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组织主题教育党课讲稿优秀大全6篇
城管局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例文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县委组织部关于开好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通知要求,我聚焦民主生活会主题,对照党章党规党纪,结合工作实际查摆个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深入分析提出整改措施,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机关党组织主题教育党课讲稿优秀大全的文章6篇,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机关党组织主题教育党课讲稿优秀大全篇1
同志们,根据计划安排,今天我围绕“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奋进精神力量”为题给大家上一次专题党课。
近期,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为何总书记高度关注党的理论创新,因为其中彰显着共产党人的历史传承,蕴含着激励共产党人前进的精神源动力。
一、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历史传承
作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遵循的政治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根基和行动引领的无产阶级政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机融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既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也与1840年以来中国自身的实情、中国所面对的世情和世界历史演化基本态势相关联。
中国共产党建党伊始就面对一个带有长期性、根本性和全局性且必须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即如何将萌发于19世纪西欧社会历史条件下、引领无产阶级开展对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科学理论,及时有效地运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及其革命事业,以尽快完成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最为紧要最为迫切的救亡图存任务。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们从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中看到了破解中国顽症痼疾的出路和希望,积极倡导和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落后东方国家的国情和文化高度融合,把马克思主义加以中国化时代化,使其成为创新性的科学理论,真正释放马克思主义统领和引导中国革命的真理力量,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首要政治任务。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反复证明,只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理论创新并将其作为全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核心与关键,我们党才能承担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推演出一个重要结论,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命运是与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密不可分的,任何情况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注重理论的创新发展,我们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遭受失败。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逐步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崭新境界,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使党掌握了强大的真理力量。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
二、学好党的创新理论是每个共产党员的政治任务
一是充分理解“基石”地位。没有革命思想和革命理论,就不会有成功的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思想武器,是我们党的魂脉。马克思主义理论充分汲取和批判继承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优良成果,精辟阐发了人类文明递嬗的基本规律,深刻洞察和科学预测了人类社会演进的总体走向,特别是经典作家通过发现和阐释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通过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由空想转化为现实。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世界文明的卓越成果和“人类精神的精华”,是无产阶级政党认识世界、革新社会、施惠大众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和推进改革开放的有力思想引擎和强大精神动能。
二是注重发挥“指导”作用。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是历史的结论。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广大人民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原因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三是充分激发“奋进”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分析和准确把握党情国情世情,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及时回应和有效破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面对的诸多历史性课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国人骄傲、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进一步彰显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时代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我们要始终如一地用理论创新成果指导激发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动力,不断将理论优势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践成果。
三、如何学好党的创新理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
一是全面系统学习。系统观念是从方法论的角度集中反映了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非常有必要从哲学史和科学史的角度进行深入学习和领会。党的**大报告指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面对利益关系(既包含中国内部的利益关系,也包含中国与外国的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只有正确运用系统观念,视社会为有机整体,协调好部分与整体、眼前与长远,以及中国自身这个系统与世界整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学习也要用系统思维来系统学习。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决定了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活动不是出于理论自洽的内部要求,也不是纯粹的理论学术诉求。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是因为世界出现了问题,才需要去改变。不以问题为导向,理论就可能脱离实际,就可能成为坐而论道的经院哲学,也就于改变世界不可能有任何帮助。只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才能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三是培塑良好学风。学风问题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步入新的历史征程,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判社会发展阶段、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厘清社会问题成因,才能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策略,才能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有所作为。
机关党组织主题教育党课讲稿优秀大全篇2
众所周知,我们的领袖毛主席就是一位卓绝古今,享誉中外的伟大诗人,他的诗词豪迈大气、意蕴深邃、催人奋进,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毛主席诗词,一起品鉴伟人诗词中所蕴含的远大抱负、豪情壮志、顽强意志和乐观豁达,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更好地帮助我们成长成才。
一、毛泽东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诗词创作特点
毛泽东诗词实践活动极为丰富,创作历程遵循了一条这样的路:由自发感知到自觉热爱、由阅读到创作并产生诗学理论。从现已发表的作品来看,毛泽东早年喜古风,少受形式拘束,中晚年则渐喜律诗,认为虽受格律束缚,但意蕴丰富,形式整齐,有更高的艺术美感,因而在律诗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代领袖,毛泽东的诗词反映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直到他去世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历程,展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下面我们以时间为纵线,对毛主席的诗词做一个回顾探索。
一是童少年时代,作为诗人的萌芽阶段,可谓雏鹰展翅。浓郁的乡土文化和清丽的大自然景色,是最宜于诗人生长的沃壤。毛泽东出生在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湖南湘潭韶山.韶山的神话、传说、民歌、民谣、民间故事等乡土文化最典型的特点是平民化、大众化,其内容多是惩恶扬善的,其优点是充满奋发向上、乐观旷达的色彩.这些浓郁而浪漫的乡土文化是培养乡土诗人和造就艺术人才最初的必要条件与催化剂。毛泽东8岁那年随母亲到外婆家拜年,正巧碰上要狮子,欢乐氛围感染了他,遂脱口吟出了他人生中第一首诗(严格地说还只能称作“顺口溜”):“狮子眼鼓鼓,擦菜子(一种常用作打豆腐汤的青菜二原书作者注)煮豆腐,酒放热些烧,肉放烂些煮”。毛泽东一生酷爱山水,山水成为他平生诗歌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这是与他诞生并在其中度过了童年、少年时代的韶山秀美的大自然是紧密相关的。在私塾读书时,曾和先生毛宇居先生对对子: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展现的天赋就让人为之惊叹。他于1910年离开故乡外出求学,第一站是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他在那里留下一首《咏蛙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这些流传下来的诗作,大多朴素明朗,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虽然无法与他壮年时期的创作相比,但亦从稚嫩中见出不凡,并为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诗词的成功,当然有赖于他个人气质上所具备的卓尔不群的艺术思维,而他艺术思维的源头则是韶山乡土文化和青少年时代所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
二是青壮年时代,即诗艺发展成熟阶段,可谓挥斥方遒。毛泽东的诗情来源于上下求索和火热的斗争。20世纪是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登上历史舞台的世纪.从“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毛泽东成长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均亲身参与和领导,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的诗词创作离不开这些火热的斗争生活背景,同时作为史诗也很好地反映了这些伟大的运动和事件。如《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忆秦姚·娄山关》《七律·长征》《沁园春·雪》等等。这些诗词是毛泽东一生中最为成熟的作品,气势如虹,如日中天。特别是《沁园春·雪》,更是毛泽东诗词的巅峰之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此词表现了作者非凡的襟怀和抱负,写景则雄视万里,论史则纵横千古,状物与抒情交融,评古与颂今相替,铸成了这首冠绝艺史、千古绝唱的咏雷词.波澜壮阔的火热斗争是毛泽东诗词不竭的源泉.姚雪垠说:“毛泽东不是为写诗而写诗,而是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大风大浪中培养成的革命乐观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的伟大人格,以及蓄积于胸的革命激情,喷发而为诗,加上他对诗词艺术有深厚的修养兼有天赋过人的才华,所以能写出光辉夺目的诗词”。
三是建国之后的诗歌创作,可谓志在千里,风雷磅礴。新中国成立之后,祥和喜悦的气氛萦绕着京城,这时毛泽东诗词多为唱和、写景、抒情之作,用“一唱雄鸡天下白”“换了人间”“天堑变通途”“六亿神州尽舜尧”“喜看稻椒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中华儿女多奇志”“芙蓉国里尽朝晖”等诸多精美的诗词语言赞美新时代、讴歌新生活,如在视察、游览杭州时写下了一生中极少见的写景诗《五律·看山》《七绝·莫干山》《七绝·五云山》等。他的《浪淘沙·北戴河》和《水调歌头·游泳》,都代表了毛泽东诗词的最高水平,至今读之让人荡气回肠。《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此词意境壮阔,气势奔放,风格豪迈;即景抒情,怀古抒情,情景相融,情事相随;全词意境统一、贯通,气氛融洽;用典确切,寄托遥深。《水调歌头·游泳》是咏长江游泳之第一词:“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 当惊世界殊”感物吟志,见景抒情,展望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前景,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代表作之一.标志着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的时期,毛泽东诗词创作仍处在高峰期,仍保持着锐不可当的气势。
二、从毛泽东诗词中解读诗人的气质特征
毛泽东1949年曾应诗人徐迟之邀,书写过一则题词:“诗言志”(古人云,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这正是“夫子自道”毛泽东的诗词是他一生的政治理想、生活追求、哲学观念、思维方式、生活阅历、切身感受、思想境界、人生情致,创造才能和审美情趣的反映。因而,我们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毛泽东诗词既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也是毛泽东伟大气质和人格的光辉写照。
(一)英雄气质。
毛泽东的英雄气质可以说是他特征最为鲜明的气质。无论是广大人民群众、毛泽东的战友抑或是他的敌人,都不能不承认毛泽东身上存在的这样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毛泽东的英雄气质可以用英姿焕发、雄才大略、雄视天下等词语来表达。他在十三岁就读东山学堂时,一首“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就呈现出一种少年豪气。他在重庆谈判期间发表的《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不知令多少人折服。1947年6月他转战城南庄,国民党飞机投下炸弹,在尚未爆炸一些人连拖带拽拉他进防空洞时,他偏要指着丝丝冒烟的炸弹说“还可以打两把菜刀嘛”。这就是充溢着英雄气质的毛泽东: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三大战役后,卫士给他梳头,发现他头上生出一根白发,他幽默地说:“打了三大战役,害得我白了一根头发。”毛泽东的英雄气质,坚定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信心,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柱石。
(二)天下气质。
天下气质就是胸怀天下,忧乐天下,以天下为己任。如果说英雄气质反映的是一种豪气,天下气质则是在英雄气质基础上又平添了一种境界,一种责任。项羽是英雄,但他的境界定格在“不能锦衣夜行”和“彼可取而代之”上;梁山好汉是英雄,但他们的境界定格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上;唐宗宋祖是英雄,但他们的境界定格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上;毛泽东的境界,是追求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追求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青年毛泽东辞别父母留下的“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诗,充分反映了毛泽东从小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的抱负。还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他就发出“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干谁干?”的呼声。此后,从上海建党到我们不说谁说? 安源罢工,从农运讲习所到挥师井冈山,从反围剿到长征,从抗战胜利到解放全中国......这一切,原动力都是毛泽东的“天下气质”。天下气质的背后是担当、是境界、是责任、是胸襟,也是对大势的把握和驾驭.毛泽东的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气质同他的革命实践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三)自信气质。
自信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一种坚定的自我价值体现.毛泽东自信气质贯穿一生.他曾多次引用少年时期的诗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用以倾述自己的志向,表达自己的自信。如果说青年毛泽东的自信是一种志向和责任,那么参加革命后,实践斗争的锤炼又使他增加了一份能力和智慧.因为他找到了施展抱负的舞台,就是农村根据地;找到了在这个舞台上演出大剧的功夫,就是武装斗争;找到了这出大剧的脚本,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1945年,在风云莫测、险象环生的背景下,毛泽东毅然应老对手蒋介石之邀到重庆谈判,坦然赴之,从容应对,平安归来。试问,此举非大智大勇者焉能处之,非充分自信者焉能为之?毛泽东的自信气质表现在革命实践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政治上,他坚信“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生活上,他畅游长江吟出“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毛泽东的自信不是自我的盲目乐观,而是源于他对人类历史发展根本规律与最终归宿的洞察,源于他对社会矛盾的深入了解和精确判断,源于他为了崇高理想置生死于度外的大智大勇。
(四)风雅气质。
毛泽东一生饱读,成就了他的风雅。毛泽东手不释卷、信手拈来,他的风雅不是矫揉造作,不是附庸风雅,而是真本性、纯天然的风雅,是大气度、雄万端的风雅。毛泽东一生创作诗词百余首,既有“我失娇杨君失柳”的柔肠,又有“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豪情;既有“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浪漫,又有“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慨叹。每一段柔肠、每一段豪情无不透视出他的风雅。人们最为叫绝的词作《沁园春·雪》,以其撼动山河、摇曳历史的气势,不但打赢了国共两党的文坛政治大战,而且成为中华诗词宝库中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千古绝唱.据回忆,毛泽东早年在湖南安化拜访一位老先生时,老先生写了一副上联摆在桌上:“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毛泽东随即写出下联:“清水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其语中的内涵让老先生顿然亲近有加。在井冈山革命处于低潮时,当行军打仗人困马乏,吃不上喝不上许多人悲观失望时,毛泽东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并用诗一样的浪漫语言预言革命高潮的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柳亚子先生曾以“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的诗句赞之。毛泽东的风雅来自于他的浪漫情怀和高度自信,来自于他的文学功底和人生驾驭,这种风雅是黑暗岁月里民众看到的天边朝霞,是枪林弹雨中人们嗅到的战地黄花。
三、用毛主席诗词激励我们勇敢前行
毛泽东的诗词,既像“阳春白雪”那么高雅,又像“下里巴人”那样通俗。领略他的诗词,关键就在于要用他强大的精神力量鼓励我们勇敢前行。
一是学习他“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远大抱负。1910年,17岁的毛泽东离开故乡外出求学留给父亲的言志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理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用“学不成名誓不还”的绝唱,表达了少年时期毛泽东一心向学、志在四方的抱负和志向。青年时期的毛泽东,经历五四运动洗礼后,在橘子洲头联想到当时的革命形势,发出了――“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言壮语,立志要做时代的弄潮儿,击翻压在祖国和民族身上的“三座大山”完成长征伟业的毛泽东,1936年亲自率领红军抗日先锋队东渡黄河到华北前线对日抗战,恰逢大雪,面对雪花纷飞的壮丽河山,毛泽东怀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雄浑豪放的诗篇《沁园春·雪》,他雄视古今,议论英雄,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更是将他的远大抱负诉说得淋漓尽致。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青年怎么样,国家便怎么样;青年有梦想,国家才有未来。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就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作为共产党人,就是要向毛主席那样以国家的利益为根本,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自觉把个人抱负融入到强国梦之中。要有大局意识,正像陈毅元帅诗作中所说的那样:“应知重理想,更为世界谋,我要为众人,营私以为羞。”追寻人生理想,设计个人抱负,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一展宏图。
二是学习他“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壮志豪情。毛主席1959年6月25日回到老家韶山,回顾离家三十二年来进行的不屈斗争和取得的胜利,书写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一充满战斗豪情的诗句,每每读来,总让人气血充盈、激情难抑。回顾历史,在艰难困苦的革命年代,毛主席正是靠着“面对困难不低头,困难面前笑着走”的豪气,“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的霸气,“大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稀米”的勇气,“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虎气,在豺狼当道、夜色如磐的黑暗年月里,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历史纪元。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这壮志豪情就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当前,我们胸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树立“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壮志豪情,把忠、勇、仁、智、信熔铸在为国家和民族利益接续奋进、戮力前行的奋斗历程中。具体来说,就是要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紧盯改革攻坚,紧抓创新发展,真正做到不甘落后、敢为人先,不讲条件、奋发有为,不图虚名、真抓实干,在履职尽责敬业奉献中有所作为。
三是要学习他“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顽强意志。1935年10月7日,毛泽东率领红军指战员,刚取得了青石嘴战斗的胜利,就意气风发地登上六盘山,望着晴空下随风飘扬的红旗,目穷千里,心潮澎湃,吟出了一首气吞山河的《清平乐•六盘山》:激情满怀,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建国后,这首词被镌刻在“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内一座20多米高的纪念碑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老一辈革命家就是凭着“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沾名学霸王”的顽强意志和革命斗志,用生命和鲜血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四是要学习他“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乐观豁达。长征途中,中央红军一路边激战边挺进,甩掉了敌军的围追堵截,穿越荒芜人烟的雪山草地,历尽千辛万苦,跨过万水千山,终于取得了长征的决定性胜利。当部队翻越岷山后,毛泽东心情豁然开朗,他怀着胜利的喜悦和满腔的豪情,吟哦成一首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在那样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毛主席仍能表现出一种大无畏的乐观精神,英雄般的气概和对革命胜利的自信,这种豁达的心境不禁让人感慨万分。我们身边不乏遇到困难,灰心丧气,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的人,其实成功者与普通人并无根本的差别,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是在常人感到走投无路的地方,在艰难困苦面前拼搏不止,矢志不移地向前迈进。毛主席之所以能够写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言壮语,就是因为我们共产党人在艰难困苦面前始终能够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无论环境多么险恶,条件多么艰苦,都能精神振作,心情开朗,不为厄运和困难所压倒,把与艰难困苦作斗争视为人生乐趣。
机关党组织主题教育党课讲稿优秀大全篇3
同志们:
根据中心党委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安排,党委书记要在全中心党员层面讲党课。其他班子成员要在所在支部层面为党员讲党课。支部书记也要在本支部给全体党员讲党课。这是硬性要求,也是主题教育的规定动作。我今天党课的题目是《深刻领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 扎实推动审评查验事业高质量发展》。主要讲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二是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三是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四是自觉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审评查验各项工作。
(我们首先一起来学习第一方面内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也与同志数十年的成长经历、家庭境遇、实践摸索和理论思考紧密相连。
1.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与积淀。同志出身于20世纪50年代初,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大,读过大量的传统文化著作,非常欣赏古诗词、典故,骨子里有很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及精神因素。从2012年当选总书记至今,他几乎在每次讲话中都喜欢引经据典、以古喻今。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爱党、爱国是第一位的,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2.独特的个人经历的影响。同志不到16岁就去陕北插队当农民7年,他了解基层情况,了解中国国情,关心百姓生活,体恤百姓疾苦,有强烈的平民意识。这使他形成了讲实话、办实事的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反对腐败,主张走共同富裕之路,遏制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他希望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让每一个人、每一户家庭都能够享受现代化成果,进而实现世界强国梦、民族复兴梦。
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经过了很多发展形式和阶段。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马克思主义思想揭露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血腥和残酷,展望了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美好前景;列宁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和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给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奠定了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一个以农村人口为多数、以农业为社会基础的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成功地回答了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但都没有解决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的问题。列宁和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有一些探索,但成功的经验不多。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何方并如何进行的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但如何改革开放,我们党和国家还是走了一些弯路,有不少教训的。党的十八大之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一方面,继承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方向和基本特点的解析,继承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论述,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继续发展社会主义,为最终实现人类大同的共产主义而奋斗;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的总体战略和顶层设计、各个领域中重大改革问题的深化、走共同富裕道路、“四个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又有新的探索。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适应中国未来发展需要的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4.改革开放的丰富实践探索。在改革开放的情况下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现代化强国?最初我们并没有经验,因此,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也经历了不少惨痛的教训。从经济特区、经济新区到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从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破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到基层民主、协商民主的发展;从维稳性的社会管理到协商合作的社会治理;从一味学习别国经验到“四个自信”;从军队经商到军队改革;从低端技术的仿造到高科技的自主开发;从单一的经济大国到全方位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的提升,中国改革开放各种成功的经验层出不穷。这些宝贵经验,不但中国未来要发扬光大,而且也很值得别国学习和借鉴。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倡“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走“共同富裕”之路,但限于当时没有任何改革开放的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以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以来,采取了一系列反腐、精准扶贫、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方法,纯洁政治生态、缩小贫富差距、塑造美丽中国、弘扬中华文化。
5.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与发展需要。我们在改革开放中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可是问题也越积越多,有些问题到了非常棘手的程度,影响到党的形象和执政能力。同志担任党的总书记以后,采取果断措施,建立了多个新的领导小组,把分散的高层领导权集中起来,加强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公布八项规定,采取一系列加强党纪政纪建设措施,查处党内外腐败分子,从而纯洁了党、国家、政府和社会,有效遏制了腐败的蔓延,提升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在国际事务方面,由于过去我国综合国力较弱,在全球性、国际性、区域性、多边和双边等国际事务中表现得非常被动,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有限。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运筹帷幄,更加主动地制定一系列全球、国际和区域外交新战略新政策,开展一系列主动的外交活动,积极开拓中国的外交空间,从而在综合国力提升的同时,构建起世界新秩序下的新型外交关系。
由上可以看出,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五年间,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面临国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情况下,果断提出并采取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逐步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个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冲破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绩,使中国从富起来转向强起来,不仅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而且也给风险和危机中的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发展的曙光和未来的希望。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二方面内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二、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
第一方面的重大意义是: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思想武器,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有科学思想的正确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创立,并随着新时代伟大变革而不断丰富发展,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我们党确立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实践充分证明,“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前进道路上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
二是取得新时代伟大成就的决定性因素。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伟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进入新时代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从明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四个伟大”历史使命,到党的**大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战略谋划,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全面部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第二方面的重大意义是: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回答时代课题,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伟大时代产生伟大理论,伟大理论引领伟大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的科学理论。这一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二是深化规律认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理论的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揭示事物的规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把握“两个大局”,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许多重大原理性创新。这一思想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涵盖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领域,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三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正是在“两个结合”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不断彰显民族性,日益显示强大生命力;也正是在“两个结合”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被充分激发出来。
第三方面的重大意义是: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坚定文化自信,立起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进入新时代以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党对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进行深邃思考,把文化自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重要内容,作出一系列战略谋划和战略部署。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呈现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生动图景,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极大增强,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二是引领文化自强,明确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党进一步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展现出更加璀璨的时代风采。
三是激发文化自觉,凝聚了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极大丰富和提升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极大充实和发展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于传承中开新域、于守正中谱新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思想指引和文化滋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华民族的活力、潜力、创造力不断被激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巍然耸立。
第四方面的重大意义是: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当代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世界性贡献。(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注入新活力。进入新时代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特别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极大鼓舞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信心和底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注入强大生机活力。
二是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选择。进入新时代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深入思考“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等重大问题,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走向现代化的全新选择。
三是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新方案。进入新时代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悉国际格局的演变规律,把握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趋势,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为解决人类生存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新方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人类发展绘制了理想蓝图,主张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为世界格局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引领、价值引领,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三方面内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内涵丰富、系统完备、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蕴含着鲜明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次主题教育要求“全面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大报告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概括为“六个必须坚持”。我们要深刻领悟蕴含其中的根本政治立场、重大原则方向、鲜明理论品格、强烈政治担当、科学思想方法和博大精神境界,切实把“六个必须坚持”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遵循,并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1.坚持人民至上,践行群众路线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深入考察人类个体与群体的历史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群众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立基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对群众史观的体会更加深刻。从人民主体地位出发,将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总书记多次告诫全党要站稳人民立场,始终牢记“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坚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健康中国、平安中国、美丽中国建设,还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都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人民至上”这一根本立场的坚守。
坚持人民至上,必然要求把践行群众路线作为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论。对于共产党人来讲,群众路线既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党永葆战斗力的传家宝。这就意味着,要深刻体会“人民”二字的根本性意义,自觉践行群众路线。一方面,要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人民群众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另一方面,要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坚持自信自立,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信是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精神气质,自立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孕育并彰显了中国人民自信自立的民族品格和顽强意志。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清晰表明:中华民族有自信自立的气概,有自力更生的决心,也有自立自强的能力。无论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是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都蕴含着一个深刻而又颠扑不破的真理。那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体现了自信自立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追求。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时,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这不仅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而且是对新时代推进事业发展提出的要求。自信自立的鲜明特征和集中体现就是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独立自主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实证明,这条道路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中国人民自信自立的特质,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因此,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当代中国时代发展的一条正确道路,我们要始终秉持自信自立的要求,毫不动摇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坚持守正创新,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守正创新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方法论特质,也是我们党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并取得辉煌成就的成功密钥。守正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要求根据事物发展的内在要求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性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实践表明,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偏离守正的创新将误入歧途。但是,守正绝不是刻舟求剑,更不是固步自封,而是根据时空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创新,否则就会陷入僵化、陈旧、过时的境地。
总书记在党的**大报告中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这就意味着,要牢牢把握恪守根本与创新探索辩证统一这个原则不动摇。一方面,在立场、方向、原则、道路等根本性问题上旗帜鲜明、毫不含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任何时候都要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守党的全面领导之正、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正,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根本性问题上要守得住、不动摇,始终做到道不变、志不改。另一方面,要以巨大勇气和魄力推进各方面改革创新,积极融入世界发展潮流,在体制机制、技术创新等具体问题上紧跟时代步伐、顺应时代潮流,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4.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问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坚持问题导向是共产党人最重要的方法论之一,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风格。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其中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突破口,从而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正确分析问题、着力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善于发现问题是前提,只有先把问题搞清楚,才能为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奠定基础。因此,要以见微知著的眼光,聚焦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和全面把握。按照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领导干部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深入企业等基层单位,把脉问诊、解剖麻雀,进行问题梳理、难题排查,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特别是要敏锐地意识到“改革开放越往纵深发展,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有待完成的任务和新提出的任务越交织叠加、错综复杂”。发现问题很重要,正确分析问题更见功力。坚持问题导向必须精准分析问题,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纷繁复杂的关联中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从偶然因素中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因此,在问题分析透彻后还要着力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5.坚持系统观念,推动全面协调发展
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在论述事物的联系时,恩格斯曾清晰地告诫人们,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实践一再证明,只有坚持系统观念,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恢宏视野谋划战略全局,坚持系统观念,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指引。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根据新的实践需要,形成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把系统观念运用于各领域各方面,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坚持系统观念推动全面协调发展,首先就是运用普遍联系、全面统筹的观点准确判断复杂形势,避免单一孤立地看问题。只有全面而不是片面、系统而不是零散地分析问题,才能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做到观大势、明大局、谋大事。否则,就会陷入顾此失彼、进退失据、“捡了芝麻丢西瓜”的困境。因此,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要站在系统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准确把握并精密谋划发展战略,牢牢掌握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
6.坚持胸怀天下,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马克思主义把解放全人类作为崇高追求。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同时也把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确立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于深层次看,坚持胸怀天下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之中。中华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协和万邦、兼收并蓄、天下为公、亲仁善邻等,都蕴含着胸怀天下的精神内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体现出胸怀天下的大境界大格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等,都是坚持胸怀天下的生动体现,既凸显了中国特有的大国风范、大国担当,又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处于历史交汇期,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必须继续秉持胸怀天下的理念,顺应世界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普遍愿望,紧扣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大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核心要义以及蕴含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自觉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高举旗帜,忠于职守,踔厉奋发,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大安排部署。
(接下来,我们学习第四方面内容:自觉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审评查验各项工作)
四、自觉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审评查验各项工作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这次在全党开展的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所作的重大部署,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部署,意义重大。我们要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思想武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是要自觉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我们改造主观世界。高度重视主观世界改造,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在这次主题教育中,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切实解决在理论学习、政治素质、能力本领、担当作为、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真正使主观世界得到改造,思想境界得到提升。
1.各支部要明确创建的党建品牌。要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作为党建品牌建设的载体,掀起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潮,引导党员、干部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建功立业。
2.中心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领学带学促学作用,交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案例和体会;要讲好专题党课,重点讲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收获体会,讲改进工作的方法举措,夯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3.各支部要抓实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综合运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交流研讨、线上培训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著作选读》等中央确定的8种学习材料,确保学习全覆盖;要运用好红色教育资源、党性教育基地、新思想现场教学点等开展学习,引导党员干部寻足迹、悟思想、铸忠魂、担使命。
4.按照党中央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工作部署,中心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调研作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方法,在调查研究中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理解,提升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能力,促进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是要自觉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审评查验各项业务工作。我们要围绕**大报告确定的宏伟目标,结合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努力完成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全面履行好审评查验中心职能职责。
1.强化质量保障措施。我们将坚持政治引领,聚焦职责使命,强化我中心食品、工业产品、特种设备、石油化工四大领域工作质量提升。持续高质量完成食品抽样、工业产品抽样,食品风险监测检验任务,做好食品评审和认证认可技术评审工作;严格特种设备资质的技术审查和获证机构的监督抽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深化质量体系建设,推进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
2.发挥技术支撑作用。我们将锚定市场监管“十四五”规划,主动适应市场监管改革需要,持续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专家使用工作机制,为自治区市场监管提供专业的人才技术保障。发挥好我中心作为自治区市场监管专业技术人员的“蓄水池”作用,为市场监管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3.加强科研创新工作。我们将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建立学科带头人机制,培养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认证认可、石化工程等方面的科研新生力量,打造一支市场监管专业技术领军人才队伍。要积极推进科研项目研究和相关领域标准起草工作,着力开展实用型专利、发明型专利研发,谋深抓实服务市场监管的科技创新工作,更好发挥服务市场监管的技术保障作用。要牢牢把握监管为民的核心理念,科学谋划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验室能力提升建设,将风险监测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以食品安全为主线,通过正反向研究,提升我区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水平。
4.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做好基于服务产业发展的基础性研究,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将服务我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向纵深推进。持续推进服务绿色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服务好我区肉羊肉牛产业链的发展。以能力建设为抓手,做好“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专项行动”、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秘书处及其他社会化服务工作,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是自觉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要学会自觉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努力将这一思想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1.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推动审评查验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中心全体干部职工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大精神指引上来,在新征程上,中心党委将注重以政治引领审评查验工作方向,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切实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更加坚强有力。
2.要把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大精神为指导,推动中心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紧密结合审评查验中心工作实际,以政治建设为引领进一步加强党建和业务的深度融合,以党建工作成效推动各项业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3.加强作风建设。坚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动摇,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求真务实,对标对表,对照年初工作计划,对标考核先进要求,逐条逐项全面分析,查漏补缺,加压奋进,争先创优,再创工作佳绩。认真落实总局和区局关于行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切实解决本单位“三多三少三慢”问题,扎实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
4.加强纪律建设。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强化党员干部职工的廉洁纪律建设,加强作风建设和廉洁自律的压力传导,在赴企业开展检查、抽样及各项业务领域派审等工作中,强化制度管理,严格纪律约束,注重监督检查,形成廉政反馈闭合管理,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尽职尽责做好工作。
好,今天的会议及党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机关党组织主题教育党课讲稿优秀大全篇4
同志们:
总书记在党的**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这一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定的政治清醒、强烈的政治担当,对我们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三个务必”浓缩了百年历史经验,彰显了百年大党新时代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涵盖了党员干部必须遵循的宗旨、坚守的作风和发扬的精神,体现了强烈的使命担当、忧患意识和斗争精神,是党员干部接续奋斗的“指路明灯”。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党员干部要从“三个务必”中,读懂理想、奋进、斗争的“精神密码”,以坚定信念、优良作风、斗争精神为“引擎”,推动中华民族巨轮驶向新征程。
一、“三个务必”是新时代对“两个务必”思想的创新发展
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中外历史得出的宝贵结论,也是总结党长期革命实践得出的宝贵结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执政党的地位,容易使党的干部产生官僚主义的习气,也容易产生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党中央对此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多次开展整风,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注重调查研究,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坚决反对各种贪图享乐和铺张浪费现象,坚决惩治各种腐化堕落违法违纪行为。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推动我国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基础上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总书记一针见血指出“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向全党提出“三个务必”,充分彰显了在风云变幻时代背景下党永远不变的初心和使命,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新要求,具有鲜明时代内涵和特征。从时代任务看,“两个务必”提出于新中国成立前夕,面临的根本任务是如何建设新中国;“三个务必”提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聚焦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从论断内容看,“两个务必”针对党在全国执政提出要求,是对“如何执政”作出深刻回答;“三个务必”则是针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如何长期执政”作出科学回应。从实践要求看,“两个务必”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如何继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实践遵循;“三个务必”是针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出的伟大号召和行动纲领。“三个务必”与“两个务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丰富拓展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内涵和时代意蕴。
党的**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务必”,言简意赅、字字珠玑,既强调“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与“船”的问题,体现了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高度统一,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凝结着理论精华,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新发展。
二、“三个务必”是理论根基同一、内在联系贯通的有机整体
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是党跨越70多年时空的对话,变的是数字,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遵循的宗旨、优良的作风,以及一脉相承的自觉和清醒。“两个务必”,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的传承,“三个务必”,则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使命任务,集中体现了新时代、新征程更新、更高标准的政治要求。
首先,“三个务必”的理论根基同一。马克思主义是“三个务必”形成的理论基础。“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是人民性这个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的深刻体现,是对中国发展与政党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指向着要永远将人民置于心中的最高位置。“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的内在要求,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治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时代要求,是坚持自我革命、提高执政能力的永恒课题。“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历史主动精神的生动展现。
其次,“三个务必”的整体辩证统一,是相辅相成、联系贯通的有机整体。“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目标,体现了党的宗旨,决定了“为什么”,是后两个务必的目标归宿。“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保障,体现了党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决定“为什么能”,是其他两个务必的必要条件。“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方法路径,决定“怎么干”,是另两个务必的实践行动。敢于斗争是鲜明品格,是一种精神状态,善于斗争是能力本领,是敢于斗争的实践要求,两者是历史规律性与自觉能动性的有机统一。
三、牢记和践行“三个务必”,答好新时代“赶考之卷”
从“两个务必”升华为“三个务必”,是总书记对党所处历史方位、面临形势任务、党情发展变化进行深刻分析作出的重大论断,彰显了百年大党新时代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深刻体现了我们党牢牢把握时代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的历史自觉、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时刻准备经受重大考验的高度警醒。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牢记和践行“三个务必”,永葆赶考之姿,答好新的时代答卷。
一要永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赶考情怀,答好初心卷。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从党的一大到XX,我们党百年奋斗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作为党的干部,我们要不断叩问初心、守护初心,不断坚守使命、担当使命,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矢志不渝、笃行不怠,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要聚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以更加坚定的历史自信践行党的初心使命,锚定赶考方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做忠于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坚决拥护者和坚定践行者。
二要永葆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赶考清醒,答好作风卷。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风险与挑战的作风保证。中国共产党走的是前无古人的漫漫征途,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赶考之路”,时间的坐标不断向更远处延伸,我们面临的“考场”越来越大,“考题”越来越难,“考试”要求越来越高。居安思危是中国人传承数千年的深沉智慧,我们想要取得越好的成绩,越需要保持高度的历史清醒,越要谦虚谨慎;离目标越近,越要时刻警惕懈怠心态,越要发扬革命精神和奋斗精神。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保持忧患意识、底线思维,决不能骄傲自满、止步不前,更不能丢掉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要继续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敏锐意识和定力意识,在新的征程上创造新的业绩。当前,正是年底收官的关键时期,组织税费收入、发票电子化改革等重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找准位置、定准目标,既立足本职岗位,又抓好协同配合,以严谨细致、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抓好落实,完成任务,实现目标。
三要永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赶考精神,答好担当卷。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斗争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政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是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我们党依靠斗争赢得过去,也必将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前进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存在诸多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唯有斗争,才能破难题、解困境,在新的赶考路上一往无前。不管是老党员,还是青年党员,我们都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敢于斗争、勇于斗争的志气、骨气、底气;要增强斗争的本领,以理论武装淬炼过硬的政治素养,以实践锻炼锻造过硬的能力素质,以坚定的政治定力经受起各种重大斗争考验;要坚持底线思维,始终保持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砥砺前行,以自觉的斗争实践,开创工作新局面,把自己的党员身份亮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中。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机关党组织主题教育党课讲稿优秀大全篇5
同志们:
总书记在党的**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这一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定的政治清醒、强烈的政治担当,对我们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三个务必”浓缩了百年历史经验,彰显了百年大党新时代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涵盖了党员干部必须遵循的宗旨、坚守的作风和发扬的精神,体现了强烈的使命担当、忧患意识和斗争精神,是党员干部接续奋斗的“指路明灯”。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党员干部要从“三个务必”中,读懂理想、奋进、斗争的“精神密码”,以坚定信念、优良作风、斗争精神为“引擎”,推动中华民族巨轮驶向新征程。
一、“三个务必”是新时代对“两个务必”思想的创新发展
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中外历史得出的宝贵结论,也是总结党长期革命实践得出的宝贵结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执政党的地位,容易使党的干部产生官僚主义的习气,也容易产生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党中央对此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多次开展整风,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注重调查研究,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坚决反对各种贪图享乐和铺张浪费现象,坚决惩治各种腐化堕落违法违纪行为。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推动我国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基础上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总书记一针见血指出“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向全党提出“三个务必”,充分彰显了在风云变幻时代背景下党永远不变的初心和使命,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新要求,具有鲜明时代内涵和特征。从时代任务看,“两个务必”提出于新中国成立前夕,面临的根本任务是如何建设新中国;“三个务必”提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聚焦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从论断内容看,“两个务必”针对党在全国执政提出要求,是对“如何执政”作出深刻回答;“三个务必”则是针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如何长期执政”作出科学回应。从实践要求看,“两个务必”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如何继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实践遵循;“三个务必”是针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出的伟大号召和行动纲领。“三个务必”与“两个务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丰富拓展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内涵和时代意蕴。
党的**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务必”,言简意赅、字字珠玑,既强调“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与“船”的问题,体现了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高度统一,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凝结着理论精华,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新发展。
二、“三个务必”是理论根基同一、内在联系贯通的有机整体
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是党跨越70多年时空的对话,变的是数字,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遵循的宗旨、优良的作风,以及一脉相承的自觉和清醒。“两个务必”,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的传承,“三个务必”,则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使命任务,集中体现了新时代、新征程更新、更高标准的政治要求。
首先,“三个务必”的理论根基同一。马克思主义是“三个务必”形成的理论基础。“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是人民性这个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的深刻体现,是对中国发展与政党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指向着要永远将人民置于心中的最高位置。“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的内在要求,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治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时代要求,是坚持自我革命、提高执政能力的永恒课题。“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历史主动精神的生动展现。
其次,“三个务必”的整体辩证统一,是相辅相成、联系贯通的有机整体。“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目标,体现了党的宗旨,决定了“为什么”,是后两个务必的目标归宿。“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保障,体现了党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决定“为什么能”,是其他两个务必的必要条件。“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方法路径,决定“怎么干”,是另两个务必的实践行动。敢于斗争是鲜明品格,是一种精神状态,善于斗争是能力本领,是敢于斗争的实践要求,两者是历史规律性与自觉能动性的有机统一。
三、牢记和践行“三个务必”,答好新时代“赶考之卷”
从“两个务必”升华为“三个务必”,是总书记对党所处历史方位、面临形势任务、党情发展变化进行深刻分析作出的重大论断,彰显了百年大党新时代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深刻体现了我们党牢牢把握时代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的历史自觉、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时刻准备经受重大考验的高度警醒。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牢记和践行“三个务必”,永葆赶考之姿,答好新的时代答卷。
一要永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赶考情怀,答好初心卷。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从党的一大到XX,我们党百年奋斗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作为党的干部,我们要不断叩问初心、守护初心,不断坚守使命、担当使命,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矢志不渝、笃行不怠,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要聚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以更加坚定的历史自信践行党的初心使命,锚定赶考方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做忠于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坚决拥护者和坚定践行者。
二要永葆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赶考清醒,答好作风卷。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风险与挑战的作风保证。中国共产党走的是前无古人的漫漫征途,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赶考之路”,时间的坐标不断向更远处延伸,我们面临的“考场”越来越大,“考题”越来越难,“考试”要求越来越高。居安思危是中国人传承数千年的深沉智慧,我们想要取得越好的成绩,越需要保持高度的历史清醒,越要谦虚谨慎;离目标越近,越要时刻警惕懈怠心态,越要发扬革命精神和奋斗精神。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保持忧患意识、底线思维,决不能骄傲自满、止步不前,更不能丢掉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要继续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敏锐意识和定力意识,在新的征程上创造新的业绩。当前,正是年底收官的关键时期,组织税费收入、发票电子化改革等重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找准位置、定准目标,既立足本职岗位,又抓好协同配合,以严谨细致、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抓好落实,完成任务,实现目标。
三要永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赶考精神,答好担当卷。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斗争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政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是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我们党依靠斗争赢得过去,也必将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前进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存在诸多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唯有斗争,才能破难题、解困境,在新的赶考路上一往无前。不管是老党员,还是青年党员,我们都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敢于斗争、勇于斗争的志气、骨气、底气;要增强斗争的本领,以理论武装淬炼过硬的政治素养,以实践锻炼锻造过硬的能力素质,以坚定的政治定力经受起各种重大斗争考验;要坚持底线思维,始终保持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砥砺前行,以自觉的斗争实践,开创工作新局面,把自己的党员身份亮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中。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机关党组织主题教育党课讲稿优秀大全篇6
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深刻剖析并牢牢把握“守正创新”的涵义十分重要。
一、所谓“守正”,即守正统、护正道。“守正创新”之“守正”,包含以下三层意思:
守理论之“正”。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当代社会主义中国坚守的理论之“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全世界无产阶级从此有了自己的理论武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带领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党的**大报告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守文化之“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当代社会主义中国坚守的文化之“正”。今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组成。此三者既一脉相承,又是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先进文化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
守历史之“正”。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和百年多的近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当代社会主义中国坚守的历史之“正”。一方面,五千年的文明史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留下了无数的物质财富和精神积累。另一方面,百年多的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必须要清晰把握和了解的一段屈辱苦难史——由此,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是中国革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等历史结论。
二、所谓“创新”,即首创性、原创性。具体来说,“守正创新”之“创新”含有以下三层意思:
创理论之“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当代社会主义中国开创的理论之“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集中论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及“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硕果。
创文化之“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当代社会主义中国开创的文化之“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时代以来,总书记对文化建设在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在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宣传和弘扬上,取得了一系列的硕果。
创历史之“新”。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当代社会主义中国开创的历史之“新”。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三、所谓“守正创新”,是在坚持守正的基础上力求出新,这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平稳推进的路径。
“守正创新”中的理论逻辑。任何一种理论的诞生和发展,都立足于实践的基础之上。任何一种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都依赖于实践基础上的检验。马克思主义亦是如此!因此,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既没有停止过对马克思主义的遵循与坚守,也没有停止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恰是“守正创新”的硕果。正是这种始终活跃、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指导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走向成功与胜利。
“守正创新”中的文化逻辑。生命力旺盛而顽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兼容并包、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文化的结果,已暗含了守正创新的本质。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另一方面,自新时代以来,我们不仅身负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同时还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和践行者”。党的**大报告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守正创新”中的历史逻辑。历史如河流,持续不断;历史是镜子,可鉴兴替。把握历史逻辑,不仅可以揭示社会发展奥秘,还可以把握社会未来的前进方向。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以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180多年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10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实践史的宽广历史视野,探索治国理政的经验且牢牢把握历史主动,由此取得了“完成脱贫攻坚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及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等成就。不仅如此,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等理念和模式的提出和推进,亦恰是“守正创新”的硕果。我们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