生经常阅读,这份报刊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大有益处。
每节课复习完,布置练习,练习有口头和书面等形式,口头的就是要求学生把课堂复习的书本重点知识课下熟记,背诵,下节课抽查。夯实基础知识,是为学生解题准备理论依据。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校自订的综合训练作为课后书面作业,每复习完二单元,就抽空给学生强化训练,在课堂讲解训练题让学生互改,使学生了解不同题型的解法及解题思路等。
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时政材料的复习及综合练习册的课下训练及课堂讲解,在5月份(以前为毕业会考)前全部结束,让学生胸有成竹的迎接毕业会考。(现改为校模拟考)。
二、抓时事热点,讲好专题,训练强化。
5月份后到6月中考,仅一个多月时间,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提高复习效果,主要是时事热点专题的讲解和训练的强化。
首先是基础知识的归类,初中政治的基础知识可以理线索,归类,如“标志类,基本矛盾类,根本类等,归类后更容易记忆。
其次是专题的讲解,主要是和书本知识紧密联系的热点问题,备受关注的问题。
再次是强化训练,根据中考命题模式进行前瞻性命题和仿真训练,内容联系课本关注热点,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进行讲评,让学生进行互改,强化开放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和答题技巧。从不同角度进行前瞻性命题和考查。
三、中考题型的剖析讲解,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开卷考试,时间就是金钱,学生往往因为大小题目都要翻书而浪费了大量宝贵时间,其实,近年来,中考命题有一定的模式化,分为选择题,辨别改错题,简答题,填表填空题,辨析题和社会实践活动、材料分析题等几大块。因而最后1个月的复习,就是针对性的训练和讲解。要求学生做题书写工整,答题条理清晰,做题时要认真审题,顺序是先易后难,难题做个符号,以便把握好时间,具体题型解决上,要注意解题方法如选择题的解法可运用排除法,对比法等,要求学生不得去翻课本,以节约时间,告诫学生千万注意审题,如遇到一些“都是“,”不但,而且”等副词或关联词语时,都要慎重考虑,它们往往是必备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因而下手时要三思而后行。
辨别改错题。一般情况下,不可简明扼要的否定就可,而要真正体会出卷人的意思,理解句子的真正含义。
简答题,读图题等,可以用传统的“是什么?为什么?什么办?的思路解题。
简答题不仅要答案简明扼要而且要注意多角度分析,一般来说,给了几分,就应当答出几点。
填表,填空题材,既要言简意赅,更要准确的运用好自己所学知识来回答。
辨析题要注意划分层次,分别分析,一般来说既要分析正确的理由,又要讲明错误的原因,全面准确把握。
材料分析题注意理论的概括总结,总体把握好课本知识,注意好因果关系的概括等,而一些实践活动题,需要注意提高学生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又要注意将平时实践活动的经验进行理论总结复习。
在复习时还注意以人为本,针对不同基础学生不做“一刀切”,多鼓励,少批评,课堂师生共同参预,内容生动活泼,形式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让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分析世界大事。
中考既是对学生能力的一次综合考查,也是对毕业班政治教师的一次检测,师生只有共同努力,稳扎稳打,变中创新,复习时注重方法,从容面对,考试时胸有成竹,临考不忧,才会取得较好的成绩。
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策略
篇9怎样才能有效地搞好思想品德课中考复习,让学生从容面对中考,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成绩呢?下面,请允许我结合我们学校2010年思想品德课中考复习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各位领导老师们进行共同探讨和交流,以期达到抛砖引玉、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关注《考试说明》,把握考试动向
《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它明确规定了考试范围、内容、形式、试题结构等。并辅以样题和综合训练题,还会附上头一年的中考试题。所以,在复习备考中,我们要认真研究市教研室编写的思想品德《考试说明》。新课改之后,考试范围扩展为七年级、八年级《思想品德》上下册、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的内容和上年度5月至当年4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这样就增加了复习的内容,加大了复习的难度。
二、制定计划,系统复习,直面中考
进入复习之后,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一般建议做好三轮复习安排:
第一轮复习(10年3月——4月下旬):这一轮复习要抓“面”,大约需一个半月时间。主要是回扣教材,目标是夯实基础,让学生系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结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这一阶段,我们要全面掌握教材中涉及的考试范围内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思想品德课中考强调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但能力的形成是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的,能力考查实际上是对知识记忆和运用的双重考查。因此,我们必须在深钻细研教材的基础上,对基础知识做全面、系统的梳理。首先可从目录开始,从宏观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
在联系,然后列出各章节的复习提纲,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全面、系统、牢固、准确地掌握教材,只有做到“心中有书”,在考场上答题时才会得心应手。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全体性、层次性是老师在教学上坚持的原则,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同时,兼顾能力渗透。讲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练要讲求效果,克服简单重复。在学法上,要求学生以课本为主,充分发挥课本的主导作用。要通过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纳,连成线、结成网、形成树,要求学生看书与练习相结合,练习也以中低档题为主。同时,由于新课改形势下的中考,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探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试题侧重于对现实生活、学生实际的联系,所以,这一阶段,在复习回顾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渗透与课本知识相关、与现实生活相联的时政材料。对于时政材料的整理和使用,应主要依靠省教研室编写的《中考时事》,要告诉学生,就象学习课本一样认真研读《中考时事》,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考试指导等外,里面的时政热点材料与大量考试题目密切相关,对我们日常练习和中考应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轮复习中,上课不只是简单回顾课本基础知识,最好每节课都要用综合性的题目来引领复习,用联系时政材料的题目进行练习,并注重在练习中掌握重点问题、突破难点问题。
第一轮复习的关键是落实,要求学生结合《经典》等已有的学习资料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除认真研究做好《考试说明》中的题目之外,老师也要根据复习需要自己搜集训练题目,题要精而少,且具有综合性。做到一边复习课本内容,一边进行中低档题的考试训练。
第二轮复习(4月下旬——5月中旬):这一轮复习要抓“专题”,大约需要20多天的时间。目标是提升能力,主要是专题讲座形式。这一阶段复习的目的是辨析各知识块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串联构成科学、系统的知识网络,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从
4月下旬开始,我们进入一个综合复习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要打破课与课、单元与单元、册与册之间
的界限,将相关知识综合归类,形成一条条知识线,进行归纳复习,这就是连“线”的过程。经过第一轮对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如果说我们对教材有了宏观的把握,在头脑中形成了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下一步就需要进一步深入教材,进行微观上的细致掌握,也就是说进一步突出重难点,初步形成灵活运用教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分析认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从而考
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找“点”的过程。我们在复习时应把“点”和“线”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既要归类复习,又要重难点突出。
在这一轮中,更要联系时政热点进行复习。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并不单纯直接考查学生对时政问题的了解和记忆,多数是以重大时政热点问题为背景进行命题。所以在这一阶段复习中,结合热点问题,灵活运用教材知识进行分析,就自然成为此阶段复习的重中之重。在这一环节的复习中,我们引导学生做一些典型题例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选择做什么样的题目这个问题上,我们就需要有一双“慧眼”,科学利用练习题,增强复习的针对性。而不是盲目做大量的题,搞题海战术。近年来的中考试题都鲜明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对考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从试题内容上看,几乎年年都注重对重点知识、重大主题、重要热点的考查。因此,我们也要把这些内容分类归纳,作为一个专题进行复习。
第二轮复习重点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把目标瞄准中档题。要求做到能力训练步步提高,专题训练层层落实,综合训练融会贯通。
第三轮复习(5月中旬——5月底):这一轮复习要抓强化训练,大约20天左右的时间。目标是强化能力训练,也是中考前的冲刺训练,是从知识到能力到心态的全面训练。这一阶段,主要进行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综合测试的临考模拟综合训练,并密切注意中考相关信息及走向。要多训练符合中考理念的习题,以使自己尽快适应中考的要求。在选择材料时,各地历年的中考试题应成为我们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资料。往年的中考试题对我们而言是难得的高质量的练习题。要让学生加强模拟训练,明确并适应新课改形势下的考试形式。我们
在平时练习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每套中考试卷,把每次训练都作为一次实实在在的中考。之后,我们应帮助学生,对失分较多的题目和内容,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把问题解决在中考之前。
除强化训练之外,最后10多天,还要留出一周时间回归课本,强调重要基础知识,加强重点时政掌握,尤其解决重要的时政客观题。这一周以学生为主,但不要完全放给学生,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前两轮基础知识和专题复习及第三轮前十天的练兵考试情况,领着学生回扣课本,找出重点基础知识和时政热点中的重点,也就是说,要尽量领着学生猜出中考中可能要考的问题,具有猜题性质。最后两天,可完全放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复习,自行疏理复习内容,查漏补缺。这两天的作用不可小看,各类学生都能从自身的查漏补缺中获得收益,取得主动权。同时也让学生从紧张的复习中稍微放松一下,做好充分的考前准备,轻松面对中考。
这一阶段主要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培养并加强考感,在做题程序,审题、书写规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根据前面复习情况,反思、整理思路,寻求更好的方法,使知识横纵联系起来,做好充分准备,直面中考。
三、培养能力、掌握技巧,激活中考
在指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新课标下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把试考活考好。在此,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
指导学生更新学习观念,准确把握答题方法。在平时的小测试、模拟考试中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读懂题意,重视学生审题方面的训练。
(2)
指导学生联系教材,向教材寻找观点。如今思想品德中考注重考查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所以,在教学和复习中引导学生用教材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勿离开教材,随心所欲,不切实际地漫谈、乱谈、空谈。训练在平时,运用在考中。
(3)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问题的答案比较
灵活,允许多元化。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答题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主张,特别是联系社会实际或学生实际的问题,一定要思路开阔,观点新颖独到,有创新理念。
(4)
指导学生在平时练习,测评考试中训练语言组织能力,理顺答题思路,归纳答案要点,运用政治术语,掌握答题方法、格式,注意卷面书写等小节。
(5)帮助学生探索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技巧,改变传统试题答案的单一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放性试题一般以某个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在答题要求和问题设计上增加了多样性和灵活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就某一例题开展讨论,大胆提问,让学生做到自圆其说,也可以采用师生共同编写案例的做法,让学生全程参与,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俗话说,熟能生巧,如此反复训练,学生解题技巧自然提高,答题当然得心应手了。此外,我们还应帮助学生认真研究自己的答题习惯,学会科学规划考试时间,训练合理的答题速度等等。
四、细研课堂教学,避免进入复习课误区
误区一:把中考复习课上成新授课都说平时教学像栽活一棵树,容易,而复习好似育好一片林,很难。的确,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众所周知,新授课着重于介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来龙去脉,重在“点”,重在面面俱到。而复习课却不能这样,它应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深刻理解、总体把握,这是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及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重在“点、线、面的结合”。这里所说的“面”就是全面、总体上把握教材的框架,“线”就是把单元、课、框的相关知识点串联、归纳起来,“点”就是重要的知识点。复习课的特点之一是“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特点之二是“通”,融合贯通,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为此,根据八、九三个年级思想品德课的不同特点,我个人认为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课应以情景复习法为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和道德教育等问题,理论难度不是很大,而学生
的情感认知才是第一位,在复习中我们应通过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加强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课的复习应该以案例教学法为主,主要是让学生明确我国的许多法律法规,学会运用不同的法律来分析不同的案例,并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我们应在复习课上设置许多的法律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去进行分析,以此达到学习法律的目的。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应以材料复习法为主,根据历年中考的经验,材料题是中考必考题型,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方针政策等,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但要把握一点,不管是情景的设置,还是案例、材料的分析,都要注重综合性问题的设置,也就是说,通过这一个情景、一个案例、一个材料所设置的问题,它包括的却是我们要复习的一个单元或一个专题的内容。
误区二:复习课上教师自唱独角戏
目前复习课上最为普遍的复习模式是教师先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知识的梳理,然后让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堂训练,最后由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评。一堂课,只听见教师在不停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置学生于一个被动学习的地位。其实,既然是复习课,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应该是有所了解,有所印象,我们何不把这一复习模式进行适当的改革,即先由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再让学生进行一定的知识演练与反馈,教师从中再进行适当的点拨,最后教师再进行一定的总结,这样,既让学生动了起来,也让教师轻松了许多。而且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了,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更强了。
误区三:复习课上复习方法太单一。
说真的,学生很不喜欢上复习课,因为复习课要么就是教师讲,要么就是学生练,要么就是讲练结合。没有了新授课丰富多彩的课件,没有了新授课的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没有了新授课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激烈的思想碰撞。单一的复习方法学生没趣,教师没趣。为了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我认为,复习课也可以借鉴新授课的一些教学方法,比如,我们教师仍然可以搜集一些音乐、图片、录像等资料,制
作出容量较大的课件;对于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练习,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讨论、争论;对于复习题的题型选择上,可选择一些充满幽默感的漫画题、辨析题、情景剧题等,以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复习的效率。
篇二:对照检查材料题纲
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策略
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策略(精选9篇)
要针对考试考试范围,明确所需要记忆的内容是否全部过关,比如语文的古诗词、数学的公式、英语的单词等,千万不能因为需要背诵的内容多而忽视。下面店铺整理了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策略,仅供参考!
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策略
篇1一、深入研究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是中考复习的重要导向依据,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对考试说明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解读,方能掌握复习的方向、确定适合的复习策略,研究考试说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研读命题原则。命题原则是出题者必须要遵循的一个基本的准则,从命题原则中我们能基本掌握试题命题注重考查的方向,以及设计的理念等内容,这些内容是我们复习时的一个重要的导向。
2、明确考试范围。每个地方的考试范围可能都不尽相同,而且随着教材改革的进行,考试范围的不确定因素就更大了,怎么考、考什么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问题,根据考试说明中的考试范围才能确定有效复习的范围。
3、对照考试内容,整理复习题纲。逐条对照,根据教材内容整理出适合学生使用的复习题纲,形式不必要统一,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编辑版式。
4、为学生解读试卷的形式、结构、题型和分数分配等问题,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二、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考试的内容是“万变不离其宗”,这里面所说的根本指的就是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以及最重要的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没有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就谈不上运用。复习时教师可以教学生一些记忆的方法,尽量避免死记硬背,比如背诵时我们可以把每段文字的中心主旨找到,再加上一些关
键词、提示语等,尝试着借助这些内容把整段文字扩展复述出来。另外,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对知识点进行梳理,通过分类、比较、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三、关注时政热点,提高学生敏感度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材和试题都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尤其是考试,通过时政热点体现试题的时代性、灵活性,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已成为中考试题的一大特点。试题的选材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如果复习中,仅仅是对课本内容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将书本知识与时政热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高科技奖励大会、品牌文化节目、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在各种国际论坛峰会中展现的中国智慧等,都能涉及到学生所学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内容引导学生抓住热点,认清问题实质,提升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实践验真知
虽然现在不提倡题海战术,但做题仍然是复习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对知识有了整体的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之上,加强做题训练,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做题,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另外还要强调主观性试题答案要尽量使用书面语言(政治术语)来表达。
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策略
篇2一、复习方法及有关时间安排
第一轮:二月底到四月初之前,基础知识复习阶段。反复落实基础知识,先概念后原理,学会整理知识,查漏补缺,认真钻研教材,在练中发现问题,不留知识疑点,达到准、全、牢、熟,把知识梳理一遍。因此,复习时首先要夯实基础知识。先按照课题节题框题目题的顺序再次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头脑中形成一棵知识大树的枝干。然后回归课本,仔细阅读教材,把每一目题下的知识点填充到图表的对应位置,使知识大树枝叶丰满。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脉络清晰、全面,有利于同学们把握知识之间、节与节之间、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考试中同学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运用这些知识多角度思考问题、解答问题。
初3政治分4个单元用4周。
第二轮:四月初四月底,知识整理阶段。以知识的联系运用为主,进行整理。复习要注意:
(1)着重各课的重点、难点及重难点之间的关系。
(2)适当地打乱章节顺序,将相关知识合并,做到融会贯通。
第三轮:四月底五月初,社会热点专题复习阶段。充分利用《中学生中考时政导航报》提供的知识内容,结合学年度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时政,划分专题。
练习以选择和资料分析为主,加强灵活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多选典型的题练习及20xx年的较好中考试题。
社会热点专题复习用三周。
第四轮:五月初五月底,知识弥补及模拟阶段。要重新复习所学的知识,不把练习册、试卷中曾错过的题完全弄明白,罗列一年来的国内外大事,然后把这些大事与哪个知识点都有什么联系对应罗列出来,从总体上把握所学知识点,在临界点之前,在回复一遍,克服懒惰思想和松劲情绪,要培养综合能力,因为在中考试卷中,常有综合性题目,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在复习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最后:六月初,做20xx年各地市中考试题,进行两次模拟。
二.教师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复习工作
在总复习这段时间里,要学生牢固掌握教材上的基础知识,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准确地把握重点、难点,同时要具有更广的时事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扎扎实实地抓好以下五个环节:
(一)上课专心听讲:
就是集中精力,把教材上的基础知识、重点、难点听清楚。要记好课堂笔记,课堂上积极发问,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的理解。中考复习不同于平时的复习,要以实际出发,凡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一带而过;凡是容易误解的,要正误对比;凡是难以理解的,要重新学习。在方法上,不要象平时学习新课一样一节一节的慢慢学习,要将教材上
的知识串起来,要认清各部分知识横向、纵向之间的相互联系,虽然打乱了教材的编排顺序,但便于学生加深理解,加深记忆,更牢固的掌握知识。
上课专心听讲,还要把握住识记、理解、运用的要求。首先,识记:是对有关概念、原理和观点的再现和再认,就是记住。考试改革后,虽然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减少了,但是基本的概念、原理还是需要识记,这类知识一般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其次,理解,是在识记的基础上,对有关概念、原理、观点进行转换或解释、推理。理解可分为理解概念或原理。理解概念,也就是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懂字当头,不是背字当头。再次,运用: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有关知识应用于新材料、新问题中,分析解决那些教师未曾讲过的问题。即情境出在课本外,道理落在课本中,有较强的时代感,不仅要懂,而且要在用上下工夫。这一层是对知识掌握提出的更高要求,把知识和材料巧妙地结合起来,出人所料又不出所料。
(二)多练:
复习中的多练并不是搞题海战术,使学生负担加重,而是通过多种题型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掌握基础知识。多练要求我们首先要精心选择题目,由浅入深,要采取多种形式,如口头回答、讨论、试卷分析等。在复习教学中要积极创设一些模拟现实问题的情境,把抽象的理论寓于现实社会生活的情境中,引导、启发学生认识和理解。多练要注意练习的题目要对应中考,其次,要培养临场经验,经过平时考核和模拟考试,力求把题答准、答全,要正常发挥出自己的知识水平。
(三)关心国内外大事、关心社会生活。
中考要获得政治科目的好成绩,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必须关心时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政治课具有时政性的特点,这也是与其他学科相比的最大特点,不仅考查知识,还考查运用知识分析国内外重大时事的能力。
(四)整理归纳、查漏补缺。
临近中考的复习中,要让学生自己检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把零
散的知识点理成线再织成网,做到既能分散又能集中,使自己能灵活地掌握知识,及时补缺堵漏,不留后患。把单元、章节的内容纳入整体知识体系中去把握,要指导学生搞清一单元一课一节的内在结构,又要挖掘不同的单元、课、节等之间的有机联系,使知识以网络化呈现,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自由的发现知识和领悟创造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经过这样的解析、挖掘、创新,最终一定会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学生能力必然会有较大的发展,适应中考的考试形势。
(五)学会审题和解题的方法:
审题实际上是一个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也是对试题作出准确回答的关键。考生在审题时常犯的毛病有两点:一是拿到试卷后,为了赶时间而急于作答,审题不认真,观点不全,内容不充实;二是审题错误,所答非所问,答案不切题意要求。为此,在审题时要注意三点:首先审题时头脑要冷静,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答题;其次在正确理解题意,明确题意要求的前提下,拟答案要点,确定答题范围,另外,要抓住关键词,突出重点,试题中的关键词如题目中的眼睛,抓住了题眼就等于抓住了答题的根本,从而突出重点,明确主攻方向;最后,在答完试卷后,不要急于交卷,应将题目与答案对照检查,发现错误与遗漏之处及时修正和补充。
总之,中考前的复习方法,有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究竟如何是最佳的复习方法,是对我们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出的新的挑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策略
篇3一、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复习计划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订复习计划不仅能节约时间,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时间安排得越合理,计划制订得越科学,可供我们支配的时间就越多,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复习也会更有针对性,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中考前,我通常把计划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到四月模拟考试之前。通览九、八、七、三个年级的教材,按照去年考点要求,在注重细节的同时,明确重点内容,不留死角,即进行专题知识复习。按照国情、国策、法律,道德顺序进行复习,新考点到后就按照新考点复习。第二阶段,四月底到五月。进行热点知识复习。在本阶段中,要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重大时事热点以及与学生思想状况相联系的时事材料为主要内容,提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第三阶段,五月底到六月中考前。进行知识再回忆、再归纳、再整合,尤其要注意学生经常做错的试题、难以把握的题型,要求学生克服懒惰思想和松劲情绪,培养其综合能力。对今年的重点、热点进行强化训练。
二、复习课堂结构
第一阶段,考点+练习+评讲+反馈+小结。第二阶段,(1)热点展示;(2)学生归纳出教材结合的知识点,老师小结;(3)老师设置该热点中考可能出现的疑问,学生进行分析、归纳、解答,老师进行讲解、小结,并指出类似题答题方法。第三阶段,考试+评讲。
三、认真钻研教材,抓住知识重点
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进行知识专题复习,对我们正确迎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1)夯实基础。(2)连点成线,形成知识链条。所谓连点成线,就是以某一内容为点,全面整合教材所学知识。(3)连线成网,构建知识体系。在进行专题知识复习时,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思考,对一个问题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分析,从而做到细致、全面。只有这样,才能从小到大、由粗到细,全面掌握所学知识。(4)解读考点,强化所学知识。
当我们在进行专题知识复习时,尤其要重视对考点的解读,掌握考点所对应的各自内容,再进行深入分析。
四、抓住热点时事,全面进行解读
在中考试题中,必然要把所发生的时事热点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命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对于热点知识绝对不能放弃,要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热点事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策略
篇4一、本期总复习的规划
本期总复习采用“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形象地说,这一部分应叫地毯式复习法,即将全部知识点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复习,突出重点,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的整体网络系统。这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其方法:首先,以课、单元为单位,全面落实双基,清理知识点,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目的是通过全面复习,系统掌握双基内容,重点是夯实基础,这是搞好复习的前提。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主要是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知识的再提高。
第三轮复习:查漏补缺,实战演练,做好题型解法专题复习。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通过模拟练习(主要是各县市质检卷),提高应考能力,查清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欠缺的地方,抓紧时间补遗。本阶段的复习目标主要是解题方法和技巧训练,提高审题和解题能力。
二、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同学们存在几种错误的心态:第一种:认为政治考试是开卷考,开卷考试就是在考试的时候拿着书本或资料抄,有书或资料谁不会抄,平时就不需要花力气复习了,有的同学甚至上课不注意听,课后也极少花时间复习政治;第二种:认为开卷考试就是考查能力,在课本上根本找不到答案,课本知识学得再好也没用,干脆放弃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第三种:认为开卷闭卷考试都一样,只要把知识点都背下来,就没什么问题了,课堂上不注意听老师对知识点的讲解,不研究课本知识与时事、社会热点、生活实际的结合……这些观念都是十分错误的,要想中考政治取得优异的成绩,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开卷考试,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科学备考。
三、复习策略
思想政治开卷考试,主要突出以能力立意为主,着重对学生运用能力的考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它无论是对学生还
是对老师都不是降低了要求,反而是能力要求的培养和提高。对此,我们就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复习策略,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何又好又快地搞好中考政治复习,取得理想的复习效果呢?下面谈谈几点复习策略。
(一)准确掌握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能力是对基础知识的具体运用。中考政治开卷考试突出能力的考查,但必须以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作为铺垫。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最能体现课改方向命题趋势的开放性试题,答案也都几乎源于教材的知识点(基本概念、原理),通过课外热点问题考查对课本知识的迁移、灵活运用能力,即考查运用所学概念、原理、观点和生活经验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说,开放性试题丝毫没有削弱对基础知识的要求。况且开卷考试的题量大、涉及知识面广、材料新,来不及翻书,在有限的时间内如果我们连最基本的知识都不熟悉,回答起来是很困难的,无论评分标准多么宽泛,但答案最终是通过教材的相关原理或专业术语体现出来的。
因此,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
首先,要做到心中有书。最起码要通晓教材,搞清各课的课题,全面复习,理清知识脉络,并能从整体上把握每一课的内容。
其次,要科学、准确地把握每一个知识点,少背多思,注重理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特别是《中考考试说明》要求理解和运用的内容,往往是命题人设计主观试题的依据。
再次,要融会贯通,构筑体系。对照《中考考试说明》要求,既要抓住贯穿教材的线索并依据其内在联系概括、归纳、总结、综合,使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系统化,网络化;又要注重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搜索教材中与之相关的内容串联在一起,由一个点向周围发散开来,打破教材原有的秩序,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这样,在具体运用的环境下,就能做到对想用的知识“信手拈来”,快速而又准确。
最后,在复习完某一课或某一单元的知识后,把零散的知识点以
问题的形式归纳出来,然后想一想这一课或这一单元都讲了哪些问题,可以和其他哪些单元的知识有关联、还可以和哪些时政热点、社会热点联系在一起。如:在复习九年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时,不仅要了解我国的资源及环境现状,如何处理经济建设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还应联系每年两会对此问题的关注(如:低碳经济成为两会热点首先体现在政府工作报告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具体事例等。此问题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如何从自身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
(二)关注社会“热点”、学会用教材知识去透析社会现象
紧密结合时事与社会热点话题,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是思想品德学科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思想品德中考命题的一大特点。如“两会”的召开、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新中国成立65周年、和谐社会、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时政热点;抗震救灾、禁止免费赠送塑料袋、“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民生问题等社会热点,这些反映人民生活、贴近人民生活和贴近考生实际的素材,都可能成为中考命题选择的对象。另外,如科学发展观、环境保护等一些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展望人类未来,探讨人类生存价值的问题,它们的内容丰富、时空跨度大,能给试题提供更为广阔的背景,也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因此,同学们在平时的复习中对时政材料要尽可能地做到全方位和多角度的分析,寻找出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点,理解“热点”的精髓,并能加以剖析。
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策略
篇5(一)、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本轮复习采用地毯式复习法、即将全部知识点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复习,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所应学知识,以便做到理论知识掌握于心,在考场上能灵活运用地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轮复习要过三关。(1)记忆关。必须做到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使其系统化。(2)基本方法关。传授学生解题技巧和做题规律。(3)基本技能关。
复习目标要明确,讲和练做到有的放矢。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
用来系统复习的时间较短,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指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复习巩固。第一阶段的复习既要有知识的系统化,又要突出重点。
复习中要紧紧围绕教材,设计针对性强的试题,帮助学生练习巩固,利用课余时间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与辅导,了解学生知识记忆的情况和欠缺的地方,对学生没有准确理解或有模糊不清的知识点,进行透彻的讲解,帮助学生记忆。
(二)、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
在这部分时间里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指导学生学以致用。要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主要是教给学生方法,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的方法。选时政热点训练,就是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并要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三)、第三轮复习:模拟练习。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通过模拟练习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指导学生查清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欠缺的地方,抓紧时间补遗。结合历年的中考题,搜集相关的信息汇编成高质量的试题。
要注意的问题有:本阶段的复习目标主要是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知识的再提高。这一阶段主要环节是教师要精心编选好练习题,并定时训练和讲评。
首先,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纵观全面,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编写试题首先要选基础,即通过多练使基础知识在理解和应用上达到运用自如、熟练、准确、举一反三。
其次,选薄弱环节训练,就是对学生易出问题的知识点或思想认识方面强化训练,练得多了,就会化难为易了。
最后,选类型训练,要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见多识广,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策略
篇6复习方法与策略
在初三中考政治复习中我个人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必须时时关注学生,不断进行学情分析。
中考复习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教当然重要,但学更重要。我认为备战迎考的前提和关键都是学生。我们教师做得再好,如果学生不愿买我们的帐,最终还将是事倍功半。所以,平时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经常采用谈话、表扬、批评、鼓励等柔刚并济的教学艺术和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尽最大努力使学生自己想学,愿意学。当然,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贪玩,不想吃苦,只愿收获。所以,在保证百分之百安全的前提下,必要时,也要对那些升学有望、想升学但又控制不住自己的学生压着学。
第二,教育学生要认真研读教材,熟悉教材的内容。
第三,强化训练,提高能力。
许多学生在平时的作业和测试中文字表述能力相当差。主要表现为:1、思维混乱,写出来的答案教师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语句不完整,表述不清楚。让他自己读他也读不通,不知所云。2、不用政治术语答题。有时虽然意思答对了,但如果缺乏政治术语,答案肯定不规范,得分率肯定不会太高。3、答案缺乏条理性,太笼统,不具体。写出来的答案是一大段,改卷时教师需要从里面给学生找得分点。比如在回答消费者该如何维权这类试题时,学生回答“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具体怎么运用法律维权却说不清楚,这样回答得分肯定低。因此,我认为在政治课上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对这一方面的训练我一般采取专项集中训练的方式进行。比如在做作业时,让学生写“环境保护倡仪书”,写小论文,建议书,写的时候把建议归纳为1、2、3点,表述尽量使用政治术语,表述尽量做到具体明确。经过训练,学生写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第四、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和《课标》,分析命题说明。
《考试说明》和《课标》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指挥棒,也是中考命
题的依据。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和《课标》,我们就能够把握住教学的重点和方向。中考前的《考试说明》和《课标》对考试的性质、范围、要求以及内容、题型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和详细说明。这些规定和说明是学生复习备考的主要依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依据说明进行复习,就会克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缺点,使中考复习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第五、要比较合理地设计三轮复习步骤,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系统,灵活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1、在第一轮复习中,要系统复习,以教材为主,明确、强化教材中的各知识点、重要观点和重点问题及其答案。
2、在第二轮专题复习中,可以按知识理论种类分专题,也可以按题型种类分专题。复习中要做到以下两点:
(1)第二轮专题复习,是针对第一轮复习的弱点和不足,而进一步使知识理论系统化。所以,在知识理论讲解时,要尽力做到抓点带线,以线带面,理清、构建知识系统。比如:从人口问题→经济建设→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教育科技,等等。在习题练习时,要做到练基础、练规范、练一题多变,要避免重复无效的“重复型”训练。
(2)要关注热点题型,联系社会时事热点。
3、在第三轮复习中,重点应是查缺补漏、强化提高,关注答题技巧、质量和速度,积累应试经验,培养、提高学生良好的应试心理素质、最佳竞争状态和实战能力。要做到:
(1)完成一定的综合模拟训练题。
(2)重点训练学生的审查设问的能力、概括提取信息的能力、联系整合知识的能力、形成准确答案的能力,使学生逐渐明确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题型特点、命题规律和答题要领,掌握各类题的解题方法、技巧和规律。
(3)不断强调、纠正看错、写错、表达不清、回答不完整和书写草乱不规范等一系列毛病问题。
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策略
篇7政治作为中考一门科目,考点内容清晰,也有一定的答题方法。
不过真要想在最后复习阶段将知识点梳理清楚,苏州立达中学的老师给大家来支招。
一、端正复习态度
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大凡成功都离不开一个人的态度。任何一门科目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思想品德也不例外,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总认为政治作为开卷考试不需要花时间看书复习,对于基础知识还是比较陌生,导致考试时间来不及,效果不佳。
二、理清复习脉络
中考政治考点内容非常清晰,可以根据能力自测上的能级要求把理解、运用部分的知识整理出来,形成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按照心理、品德、法律、国情部分分块整理,并把每一单元的知识整理成思维结构图,理清单元、课标题、大标题、小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如果能从细微之处入手,耐心梳理政治考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考试时自然能融会贯通,轻松应答。
三、注重解题方法
学校老师在上课或评讲试卷时都进行了解题方法的指导,同学们在复习和做练习时不要盲目赶时间,要先分析题型、答题范围以及答题要求,按答题的规范要求科学审题、答题,切不可为赶时间随便乱抄,批卷老师是不会按你的辛苦程度给分的。
四、完成适当练习
要想考出好成绩,必须完成必要的综合练习,不能光说不练。看书是织不出漂亮的毛衣的,必须拿起针线亲自编织几遍才能学会织毛衣。哪些会了,哪些还有问题,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发现。对症下药,熟能生巧,自然会取得实效。
五、关注时事热点
初中版时事是中考命题的重要依据之一,我们必须加以足够重视。要重点关注国内外大事记、名师导学、考考自己等重点栏目,培养阅读材料、科学审题的能力。
六、理清易混易错
课本中有些知识总是易混易错的,如根本、基本、最起码、最重要等,这些知识都会以各种形式呈现在平时的练习卷中,同学们在复习中要有意识地多加注意,多看几遍,以期更好地巩固。
七、充满自信心理
自信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我们在考前一定要充满自信,首先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学校和老师,也就是战略上要藐视它,中考也就是一场考试,同时又要正确认识自己,不可自大自满。认真做好复习准备,在战术上重视它。
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策略
篇8政治开卷考试已有几年历史,抓好毕业班学生的复习工作仍是每个带毕业班教师所面临的头等重要问题,本人带毕业班多年,从方法入手,从容应对;学生学得游刃有余,临考不忧。那么政治复习课主要采用了哪些方法呢?下面从三方面着手分析,供大家指正。
一、实基础知识,强化综合练习。
5月份以前,主要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抓综合训练。基础知识是指教材中的基础理论和时事材料中的基础知识,综合这几年的中考试卷不难看出,中考命题不是制卷教师主观臆造的,它的命题取自于当前和课本紧密联系的时政热点、历史资料、名人名言等。只有积淀深厚的政治学科知识,才能为有效地解决中考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提供足够的知识储备,既“试卷要一杯水,自己要储备一桶水”。那么如何夯实基础知识,强化综合练习,具体做法如下:
每届毕业班第一学期就全部结束新课,第二学期一开始,就进入政治复习阶段,从中考要求的范围着手,一单元一单元向学生系统讲解,一般一节课复习一到两章内容。复习时重点讲解那些反映时代,贴近生活实际和时政热点紧密联系的知识,向学生讲清讲透,包括概念的表述,原理的内容及核心知识间的联系等。如复习七年级下册,重点讲述什么是法律?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类别?什么是犯罪?犯罪的三大特征?主刑和附加刑的关系时,结合案例讲述,并让学生参与其中,再延伸到什么是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以及和谐社会等。这样运用少量进间复习,就可以牢牢把握知识
的核心部分,主干部分。课本中的一般性知识复习时,就在课本中点一下,帮助学生梳理一下,只作了解,不讲得过深。
现在的考题强调学生知识点的贯通能力和要求学生跨越式地系统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复习时也针对性的讲解,如讲解社会主义经济,精神文明,公民的政治权利时,就联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主干知识,联系到两会中的构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知识,使他们成为有机的整体,复习依法保护环境问题时,就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断的环境形势,引导学生跨越式地系统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复习时,配合一定的复习资料,结合课本线索和时政热点带学生归纳,如让学生自订《中学生时事政治报》,这份报刊有四大版面,内容新颖,课本理论和时事紧密联系,而且配以各种解题方法和各种很好的专题,在课堂上常常拿来进行详细讲解,课下要求学生经常阅读,这份报刊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大有益处。
每节课复习完,布置练习,练习有口头和书面等形式,口头的就是要求学生把课堂复习的书本重点知识课下熟记,背诵,下节课抽查。夯实基础知识,是为学生解题准备理论依据。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校自订的综合训练作为课后书面作业,每复习完二单元,就抽空给学生强化训练,在课堂讲解训练题让学生互改,使学生了解不同题型的解法及解题思路等。
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时政材料的复习及综合练习册的课下训练及课堂讲解,在5月份(以前为毕业会考)前全部结束,让学生胸有成竹的迎接毕业会考。(现改为校模拟考)。
二、抓时事热点,讲好专题,训练强化。
5月份后到6月中考,仅一个多月时间,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提高复习效果,主要是时事热点专题的讲解和训练的强化。
首先是基础知识的归类,初中政治的基础知识可以理线索,归类,如“标志类,基本矛盾类,根本类等,归类后更容易记忆。
其次是专题的讲解,主要是和书本知识紧密联系的热点问题,备受关注的问题。
再次是强化训练,根据中考命题模式进行前瞻性命题和仿真训练,内容联系课本关注热点,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进行讲评,让学生进行互改,强化开放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和答题技巧。从不同角度进行前瞻性命题和考查。
三、中考题型的剖析讲解,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开卷考试,时间就是金钱,学生往往因为大小题目都要翻书而浪费了大量宝贵时间,其实,近年来,中考命题有一定的模式化,分为选择题,辨别改错题,简答题,填表填空题,辨析题和社会实践活动、材料分析题等几大块。因而最后1个月的复习,就是针对性的训练和讲解。要求学生做题书写工整,答题条理清晰,做题时要认真审题,顺序是先易后难,难题做个符号,以便把握好时间,具体题型解决上,要注意解题方法如选择题的解法可运用排除法,对比法等,要求学生不得去翻课本,以节约时间,告诫学生千万注意审题,如遇到一些“都是“,”不但,而且”等副词或关联词语时,都要慎重考虑,它们往往是必备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因而下手时要三思而后行。
辨别改错题。一般情况下,不可简明扼要的否定就可,而要真正体会出卷人的意思,理解句子的真正含义。
简答题,读图题等,可以用传统的“是什么?为什么?什么办?的思路解题。
简答题不仅要答案简明扼要而且要注意多角度分析,一般来说,给了几分,就应当答出几点。
填表,填空题材,既要言简意赅,更要准确的运用好自己所学知识来回答。
辨析题要注意划分层次,分别分析,一般来说既要分析正确的理由,又要讲明错误的原因,全面准确把握。
材料分析题注意理论的概括总结,总体把握好课本知识,注意好因果关系的概括等,而一些实践活动题,需要注意提高学生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又要注意将平时实践活动的经验进行理论总结复习。
在复习时还注意以人为本,针对不同基础学生不做“一刀切”,多鼓励,少批评,课堂师生共同参预,内容生动活泼,形式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让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分析世界大事。
中考既是对学生能力的一次综合考查,也是对毕业班政治教师的一次检测,师生只有共同努力,稳扎稳打,变中创新,复习时注重方法,从容面对,考试时胸有成竹,临考不忧,才会取得较好的成绩。
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策略
篇9怎样才能有效地搞好思想品德课中考复习,让学生从容面对中考,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成绩呢?下面,请允许我结合我们学校2010年思想品德课中考复习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各位领导老师们进行共同探讨和交流,以期达到抛砖引玉、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关注《考试说明》,把握考试动向
《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它明确规定了考试范围、内容、形式、试题结构等。并辅以样题和综合训练题,还会附上头一年的中考试题。所以,在复习备考中,我们要认真研究市教研室编写的思想品德《考试说明》。新课改之后,考试范围扩展为七年级、八年级《思想品德》上下册、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的内容和上年度5月至当年4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这样就增加了复习的内容,加大了复习的难度。
二、制定计划,系统复习,直面中考
进入复习之后,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一般建议做好三轮复习安排:
第一轮复习(10年3月——4月下旬):这一轮复习要抓“面”,大约需一个半月时间。主要是回扣教材,目标是夯实基础,让学生系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结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这一阶段,我们要全面掌握教材中涉及的考试范围内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思想品德课中考强调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但能力的形成是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的,能力考查实际上是对知识记忆和运用的双重考查。因此,我们必须在深钻细研教材的基础上,对基础知识做全面、系统的梳理。首先可从目录开始,从宏观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
在联系,然后列出各章节的复习提纲,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全面、系统、牢固、准确地掌握教材,只有做到“心中有书”,在考场上答题时才会得心应手。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全体性、层次性是老师在教学上坚持的原则,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同时,兼顾能力渗透。讲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练要讲求效果,克服简单重复。在学法上,要求学生以课本为主,充分发挥课本的主导作用。要通过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纳,连成线、结成网、形成树,要求学生看书与练习相结合,练习也以中低档题为主。同时,由于新课改形势下的中考,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探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试题侧重于对现实生活、学生实际的联系,所以,这一阶段,在复习回顾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渗透与课本知识相关、与现实生活相联的时政材料。对于时政材料的整理和使用,应主要依靠省教研室编写的《中考时事》,要告诉学生,就象学习课本一样认真研读《中考时事》,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考试指导等外,里面的时政热点材料与大量考试题目密切相关,对我们日常练习和中考应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轮复习中,上课不只是简单回顾课本基础知识,最好每节课都要用综合性的题目来引领复习,用联系时政材料的题目进行练习,并注重在练习中掌握重点问题、突破难点问题。
第一轮复习的关键是落实,要求学生结合《经典》等已有的学习资料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除认真研究做好《考试说明》中的题目之外,老师也要根据复习需要自己搜集训练题目,题要精而少,且具有综合性。做到一边复习课本内容,一边进行中低档题的考试训练。
第二轮复习(4月下旬——5月中旬):这一轮复习要抓“专题”,大约需要20多天的时间。目标是提升能力,主要是专题讲座形式。这一阶段复习的目的是辨析各知识块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串联构成科学、系统的知识网络,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从
4月下旬开始,我们进入一个综合复习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要打破课与课、单元与单元、册与册之间
的界限,将相关知识综合归类,形成一条条知识线,进行归纳复习,这就是连“线”的过程。经过第一轮对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如果说我们对教材有了宏观的把握,在头脑中形成了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下一步就需要进一步深入教材,进行微观上的细致掌握,也就是说进一步突出重难点,初步形成灵活运用教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分析认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从而考
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找“点”的过程。我们在复习时应把“点”和“线”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既要归类复习,又要重难点突出。
在这一轮中,更要联系时政热点进行复习。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并不单纯直接考查学生对时政问题的了解和记忆,多数是以重大时政热点问题为背景进行命题。所以在这一阶段复习中,结合热点问题,灵活运用教材知识进行分析,就自然成为此阶段复习的重中之重。在这一环节的复习中,我们引导学生做一些典型题例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选择做什么样的题目这个问题上,我们就需要有一双“慧眼”,科学利用练习题,增强复习的针对性。而不是盲目做大量的题,搞题海战术。近年来的中考试题都鲜明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对考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从试题内容上看,几乎年年都注重对重点知识、重大主题、重要热点的考查。因此,我们也要把这些内容分类归纳,作为一个专题进行复习。
第二轮复习重点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把目标瞄准中档题。要求做到能力训练步步提高,专题训练层层落实,综合训练融会贯通。
第三轮复习(5月中旬——5月底):这一轮复习要抓强化训练,大约20天左右的时间。目标是强化能力训练,也是中考前的冲刺训练,是从知识到能力到心态的全面训练。这一阶段,主要进行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综合测试的临考模拟综合训练,并密切注意中考相关信息及走向。要多训练符合中考理念的习题,以使自己尽快适应中考的要求。在选择材料时,各地历年的中考试题应成为我们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资料。往年的中考试题对我们而言是难得的高质量的练习题。要让学生加强模拟训练,明确并适应新课改形势下的考试形式。我们
在平时练习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每套中考试卷,把每次训练都作为一次实实在在的中考。之后,我们应帮助学生,对失分较多的题目和内容,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把问题解决在中考之前。
除强化训练之外,最后10多天,还要留出一周时间回归课本,强调重要基础知识,加强重点时政掌握,尤其解决重要的时政客观题。这一周以学生为主,但不要完全放给学生,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前两轮基础知识和专题复习及第三轮前十天的练兵考试情况,领着学生回扣课本,找出重点基础知识和时政热点中的重点,也就是说,要尽量领着学生猜出中考中可能要考的问题,具有猜题性质。最后两天,可完全放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复习,自行疏理复习内容,查漏补缺。这两天的作用不可小看,各类学生都能从自身的查漏补缺中获得收益,取得主动权。同时也让学生从紧张的复习中稍微放松一下,做好充分的考前准备,轻松面对中考。
这一阶段主要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培养并加强考感,在做题程序,审题、书写规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根据前面复习情况,反思、整理思路,寻求更好的方法,使知识横纵联系起来,做好充分准备,直面中考。
三、培养能力、掌握技巧,激活中考
在指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新课标下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把试考活考好。在此,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
指导学生更新学习观念,准确把握答题方法。在平时的小测试、模拟考试中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读懂题意,重视学生审题方面的训练。
(2)
指导学生联系教材,向教材寻找观点。如今思想品德中考注重考查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所以,在教学和复习中引导学生用教材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勿离开教材,随心所欲,不切实际地漫谈、乱谈、空谈。训练在平时,运用在考中。
(3)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问题的答案比较
灵活,允许多元化。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答题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主张,特别是联系社会实际或学生实际的问题,一定要思路开阔,观点新颖独到,有创新理念。
(4)
指导学生在平时练习,测评考试中训练语言组织能力,理顺答题思路,归纳答案要点,运用政治术语,掌握答题方法、格式,注意卷面书写等小节。
(5)帮助学生探索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技巧,改变传统试题答案的单一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放性试题一般以某个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在答题要求和问题设计上增加了多样性和灵活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就某一例题开展讨论,大胆提问,让学生做到自圆其说,也可以采用师生共同编写案例的做法,让学生全程参与,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俗话说,熟能生巧,如此反复训练,学生解题技巧自然提高,答题当然得心应手了。此外,我们还应帮助学生认真研究自己的答题习惯,学会科学规划考试时间,训练合理的答题速度等等。
四、细研课堂教学,避免进入复习课误区
误区一:把中考复习课上成新授课都说平时教学像栽活一棵树,容易,而复习好似育好一片林,很难。的确,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众所周知,新授课着重于介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来龙去脉,重在“点”,重在面面俱到。而复习课却不能这样,它应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深刻理解、总体把握,这是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及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重在“点、线、面的结合”。这里所说的“面”就是全面、总体上把握教材的框架,“线”就是把单元、课、框的相关知识点串联、归纳起来,“点”就是重要的知识点。复习课的特点之一是“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特点之二是“通”,融合贯通,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为此,根据八、九三个年级思想品德课的不同特点,我个人认为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课应以情景复习法为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和道德教育等问题,理论难度不是很大,而学生
的情感认知才是第一位,在复习中我们应通过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加强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课的复习应该以案例教学法为主,主要是让学生明确我国的许多法律法规,学会运用不同的法律来分析不同的案例,并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我们应在复习课上设置许多的法律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去进行分析,以此达到学习法律的目的。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应以材料复习法为主,根据历年中考的经验,材料题是中考必考题型,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方针政策等,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但要把握一点,不管是情景的设置,还是案例、材料的分析,都要注重综合性问题的设置,也就是说,通过这一个情景、一个案例、一个材料所设置的问题,它包括的却是我们要复习的一个单元或一个专题的内容。
误区二:复习课上教师自唱独角戏
目前复习课上最为普遍的复习模式是教师先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知识的梳理,然后让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堂训练,最后由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评。一堂课,只听见教师在不停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置学生于一个被动学习的地位。其实,既然是复习课,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应该是有所了解,有所印象,我们何不把这一复习模式进行适当的改革,即先由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再让学生进行一定的知识演练与反馈,教师从中再进行适当的点拨,最后教师再进行一定的总结,这样,既让学生动了起来,也让教师轻松了许多。而且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了,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更强了。
误区三:复习课上复习方法太单一。
说真的,学生很不喜欢上复习课,因为复习课要么就是教师讲,要么就是学生练,要么就是讲练结合。没有了新授课丰富多彩的课件,没有了新授课的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没有了新授课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激烈的思想碰撞。单一的复习方法学生没趣,教师没趣。为了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我认为,复习课也可以借鉴新授课的一些教学方法,比如,我们教师仍然可以搜集一些音乐、图片、录像等资料,制
作出容量较大的课件;对于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练习,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讨论、争论;对于复习题的题型选择上,可选择一些充满幽默感的漫画题、辨析题、情景剧题等,以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复习的效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