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专题党课矢志不忘初心使命,争做一名合格***人(完整文档)

时间:2022-11-13 18:30:02 党课下载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专题党课矢志不忘初心使命,争做一名合格***人(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2专题党课矢志不忘初心使命,争做一名合格***人(完整文档)

专题党课:矢志不忘初心使命,争做一名合格******人

人民日报在文章《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中指出,”生活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无数先烈的国度里,英雄的故事有口皆碑,红色印记随处可见。然而,每个人内心里的红色种子,不会自然而然地长成参天大树,需要不断地呵护她、激活她,使其永葆生机与活力;需要不断地培育她、浇灌她,使其汲取养料茁壮成长。”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杯热土一杯魂。”下面就请大家同我一起,翻开历史的长卷,从先辈的感人故事中探寻******人的优秀品质,充分汲取精神养料,回顾初心、砥砺前行。

一、”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无数******人坚持奋斗的力里之源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向大家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边喊看说:”你吃粽子要加红糖,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老大太进门一看,这个小伙子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但是他浑然不觉啊,还说”可甜了可甜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个小伙子就是我们今天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陈望道,而他育笔疾书追求的真理正是无数******人信仰的起点--《******宣言》。

1919年5月,从日本留学回国的陈望道被浙江第一师范字校聘为国文教员。当时正值五四风潮发展至杭州,陈望道与广大进步师生积极投身其中,一起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并成为”一师风潮”的中心人物,虽然取得了一些斗争的胜利,但也逐折意识到改良是无济于事的,必须对旧制度进行根本的改革,因此必须”有一个更高的判别准绳,便是马克思主义。”鉴于此,陈望道欣然接受上海星期评论社的邀请,决心承担起翻译******宣言》这项伟大而神圣的工作。1919年底,陈望道带者从《星期评论》主编武学同那里得到的日译本和从陈独秀那里得到的英泽本回到老家着手译介工作。为了集中精力,他特意搬到柴房,用两条板凳架起一张床板,点起一盏摇曳的油灯,开始了夜以继日的翻译工作。时值四五月份,吃棕子蘸红糖水是当地的传统风俗,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看着他满嘴的墨水,母亲心疼地问道:”你的嘴巴一定很苦吧”而陈望道却幽默地说:”不苦!一点也不苦!因为啊,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终于,在”费了平时译书五倍功夫”的努力下,《******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成功问世,随即引发巨大反响,进步知识分子争相阅读,到1926年5月,其重印已达17版之多,开篇的那句”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成为无数******人信仰的起点。随着《******宣言》的广泛传播,反动派将陈望道视为眼中钉,处心积虑进行攻击,但他始终坚持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认为”真理总是不胫而走的”,没有什么可以阻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最终胜利。

时间是真理的挚友,从嘉兴南湖的红船到乘风,破浪的巨轮,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建党之初仅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发展到今天拥有9500多万党员的伟大政党,不断乘风破浪,创造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根本就在于对科学真理不懈的坚持与追求。历史已然证明,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确能救中国!”

二、”蜡烛人生亦辉煌”--燃烧自己给时代以光明是无数******人毕生践行的使命担当

”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是萧楚女反复思考的问题。长期的革命斗争经历,使他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日渐明晰。1924年,他在与友人谈话时说:”古今中外的伟人、哲士、贤者、英雄,哪一个不是把自己做成一支蜡烛,点起”为他”的爱之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地让他蜡成灰完事”乍一听”萧楚女”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误以为是位楚楚动人的女子,实则不然。萧楚女原名树烈,不仅是一位阳刚十足的男子,而且还是一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楚女”取自于《离骚》的”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这里的”女”是”贤君”的意思,加之生于湖北,以”楚女”为名,是为表达自己的殷股救国之情。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逐渐扩大,萧楚女如饥,似渴地阅读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报纸,思想得到了极大进步。1922年夏,经恽代英、林育男介绍加入中国******,出任重庆联合中学国文教员。一次,在与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讨论如何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时,萧楚女愤慨说道:”我认为必须要用炸弹般的力里,一举将其摧毁,否则,国人的命运将永远不能得到拯救。”卢作孚听后问道:”炸弹的威力固然强大,但也意味着牺牲与自我毁灭,又不知多少人愿做炸弹般的自我牺牲呢”萧楚女立即说道: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即愿为此炸弹,以全救国救民的夙愿!”1926年3月,毛泽东任所长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学,萧楚女任教员,毛泽东曾回忆说:”农民运动讲习所教书主要靠他。”繁重的工作致使他积劳成疾,面对学生的关怀,他仍坚持上课,并说道”我们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给人以光明和温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应该努力发光,直至最后一刻。”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正在住院治疗的萧楚女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毒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他义正言辞说道:”党人是为民族利益而奋斗的,并时刻准备献身于革命。从入党的第一天起,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敌人见他如此决绝,决定将其杀害。刑场上,敌人奸笑地说:”萧教官,在你这根蜡烛即将熄灭之时,你愿意悔改吗”萧楚女呵斥道:”真正的******人是不怕死的,共产主义运动是镇压不了的!”随后,英勇就义。

”人生应该像一支蜡烛,在黑暗中照耀别人。”萧楚女用自己短暂的一生践行了诺言。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将救亡图存的大义担当在肩,以莹莹之火照高万里长空,给中华民族带来希望,这是无数******人共同的追求。时光流逝、岁月变迁,但永远不变的是******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

三、”敢教日月换新天”--亲民爱民不负人民是无数******人发自肺腑的殷殷期盼

根据《兰考县志》记载,从1171年到建国时的七百多年里,黄河兰考段决口达到143次之多,由于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土壤含碱里大,风沙、内涝、盐碱成了团扰兰考数百年的”三害”。尤其到了1962年冬天,受恶劣气候的影响,数十万亩的庄稼被打毁,全县粮食产里下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党组织派焦裕禄来到了兰考。”兰考是灾区,有很多困难,但也有个好处,就是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这是焦裕禄对兰考最初的评价。为了彻底解决”三害”问题,他下定决心抽组了一个由干部、老农和技术人员组成的调查队在全县开展调查研究。从那时起,每当风沙扬起,他总是带头查风口流沙,每当大雨倾盆,他就一定要亲自去看洪水T流势。就这样,一片又一片土地被用脚丈里,一个又一个数据被现地采集,县里的自然情况越来越清楚,而他本就患有的肝病也越来越严重。为了止痛,他只得用一根棍子顶在右边的椅靠上,时间久了,这把藤椅甚至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坚持工作在一线。1964年3月,正是兰考人民战”三害”初见成效的关键时刻,焦裕禄却因过度劳累倒下了。”肝癌后期,皮下扩散。”这是医生给出的诊断书,即便是在病情最严重的关头,他仍心系兰考人民,向来探望的县委副书记问道:”听说豫东下了大雨,雨多大淹了没有”在得知兰考人民在抗灾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他才长舒了一口气,说道:”我不行了,你们要领导兰考人民坚决地斗争下去。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希望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滩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而这,竟成了他同兰考人民的最后一别。”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于1990年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时填写的这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正是对焦裕禄光辉事迹的生动写照,也深刻揭示出了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深层原因。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作为一名******员,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坚持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牢记初心使命、赓续红色血脉,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的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