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范文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一、项目背景和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的目标已经从传授理论知识转变为培养实践能力。实训基地的建设旨在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场所,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室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目标
1.提供适宜的实训环境:建设一流的实训场所,提供适合各个专业的实训设备和材料,满足学生进行各类实训活动的需求。
2.提高实践能力: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营,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促进学生就业: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
4.推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与相关企业进行深入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岗位。
三、实施方案
1.基地选址和规划
基地选址应考虑到交通便利、面积合适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选址后需进行详细规划,包括实训设备的布局、实训场所的划分、实训材料的采购等。
2.设备设施建设
根据各专业的实践需求,购置适合的实训设备和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工具、仪器仪表等。同时要考虑到设备的耐用性和可维护性,确保设备能够长期使用。
3.教师和技术人员培训
为保证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营,需要培训一批合格的教师和技术人员。培训内容包括实训设备的操作知识、实践教学方法和故障排除等。
4.实践教学计划制定
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包括实训课程的安排、学生的实践任务和实践评估等。通过实践教学计划的执行,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
5.校企合作
与相关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机制。通过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岗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6.实训基地管理
建立健全的实训基地管理机制,包括实训活动的安排、设备的维护、安全管理等。同时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和改进实训活动。
四、预期效果
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3.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4.提升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高素质学生报考本校。
总结起来,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主要包括基地选址和规划、设备设施建设、教师和技术人员培训、实践教学计划制定、校企合作以及实训基地管理。预期效果包括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及提升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通过实践基地的建设和运营,学校将培养更多具备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篇二: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范文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大全)
第一篇: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大全)
漯河市源汇中等专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奖励评审试行标准。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省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教育部、区教育厅对职业院校教学设施设备要求的标准及学校实训仪器、设备现状。
3、源汇中等专业学校2009年-2011年发展规划;
二、基本情况
源汇区中等专业学校是源汇区唯一一所承担中职学历教育、全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和农民工转移培训任务的中等职业类学校。区划三年多来,学校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职业教育政策,区委、区政府、区教科体局的大力支持,给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学校在校企合作、职业技能培训、职教招生、学生以工助学(顶岗实习)、毕业生就业、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校生规模逐年攀升,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现有在校生2652人,教职工118人。与广东清远荣华柯式印刷有限公司、鹤山雅图仕、河源利事威、深圳比亚迪等公司签订有校企长期合作协议,学校成为其挂牌人才培训基地,负责该企业在当地的招工及培训事宜,为学生以工助学、毕业生就业安置、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三年来,我们先后组织了七个批次共2800余名同学到合作企业进行了为期3~4个月不等的以工助学(顶岗实习)活动,学生月收入均保证在1100元以上,即增加了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开拓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岗位技能,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真正实现了“零学费入学,零生活费求学”的目标。自2006年起,学校还在区劳动局的指导下,有序开展农民工转移培训六个批次近16000人,全部顺利安排到南方大中型企业就业,月收入达到1200~1800元。
自区划以来,学校一直坚持“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办学方针,从2006年实现本科上线零的突破以来,对口高招上线率逐年上升,2008对口高招,又上新台阶,本科上线人数达到了146人,专科上线比率也达到了80%,实现了近几年来的跨越式发展。未能升学的毕业生,学校根据其个人自愿的原则,采取了引导学生自主择业、帮扶就业、安置就业三种途径,确保了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满意率达到98%以上。畅通的就业渠道,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08年春、秋两季,学校较顺利地完成了即定招生目标,完成全年招生962人。为1582名同学办理了各工种中级、高级技能等级证,实现了学生毕业后的双证(毕业证、技能等级证)制。学校被市教育局评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招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漯河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技术辐射工作方面,学校利用骨干专业养殖专业的专业课教师优势,以王恩勤老师为主成立的源汇中专养殖技术服务中心,在大刘镇开设专门营业场所,为学校周边农户提供“产前供苗,产中供技术,产后包销”的一条龙式服务。目前技术辐射范围已涵盖大刘、空冢郭、问
十、阴阳赵,西平宋集、权寨,舞阳吴城,郾城龙城等八个乡镇近百个村庄300余养殖户,每年帮助农户创收近千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2009年元月起实施的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将源汇区原有两所中中学校进行了合并,形成新的源汇中等专业学校,更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建设的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发展规划、职业教育的需要和特点及源汇区产业发展格局,严格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设施设备要求的标准,多方筹措资金,分期建设,逐渐完善,以满足学校的发展需求。
四、建设地点
根据源汇区总体规划,学校实训基地选址在学校本部。
五、建设规模
源汇中等专业学校实训基地一期建设规模:建筑面积5400m2,主要布设为:养殖专业病理分析实验室200平方米,计算机(电子商务)室800平方米,电子电器实验室800平方米,客房演示室800平方米,数控技术车间1600平方米,兽医门诊部100平方米,兽医服务中心400平方米。水产养殖基地400平方米,器材室200平方米,准备室100平方米。
六、建设方案
(一)设施建设
1、建筑群体设计
源汇中等专业学校实训车间建筑群均采用混合结构。
2、室内外装修
(1)源汇中等专业学校实训车间建筑群室内均采用全瓷防滑地板砖。
(2)内墙面、顶棚为水泥砂浆抹面刷中档乳胶漆。
(3)窗子均为塑钢窗,一层带防盗栏,外门为防盗门,其它均为木制门。
(4)外墙部分正面及侧面均贴面砖,背面墙为防水涂料。
(二)设备建设
1、设备及仪器布置:
严格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对中等职业教学设备要求的标准,每个实验操作室按40-60个工位计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
2、设备及仪器购置安装:设备及仪器购置经与多家厂商联系后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
(三)师资队伍建设
1、积极引进面向社会和企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师或高级技师,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改善师资来源结构,利用他们高超的专业技艺以及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来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效率。
2、招收大学毕业生,并通过一定的实践培训,充实教师队伍。
3、利用教师休课学期和部分教师待岗培训期,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深入生产一线,参加企业生产实践,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专业技能;,也可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作用,建立教师换岗轮训制度,强化训练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鼓励教师努力获取各类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以及本行业相关的技术职称,专业教师实行持证上岗,使部分教师转变成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专业实践教师。
4、有计划地选派指导教师到全国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学习,系统地学习有关教学法,方法论和心理学等知识,不断提高指导教师教学能力;
5、重点培养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教学骨干,对中青年指导教师可采取建立教师教学进修制度的办法,以老带新和赴重点高职院校的名师或专业带头人为指导教师,在相应专业中开展实践性教学进修,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重视专业带头人、学术梯队建设及专业教师的“双师”资格培养。
七、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一)实训基地基础性建设总投资概算为378万元,设备类购置投资约500万元。
(二)资金来源
实训车间建设总投资878万元。
(1)申请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资金600万元
(2)申请建设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项目经费和扶贫项目资金200万元。
(3)自筹78万元。
八、实训基地建设时间
实训基地在多方积极筹措资金前提下计划2009年10月开工建设,2010年7月交付使用;2010年8月~12月实训设备、仪器购置安装调试完毕。2011年元月投入使用。
2008年12月4日
第二篇: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电子商务实训基地
建
设
方
案
经济管理学院2013月9月24日
目
录
一、全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现状..............................................................................................3二、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1.............52.............53456三四1...........102、专业定位明确...........................................................................................................................、、、、、、电物电项、专专子流子业业商管商目务理务建招核专专生心业业实设生实实训的对课践践基可源象程教教地学学建行与及进进设性学简程程目分充制....................................................................................................................6介....................................................................................................................6表:................................................................................................7表:................................................................................................8标...................................................................................................10析...........................................................................................................10足...........................................................................................................................、培养规格...........................................................................................................................、培养目标...........................................................................................................................
...113411五12六12、、、电硬软子件件商务部部实分分训::基((地仅标设备供准配参报置...................................................................................................13考)............................................................................................................13价)............................................................................................................26一、全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速度及招生规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逐步扩大。截止目前,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院校已达上千所,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不同层次的电子商务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电子商务类人才也连续几年居热门需求岗位排行榜前列。《2012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报告》中显示:电子商务行业人才需求强烈,招聘压力大的企业占40.91%;每月都有招聘需求的企业占27.27%,而且,由于行业发展迅速且竞争激烈,为了夺得市场,许多企业也没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培训员工。所以,对于电商企业而言他们缺的,主要还是缺直接能够上手的、有工作经验的员工。据2012年4月18日淘宝网淘工作频道数据显示,仅从2012年4月2日到18日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全部电子商务职位需求数是88870条。而从2000年来,教育部批准设置电子商务专业的339所本科高校和650多所高职高专,每年大约有8万多毕业生,也只能满足这个产业半个月的人才需求。
、预期效益分析..........................................................................................................................、、专毕业师业资生力需量有大保于证..................................................................................................................11供..........................................................................................................................
随着电商产业逐步发展,目前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已呈现出四个显著特点:
第一,需求量大。
随着这几年各行业竞争的加剧,买方市场的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电子商务人员的需求则与日俱增,需求量巨大。《2012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报告》显示:81.82%的企业存在招聘压力;45.45%的企业招聘压力源自企业快速成长;59.09%的企业预计在一年内会有大规模招聘需求。
第二,行业需求面广。
从传统的生产制造行业到热门的房地产、汽车、保险、金融、快速消费品、农业、贸易等行业,都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有较大的需求。
第三,专业需求岗位多。
包括:设计类:电子商务平台美工设计;开发类: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开发;运营类:电子商务网站运营;营销类:网络市场调查、电子商务支持系统的推广、网络营销专家/经理/助理;商务类:商务智能分析;管理类:营销分析管理、电子商务平台综合管理、电子商务综合管理;外贸类:外贸电子商务;策划编辑类:
电子商务平台设计、新型网站服务商的内容服务,等等。第四,普遍要求有相关岗位的从业经验。
掌握电子商务综合技能的院校学生尤其受到企业的欢迎,与此同时,对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学生毕业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快速的适应岗位的能力。
因此,该行业的人才缺口相当惊人,预计我国在未来10年大约需要200万名电子商务专业各类人才。从社会调查实践来看,绝大多数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已陆续步入电子商务行列,采用传统经济与网络经济结合的方式生产经营。根据这个现象,中小企业步入电子商务行列急需电子商务人才,所以电子商务就业前景是有希望的,国家政策正在大力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商务部已经对电子商务给予极大重视。
二、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电子商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电子商务技术,能在工商企业从事商务运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培养规格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要求:2.1知识要求
2.1.1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和经济法规;
2.1.2熟悉经济学、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
2.1.3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基本语言及程序编制的基本方法。掌握数据库、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2.1.4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知识;2.1.5掌握其他必备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
2.2能力要求
2.2.1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进行商务活动,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2.2.2能熟练运用电子商务技术、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方法,从事电子商务的运作和管理工作;
2.2.3具有从事电子商务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对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2.2.4获得英语等级证书;
2.2.5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的电子商务师资格证书。2.3素质要求
2.3.1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2.3.2良好的职业素质;
2.3.3健康的身体素质。
3、专业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及“三校”毕业生。学
制:三年,学习期限3-4年。
4、专业核心课程及简介4.1课程名称:电子商务概论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概念、特性、体系、种类、安全技术等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培养学生使用新技术进行商务活动、运用计算机处理经济和贸易中的交易问题的能力。4.2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网络基础知识和网络操作系统,掌握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规范和基本原理,并通过实践使其具备建设网络的初步能力。4.3课程名称:网络营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战略计划、市场调研、网站建设、网络营销渠道管理,网络促销、网络营销环境、网络营销战略、网络营销方案制定、电子商务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网络时代的一系列新的营销理念、营销方法和营销手段,具有利用网络进行营销实践的能力。
4.4课程名称:网页制作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网页制作中的网页编辑、Web图像制作以及网页中动画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网页制作的基本方法,具有制作网页的能力。
4.5课程名称: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现代物流基础知识和物流的基本功能,掌握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关系,能够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开展现代物流管理。4.6课程名称:电子商务结算与支付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电子商务结算与支付的基本理论,了解常用电子支付工具,掌握电子商务贸易中使用的多种单据方式,能使用各种贸易单证进行贸易结算。
4.7课程名称:网站建设与管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电子商务网站运行的技术环境和当前流行的网站开发技术与工具,电子商务网站规划的意义和具体内容,电子商务网站内容设计
的流程、网页的构建过程网站管理的具体内容和管理系统的建立。掌握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工作流程与电子商务网站的类型、结构及功能,具有网站建设和维护的基本技能。
5、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进程表:
6、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程表:
三、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结合《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充分发挥学院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区域内行业企业、产业、教育、科研院
所等电子商务力量,有效整合区域资源,构建区域电子商务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同时,促进和完善我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和校内教学实训条件,参照企业对电子商务实际工作岗位要求,强化电子商务实践技能培训,帮助学校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且实践教学技能强的实验教学团队,培养能承担电子商务各岗位任务、胜任电子商务各岗位的人才,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辐射能力等方面显著增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第一、统筹电子商务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以层级化的电子商务岗位实践为导向,优化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计划。
第二、构建理论课程体系与实验课程体系相结合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第三、从企业的角度帮助学院优化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培养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电子商务人才。
第四、通过学院电子商务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帮助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提高实验、实训教学能力。
第五、完善学校电子商务实验、实训条件,为提高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师生实践能力提供支持。
第六、培养区域产业、行业、企业发展急需的各类电子商务实践及创新人才,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增强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能力。
四、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1、生源充足
项目建设单位所在地人口资源和潜在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同时,本校凭借自身多年来的创造的特色专业的影响力,吸引了大量高中毕业生前来就读,电子
商务专业已经成为热门专业。经济管理学院现有学生2200余人,设有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建筑经济管理等专业,专业设置体现了区域特色。
2、专业定位明确
根据职业教育的要求,建有会计信息化实训室、手工实训室、物流管理软件模拟实训室、电子商务软件模拟实训室、建筑施工现场模型(沙盘)室、建筑施工预决算软件模拟实训室;拥
有校外实训基地8个。
经济管理学院按照工学结合的基本制度,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形成了“工学交替,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符合职业教育新要求的能力培养体系。
本校电子商务在师资力量配备、专门人才引进上加以倾斜,通过多年持续不断的专业论证、课程优化,教法改进,校企合作等多途径下功夫,着力精心打造,成为本校特色专业,具备了建设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的基础条件。
3、专业师资力量有保证
经济管理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兼职(课)教师53人,专任教师中硕士学位以上10人,专兼职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20人,其中有10人为各行业高级工程师等,中级职称人员20人,其中工程师等8人,是一支职业性特征很强的教师队伍。
4、毕业生需大于供
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大力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与国内500多家知名企业达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52家单位(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广阔的就业渠道使学生在毕业前夕就被用人单位聘用,就业率持续多年保持在96%以上。我院2012届毕业生,已于毕业半年前被西安铁路局、中铁四局、北京恒安卫士(轨道交通)安全防范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上海禾健时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宁波技嘉科技有限公司、索尼数字产品(无锡)有限公司等企业聘用,我院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思想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协作精神好、适应速度快”赢得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五、预期效益分析
该基地建成后,可综合毕业学生就业方向及就业岗位需要,形成全方位、综合性、应用广泛的电子商务实训平台,拓宽学员实训的实训范围及实训深度,以帮助学员的广泛就业,并提升就业岗位质量和层次,满足电子商务产业的需要。
第一、满足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的全面需求,基地建设以创业实验为核心,涵盖认知实验、验证实验、应用实验几个层次。
第二、基地建设以电子商务为主体,带动了与之相关的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电子政务等课程或专业的实验室建设,也为学校将来拓宽专业建设夯实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响应教育部的要求,提高教师素养与水平,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第四、满足项目化、案例化的教学目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引出岗位任务及完成任务所必须的通用能力、核心能力和拓展能力,再将具体的职业能力组织为由易到难的若干企业实际工作任务,若干工作任务的又可设计出具体的工作情景,采用企业实际案例形式展开理论教学;引入实际运营的项目开展实验教学,辅助理论教学工作。
第五、新的实训基地有利于实现“三个结合”,即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工作与学习相结合,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从而在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取得更大成效。
第六、形成一个稳定的实训和创业就业网站,为工学结合、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第七、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经贸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规模由年均80人扩大到150人;引入中国互联网协会、百度的培训项目,提高本校学生
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的专项技能能力,服务区域经济;且可以面向社会开放,预计每年可为社会培养人才500名以上。
第八、创建一个全程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六、电子商务实训基地设备配置
1、硬件部分:/51/51/51/51/51/51/51/51/51/512、软件部分:26/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第三篇: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实训基地
建设方案
连云港市技工学校
机床切削加工专业
2009年2月
一、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围绕着培养学生具备高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使之主要成为高职教育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和载体。其建设的指导思想为:根据专业教学要求,使专业实践教学具有相对稳定性,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具有先进性,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示范性,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具有规范性,与理论教学和技术发展同步的结合具有紧密性。
1.基地建设的特点、功能与作用:
努力建设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使之具备以下功能、特点与作用:
(1).使基地成为高职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学基地。
根据中技生教育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成就业岗位所需的岗位能力训练,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成为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技能的场所,还应加强现场模拟教学的组织与设计,提供一个与实际职业岗位相贴近的技能训练空间,让学生在有目标的实践训练前提下,通过一些设计性、探索性、开发性、工艺性和综合性等的模拟训练,使学生到达就业岗位后,不会对所处的环境,所遇到的工艺、技术、设备、生产组织管理等问题感到陌生,从而缩短了岗位适应期。同时培养并逐步使学生形成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良好的工作品质和职业道德的个人能力以及与人协作、交往的社会能力,使之具备实践性强和有利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特点。(2).使基地成为科研项目开发的基地。依据专业教学要求和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科研的要求,投入必要的教学仪器与设备,并根据科技发展和技术工艺的更新,适时添臵和更新仪器设备,注重不断提高仪器设备的现代科技含量;同时发挥专业部科研人员和先进实验设备优势,鼓励教师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和技术转化,推动专业部科研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科研,教师也让学生早接触先进的仪器设备,早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基地全天开放,教师积极参与与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形成教学科研的有机结合,使之具备技术含量高新的特点。(3).使基地成为行业技术、信息资源和培训的中心。
加强与企业的联合与协作,及时把行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反馈到实践基地,使实践教育能及时体现出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同时充分发挥基地高新设备的功能,开拓为社会提供技能鉴定、技能等级考核、材料检验检测、劳务培训、课题研究、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使之具备开放性特点。
(4).使基地成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基地。
充分发挥人、财、物优势,通过面向社会开放、与企业合作、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新产品的开发与检测、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对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决等途径,使基地逐步形成具有教学、科研、项目开发与产品生产的条件,使之具备产、学、研为一体的特点。
2、基地的实践教学、科研及生产的相互促进与开发
职业教育突出职业性特点,职业教育突出培养高技术应用性人才特点,而作为技工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高新设备、科技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把应用科技推向市场,把项目、产品的开发来引导市场。使教学、科研、生产三者相互促进,是每一个技工学校在实践性教学基地的建设中所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实践证明,产、学、研结合的途径,能使得教学、科研与生产相互联动与促进。有利于推进全面素质教育,有利于突出能力培养,有利于创新精神、科研意识的养成,有利于提高办学的教学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地产、学、研为一体开发的指导思想:
(1).提高设备利用率,变纯教育投入为产出化投入。充分利用基地的检验检测设备,开展对行业和社会的技术服务,使基地成为行业区域性培训中心;其次结合当地经济发展趋势,投入相对超前的高、新、精、尖设备,既服务于教学,又通过对外开展技术服务、产品生产加工,把纯教育的投入为产出化投入。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
(2).校企协作,以科研促教学。
以校外实习基地为桥梁纽带。加强与企业的协作,发挥设备优势、人才优势,优先为挂牌实习企业作好服务。将企业在生产实际中所遇到的工艺性、技术性、管理性和经营性难题及案例,作为专题,通过课余兴趣小组形成,由师生共同研究开发,以此来带动教学,使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同时接受由企业委托的项目开发、产品研制课题,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使学校和企业科研人才相互渗透。通过联合开发,即可推动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经济活力,同时也给学校注入了科研动力,使学校逐渐形成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的氛围,来带动经济的发展。
(3).将实践性教学内容直接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根据学生学习阶段,将一些实践性教学内容直接融入到生产实际中去,与生产过程相结合。利用课题兴趣小组形式和教学要求,把基
地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尽早接触到生产实际,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安装小型业务,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操作,在指导教师或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在有偿服务中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建设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
作为技工学校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立足于行业、面向社会,从基地的规划、设计到设备仪器的投入,以及师资力量的配备等方面,本着高起点、高标准和功能范围广的要求,力求把基地建设成为行业乃至社会一流的实践教学的基地,在满足技工学校教育实践性教学要求下,同时也能为行业、社会的技术性人才的需求而开展的各类专门性培训,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为行业、社会开展实践性教学。
(1).为全市乃至其他区域的技工学校开展实践性教学。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作为技工学校由于校内实践教学场地、设备、师资等方面的不足,而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对技校教育和实施3+2教学模式的学校,通过采用统一的实践性教学大纲,统一的实践教学条件,统一的实践教学模式,使接受技校职业教育的学生其专业技能达到相对统一的水准,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好中技生与高技教育实践性教学的衔接和层次问题,使基地成为区域性和跨区域的实践教学培训中心;(2).承当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由于其实习内容的要求与企业生产不相衔接而进行的模拟实训任务,通过对仿真工作环境的创设,以弥补在企业实习的不足;
(3).加强与企业和有关厂家的密切联系与合作,承担有关厂家和企业为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而进行的适应性培训和针对性培训,继而成为企业和厂家为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进行操作、演示与培训的中心;
(4).结合行业新标准、新规范的实施,为社会开展推广性和示范性培训;为企业因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而开展的知识更新和岗位培训,为介绍本行业国内外最新成果,发展趋势预测等开展的拓宽知识面的时事培训;
(5).开展对外劳务输出培训,充分发挥基地的场地、师资条件,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功能与作用,与有关企业联合,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培训,通过培训不仅使基地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能将国际劳务对专业技能要求的有关信息,反馈到基地,并充实到实践教学中去。
通过以上几项开放性实践教学基地功能的开拓,不仅优化了教育资源,同时能及时掌握和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发展动向,使实践教学与技术发展同步。
4、建设面向社会的行业技能培训、考核与鉴定的中心
实践基地除了面向本校学生及技工学校学生开展实践性教学外,还应着眼于社会,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社会化功能,把实践基地社会化作为基地建设的一项重要的目标。
(1)、向社会开展对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之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并通过职业技能鉴定,使之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
(2)、开展对企业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由于企业发展或行业技术发展决定了在人才需求上有着不同的要求,由对熟练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基地应为企业和行业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服务;
(3)、开展对社会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转岗培训。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是通过职业培训来实现的,基地应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技术培训发挥作用;
(4)、开展对企业因技术工艺更新、先进设备引进而进行的知识更新和岗位培训,为企业在岗人员及时掌握行业最新技术和工艺,掌握高新设备的操作积极提供服务。
因此,在建设实践基地时,无论在实训设备、教学计划及师资配臵上,都将考虑实践基地社会化的因素。
二、改革现行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及实践教学综合管理水平
1、改革实践教学大纲、计划,探索建立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
实
践性教学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强调要与理论教学并重。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点,其实践性教学不仅仅是为验证理论、提高动作技能,而应侧重于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对某类产品加工制作的工艺过程进行教学,侧重于对学生将已有的设计、决策、规划等成果进行创造性地实施转换成产品能力的培养。而以往某些实践性教学往往是仅为了验证理论、为理论教学服务,是理论教学的补充,这种培养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的需要。通过改变实践教学模式,创建新的实践课程体系,利用多功能实践性教学基地,加大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实践性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应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以高技术职业岗位对技能和知识的实际需要为依据,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从具备职业岗位的从业能力出发,实践性教学体系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构成:职业基础技能培养、职业基本素质培养和职业(岗位)专业技能培养。职业基础技能是职业岗位群所共有的通用技能,以及岗位群内岗位转换所需技能;职业基本素质包括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独立计划、组织实施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协调、交往能力;它贯穿在实践教学的各个活动中,通过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有的放矢地对学生的个人素质进行培养与训练,使之养成敬业、爱岗的良好个人素质。职业(岗位)专业技能是一个职业岗位专用技能和相应综合知识运用能力,使专用技能达到精练程度以及能熟练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机床切削加工专业已开始着手进行探索建立独立实践课程体系的尝试,主要做法是:
(1)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通过对专业培养目标的论证,提出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技术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
(2)根据技术能力结构要求,设臵技能训练课题和设计性综合性
课题。
(3)技能训练项目与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考试要求相结合。这一实践教学体系贯穿于技校教育,这过程中着重抓好三方面环节:一是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大纲及技能规范要求,对每一阶段的专业技能训练和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应配有相应的课时、能力达标、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以避免实践教学的随意性;二是加强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帮助和检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达到技能规范要求;三是严格实践性教学的成绩考核与评定。实践性教学的成绩评定应包括行为规范、专业知识面及应用能力,专业技能的正确、熟练、全面、规范,工作中协调合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适应能力,工作质量、效率、态度及责任心等方面,体现对学生一种职业能力的综合评价。使实践性教学具有相对独立的成绩评价体系。2.实践教学师资的培养建设与管理
要实施技校教育培养技工类应用性人才的目的,按现代社会高质量的职业素质要求,必须要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技艺高超、素质优良、相对稳定、专兼职结合、管理规范的师资队伍,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与水平,以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
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培养,主要围绕着使其具备基本职业能力方面入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其具备从事实践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即在熟悉专业理论基础上,通晓专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并熟练操作,熟知材料、工具、机械设备和产品的性能和特点,会对操作程序组织实施,正确、规范地演示操作技术,能够分析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一般问题,二是具备从教能力,即专业技艺的授予能力,如能制定课堂计划,规范的组织课堂教学,并会检查课堂教学情况与效果的教学法和方法论方面的能力;会引导学生、调动学生、与学生合作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教学能力和心理学能力。
培养和建设好一支素质高、技艺精、能力强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是关系到学校能否把学生培养成应用性人才的关键。
机床切削加工专业目前实践教师相对来说,比较缺乏,尤其缺少
在专业技能上有明显特长的实践教师。尽管学校在这方面已采取了一些措施,通过引进、内培、外培,较大改变了实践教师的队伍的结构,提高了实践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但是如何加强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专业部将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来加强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
(1)加强专职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
专业部在建设专职实践教师队伍时,着重把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做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原则,采取以下途径和办法来加强专职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
A、积极引进面向社会和企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师或高级技师,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改善师资来源结构,利用他们高超的专业技艺以及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来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效率。
B、招收大学毕业生,并通过一定的实践培训,充实教师队伍。
C、利用教师休课学期和部分教师待岗培训期,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深入生产一线,参加企业生产实践,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专业技能;,也可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作用,建立教师换岗轮训制度,强化训练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鼓励教师努力获取各类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以及本行业相关的技术职称,专业教师实行持证上岗,使部分教师转变成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专业实践教师。
D、有计划地选派指导教师到全国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学习,系统地学习有关教学法,方法论和心理学等知识,不断提高指导教师教学能力;
E、重点培养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教学骨干,对中青年指导教师可采取建立教师教学进修制度的办法,以老带新和赴重点高职院校的名师或专业带头人为指导教师,在相应专业中开展实践性教学进修,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重视专业带头人、学术梯队建设及专业教师的“双师”资格培养。
F、积极组织教师参加针对新技术、新规范、新工艺、新材料而举办的各类专题讲座和培训,使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时得到补充和更新,及时掌握有关的技术信息;
(2)加强兼职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
适时选聘一定数量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管理效益,使两种师资类型优势互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臵,同时为教师队伍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可以对专职教师的某些不合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节作用。外聘教师队伍的存在,客观上对校内教师构成了一定压力,可以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而营造出健康活泼、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
在建立和完善外聘教师队伍时,将遵循下列原则:
①外聘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比例在20%左右为宜
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专业部把外聘教师控制在教师总数的20%。保持一个这样的师资缺口,兼顾了改革与稳定、效率与质量、理想与现实,是比较合理的。
②专职外聘教师队伍的建设
专职外聘教师与学校的关系相对比较紧密和稳定,聘期较长,承担的教学任务较重,并且能够共同进行教学计划大纲的修订及有关教材的审核、编写。可通过公开选拔、考试等方式进行选聘。特别可考虑一些退休的工程技术人员、技师等。专职外聘教师可全日制工作便于管理,可以弥补师资队伍数量上的不足。
③兼职外聘教师队伍的建设
兼职外聘教师与学校的关系相对比较松散,一般聘期较短,承担的教学工作量较少,主要从行业、企业的专家、技术骨干中聘请。兼职外聘教师往往可带来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能够有效提高和拉动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④外聘教师的管理
外聘教师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管理难度大,教学效果难以调控。为有效地加强外聘教师的管理,要尽量做到外聘教师与本校教师一视同仁,标准相同,要求一致。
3、抓好实践教学与教材建设
实践教学的课题与教材建设是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课题内容的选择,实践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手法等是直接涉及到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课题建设是教材建设的基础。
专业部本着从培养应用性人才和探索建立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的高度出发,首先抓好各专业实践教学的课题建设,在此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有关人员逐步搞好实践教学教材建设工作。
实践教学课题建设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与手段、涉及的工具及材料、劳动保护与安全、成绩评价与评定和教学提示等项目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建设上,应充分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与特点,避免纯技能训练的内容,把围绕“应用性”作为教学内容的设计依据,精选出能使“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相结合,“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相结合的课题教学内容。同时结合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以体现课题内容与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相结合。
在建立和完善课题建设的基础上,着手实践教学教材建设工作,主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组织教师及企业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建立实践教材编写小组,并聘请有关专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成立指导委员会。
(2)参考、选用国内现有的有关实践教学的教材,挑选其中的优秀内容,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
(3)参考、选用国外的一些先进的实践教学的教材,作为辅助教材。
教材选用和编写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的原则是:(1)科学性、先进性。遵循职业技能的内在规律,正确反映技能水平的特性,由浅入深。同时体现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技术、技能的要求,并具有时代感和超前性。
(2)客观性、适用性。从我国行业技术特点的现状出发,充分考虑该专业的特点。
(3)开放性、国际性。学习借鉴国际上专业技能培训水平,教材水准与国际接轨。
4、实践教学的管理
为使实践教学规范、有序地实施,实践教学工作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必须要制定出一系列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抓好实践性教学的制度建设,是关系到实践教学能否按既定的教学大纲与计划有效组织教学、以保证实践性教学达到应有目标而不可缺的必备前提条件。专业部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制度建设:
(1)、岗位职责制度
制定《实训部工作职责》、《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职责》、《实训部主任工作职责》、《实训、实验指导教师工作职责》等岗位工作职责,使实践性教学相应工作岗位的职责明确。
(2)、实践教学场所使用制度
制定《实训车间工作守则》、《实验室工作守则》、《实验室、实训车间申请使用程序》等制度,使实践教学场所保持整洁、有序开放。
(3)、仪器、设备使用制度
制定各类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使用规程,贵重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制度、保养检测、维护、维修制度,以保证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4)、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建立《实验、实训教学日志》、《实验、实训成绩评定方法》、《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指导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办法》等制度,以确保实践教学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5)、材料、工机具申购使用制度
制定实验、实训材料、工机具申购、保管、使用制度、工机具损坏赔偿制度,以杜绝实验、实训材料的不良浪费和保证工、机具的正常使用。
第四篇:6.2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M4-2教学模式
2、教学环境
1校内实训基地管理职责汇编
2实训室文化建设制度
3计算机房管理制度4实训中心各实验室分布图5实训室文化建设6部分实训室及设备图片7钳工实训室工作规范8各实训室实训守则
9钳工实训课堂教学规范流程10现代学徒制
11学校公工实训中心建设方案12实训中心工作总结与计划13仿真虚拟教学材料14企业产品开放项目课程
15实训场所文化建设相关图片
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序
言
为贯彻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落实《江苏省“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中关于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工程”的有关要求,结合《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苏教职〔2012〕34号)文件精神,我校积极开展校企共建高水平示范性数控技术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化资金管理模式。
江苏省盱眙中等专业学校坐落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境内,占地401亩,是江苏省“四星级”职业学校、江苏省课程改革试验学校,2012年又成功创建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学校成功升格为“江苏省盱眙中等专业学校”。自1984年建校以来,为盱眙及周边地区培养了大量的技能性人才,尤其是我校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江苏省“十一五”期间示范专业、是淮安市课程改革试验点,2002年办学,至今已有8届毕业生,共培养毕业生1129人。该专业连续多年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70人以上,现有在校学生505人。根据盱眙县“十二五”规划中对机械加工制造业人才的需求和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和建设规模的需求,现申报该专业实训基地为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该基地所依托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属省教育厅确认的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大类,2013年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将建成江苏省品牌专业,为把该专业建成生产性实习实训(师资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基地,而且是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我们将加强基地体制机制、硬件环境、现代化环境、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的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基地服务本区域支柱产业和社会服务的能力。为了确保在两年内实现上述目标,特制定本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建设背景1.行业背景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物质手段。专家预言:二十一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最终是数控技能人才的竞争。
而培养数控技术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必须要有专门化的实验实训设备来保证。结合我校及江苏省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建设高水平示范性数控实训基地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一是我国数控行业一线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发展战略的需要;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2.当地产业发展人才需求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县及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相关企业急需一大批能够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工艺和技能的应用性人才。“高薪难聘高级技工”,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实训基地及其教学实验设备数量严重不足,是制约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的主要瓶颈。我县在全力打造“新兴轴承之都”的鲜明导向下,开发区的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至今年5月底,区内竣工和在建的轴承机械企业达到58家,2015年计划达150家。其中,轴承企业间已初步形成轴承钢管、钢球、钢圈、组装的产业链。
根据对开发区及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工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至2015年盱眙县对数控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需求将达到5000人以上。人才需求方向有产品造型设计人员、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人员、数控机床加工操作人员、数控机床维修及保养人员和营销及售后服务人员等。同时,原有的数控操作人员由于设备更新升级较快,而且大部分人员未经系统学习,普遍存在操作者素质不高和知识有待更新等问题,因此,加快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培养培训符合社会急需的、掌握现代机械加工技术的机械加工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开展社会培训,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建设基础
1.实训基地建设与地方产业相对接
基地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与江苏新正奇有限公司、江苏盱眙慧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2家规模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引企入校。与中弘轴承等10多家企业开展一般性合作。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江苏新正奇有限公司、江苏盱眙慧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与学校合作,共建生产基地,为学校提供生产线设备,负责技术指导,共同进行生产管理。旭日轴承等公司与学校合作,共建冠名班,实行订单式培养,并为该专业提供毕业顶岗实习岗位。企业专家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共同对学生实习实训进行考核。企业与学校实行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按照企业生产形式组织,借鉴企业管理规范进行组织和管理。企业专家负责指导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以企业标准,按项目、按模块的培训标准对实训教学和师资培训进行评价,形成校企共同管理、共同评价的机制。
2.有较好的硬件环境
本基地共有8个实验实训室,总建筑面积4580平方米,设备设施总价值660万元,部分实训室和设备设施能进行生产性实训,基本满足学生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的需要。从2010年起,该基地正按照模块教学和项目教学要求,逐步将上述实习实训室改造为能满足教学的技能教室。还可以开展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
3.有较好的师资队伍
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创办于2002年,累计毕业生1129人。现有全日制教学班级11个,在校生505人,专任专业教师19名,专业理论教师10人,实习指导教师9人,高级工5人,技师13人,“双师型”教师14人,占专任专业教师的74%,高级职称教师11人;其中8人获硕士学位;市兼职教研员4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市学科教学带头人4人;外聘兼职教师
6人,其中高级技师2人、技师4人。有徐祥、林新农等淮安市名师和专业带头人。主干课程教师盛修权、李彪、张红霞、吴林春等,他们具有丰富的实习实训指导和培训经验。初步建设起了一支数量足够、质量较高、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4.初步建立了实践教学体系
本基地的实习实训课程数控车削与编程、电工技能与训练、车工工艺学、钳工工艺学等主要学科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手段。在数控车削与编程、电工与电子技
术、车工技术、钳工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中,专业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已开始采取给学生设计实训项目,布置实训任务,规定上交作品的规格与质量要求,再由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目前,本基地的教学计划中,实践课程课时比例已经达到50%以上。融入了数控车工、电工、普通车工、钳工等考证必须的理论与实践内容。毕业生获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的比例达100%。学生的实习作品绝大多数来源于企业产品,绝大部分学生的作品能够达到企业合格产品的要求,初步实现了变“消耗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的要求。
5.拥有较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
基地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培训教师利用企业现有产品共同开发了工学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材《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已经在和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商量出版事宜。另外我校《金属切削加工——钳工工艺学》《金属切削加工——车工工艺学》《金属切削加工——数控车实训》等多本校本教材被江苏教育凤凰传媒出版社出版,并在江苏省推广使用。还编写了培训指导用书《机械识图》《电工技能》《AutoCAD》等4本。
6.具备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
该专业面向本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培训项目,举办培训班,年培训人数在700人次以上。基地与江苏新正奇有限公司、江苏盱眙慧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2家规模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开办与专业相对应的校办企业进行机械零件的加工生产,年产值达300多万元,经营收入的30%用于基地教师和学生的实习实训或培训。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和培训教师还通过现场指导和网上答疑等多种形式为其他校企合作企业和本专业技术领域就业人员提供了项目和技术改造咨询,每年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10万元。
7.数控实训基地现有基础情况
学校数控技术应用实训基地现有层高达5.7米的数控加工车间、机加工车间各1个,占地4580平方米,40余台普通机床已基本能满足数控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的需要,但数控加工实训基地铣床和加工中心设备较少,不能充分满足数控专业全部学生操作主流数控机床生产性实训的教学需要。而且信息化教学手段落后,缺少正版的三维CAD软件。
(三)建设必要性
一是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和人才市场对该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需要。为了保持我县经济持续发展,县委、县政府把“工业强县、创业富民”作为“十二五”期间经济建设的核心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步伐,以满足盱眙打造“轴承之都”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据预测,未来三年内,仅我县就需要该专业中高级技能型人才6000余名,全市约需35000名以上。从当前和今后人才市场的需要情况看,该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缺口巨大。因此,加快我校数控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培养培训符合社会急需的、掌握现代先进数控加工技术的数控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是优化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的需要。为了确实加强区域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县委县政府于2008年将盱眙县四所职业学校进行资源整合,成立盱眙县职业教育集团。经过近几年专业发展,目前我校数控专业已建成为江苏省示范专业。因此,建设数控专业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是优化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的需要。
三是提升我县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与服务能力的需要。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在体制机制、硬件环境、信息化水平、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体系、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紧跟市场,基地服务能力相对其它学校较高,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江苏省示范专业,今年将创建成江苏省品牌专业。建成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后,可以在实
习实训、师资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为全县乃至全市中职学校提供更好的服务与示范,从整体上提升我县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与服务能力。
二、建设目标与思路
(一)主要问题
1、基地体制机制还不够成熟,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基地和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与深度合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
2、实践教学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能够满足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的实习实训教室还在建设之中,能够满足专业综合实训的真实职业环境的实习实训室尚待进一步建设。网络资源库有待进一步丰富。专业主干课程校本教材有
待进一步开发。
3、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生产性实习实训指导能力、实习实训资源整合能力有待加强。
4、基地的培训能力、社会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
遵循中等职业教育规律,基地建设对接盱眙支柱产业,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区域数控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服务盱眙经济社会发展。依托企业,发挥我校联合企业联办基地的优势,依托专业发展的需要,建设先进的硬件环境,构建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业务精干、道德高尚、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进一步创新基地运行的体制机制,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通过两年建设,把本基地建成“产业契合度高、校企合作紧密、社会服务能力强、管理体制机制完善、信息化水平高、实训师资队伍水平高、教学资源丰富”的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实习基地。
2.具体目标
(1)通过数控实训基地建设,将数控设备与机房、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进行有机的融合,将企业一整套绘图、工艺、加工生产流程平移到学校中来,满足职业教育“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的课程建设要求。
(2)实现数控车间的现代化布局及机床网络化管理集成应用,提升设备使用率及安全性。
(3)通过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业务精干、道德高尚、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进一步创新基地运行的体制机制,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4)利用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信息化程度,加强信息化教学水平,实现网络资源优势共享。努力在校园网上搭建学习的平台、学习资源库。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相互交流学习心得,查阅相关资料,阅读有关专业书籍,利用试题库进行自我测评。
(5)通过二年建设,能使得基地的功能足以保障机电、数控、机械加工等专
业(在校生达到1200人以上)的实训需求,并且每年能对社会培训职工1200人以上,具有职业技能鉴定,为园区企业提供加工仿真模拟、技术检测、绘图等信息技术服务,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提高,争取钳工、数控车、普车、数控铣等工种的技能大赛水平在淮安领先,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
(6)进一步加强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在原有的新正奇等深度合作企业的基础上,再引进一批深度校企合作企业,争取将更多的生产型项目开发为适合教学的项目课程和精品课程。
(7)努力打造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化数控实训基地”的建设。基地实训设备和场地按企业生产要求组织建立重现企业流程的信息化运行平台,实训项目结合学校的设备配置状态,针对实训教学的特点,重现企业生产场景。实训项目按照企业真实角色和流程组织。
(8)通过本基地的建设,能建立数字化设计平台、数字化工艺平台、数字化3D机电一体化协同设计平台,使学生体验企业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过程。
(三)基本思路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加强硬件环境建设和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为重点,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培训质量为目标,培养培训职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数控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形成“基地+车间”的基地建设模式,通过硬件投入、软件配套和相关信息技术培训,实现信息化班班通、人人用,实现专业技能课教学信息化,通过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设备使用率。通过教师参与企业新产品工艺的开发,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从而真正实现学校、企业、社会共赢的局面,把该基地建设成体制机制先进、硬件环境好的基地。
三、主要举措与建设进度
(一)主要举措1.加强组织领导。
(1)学校成立“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巴正明担任组长,企业界人士任顾问,分管校级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中层干部和本专业骨干教师担任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统筹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并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事事有人管,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组
长:巴正明
顾问:
陈明刚
副组长:刘国征
林新农
成
员:嵇士友
王瑞光
徐
祥
张会来
职
责:全面领导本系的数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工作,对数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规划及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2)成立项目建设评建办公室及工作小组
主
任:嵇士友
王瑞光
副主任:张会来
徐
祥
成
员:盛修权
张红霞
朱兰兰
吴林春
李彪
葛加鑫
李燕
李芸
陈晓云
赵燕
职
责:项目建设办公室负责贯彻执行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做出的重大决策和决定,具体负责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管理和检查。组织对各项目的建设内容和投资计划进行论证、审核和统筹。制定项目建设的有关管理文件,并监督实施,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汇总上报项目建设的相关动态数据材料及项目进展情况,并通报有关部门及学校各部门。负责项目建设绩效考核工作。
①基地项目建设组
负责人:嵇士友
组
长:徐祥
副组长:张红霞
盛修权
成
员:朱兰兰
吴林春
李彪
葛加鑫
李燕
陈晓云
职责: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工作,制定项目建设的有关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制定项目
实施计划,落实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及时报告和研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织编写项目验收申请报告、总结报告,并做好评估、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②基地项目财务组
组
长:王瑞光
副组长:赵燕
成
员:李芸
陆菁菁
职责:负责项目建设的财务管理、资金使用的监督。负责工程项目预算的审核,负责工程项目的结算、统计与审计工作。参与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招投标工作。
③基地项目联络宣传组
组
长:张会来
副组长:张凌云
成
员:鲍忠梅
杜娟
朱敏
职责:负责建设项目和国家及省、市、县相关政策的内外宣传工作,及时发布建设信息,向省教育厅有关部门上报相关信息。及时跟踪建设项目进展,汇总与审核建设项目的建设信息,并及时发布。
④基地项目监控组
组
长:何绵良
副组长:王卫国
成
员:王瑶
王钦
丁永波
职责:项目建设监控组,负责检查项目资金的筹集与使用,督导总体项目的执行。
明确各小组、成员的职责及分工细则,制订严格的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加大领导和管理的力度。
2.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制定科学的工作计划、工作制度,并实施责任追究,确保项目建设在制度的规范下实施。二是建立工作班子,成立工作小组,保项目建设项项有人抓。三是建立项目建设监督机制,校纪委对项目建设的质量进行全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四是建立奖惩机制,制定基地管理办法,把该项目建设纳入相关责任人考核内容,与政治、经济待遇挂钩,实行奖惩。
3.提供经费保障。经初步预算,本项目建设约需经费47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支持175万元,县财政支持200万元、学校自筹资金100万元。学校将对资金统一管理,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到位及时,使用节约、高效。
4.加强过程管理。加强建设项目过程管理,建立过程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按照“及时跟踪、随机抽查、评价、项目验收、项目整改
和变更”的过程管理模式,及时省教育厅汇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包括项目建设状态数据和阶段性
建设成果,随时接受有关专家检查和指导。
(二)建设进度
本建设项目分三个阶段,在二年时间内完成。
第一阶段(2013年6月——2013年7月)编制建设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填写建设申报书。依托专业,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引进企业联合办基地,加大硬件环境建设的力度,建立适应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体制机制。
第二阶段(2013年8月——2013年9月)巩固基地建设的成果,依托专业,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广泛调研,优化基地运行的体制机制,购置实习实训设备。
第三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总结并推广基地建设的成果,依托专业,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较为完善的适合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资源。完善、推广各种基地运行的管理体制机制,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师资培训和生产经营与技术服务,扩大实习实训、生产经营与师资培训效益。
四、预期效益
(一)将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成为教学中心
实训基地建成后,将建立科学、有效、严格的队伍建设和人员管理制度,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及分工细则,有严格的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有落实的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实训基地人员,特别是实训指导教师要有合格的学历、技术职务和技能结构,以保证实训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不断加强。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技能的“双师型”实践教学教师队伍,聘请一批来自企业的工程师、专家、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以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促进产学合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1.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学校在现有数控专业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建成有普通车床实训车
间在原有40台普通机床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0台,完善了机械加工实训车间的设备,使学生实训及培训能力又提高了20%。建成有数控实训车间在原有23台数控设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5台,完善了数控实训车间的设备,使学生实训及培训能力又提高了
50%。在原有的两个机房的基础上又新建了两个机房,配备了高性能计算机100台、安装SolidWorks、CAPPWorks三维工艺设计正版软件160套,使学生的平面工程制图CAD、三维CAD、实体设计建模、零件测量与绘图等得到有力的提升,并且利用可视化的工艺流程设计、三维工序建模、参数化尺寸驱动等创新思维,为学生搭建了一个由三维数字化设计通向三维数字化工艺设计的平台,通过3D技术进行产品和工艺设计成为可能。
2.课程建设
基地的建成,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特别是进入学校校企合作园企业的增加,使得校企合作开发项目课程成为可能,校企双方以合作的企业产品开发项目课程,以项目课程为载体进行教学实训,一方面提高实训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可变消耗型实习为市场型实习,提高实训的质量。经过一到二年试验,校企合作开发的项目课程可出版成为我校数控专业学生实训的实训教学用书。具体实施为:
(1)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
为大力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我校将组织专业教师通过调研紧密围绕盱眙加工制造行业企业对数控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要求,组织部分骨干教师与江苏新正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慧邦自动控制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知名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分析数控机床操作岗位的生产过程和工作任务要求,确定数控岗位核心能力。根据岗位核心能力,确定核心课程,再根据核心课程设置支撑课程。依据“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课程建设思路,确定职业素质教育与拓展、岗位能力知识、岗位基本技能、岗位能力拓展、岗位能力提升5大课程模块,构建培养“精操作、能编程、知工艺、会维修、懂管理”数控高素质高技能需要的阶梯型能力提升课程体系。制定突出岗位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评价体系。
(2)核心课程建设
与江苏西马特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新正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合作,围绕机械加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典型设备的操作能力、工艺文件编制能力及生产现场作业组织协调能力等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以普通车工操作、钳工操作、数控机床操作、编程等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围绕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重组、整合课程内容,校企双方共同开发涵盖课程标准、配套教材、配套教
学软件及网络平台等内容在内的、融入国家职业标准,形成《数控车床操作与加工实训》、《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门理实一体化的整合型优质核心课程。按照“教什么、在哪教、谁来教、怎么教”的思路,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
3.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基地设备的投入,必然使教师技能水平的提升有了硬件保障。我校在现有的教师团队基础上,逐步打造一支省级教学团队基础乃至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我们将按照专业方向培养省级专业带头人2名,1名省级教学名师和3名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按照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需要,培养骨干教师5名,其中1名成为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教学团队中新培养高级教师1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达到80%以上,“双师”素质教师达到90%以上;建设9名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并发挥兼职教师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工学结合课程教学和顶岗实习指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4.学生技能水平建设
我校现有数控专业在校生505人,基地建成后建筑面积将大大增加,教学能力也将得到加强,本专业学历教育在校生有望达800人以上,实训课时将达到60%左右,有效的实训时间保障将有力地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为地方经济培养更多更好的数控技能型人才。
(二)将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成为研发中心
数控实训基地的建设坚持走产、学、研、训、赛一体化的道路,在充分发挥其教学功能和人才培训功能的同时为师生教科研搭建平台,为师生科研成果转化以及成果产业化创造条件。积极开拓市场和产品开发,并将企业产品转化为教学作品。既强化生产经营功能,形成中心自我发展能力,又为师生创建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
1.成立研发工作领导小组,通过数控实训基础的建设进一步推进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出台相关文件。
2.以产科研促教学。我们将进一步明确教师的产科研任务,促使专业教师在认真教学的同时,多出成果;促进技能、技术、学术交流,对于具有突出成就的专业教师,学校以该老师名字命名成立“专家工作室”,并享受教师系列最高档岗
位工资;专业教研组必须每年向学校提交至少1份专业建设咨询报告;具有中、高级职称(职业资格)的教师每年在本专业国家级刊物上至少发表一篇研究论文,其他教师每年至少撰写一篇学术论文;积极开展校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实施校本教材开发。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挖掘师资潜能,提高教学水平。
3.实行教室与车间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部分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学生在基地边学边练,学生把学习与学徒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师把传授知识与传授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学过程由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能工巧匠、技师共同来完成,把理论知识与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
4.学生的实习实训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学生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进行各种实习与实训,让学生参与产品开发、生产制造以及营销的全过程,真正实现生产一线与教学的零距离。校企合作的引入为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注入了新的血液,带来了活力和研究方向,企业的产品开发就是我们科研的方向,也是我们教学的目标,紧跟企业的需求,紧把企业脉搏,可以有效的把教学和科研合二为一,可以把学生和工人合二为一。
5.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典型案例展开。实行活页式教材,根据生产中的实际案例,要需要什么讲什么,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讲。
6.实行“2.5+0.5”的培养模式。即前2.5年在学校学习理论课
程和进行相应的技能实训;最后0.5年在数控基地边学习边实践;并到企业顶岗锻炼。学生还没毕业就置身于生产实际当中,在工程实践当中逐渐让他们知道今后要干什么,现在要学会什么。要学会这些职业技能要学哪些知识,要练就哪些本领。学生既有学习的目标,又有学习的积极性。每学一步都有成就感,因为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在生产实际中可以得到应用。最后的企业顶岗锻炼,不仅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也增强了企业和学生的双向了解,为双向选择提供了机会。
7.在第三学年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企业管理的一系列理念,增强学生就业后到企业的适应能力。学生从企业的那一天开始,就严格按照公司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让学生提前接受企业的管理文化。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企业各种先进管理理念,掌握企业的管理办法。如“5S”的管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等。
8.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如笔试、面试、操作、客户满意度模拟考核等。理论考核与现场考核相结合,知识与能力考核相结合,引入职业技能和能力考核
与鉴定,并与社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与鉴定接轨。
9.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化数控实训基地”的建设。基地实训设备和场地按企业生产要求组织建立重现企业流程的信息化运行平台,实训项目结合学校的设备配置状态,针对实训教学的特点,重现企业生产场景。实训项目按照企业真实角色和流程组织。
10.在数字化体验中心里面,通过建立的数字化设计平台、数字化工艺平台、数字化3D机电一体化协同设计平台、数字化网络制造平台和数字化管理平台,使学生体验企业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过程。
11.实现产品设计流程。通过设计主管、项目经理、设计人员的角色分工以及设计、校对、审核、批准直至归档的流程管理,体现出产品从概念设计、三维产品设计、二维工程图出图、有限元分析等各个环节。
(三)将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成为技术服务中心
强化实训中心的资源共享,为教师队伍建设、数控技术人才培养、企业职工素质提高作出贡献。
1.基地运用合理安排,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让教师参与数控实训基地的实训教学、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攻关等。培养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技能。同时积极组织分期分批对县内的兄弟学校从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进行数控技术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技能,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精心组织为盱眙县及淮安市周边地区其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提供实训条件的补充。特别是为我校及县内其他兄弟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数控加工、仿真实践环节。
2.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服务,主动到江苏西马特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新正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紧密型企业,为上述企业的在岗和转岗员工提供FANUC、SIEMENS、华中、广数系统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的编程、操作、维修维护培训。既提高了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又为基地创收八万多元。
3.大力开展企业员工岗位培训、技术升级培训、职业资格与技术能力等级的认证培训,积极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技能培训和进城务工人员技能培训等,努力提高企业职工技术能力和素质,为盱眙县及周边地区企业服务。依托学校设立的盱眙县职业教育中心职业技能鉴定所,为社会提供数控车工、车工,钳工、制图
员等职业工种培训。2010年培训779人次,2011年756人次,2012年772人次,并为参加培训的学员提供制图员、数控工艺员、数控车床操作工等职业工种鉴定。
4.为下岗人员转岗、进城务工和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提供服务
该基地通过实施“惠民周”活动,为下岗人员转岗、进城务工和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提供服务。2010年培训345人次,2011年488人次,2012年434人次。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基地建成后此项培训工作将会有30%以上的提升空间,会使更多的老百姓得到实惠。
5.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充分发挥基地的技术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应用性技术开
发与应用,为促进盱眙县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目前,我校利用数控实训基地与江苏西马特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新正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长期合作关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等技术服务项目3个;与江苏新正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新产品的工装36个,开发新产品的加工工艺126,为企业节省成本一百多万元,基地创利十万多元。
6.为陕西省彬县职业教育中心师生提供培训服务
通过东西部学校对接,利用我校数控实训基地,对口支援陕西省彬县职业教育中心。为其培养学生50人。
7.基地已经形成“校内工学交替+校外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将构建起“低年级学生以在校内做工为主,高年级学生以在校外做工为主,校内工学交替与校外工学交替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地与之配套的硬件环境、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将全面启动。
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为原则,通过不断增加投入,优化管理机制,建立高效运行体系,创建一流的数控技术培养、培训、鉴定、科研的示范实训基地。
第五篇:示范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示范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示范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满足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践行“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随着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加强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课题。根据学校关于“示范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工作部署,特制订示范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创办具有一定影响力,具有较强的师资队伍,能对其它基地建设起到示范作用,能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前沿智能与核心技能训练观摩要求的示范性校外实训基地。
建设的具体目标是服务于学前教育专业“五环交互”实践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到岗位之间零距离适应,实现成品型人才培
养目标。
目前,在市区筛选具有较高的师资水平、较好硬件设施,办园理念先进,管理有序的金华市机关婺江新村幼儿园作为示范性校外实训基地试点。
示范性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将在建设师资队伍、精造实训内容、探索多元实训途径、加强过程与结果的管理等方面进行合作实施,使实践过程体现出双方文化融汇与互惠的特征。
二、建设内容
(一)设施建设
在实训基地园的基础上,本着互利互惠的“双赢”原则,加强基本设施建设:
1、合作建立实训主体教室
由基地园投资多媒体教学仪器,提供120平米的实训场所。由学校提供课桌椅等其它基本教学设施。
2、开展示范性保教活动
根据幼儿园的实际以及教学观摩的需要,开展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示范性保教活动。
3、建设特色化专业教室
参照示范幼儿园的标准,双方合作建设标准蒙氏教室、幼儿科学发现室、幼儿生活操作间等专业教室,并建设具有区域活动或集体教学活动特征的幼儿活动室,为学生的全方位技能的实训提供便利条件。
(二)实训指导
1、双导师制式的“交互指导”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师范学院教师与幼儿园教师密切合作,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训指导。双方共同制订学生实训计划,对学生的实训内容进行准备与教学。双导师制式的“交互指导”模式,学院专业教师偏重于对学生的理论指导,幼儿园导师偏重于对学生的实际操作的指导。使学生在理论发展与实践技能的提高两方面都可以得到支持与帮助,并能将两者更快更好地结合进来。
2、灵活调整实现内容对接
为配合完成学生的实训教学,基地园视可能情况对基本的保教活动进行内容与时间上的调整。而在幼儿园实训中产生的有价值的问题与内容都可以及时地整合到学生的教学内容中去,使学生掌握的技能与理论能更贴近幼儿园的实际,并体现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3、“千层饼”式的实训方式
在实训的主干课程——活动设计课中,实行“千层饼”式的实训程序。体现师生共同参与,小步子累进,理论与实践多轮次交替进行的特点。具体分为五个基本步骤:(流程图附后)
(1)理论学习
系统学习各领域教育内容,幼儿在各领域的能力发展与活动规律,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原则、方法等,建立知识网络。
在案例分析中锻炼举一反三能力,提高观察、分析幼儿的技能。
重点讨论教育目标的撰写要求、教育活动设计方案的科学性等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现场观摩
通过幼儿园见习、观摩现场教学、观看幼儿园教育活动录像等方式帮助学生积累感性经验,加深对本学科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模拟试教
通过模拟练习、实习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教育教学组织能力和参与实践的能力。
如创编幼儿园基本体操;在模仿的基础上,完成散文诗的讲课、评课与说课的练习;社会教育活动中的同课题不同设计方案的练习;幼儿园科学小实验的设计与练习;设计与练习幼儿园打击乐活动;建构类玩具的运用等。学生们在实践教学中活跃思维、训练与提高职业技能。
(4)反思与评价
根据所学所练,开展自评、互评等活动,培养学生监控和评价的技能,提高学生反思的能力。
在实训中师生共同在幼儿园实际保教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设计具体的活动方案,实践活动方案、反馈整理等基本环节。它体现
了活动设计理论与活动设计操作的紧密结合,它的实施是多轮次的,每个步骤都包含了实践与反思的多次碰撞,它的效果也体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三)实训教学管理、实验实训基地管理队伍建设
专业成立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分成若干个工作小组,专门负责具体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制度建设
在完善相关实验、实习、设计、实训设备及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加强宣传和落实、严格检查、使实践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拟出台《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条则》及实施细则。、实践教学的运行管理
首先是实践教学文件的充实完善和制定。包括重新修订实践教学计划、大纲、指导书、实习计划书、编制实训教材、多媒体课件。其次实训室实行规范化管理,各项制度流程上墙、实训教学记录完整、设备维护报损手续完备。实验实训资料档案完整齐备。实训精心组织、按计划完成、达到预期目的。拟由教学法教研室为此项工作主体。、实践教学质量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实践教学计划大纲的要求,精
3心组织实践教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学时比例逐渐向1:1过渡,提高综合运用型实训的比例,积极推广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基地园的真实保教资源,提高实训效果。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加大考核力度,学生成绩中实训成绩比例加大,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实训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
二OO六年十一月
篇三: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范文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实训基地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实训基地作为提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场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实训基地的定义、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建设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实训基地的定义与建设目标
实训基地是指学校或企事业单位为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实际工作环境和设备,以及相关的实训教学资源的固定场地。建设实训基地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提供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基地的建设内容
1.基础设施建设:实训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提供学生实践教学所必需的硬件条件,包括实验室、工作室、工作间等。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建设相应的场地和设施,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训基地中进行专业实践。
2.实训设备的完善:实训基地的建设还需要配备相应的实训设备,例如工业机器人、实验仪器、模拟器等。这些设备的投入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实践效果和培养效果,因此需要精心选择和合理配置。
3.实训教材和课程:建设实训基地需要制定相应的实训教材和课程,以提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需的指导和教育资源。这些教材和课程应当与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和具体专业需求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系统完整的实践培训。
三、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
1.合理规划基地布局:基于实训基地的具体情况和专业需求,合理规划基地内各个区域的布局。区分不同专业的实训区域,确保每个专业都能得到合适的实践场地和设施。同时,要考虑到实训基地的扩展性,预留足够的空间以适应未来的发展。
2.优化硬件设施投入:在实训基地建设中,需要根据专业需求选择适当的硬件设施。同时,要合理配置设备,避免资源浪费。可以根据专业实践的重要性和需求程度进行优先级排序,确保重点专业得到优先满足,然后再逐步向其他专业拓展。
3.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训基地的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设施投入上,还需要注重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建立健全的实训评估体系,对实训效果和师资力量进行定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将建设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离不开师资队伍的支持和培养。要加强对实训师资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同时,要建立师资评价和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参与到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教学中来。
综上所述,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规划基地布局,完善硬件设施,制定实训教材和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能够提高实训基地的教学效果和培养效果。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和专业需求制定,注重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训基地中得到充分的实践机会和培训支持,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四: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范文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实训基地作为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场所,在现代职业教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将就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进行探讨,旨在构建一个符合现代职业教育需求的实训环境。
一、实训基地的定位和规划
实训基地的定位将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科学规划实训基地的规模和功能设置。首先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行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然后,根据调研结果确定实训基地的专业设置和配套设施,以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实际需求。
为了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和实用性,还需要考虑资源共享的模式。与当地企业、学校等合作,共享设备和人力资源,提高实训基地的效益和使用率,实现优势互补。
二、设备设施的配置
实训基地的设备设施是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重要条件,配置合适的设备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训体验。首先,需要挑选符合行业标准,并且与企业实际生产环境相符合的设备。其次,还应配置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交互式智能白板、多媒体教学设备等,以提高实训教学的效果。
另外,考虑到实训基地可能会有大量学生同时使用设备的情况,需要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此外,还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办公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等,以满足学生平时实训和学习的需要。
三、师资队伍建设
实训基地的师资队伍是实施实训教学的重要力量。为了保证实训教学的质量,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首先,需要引进具有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的专业教师,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实践经验分享。其次,还需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供教学方法和实践操作的培训,以便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
此外,还可以组织教师赴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行业认知。同时,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邀请企业技术骨干来校授课,与学校教师共同组成实训指导团队,提高实训教学的实用性和专业性。
四、实训课程的设计与改进
为了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需要设计适用于实训基地的课程体系。这要求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行业需求,结合实践经验进行课程设计和改进。
首先,可以结合企业需求和就业市场的情况,调整课程设置和内容,使其与市场需求更加匹配。其次,应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优势,通过课程设计来体现学生的实际实践能力。可以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培养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此外,还可以开设职业素养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总之,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设备设施、师资队伍和课程设计等多个方面因素。只有做到合理规划、合理配置,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篇五: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范文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和校企合作,我们决定建设一座实训基地。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目的1.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提升实践能力。
2.为学生提供校企合作的机会,增强就业竞争力。
3.推动产学研合作,带动地区发展。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
1.建立实验室和实践场地,提供先进的实训设备,满足专业实践需要。
2.建立供学生实习的岗位,并与企业签订实习合同,确保实习的质量和安全。
3.安排企业导师,提供实践指导和帮助。
4.组织行业专家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5.向企业提供人才招聘服务,推动校企合作。
三、实训基地建设的方案
1.地点选择
实训基地位于校外,选址离学校不远,交通方便,容易吸引企业参与。
2.设备选购
根据各专业的实践需要,选购先进的实训设备,例如CAD、CAM、虚拟仿真、3D打印等。
3.岗位设置
结合实际需要,为学生设置各项实习岗位,例如研发、生产、销售、市场等。
4.导师安排
与企业签订实习合同时,约定企业导师的安排和要求,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导师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学校也应安排教师作为学生的实践指导老师。
5.讲座组织
学校应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邀请相应的行业专家组织讲座,向学生介绍最新的技术和行业趋势,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
6.人才招聘服务
学校与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推动校企合作。学校在实训基地设立人才招聘服务中心,向企业提供人才招聘服务,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
基于以上的方案,我们相信建设一个优秀的实训基地,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和就业竞争力增强,也能促进校企合作,助推地方产业发展。
篇六: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范文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篇一: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实验实训基地
建设方案
实验实训部
2005年2月
一、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围绕着培养学生具备高素质
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使之主要成为高职教育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和载体。其建设的指导思想为:根据专业教学要求,使专业实践教学具有相对稳定性,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具有先进性,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示范性,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具有规范性,与理论教学和技术发展同步的结合具有紧密性。
1.基地建设的特点、功能与作用:
努力建设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使之具备以下功能、特点与作用:
(1).使基地成为高职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学基地。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成就业岗位所需的岗位能力训练,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成为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技能的场所,还应加强现场模拟教学的组织与设计,提供一个与实际职业岗位相贴近的技能训练空间,让学生在有目标的实践训练前提下,通过一些设计性、探索性、开发性、工艺性和综合性等的模拟训练,使学生到达就业岗位后,不会对所处的环境,所遇到的工艺、技术、设备、生产组织管理等问题感到陌生,从而缩短了岗位适应期。同时培养并逐步使学生形成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良好的工作品质和职业道德的个人能力以及与人协作、交往的社会能力,使之具备实践性强和有利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特点。
(2).使基地成为科研项目开发的基地。
依据专业教学要求和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科研的要求,投入必要的教学仪器与设备,并根据科技发展和技术工艺的更新,适时添臵和更新仪器设备,注重不断提高仪器设备的现代科技含量;同时发挥学院科研人员和先进实验设备优势,鼓励教师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和技术转化,推动学院科研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科研,教师也让学生早接触先进的仪器设备,早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
新意识;通过基地全天开放,教师积极参与与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形成教学科研的有机结合,使之具备技术含量高新的特点。
(3).使基地成为行业技术、信息资源和培训的中心。
加强与企业的联合与协作,及时把行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反馈到实践基地,使实践教育能及时体现出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同时充分发挥基地高新设备的功能,开拓为社会提供技能鉴定、技能等级考核、材料检验检测、劳务培训、课题研究、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使之具备开放性特点。
(4).使基地成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基地。
充分发挥人、财、物优势,通过面向社会开放、与企业合作、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新产品的开发与检测、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对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决等途径,使基地逐步形成在建设类行业中具有教学、科研、项目开发与产品生产的条件,使之具备产、学、研为一体的特点。
2、基地的实践教学、科研及生产的相互促进与开发
职业教育突出职业性特点,高等职业教育突出培养高技术应用性人才特点,而作为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高新设备、科技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把应用科技推向市场,把项目、产品的开发来引导市场。使教学、科研、生产三者相互促进,是每一高职院校在实践性教学基地的建设中所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实践证明,产、学、研结合的途径,能使得教学、科研与生产相互联动与促进。有利于推进全面素质教育,有利于突出能力培养,有利于创新精神、科研意识的养成,有利于提高办学的教学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基地产、学、研为一体开发的指导思想:
(1).提高设备利用率,变纯教育投入为产出化投入。
充分利用基地的检验检测设备,开展对行业和社会的技术服务,使基地的材料检验检测中心成为行业区域性材料检测中心;其次结合当地经济发展趋势,投入相对超前的高、新、精、尖设备,既服务于教学,又通过对外开展技术服务、产品生产加工,把纯教育的投入为产出化投入。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
(2).校企协作,以科研促教学。
以校外实习基地为桥梁纽带。加强与企业的协作,发挥设备优势、人才优势,优先为挂牌实习企业作好服务。将企业在生产实际中所遇到的工艺性、技术性、管理性和经营性难题
及案例,作为专题,通过课余兴趣小组形成,由师生共同研究开发,以此来带动教学,使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同时接受由企业委托的项目开发、产品研制课题,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使学校和企业科研人才相互渗透。通过联合开发,即可推动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经济活力,同时也给学校注入了科研动力,使学校逐渐形成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的氛围,来带动经济的发展。
(3).将实践性教学内容直接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根据学生学习阶段,将一些实践性教学内容直接融入到生产实际中去,与生产过程相结合。一是通过如建筑材料检验检测、房屋小型构配件加工、装饰小品的制作加工等业务,利用课题兴趣小组形式和教学要求,把基地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尽早接触到生产实际,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二是通过承接一些诸如工程测量、房屋分部项工程施工,电气暖通设备调试与安装等小型业务,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操作,在指导教师或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在有偿服务中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建设面向建设类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
作为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立足于行业、面向社会,从基地的规划、设计到设备仪器的投入,以及师资力量的配备等方面,本着高起点、高标准和功能范围广的要求,力求把基地建设成为行业乃至社会一流的实践教学的基地,在满足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要求下,同时也能为行业、社会的技术性人才的需求而开展的各类专门性培训,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为行业、社会开展实践性教学。
(1).为全省乃至其他区域的职业学校开展实践性教学。
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为建设类职业学校由于校内实践教学场地、设备、师资等方面的不足,而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对中等职业教育和实施3+2教学模式的学校,通过采用统一的实践性教学大纲,统一的实践教学条件,统一的实践教学模式,使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其专业技能达到相对统一的水准,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好中职与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的衔接和层次问题,使基地成为区域性和跨区域的实践教学培训中心;
(2).承当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由于其实习内容的要求与企业生产不相衔接而进行的模拟实训任务,通过对仿真工作环境的创设,以弥补在企业实习的不足;
(3).加强与企业和有关厂家的密切联系与合作,承担有
关厂家和企业为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而进行的适应性培训和针对性培训,继而成为企业和厂家为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进行操作、演示与培训的中心;
(4).结合行业新标准、新规范的实施,为社会开展推广性和示范性培训;为企业因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而开展的知识更新和岗位培训,为介绍本行业国内外最新成果,发展趋势预测等开展的拓宽知识面的时事培训;
(5).开展对外劳务输出培训,充分发挥基地的场地、师资条件,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功能与作用,与有关企业联合,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培训,通过培训不仅使基地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能将国际劳务对专业技能要求的有关信息,反馈到基地,并充实到实践教学中去。
通过以上几项开放性实践教学基地功能的开拓,不仅优化了教育资源,同时能及时掌握和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发展动向,使实践教学与技术发展同步。
4、建设面向社会的行业技能培训、考核与鉴定的中心
实践基地除了面向本院学生及职校学生开展实践性教学
外,还应着眼于社会,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社会化功能,把实践基地社会化作为基地建设的一项重要的目标。
(1)、向社会开展对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之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并通过职业技能鉴定,使之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
(2)、开展对企业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由于企业发展或行业技术发展决定了在人才需求上有着不同的要求,由对熟练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基地应为企业和行业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服务;
(3)、开展对社会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转岗培训。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是通过职业培训来实现的,基地应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技术培训发挥作用;
【篇二: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实验实训基地
建设方案
汽车验实训部
2014年6月
一、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围绕着培养学生具备高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
才为目标,使之主要成为高职教育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和载体。其建设的指导思想为:根据专业教学要求,使专业实践教学具有相对稳定性,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具有先进性,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示范性,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具有规范性,与理论教学和技术发展同步的结合具有紧密性。
1.基地建设的特点、功能与作用:
努力建设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使之具备以下功能、特点与作用:
(1).使基地成为高职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学基地。
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成就业岗位所需的岗位能力训练,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成为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技能的场所,还应加强现场模拟教学的组织与设计,提供一个与实际职业岗位相贴近的技能训练空间,让学生在有目标的实践训练前提下,通过一些设计性、探索性、开发性、工艺性和综合性等的模拟训练,使学生到达就业岗位后,不会对所处的环境,所遇到的工艺、技术、设备、生产组织管理等问题感到陌生,从而缩短了岗位适应期。同时培养并逐步使学生形成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良好的工作品质和职业道德的个人能力以及与人协作、交往的社会能力,使之具备实践性强和有利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特点。
(2).使基地成为科研项目开发的基地。
依据专业教学要求和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科研的要求,投入必要的教学仪器与设备,并根据科技发展和技术工艺的更新,适时添臵和更新仪器设备,注重不断提高仪器设备的现代科技含量;同时发挥学生实战性和先进实验设备优势,鼓励教师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和技术转化,推动学校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实操,教师也让学生早接触先进的仪器设备,早培养学生的了理论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基地全天开放,教师积极参与,以创新带动教学,以教
学促进方式,形成理论加实操的有机结合,使之具备技术含量高新的特点。
(3).使基地成为行业技术、信息资源和培训的中心。
加强与企业的联合与协作,及时把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反馈到实践基地,使实践教育能及时体现出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同时充分发挥基地高新设备的功能,开拓为社会提供技能鉴定、技能等级考核、材料检验检测、劳务培训、课题研究、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使之具备开放性特点。
(4).使基地成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基地。
充分发挥人、财、物优势,通过面向社会开放、与企业合作、为企业开展
技术服务、新产品的开发与检测、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对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和解决途径,使基地逐步形成在建设类行业中具有教学、项目开发与产品生产的条件,使之具备动手能力强为特点。
2、基地的实践教学、科研及生产的相互促进与开发
职业教育突出职业性特点,高等职业教育突出培养高技术应用性人才特点,而作为中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高新设备、专业技术优势,把应用科技推向市场,把项目、产品的开发来引导市场。使教学、科研、生产三者相互促进,是每一学校在实践性教学基地的建设中所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学、研结合的途径,能使得教学与生产相互联动与促进。有利于推进全面素质教育,有利于突出能力培养,有利于创新精神、科研意识的养成,有利于提高办学的教学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基地产、学、研为一体开发的指导思想:
(1).提高设备利用率,变纯教育投入为产出化投入。
充分利用基地的检验检测设备,开展对行业和社会的技术服务,使基地的材料检验检测中心成为行业区域性材料检测中心;其次结合当地经济发展趋势,投入相对超前的高、新、精、尖设备,既服务于教学,又通过对外开展技术服务、产品生产加工,把纯教育的投入为产出化投入。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
(2).校企协作,以科研促教学。
以校外实习基地为桥梁纽带。加强与企业的协作,发挥设备优势、人才优势,优先为挂牌实习企业作好服务。将企业在生产实际中所
遇到的工艺性、技术性、管理性和经营性难题及案例,作为专题,通过课余兴趣小组形成,由师生共同研究开发,以此来带动教学,使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同时接受由企业委托的项目开发、产品研制课题,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使学校和企业科研人才相互渗透。通过联合开发,即可推动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经济活力,同时也给学校注入了强劲动力,使学校逐渐形成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的氛围,来带动经济的发展。
(3).将实践性教学内容直接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根据学生学习阶段,将一些实践性教学内容直接融入到生产实际中去,与生产过程相结合。一是通过如建筑材料检验检测、房屋小型构配件加工、装饰小品的制作加工等业务,利用课题兴趣小组形式和教学要求,把基地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尽早接触到生产实际,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二是通过承接一些诸如工程测量、房屋分部项工程施工,电气暖通设备调试与安装等小型业务,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操作,在指导教师或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在有偿服务中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建设面向建设类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
作为建设类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立足于行业、面向社会,从基地的规划、设计到设备仪器的投入,以及师资力量的配备等方面,本着高起点、高标准和功能范围广的要求,力求把基地建设成为行业乃至社会一流的实践教学的基地,在满足中职教育实践性教学要求下,同时也能为行业、社会的技术性人才的需求而开展的各类专门性培训,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为行业、社会开展实践性教学。
(1).为全省乃至其他区域的职业学校开展实践性教学。
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为建设类职业学校由于校内实践教学场地、设备、师资等方面的不足,而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对中等职业教育和实施2+1教学模式的学校,通过采用统一的实践性教学大纲,统一的实践教学条件,统一的实践教学模式,使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其专业技能达到相对统一的水准,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好中职与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的衔接和层次问题,使基地成为区域性和跨区域的实践教学培训中心;
(2).承当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由于其实习内容的要求与企业生产不相衔接而进行的模拟实训任务,通过对仿真工作环境的创设,以弥补在企业实习的不足;
(3).加强与企业和有关厂家的密切联系与合作,承担有关企业为推广新技术而进行的适应性培训和针对性培训,(4).结合行业新标准、新规范的实施,为社会开展推广性和示范性培训;为企业因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而开展的知识更新和岗位培训,为介绍本行业国内外最新成果,发展趋势预测等开展的拓宽知识面的时事培训;
(5).开展对外劳务输出培训,充分发挥基地的场地、师资条件,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功能与作用,与有关企业联合,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培训,通过培训不仅使基地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能将国际劳务对专业技能要求的有关信息,反馈到基地,并充实到实践教学中去。
通过以上几项开放性实践教学基地功能的开拓,不仅优化了教育资源,同时能及时掌握和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发展动向,使实践教学与技术发展同步。
4、建设面向社会的行业技能培训、考核与鉴定的中心
实践基地除了面向本院学生及职校学生开展实践性教学外,还应着眼于社会,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社会化功能,把实践基地社会化作为基地建设的一项重要的目标。
(1)、向社会开展对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之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并通过职业技能鉴定,使之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
(2)、开展对企业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由于企业发展或行业技术发展决定了在人才需求上有着不同的要求,由对熟练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基地应为企业和行业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服务;
(3)、开展对社会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转岗培训。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是通过职业培训来实现的,基地应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技术培训发挥作用;
(4)、开展对企业因技术工艺更新、先进设备引进而进行的知识更新和岗位培训,为企业在岗人员及时掌握行业最新技术和工艺,掌握高新设备的操作积极提供服务。
因此,在建设实践基地时,无论在实训设备、教学计划及师资配臵上,都将考虑实践基地社会化的因素。
二、改革现行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及实践教学综合管理水平
1、改革实践教学大纲、计划,探索建立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
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强调要与理论教学并重。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点,其实践性教学不仅仅是为验证理论、提高动作技能,而应侧重于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对某类产品加工制作的工艺过程进行教学,侧重于对学生将已有的设计、决策、规划等成果进行创造性地实施转换成产品能力的培养。而以往某些实践性教学往往是仅为了验证理论、为理论教学服务,是理论教学的补充,这种培养方式
已不能完全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的需要。通过改变实践教学模式,创建新的实践课程体系,利用多功能实践性教学基地,加大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实践性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应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以高技术职业岗位对技能和知识的实际需要为依据,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从具备职业岗位的从业能力出发,实践性教学体系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构
成:职业基础技能培养、职业基本素质培养和职业(岗位)专业技能培养。职业基础技能是职业岗位群所共有的通用技能,以及岗位群内岗位转换所需技能;职业基本素质包括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独立计划、组织实施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协调、交往能力;它贯穿在实践教学的各个活动中,通过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有的放矢地对学生的个人素质进行培养与训练,使之养成敬业、爱岗的良好个人素质。职业(岗位)专业技能是一个职业岗位专用技能和相应综合知识运用能力,使专用技能达到精练程度以及能熟练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学院已开始着手进行探索建立独立实践课程体系的尝试,主要做法是:
(1)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通过对高职专业培养目标的论证,提出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技术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
(2)根据技术能力结构要求,设臵技能训练课题和设计性综合性课题。
(3)技能训练项目与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考试要求相结合。
这一实践教学体系贯穿于高职教育的三年,这过程中着重抓好三方面环
节:一是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大纲及技能规范要求,对每一阶段的专业技能训练和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应配有相应的课时、能力达标、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以避免实践教学的随意性;二是加强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帮助和检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达到技能规范要求;三是严格实践性教学的成绩考核与评定。实践性教学的成绩评定应包括行为规范、专业知识面及应用能力,专业技能的正确、熟练、全面、规范,工作中协调合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适应能力,工作质量、效率、态度及责任心等方面,体现对学生一种职业能力的综合评价。使实践性教学具有相对独立的成绩评价体系。
2.实践教学师资的培养建设与管理
要实施高职教育培养高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的,按现代社会高质量的职业素质要求,必须要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技艺高超、素质优良、相对稳定、专兼职结合、管理规范的师资队伍,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与水平,以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
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培养,主要围绕着使其具备基本职业能力方面入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其具备从事实践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即在熟悉专业理论基础上,通晓专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并熟练操作,熟知材料、工具、机械设备和产品的性能和特点,会对操作程序组织实施,正确、规范地演示操作技术,能够分析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一般问题,二是具备从教能力,即专业技艺的授予能力,如能制定课堂计划,规范的组织课堂教学,并会检查课堂教学情况与效果的教学法和方法论方面的能力;会引导学生、调动学生、与学生合作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教学能力和心理
学能力。
培养和建设好一支素质高、技艺精、能力强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是关系到学校能否把学生培养成应用性人才的关键。
由于学校是中职学校,实践教师相对来说,比较缺乏,尤其缺少在专业技能上有明显特长的实践教师。尽管学校在这方面已采取了一些措施,通过引进、内培、外培,较大改变了实践教师的队伍的结构,提高了实践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但是如何加强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学院将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来加强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
(1)加强专职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院在建设专职实践教师队伍时,着重把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做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原则,采取以下途径和办法来加强专职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
a、积极引进面向社会和企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师或高级技师,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改善师资来源结构,利用他们高超的专业技艺以及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来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效率。
b、招收大学毕业生,并通过一定的实践培训,充实教师队伍。
c、利用教师休课学期和部分教师待岗培训期,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深入生产一线,参加企业生产实践,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专业技能;,也可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作用,建立教师换岗轮训制度,强化训练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鼓励教师努力获取各类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以及本行业相关的技术职称,专业教师实行持证上岗,使部分教师转变成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专业实践教师。
d、有计划地选派指导教师到全国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学习,系统地学习有关教学法,方法论和心理学等知识,不断提高指导教师教学能力;
e、重点培养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教学骨干,对中青年指导教师可采取建立教师教学进修制度的办法,以老带新和赴重点高职院校的名师或专业带头人为指导教师,在相应专业中开展实践性教学进修,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重视专业带头人、学术梯队建设及专业教师的“双师”资格培养。
f、积极组织教师参加针对新技术、新规范、而举办的各类专题讲座和培训,使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时得到补充和更新,及时掌握有关的技术信息;
g、开展国际间的师资交流,通过建立校间关系,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或引进国外职教专家,开展教学经验交流,学习国外成功的职教经验,尤其是实践教学经验,以提高实践教学教师的整体素质。
(2)加强兼职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
适时选聘一定数量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管理效益,使两种师资类型优势互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臵,同时为教师队伍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可以对专职教师的某些不合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节作用。外聘教师队伍的存在,客观上对校
【篇三: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xxx中等专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奖励评审试行标准。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省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教育部、区教育厅对职业院校教学设施设备要求的标准及学校实训仪器、设备现状。
3、xxx中等专业学校2009年-2011年发展规划;
二、基本情况
xxx区中等专业学校是xxx区唯一一所承担中职学历教育、全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和农民工转移培训任务的中等职业类学校。区划三年多来,学校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职业教育政策,区委、区政府、区教科体局的大力支持,给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学校在校企合作、职业技能培训、职教招生、学生以工助学(顶岗实习)、毕业生就业、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校生规模逐年攀升,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现有在校生xxxx人,教职工xxxx人。与xxxxxx等公司签订有校企长期合作协议,学校成为其挂牌人才培训基地,负责该企业在当地的招工及培训事宜,为学生以工助学、毕业生就业安置、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三年来,我们先后组织了x个批次共xxxx余名同学到合作企业进行了为期xxxx个月不等的以工助学(顶岗实习)活动,学生月收入均保证在xxxx元以上,即增加了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开拓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岗位技能,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真正实现了“零学费入学,零生活费求学”的目标。自xxxx年起,学校还在区劳动局的指导下,有序开展农民工转移培训六个批次近xxxx人,全部顺利安排到南方大中型企业
就业,月收入达到xxxxx元。
自区划以来,学校一直坚持“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办学方针,从xxxx年实现本科上线零的突破以来,对口高招上线率逐年上升,xxxx对口高招,又上新台阶,本科上线人数达到了xxx人,专科上线比率也达到了xx%,实现了近几年来的跨越式发展。未能升学的毕业生,学校根据其个人自愿的原则,采取了引导学生自主择业、帮扶就业、安置就业三种途径,确保了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满意率达到98%以上。畅通的就业渠道,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08年春、秋两季,学校较顺利地完成了即定招生目标,完成全年招生962人。为1582名同学办理了各工种中级、高级技能等级证,实现了学生毕业后的双证(毕业证、技能等级证)制。学校被市教育局评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招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xx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技术辐射工作方面,学校利用骨干专业养殖专业的专业课教师优势,以王恩勤老师为主成立的xxx中专养殖技术服务中心,在大刘镇开设专门营业场所,为学校周边农户提供“产前供苗,产中供技术,产后包销”的一条龙式服务。目前技术辐射范围已涵盖大刘、空冢郭、问十、阴阳赵,西平宋集、权寨,舞阳吴城,郾城龙城等八个乡镇近百个村庄300余养殖户,每年帮助农户创收近千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2009年元月起实施的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将xxx区原有两所中中学校进行了合并,形成新的xxx中等专业学校,更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建设的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发展规划、职业教育的需要和特点及xxx区产业发展格局,严格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设施设备要求的标准,多方筹措资金,分期建设,逐渐完善,以满足学校的发展需求。
四、建设地点
根据xxx区总体规划,学校实训基地选址在学校本部。
五、建设规模
xxx中等专业学校实训基地一期建设规模:建筑面积5400m2,主要布设为:养殖专业病理分析实验室200平方米,计算机(电子商务)室800平方米,电子电器实验室800平方米,客房演示室800平方米,数控技术车间1600平方米,兽医门诊部100平方米,兽医服务中心400平方米。水产养殖基地400平方米,器材室200平方米,准备室100平方米。
六、建设方案
(一)设施建设
1、建筑群体设计
xxx中等专业学校实训车间建筑群均采用混合结构。
2、室内外装修
(1)xxx中等专业学校实训车间建筑群室内均采用全瓷防滑地板砖。
(2)内墙面、顶棚为水泥砂浆抹面刷中档乳胶漆。
(3)窗子均为塑钢窗,一层带防盗栏,外门为防盗门,其它均为木制门。
(4)外墙部分正面及侧面均贴面砖,背面墙为防水涂料。
(二)设备建设
1、设备及仪器布置:
严格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对中等职业教学设备要求的标准,每个实验操作室按40-60个工位计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
2、设备及仪器购置安装:设备及仪器购置经与多家厂商联系后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
(三)师资队伍建设
1、积极引进面向社会和企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师或高级技师,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改善师资来源结构,利用他们高超的专业技艺以及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来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效率。
2、招收大学毕业生,并通过一定的实践培训,充实教师队伍。
3、利用教师休课学期和部分教师待岗培训期,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深入生产一线,参加企业生产实践,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专业技能;,也可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作用,建立教师换岗轮训制度,强化训练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鼓励教师努力获取各类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以及本行业相关的技术职称,专业教师实行持证上岗,使部分教师转变成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专业实践教师。
4、有计划地选派指导教师到全国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学习,系统地学习有关教学法,方法论和心理学等知识,不断提高指导教师教学能力;
5、重点培养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教学骨干,对中青年指导教师可采取建立教师教学进修制度的办法,以老带新和赴重点高职院校的名师或专业带头人为指导教师,在相应专业中开展实践性教学进修,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重视专业带头人、学术梯队建设及专业教师的“双师”资格培养。
七、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一)实训基地基础性建设总投资概算为378万元,设备类购置投资约500万元。
(二)资金来源
实训车间建设总投资878万元。
(1)申请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资金600万元
(2)申请建设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项目经费和扶贫项目资金200万元。
(3)自筹78万元。
八、实训基地建设时间
实训基地在多方积极筹措资金前提下计划2009年10月开工建设,2010年7月交付使用;2010年8月~12月实训设备、仪器购置安装调试完毕。2011年元月投入使用。
2008年12月4日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篇七: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范文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1.提供真实且安全的实训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2.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平台,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支持行业需求和教育改革,推动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的融合。
二、选址与规划:
1.选择地理位置便利、面积较大的场地作为实训基地,要求交通便捷,环境良好。
2.根据实训需求规划基地内的实训区、教学区、办公区等功能区域,确保区域划分明确。
3.设立必要的设施,如实训设备、教学设备、设备仓库等,以满足实训和教学需要。
三、设施与设备:
1.实训区:
(1)建设不同行业的实际工作场景,如汽车维修区、电子技术实验室、机械加工区等。
(2)配备专业设备和工具,确保实训过程符合行业标准,并提供真实的操作体验。
2.教学区:
(1)建立多功能教室和实验室,配置投影仪、电脑、音响等现代化教学设备。
(2)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支持理论教学、案例分析、讨论研究等教学活动。
(3)配置实验材料和模型,方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研究。
3.办公区:
(1)设立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和会议室,提供工作和交流场所。
(2)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软件,支持教师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教学与管理:
1.教学计划:
(1)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将实训基地纳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确保实训与理论相结合。
(2)安排实践性课程,包括实训操作、项目实践、团队合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师资队伍:
(1)配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和解答问题。
(2)组织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3.管理模式:
(1)建立完善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和权限,确保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行。
(2)定期组织教学检查和评估,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优化教学管理模式。
五、安全与环保:
1.安全管理:
(1)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训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2)配备安全设施和防护装备,提供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
2.环境保护:
(1)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合理利用资源,控制噪音、尾气等污染源,保护周边环境。
六、评估与改进:
1.建立健全的评估体系,定期对实训基地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教学效果、实训设备状况、学生满意度等。
2.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优化措施,提升实训基地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实训基地建设方案需要综合考虑选址规划、设施与设备、教学与管理、安全与环保等因素。通过合理规划和配置,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和教学条件,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篇八: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范文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一、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已经由传统的理论知识传授向实践能力培养转变。实训基地作为高校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具有重要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意义。然而,目前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强。
二、建设目标
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掌握实践技能,增强实践能力。
2.促进产学结合:实训基地将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增强与企业的合作基础,推进产学结合,提高就业率。
三、建设内容
1.建立合适的场地:实训基地应具备足够的场地和设备,可以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2.导入实训课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训基地应配备专业的实训教师,并导入实训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与企业合作:实训基地应与企业合作,提供实习机会给学生。与企业的合作可以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提高就业能力。
四、建设步骤
1.确定建设需求: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生的实践需求进行分析,确定实训基地的建设方向和内容。
2.筹集资金:通过学校、企业和社会等多方力量筹集资金,确保实训基地的建设投入。
3.场地建设: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包括教室、实验室和实训工场等。
4.设备配置:根据实训基地的需求,购买适当的设备和工具,确保实训基地设施的完善。
5.师资培养:为实训基地培训专业的实训教师,并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实训的教学工作。
6.课程导入:将实训课程导入实训基地,使实训基地成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
7.与企业合作: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并与企业共同开展实际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五、评估与改进
建设实训基地后,应对其进行评估。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参与度、师资队伍、实训设施以及与企业的合作状况。通过评估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实训基地的实践能力培养效果。
六、总结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提高高校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与企业的合作基础,促进产学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建设实训基地需要从场地、设备、师资、课程和合作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通过评估和改进,不断提高实训基地的建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