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两个确立”决定意义心得体会14篇
学习“两个确立”决定意义心得体会篇1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我们必须深入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两个确立”内化于心、落实于行,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切实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
百年来,我们党在一次次重大历史考验面前力挽狂澜、砥柱中流,不断把党和人民事业推向前进,靠的就是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是众望所归、当之无愧的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两个确立”既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历史奋斗的结晶,也是历史经验的启迪、历史规律的昭示,充分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
坚决捍卫“两个确立”,要体现到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上。要从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一是持续加强理论武装。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十个明确”的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二是始终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深刻感悟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三是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自觉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把习近平总书记给xx振兴发展指明的方向、点出的问题、教导的方法领悟好研究透,建立领导责任、工作推进、考核评价、督导问责体系,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到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各单位,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切实把“两个确立”落实到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生动实践中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时代发展大势,正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是统一全党思想、引领前进方向的领导核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科学把握发展规律,坚持正确前进方向,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不断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
坚决捍卫“两个确立”,要以实际行动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一是强化使命担当。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以发展破难题、以发展促振兴、以发展增福祉,加力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努力实现加快发展、赶超发展、跨越发展。二是自觉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找准定位。胸怀“两个大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认清历史方位,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培育壮大新动能,构建产业新体系,塑造竞争新优势,扎实推进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三是自觉在全国发展的大趋势中勇闯新路。积极推进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方式转型、增长动能转换,把振兴工业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加强黑土地保护,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奋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振兴发展之路。四是自觉在全国发展的大战略中担当作为。牢记“国之大者”,坚决扛起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加强初级产品供给保障,为提高我国大豆产能和自给率主动担当作为,坚决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坚决守好祖国“北大门”,为国家安全提供坚强的战略支撑。
切实把“两个确立”体现到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不懈奋斗中
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践充分证明,“两个确立”蕴含着坚守党的初心使命的内在逻辑,是时代呼唤、历史选择和民心所向,必将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磅礴力量。
坚决捍卫“两个确立”,要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赤诚之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把人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衷心拥戴之情作为接续奋斗的强大动力,切实担负起推动共同富裕、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职责使命。一是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及时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二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完善养老、教育、医疗、住房等保障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完善收入分配体系,在做大做好“蛋糕”的同时切好分好“蛋糕”。三是坚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基层管理服务体系,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积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xx。
切实把“两个确立”贯穿到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
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启示我们,坚强的领导核心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打虎”“拍蝇”“猎狐”,刹住了一些多年未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瘴痼疾,扭转了一度出现的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探索出一条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只有在这个问题上头脑特别清醒、立场特别坚定,才能确保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始终成为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必须全面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一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重点,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实效体现到推动发展的良好业绩和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上。二是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整治损害党的形象、群众反映强烈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决防范和查处“七个有之”问题,坚决纠正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保持反腐败政治定力,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战略目标。三是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加强对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源源不断培养选拔坚守初心使命、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建设一支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让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兴旺发达。
学习“两个确立”决定意义心得体会篇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xx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致辞、指示、贺信等109篇,分为21个专题。两年多的时间虽然不算长,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此历史交汇,我们面临的形势环境更趋复杂严峻、肩负的任务日益繁重艰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生动记录了这期间党和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和新的升华,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和最新教材。
深刻领会这一著作是“历史望远镜”,自觉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开篇的第一专题“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光辉历程、擘画美好未来的战略谋划、顶层设计、统筹部署,其他专题中也有不少涉及以史为鉴的内容,深刻回答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这个根本问题,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彰显出习近平总书记强烈的历史担当和宽广的历史思维。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用这部重要著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就要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中进一步加深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增强历史主动精神,顺势而为、奋发有为,坚定走好“五个必由之路”的人间正道、胜利之路,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坚定担当责任、增强斗争本领,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困难面前迎难而上、风险面前积极应对,继续在人类的伟大时间历史中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间;就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决策部署,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总要求和目标任务,认真学习“四史”和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掌握理解历史潮流、历史方位、历史使命的科学态度和方法,正确处理好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使我们各方面的工作更加符合实践要求与人民期待。
深刻领会这一著作是“党建新版本”,自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
“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新时代的惊天动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来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二专题“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收入了4篇重要论述,分别对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政治建设等提出新的要求,进一步阐明“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进一步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进一步阐释“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进一步明确“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把我们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第二十一专题“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收入了10篇重要讲话的部分内容,要求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特别告诫“全党同志要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决不能滋生已经严到位、严到底的情绪!”这为我们保持头脑清醒、以正视问题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自觉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根本遵循。
“山雄有脊,房固因梁。”用这部重要著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就要从最近两年多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以及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充分认识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实际行动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就要从继续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的勇气和定力中,从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的政治品格中,更加深刻认识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心怀“国之大者”,充分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害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原体,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深刻领会这一著作是“人民至上论”,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治国之道,爱民而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程,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最深厚的力量在中国人民,必须依靠人民开创历史伟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除第三专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第五专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专题“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第十三专题“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第十四专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集中反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外,其他专题也都对这一思想进行了阐述。完全可以说,“人民”二字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点、价值支点、实践原点,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出发点、落脚点。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为民造福的科学理论,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深切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与幸福。特别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者,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执政为民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
“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用这部重要著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就要深刻领悟人民领袖“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真挚为民情怀,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关注的热点问题、关切的突出问题,用心用情做好民生工作,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让全体中国人民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凝聚起澎湃向前、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深刻领会这一著作是“复兴指南针”,自觉把民族复兴历史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这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四专题“坚持敢于斗争”中得到充分体现。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更加自觉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六专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第七专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第八专题“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第九专题“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第十一专题“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十二专题“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第十四专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十五专题“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第十六专题“统筹发展和安全”、第十七专题“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等中得到充分反映。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这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十八专题“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十九专题“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第二十专题“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得到充分诠释,体现了我们党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世界的最新贡献。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用这部重要著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就要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中,深刻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的深刻内涵,立足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前进,增强跨越新时期“娄山关”“腊子口”的革命情怀和担当精神;就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深刻领会这一著作是“思想发动机”,自觉学深悟透新时代党的创新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21个专题蕴含的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都是从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最新发展变化出发,经过审时度势、科学判断、深入思考提出来的,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用这部重要著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就要紧密联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砥砺奋进的理论和实践,深刻体悟习近平总书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领悟,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所回答的“三个重大时代课题”、所蕴含的“十个明确”核心内容,真正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融通而致用;就要深刻把握党的创新理论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更加自觉地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在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科学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学习“两个确立”决定意义心得体会篇3
领导核心的成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最根本的保障
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一个理论创新的指导思想,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确立党的领袖的领导核心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党建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确立党的科学理论的指导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指引党开创历史伟业的精神旗帜
党要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考出好成绩,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坚强领导核心的掌舵领航,一刻也不能没有科学理论的举旗定向
“两个确立”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重要的政治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明确提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大的政治成果、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是深刻总结党百年奋斗特别是新时代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是体现全党全军共同意志、反映全体人民共同心声的重大政治判断,具有充分的实践依据、历史依据和理论依据,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
学习“两个确立”决定意义心得体会篇4
“两个确立”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重要的政治要求
从奋进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党要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考出好成绩,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坚强领导核心的掌舵领航,一刻也不能没有科学理论的举旗定向。
“两个确立”具有深厚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重要的政治要求。“两个确立”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是时代、历史和人民的共同选择、郑重选择、必然选择。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必须把坚定捍卫“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在实际行动中升华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领悟和认同。
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始终不渝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捍卫核心,保证全党团结统一、行动一致。拥有富有远见、成熟稳定的领导核心,是党之大幸、国之大幸、民族之大幸、人民之大幸,是党和国家砥砺前行、走向兴盛至关重要的因素。奋进新征程,坚定拥护和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全党就有定盘星,全国人民就有主心骨,中华民族“复兴号”巨轮就有掌舵者,面对惊涛骇浪就一定能够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做到深学细悟、真知笃信、全面践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的新征程上,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要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始终把握发展规律,始终保持更加昂扬的奋进姿态,就必须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彰显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所蕴含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所体现的习近平总书记的政治勇气、历史担当、人民情怀和人格魅力,从政治、理论、思想和情怀上形成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方位认同。
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将其贯穿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持续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两个维护”要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日常言行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知重负重、担当作为,敢于蹚地雷阵、涉深水区、啃硬骨头,把“两个确立”体现在抓好当前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效上,以实干实绩检验是否真正做到“两个维护”。
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学习“两个确立”决定意义心得体会篇5
在广大干部群众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出版了,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会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编辑工作。编辑工作中,我们着眼权威理论著作,遵循理论创新逻辑,系统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最新成果;着眼生动历史记录,遵循实践发展逻辑,全面反映党领导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着眼大众学习读本,遵循理论武装逻辑,着力彰显党的创新理论的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着眼中国智慧方案,遵循国际传播逻辑,向世界展示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全人类问题贡献的中国理念、中国主张。
认真学习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能够让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国内与国际相结合上,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理解和认识。
一是与时俱进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就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这一重要思想,以坚定的信仰、科学的态度、真理的精神,一以贯之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深刻体现党的理论创新创造的内在机理,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创造性地阐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使马克思主义以充沛活力和崭新形象展现于世。提出“两个结合”,极大地深化了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提出坚持人民至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提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思想;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提出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等等。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对于我们深刻认识这一重要思想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原创性贡献,真切体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励精图治开辟了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新境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党和人民,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取得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种意义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益彰显,我们要从历史维度、价值尺度的结合上不断深化认识。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对于从新时代伟大斗争中汲取力量、激励使命、担当责任,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守正创新开辟了中华文明演进发展的新境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之所以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将理论主脉和精神血脉融为一体,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价值追求,是扎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洋溢着中华文明气质的科学理论。这一重要思想强调,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文化基因,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对于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高瞻远瞩开辟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新境界。中国共产党历来以天下为己任,从成立之日起就把推动人类进步作为自己的崇高追求。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人类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时代主题和世界发展大势,充分反映世界各国人民心声,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旗帜鲜明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建美好世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一系列重大理念和主张,科学回答了“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为应对全球性风险挑战贡献了独特的中国智慧、提供了系统的中国方案,为复杂多变的当今世界注入了强大正能量,极大地增强了人类社会追求更加光明未来的信心和力量。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对于深刻把握我们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担当,不断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出版以来,在国内外反响强烈,进一步兴起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党中央要求,以深入学习第四卷为契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更好走向世界。要加强系统化学习,发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思用结合、知信行统一。加强学理化阐释,讲清楚这一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加强大众化宣讲,创新载体平台和方式方法,推动党的科学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加强精准化传播,引导国际社会增进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理解与认同。我们要在这些方面有更大作为、更多成果。
学习“两个确立”决定意义心得体会篇6
“两个确立”是我们党的制胜密码
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宏阔视野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实践依据。确立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为什么能够成功、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制胜密码,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
《决议》重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和新鲜经验进行了总结,从13个方面分领域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采取的重大方略、重大工作、重大举措进行了系统阐述,重点总结其中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这13个方面很多都是从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切入,以解决措施展开,以重大实际成效收尾。从清晰的谋篇布局中,可以更加深刻感悟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是怎样取得的、历史性变革是怎样发生的,习近平总书记如何发挥领航掌舵、举旗定向的核心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是如何创立的。
比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决议》指出,改革开放以后,党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行持续努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同时,《决议》直面问题,并明确指出一个时期“党内也存在不少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存在不少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问题,特别是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不力,有的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口是心非、擅自行事。”这些问题都有很强的针对性。
《决议》第五部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专门论述了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决议》第六部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把“坚持党的领导”放在“十个坚持”之首,强调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
从《决议》中可以深刻感悟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是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
又如,全面从严治党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力挽狂澜,直面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坚定决心、顽强意志、空前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上率下改进作风,雷霆万钧惩治腐败,利剑高悬强化监督,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提升到新高度,成为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2021年12月4日,是中央八项规定正式出台9周年。在9年前谁能想到,这短短的几百字,掀起了一场深刻的党风之变、社会风气之变。正是这场党风之变,开启了新时代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影响和引领了国家的历史性变革。
《决议》特别强调,“七个有之”问题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引起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强烈不满和义愤。这是我们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为之忧心忡忡的问题。从习近平总书记早在宁德任地委书记期间就以“宁肯得罪两三千人,也不得罪近三百万人民群众”的决心,坚决清查干部违规私建住宅问题,再到党的十八大后雷霆万钧惩治腐败,更能强烈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鲜明和坚决的政治态度。
《决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坚决斗争,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回望这些年的奋斗历程,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征,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
再如,社会建设上。《决议》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两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难事作了充分阐述、给予高度评价。这里的每一句话都有精彩绝伦的中国故事,每一句话都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历程,很有现场感、震撼感,很有生命力,充满了深厚的人民情怀。我们国家今天能取得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样了不起的成果,没有习近平总书记坚强的战略定力和果敢的历史担当,那是不可想象的。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形势变化、任务艰巨、矛盾复杂的情况下,成功把中国航船胜利驶向前进,充分体现了他超凡的政治智慧、前瞻眼光、战略谋划、领导艺术和政治定力。
《决议》还对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以及外交工作等其他方面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都作了具体生动的阐述。事实雄辩证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成就的取得,根本就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就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为什么能够成功、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制胜密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在审视和把握日益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发展大势中,在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作为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恢宏气魄、远见卓识、雄韬伟略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潮流,为全党举旗定向,以大格局谋划改革发展稳定,以大气魄运筹治党治国治军,以大韬略统筹内政外交国防,展现出宏阔的战略眼光、非凡的政治智慧、强烈的历史担当、高超的领导艺术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当之无愧的领路人、掌舵者、好领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以原创性理论贡献标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高度,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跃升,进一步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图景,指引开辟了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境界,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这些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充分证明,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一个理论创新的指导思想,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学习“两个确立”决定意义心得体会篇7
“两个确立”是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从百年党史维护党的团结、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高度和斗争实践中,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历史依据。“两个确立”具有内在逻辑统一性,党的指导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和党的领导核心总是高度一致,党的指导思想的形成、确立与党的领导核心的形成、确立总是紧密联系。什么时候我们党有了核心、全党维护核心,什么时候我们党有了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维护得好,我们党就拥有共同的精神旗帜,就充满生机和力量,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学习党的百年奋斗史,贯通把握党的四个历史时期的伟大实践和历史经验,可以更加深刻理解确立党的领导核心、确立党的指导思想,对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对推进党的事业发展至关重要。
确立党的领袖的领导核心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党建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马克思说过:“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列宁认为:“伟大的革命在其斗争过程中会造就伟大的人物,使过去看来不可能发挥的才能发挥出来。”“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这都是起码的常识。”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党的领导核心,就是现代中国应时代之需而生的伟大人物。
1956年9月,邓小平同志曾在党的八大所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在承认历史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时候,从来没有否认杰出的个人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同样,马克思主义也从来没有否认领袖人物对于政党的作用。”当时苏共二十大闭幕不久,苏共对斯大林的否定,促使中国共产党人更加深入思考“领袖对于党的作用”。邓小平同志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此作出深刻阐述,他强调指出:党的领袖的“威信、影响和经验乃是党、阶级和人民的宝贵的财富。对于这一点,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从自己的切身经验中,是感到特别亲切的”。
遵义会议前后的历史就是极好的经典例证。遵义会议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一次伟大转折。邓小平同志指出:“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同志就是我们党的领导核心了。”他认为,中国共产党成熟的标志是党的七大,但“作为中央领导,可以说在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时,就成熟了。”领导核心的成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最根本的保障。
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统一和成熟,不可能仅通过一次会议就完全实现,而是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遵义会议后,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阴谋、以王明为代表的右倾错误,都曾对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造成严重的损害。但从遵义会议到“文化大革命”前的30余年里,“不管我们党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不管其成员有这样那样的变化,始终保持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领导核心的稳定,是中国共产党“一次次靠自己解决了自身问题”,将事业推向正确轨道,进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的坚强保障。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向何处去”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头等大事。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这一重要关口,邓小平同志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以非凡的勇气和胆略挑起重担,打开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新局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又一次伟大转折,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2014年8月20日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是由于有邓小平同志的卓越领导,正是由于有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和全力推进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欣欣向荣,中国人民才能过上小康生活,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能以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百年征程雄辩证明,维护党中央的核心,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保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正确方向的决定性保证。
确立党的科学理论的指导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指引党开创历史伟业的精神旗帜。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决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这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坚持根本指导思想不动摇,并与时俱进推进党的指导思想创新发展的重要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郑重地把毛泽东思想写到自己的旗帜上,并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不断丰富发展,为我们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是我们党付出了巨大代价获得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历史告诉我们,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牢牢确立自己的指导思想。
学习“两个确立”决定意义心得体会篇8
学习“两个确立”决定意义心得体会篇9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理论,伟大理论引领伟大时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下简称“第四卷”)立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与历史成就,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守正创新,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深刻阐发了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国复兴正是贯穿第四卷的一条主线,全书以此展开历史叙事、规律叙事、文明叙事和命运叙事多重崭新的书写,全景式擘画了新征程强国复兴的伟大宏图。
牢牢掌握强国复兴叙事的历史主动
历史主动是指在清醒洞察和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发展大势的基础上,立足国家、民族所处的历史方位,顺应历史发展大势、自觉定位历史责任、主动担当历史使命、勇于开辟未来和创造历史的行为。第四卷把“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第一专题开篇,充分体现党深刻洞察历史发展规律、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总结和运用历史经验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
牢牢掌握强国复兴的历史主动,就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提升用历史观照现实、远观未来的洞察能力,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大势的能力。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在世事变迁中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所在。对百年奋斗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奋斗历史。掌握历史主动、书写新的奋斗历史,我们要认清方向,把握强国复兴的时机与大势,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牢记使命,把握强国复兴的责任与担当,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初心,坚持为人民谋幸福,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主动应对,统筹强国复兴的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这就要求我们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审时度势,把握强国复兴的战略和策略,这就要求我们从战略上对党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判断准确、谋划科学、赢得主动,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让策略更好地服务于战略。
牢牢掌握强国复兴的历史主动,就要克服各种罔顾客观条件的盲动和居功自傲的行为。实践证明,那些违背历史主动要求的思想和行为必然阻碍党和国家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大革命失败后,党内出现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对革命性质、形势和阶级关系进行了错误分析,过于乐观地估计形势,贸然进行武装起义、全线出击、攻打敌人的坚固阵地、与敌人拼阵地战等冒险军事行动,最终使革命遭受巨大损失。毛泽东同志对这种“不顾主观和客观条件的盲干”进行批判,至今依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另外,过高估计自己的历史功绩从而滋生出骄傲自满的心理同样会危及党和国家的事业。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艰苦,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要求。“两个务必”的提出是经过深入思考的,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历程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即将执政的政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和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更是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第四卷进一步强调,“我们党历经百年、成就辉煌。党内党外、国内国外赞扬声很多。越是这样越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中迷失自我”;需要进一步传承谦虚谨慎的光荣传统,始终保持“甲申对”“窑洞对”“赶考对”的那份忧患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对历史规律的敬畏,把历史成就作为新征程的起跑线而不是历史包袱,不能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
从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到规律叙事
伟大社会实践不能代替伟大理论创新,实践只有上升为规律性认识才能反过来进一步指导新的实践。当代中国正经历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第四卷正是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一系列重大实践创新的思考和回应,体现着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原创性理论探索,形成了一些标志性概念、理论命题和规律性认识。
在共产党执政规律方面,第四卷提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等重要理论命题,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规律性认识;“两个确立”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权威的规律性认识;坚定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的“十条历史经验”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体,深化了对历史治理价值及其作用规律的认识;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的重大判断,深化了对党的建设、党的领导与社会改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认识。
在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方面,第四卷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概念、“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论断,深化了对中国道路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要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原创性概念,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独特规律的认识;提出“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人权”等重要思想观点,深化了对社会主义人权规律的认识;提出“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重大论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必然性等的规律性认识。
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方面,第四卷提出“两个结合”等重要思想观点,深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坚持人民至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重要思想观点,深化了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规律的认识;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和“五个现代化”的重要概念,深化了对现代化、人类文明和人类社会发展道路规律的认识;提出推动建设新型大国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等重要观点,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超越西式现代化文明叙事的逻辑
实现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但现代化道路没有一成不变的模板,也不存在唯一通道,西方先发性现代化更不是历史的终结。
西式现代化如今更多扮演的是现代化的破坏者角色。西方中心主义和殖民主义催生的西式现代化,外在表现为自负地将地方性知识“普世化”、将现代化条件“简单化”,骨子里依旧是一切以西方为中心、一切为利益所驱使、偏执压倒理性、资本压倒公平、私欲压倒公义、利益压倒生命、霸权压倒和平、金主压倒民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西式现代化模式和“知识茧”的推送者和贩卖者,最终导致一些主动照搬或被动安排这条道路的发展中国家纷纷跌入现代化“陷阱”。
中国式现代化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入侵,在中华大地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从此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开启了近代中国探索现代化的先河,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由于统治者的腐败无能、阶级自身的软弱妥协和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现代化的努力处处受到制约。直到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才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创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第四卷深刻揭示了如下道理:只有那些既立足于自身文化、禀赋优势又批判继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国家,才能开创出新的、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因为不接受西方“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坚持走自己的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从而成功破除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知识茧,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叙事逻辑,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原罪”和先天性弊端,提供了现代化的全新思路,展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彰显伟大斗争中坚守初心使命的命运叙事
马克思主义始终关注人类命运,矢志不渝推动改变人类被奴役、被异化、被分化的状态从而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始终秉承马克思主义的初心使命,矢志不渝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在伟大斗争中书写当家作主的人民命运。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一经成立就把“人民”二字铭刻在心,义无反顾肩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伟大斗争,“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救国、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的执政理念,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20xx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3.5万元,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书写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在伟大斗争中书写现代化强国的国家命运。落后就要挨打,富而不强只能沦为他人的“盘中餐”。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经济建设上,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在政治建设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在文化建设上,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社会建设上,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在伟大斗争中书写不可阻挡的民族复兴命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但现实也告诉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重大斗争不会少。从国内看,社会主要矛盾潜藏动荡的风险,贪污腐败侵蚀党的执政根基,意识形态领域侵蚀更加隐蔽,境内分裂破坏活动从未停止,系统经济风险有增无减、高新科技“卡脖子”问题亟须解决……从国际上看,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民粹主义、排外主义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为此,我们要准确认识决定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走向的关键因素,牢牢把握战略主动;要弘扬伟大斗争精神,进行“不信邪、不怕鬼”的伟大斗争,坚决粉碎国内外一切阻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绊脚石”和“拦路虎”。
在伟大斗争中书写天下大同的人类命运。第四卷专题十八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旨,饱含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的睿智思考和独特创见,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理论”“未来社会理论”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面对共同挑战,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只有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这一条出路”。为此,我们需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社会进步潮流;需要共建共享、共同繁荣,致力于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需要守望相助、风雨同舟,共同佑护各国人民生命和健康,致力于建设一个健康安全的世界;需要协商对话,致力于建设一个文明包容的世界;需要参与全球治理,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构,致力于建设一个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世界。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第四卷通篇散发的思想伟力、真理光芒,点燃了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新征程的豪情壮志,以无我精神、赤子情怀书写着强国复兴伟大时代的壮丽诗篇。
学习“两个确立”决定意义心得体会篇10
学习“两个确立”决定意义心得体会篇11
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是新时代取得伟大成就、发生伟大变革的一条根本经验。近年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快速发展的丰富实践,要求继续推进理论创新、提供理论指导。《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集中反映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深刻把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科学回答重大时代课题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实践品格和深邃创新观点的权威教材。
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进行伟大斗争、掌握历史主动中推进理论创新。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党和人民奋发有为、勇毅前行,塑造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环境,创造化危为机、主动应变新的战略机遇,增强应对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战略能力,成功地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看清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现象下的本质,机遇更具有战略性、可塑性,挑战更具有复杂性、全局性;唯有主动迎战、坚决斗争才有生路出路,才能赢得尊严、求得发展;要把握好每个阶段的历史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等。这充分展现了统筹全局的战略思维、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和顺势而为的历史自觉。
在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极不寻常、极不平凡5年最为显著的标志。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中国式现代化在新时代得到推进和拓展,不仅取得重大实践成果,也在理论上形成许多创新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的现代化老路;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这大大丰富和深化了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成果,构成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创新理念。
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推进理论创新。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脱贫攻坚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重大实践,防止两极分化、促进共同富裕则是在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发展层次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促进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脚踏实地、久久为功。这是将党的初心使命、理想信念落实到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上,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蕴含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创新。
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回答关于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基于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确定的发展方向,要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阶段,同时是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新发展理念阐明了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构建新发展格局是要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等。这指明了在新形势下大力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深化了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
在百年大党踏上新的赶考之路,依靠党的自我革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推进理论创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党在新时代新征程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注入了坚定历史自信,增强了强大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入推进管党治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全方位、深层次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我革命是党探索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这表明我们党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学习“两个确立”决定意义心得体会篇12
在全党全社会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经党中央批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英文版面向海内外出版发行。在中央宣传部统筹指导下,中国外文局承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翻译出版和发行宣介工作,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8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参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图书翻译出版工作的5名外国专家回信,勉励外国专家用融通中外的语言、优秀的翻译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引导更多外国读者读懂中国,为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交流沟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做好新时代对外翻译出版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极大增强了我们投身国际传播事业的光荣感使命感。中国外文局将进一步把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贯穿第四卷出版发行工作全过程,体现在各方面实际行动之中。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全面记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十年进行的伟大变革、走过的壮阔征程,系统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回应重大时代课题中应运而生和丰富发展的清晰脉络,是描绘新时代奋斗史诗的生动画卷,是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重大创新,是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深刻回答。《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出版以来,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目前已在全球出版36个语种,在31个国家举办首发式、读者会、研讨会等国际重大推介活动,在40多个国际书展、500多家海外主流书店、20多家全球线上营销平台持续展示和销售,进入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图书馆,发行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翻译出版语种最多、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领导人著作,也是国际社会读懂新时代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之窗,对各国读者阅读中国、认知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应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严峻复杂国内外形势和巨大风险挑战中,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一步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党的理论创新重大突破,指引“中国号”巨轮向着民族复兴的目标破浪前行,同时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崭新时代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生动系统记录了两年多来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向国内外展现了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编辑出版这部重要著作,是党和人民总结奋斗经验、开创崭新未来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客观准确读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读懂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需要。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翻译出版发行工作中,中国外文局作为主体责任单位,成立重大专项工作组和专门协调机构,统筹调动优质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开展工作,认真扎实做好翻译、出版、印制、发行、推介,并抽调多名骨干编辑和研究人员参与编辑工作。在外文翻译环节,以中国外文局翻译力量为主、汇集国内外高水平的各语种翻译专家,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地进行翻译、改稿、润色、审核,建立规范化流程和标准,确保译文信达雅,通过翻译转化体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思想和语言风格。在出版印制环节,抽调优秀编辑和校对专家,先后组织几十轮次审读校对,确保内容质量“零差错”,对印制质量、工艺、生产工期等严格要求,对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做好应对预案,坚持专家巡检和工作组抽检相结合,确保印制质量和进度,尽最大努力满足国内外读者阅读需求。
为做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英文版海内外发行推广工作,我们坚持平实平稳、分区分类施策,科学制定工作方案,首发当日即在31个省(区、市)的重点城市和香港主要书店同步上架展销,目前已实现全国3000家零售书店、中心城市邮政支局网点、全国高铁站、机场和主要电商平台全覆盖。牵头做好海外发行,用好国际发行网络,推动第四卷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秘鲁、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主流书店以及海外主要电商平台进行展销,针对不同读者群体开展精准发行,不断扩大海外发行的覆盖范围。
下一步,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外文局成立70周年贺信和给外文出版社外国专家回信精神,举全局之力、汇各方之智,进一步做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国内外发行推介,抓紧推进法、俄、阿、西、德、日、葡等多语种翻译,用心用情用力打造领导人著作翻译出版典范,发挥国际传播综合优势,加大宣介推广和研究阐释,不断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力感召力吸引力。
学习“两个确立”决定意义心得体会篇13
经党中央批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正式出版发行,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能够参加编辑工作,感到十分光荣。认真研读这部重要著作,有一个深切的感受,就是全书贯穿着对党的历史的深刻总结、对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把握、对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自觉自信。
第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充分彰显了百年大党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学习和总结党的历史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每当重要历史时刻和重大关头,我们党都要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将其提高到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纪念会议上,在考察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等重要活动中,多次引述、总结和评价党的历史,就坚持大历史观、树立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深刻论述,为全党正确对待党的历史、自觉运用党的历史经验提供了根本遵循。特别是在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并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持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起草,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展现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继往开来的高度自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从章节编排设计到具体篇目内容,都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宏阔的历史视野和长远的历史眼光,体现了对党的历史的深邃思考和科学把握,体现了对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战略考量,为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方向。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汲取历史智慧,用历史之光照亮未来,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第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人民以伟大历史主动精神创造伟大历史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是善于运用唯物史观进行伟大历史创造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书写了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史诗。《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致敬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开篇,以号召书写党的新的奋斗历史压轴,用21个专题全面呈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的伟大实践。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到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从坚持人民至上到坚持敢于斗争,从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到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到统筹发展和安全,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等等,都体现了对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的科学把握,堪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光辉典范。新征程上,我们要进一步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勇毅前行,开创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的历史伟业。
第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深刻揭示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注重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党的历史经验进行一系列深刻总结,作出“九个必须”“十个坚持”“五个必由之路”等精辟概括。这些深刻总结和精辟概括,充分体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各个专题和相关文章中,特别是集中体现在第一个专题收录的四篇文章中。它们内在统一、相辅相成、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有机整体,需要我们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发展。尤为重要的是,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作出“两个确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历史结论,这是体现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的重大政治论断,是对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最重要政治成果。“两个确立”深刻揭示了党的领袖和党的创新理论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定海神针作用,不仅是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把“金钥匙”,更是充分彰显百年大党历史经验的纲和魂,为我们看清楚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提供了核心密码。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矢志不渝拥戴核心、信赖核心、忠诚核心、维护核心,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下一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学习好使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立足职能定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编辑出版工作,研究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维护好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扎扎实实做好党史和文献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学习“两个确立”决定意义心得体会篇1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制高点,遵循历史规律、汲取历史教训,以《决议》形式阐明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大的政治成果。为加深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理解,本文试从理论、实践、历史和未来四重逻辑加以解读和阐释。
理论逻辑:
“两个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确立和维护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核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和领导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中,明确提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凝聚自己的所有力量,必须维护无产阶级专政的权威。”列宁指出“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被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确立党的科学理论的指导地位和与时俱进进加强理论武装,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本质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一个显著特征。恩格斯说过:“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列宁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政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党的核心和集中统一领导。
实践逻辑:
“两个确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必然结晶。
伟大事业需要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理论指引。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科学理论是对事物发展内在规律的深刻揭示,是破除认识迷雾、开辟正确道路的思想灯塔,是引领实践发展的行动指南。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带领我们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厚的人民情怀、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以原创性理论、生动的实践推动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拥护,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是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历史逻辑:
“两个确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苦难辉煌历史的宝贵经验。
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也是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和改造中国的历史。历史进程与思想进程,总是交相激荡;时代大潮同领袖人物,总是相互造就。党的领袖人物的造就和产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厚的历史实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革命事业转危为安,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并取得伟大成就,成功带领中华民族站起来;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及时汲取历史经验,打破思想桎梏,解放思想,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指导思想,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步伐大踏步向前跃进,中华民族富起来了。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带领中华民族强起来了。尤其是十九六中全会《决议》通过的“两个确立”,这是党心所系、军心所依、民心所向,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历史证明: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优势。
未来逻辑:
“两个确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政治保障。
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创新理论指导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乎党和人民事业成败。“两个确立”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举旗定向、领航前行的思想灯塔和实践指导,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将使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当前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在新的起点上要推进伟大事业,需要我们把历史、现在和未来贯通起来,在“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东升西降”的鲜明态势对比中,“两个确立”是我们应对纷繁复杂国内外形势的“定海神针”。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越是接近目标,面临的任务越繁重,需要破解的难题越艰巨。在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就要不断增强理论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心中时刻铭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干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一根本性的初心和使命问题,把坚定捍卫“两个确立”的思想行动转化为笃定前行、踔厉奋发的坚定意志和昂扬斗志,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