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主义行心得体会(10篇)

时间:2022-12-14 20:00:06 心得体会 来源:网友投稿

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主义行心得体会(10篇)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主义行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心得体会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主义行心得体会(10篇),供大家参考。

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主义行心得体会(10篇)

篇一: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主义行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心得体会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升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认识与实践、矛盾、思维与存在、规律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我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开始体会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确立人生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下几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我认为对我个人生活和行动产生指导意义的理论。

  一、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理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不能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的。我们分析和研究事物不能将他们单独分割开来分析,而应当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而发展是前进的动力,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论是我们的思想或是实实在在的物质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用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我们的认知才会前进,世界才会得到发展。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理就是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二、矛盾分析法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又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复杂的事物都是有诸多矛盾构成的系统,都包含着自身特殊的矛盾,从而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在矛盾中又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每一个矛盾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对待事物我们应该用矛盾分析法来认真分析,只有如实的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具体事物应当具体分析。

  三、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重要原理,就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做到实事求是。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揭示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

  起来。

  四、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自有人类以来,思维和存在就是两类最基本的现象。两者的关系是人和世界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哲学是研究整个世界的。任何哲学问题都无法回避,首先要回答;在哲学上,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解释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从而也决定了全部哲学的方向、性质、进而成为一切哲学争论的基础,是划分基本哲学派别以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世界生活中,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解决是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

  五、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实践是主体在神经中枢发出的命令指挥下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行为,是主体生活的担保和根据,是主体的一种可靠的生活方式。

  实践反映了主体的生存需要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表明了主体在面对生存挑战时所采取的积极态度。实践是主体对客体对自己的作用、刺激和影响做出的反作用。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人们去从事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使认识不断发展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实践提供认识发展的可能性及其实现的必要条件:第一,实践提供了解决认识新课题的经验材料。第二,实践的发展特别是近代以来的生产实践还为科学认识提供必要的实验仪器和工具。

  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人的分析和综合的抽象能力从根本上讲是来自实践的。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分析和综合的活动。人的推理能力也是在实践中发展的有目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推理是"行动的推理"。正是只有行动的推理才有逻辑的推理是先有实践的逻辑才升华为思维的逻辑。总的来说,就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就认识的功能和作用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以正确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就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知与行,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强调二者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

  六、同自然界的运动发展一样,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深刻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等一系列规律,为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上层建筑。因而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发展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而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同时,改革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贫富差距,消弥两极分化,化解各类矛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稳定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是由人民群众组成的,社会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所以作为大学生,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确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以上原理是我们实际生活和行动中应该遵行的原则,这些原理都是马克思主义精髓内容,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为此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第一,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认真读书,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前提。

  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

  总之,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第一,在思想上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理想是人生观不断进取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的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以上是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一些理解,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道得明的。这让我更加重视这门课的学习,因为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其他课程是一个从宏观角度理解的基础。如果这门课程学习好了,其他课程也就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益处,不仅在于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让我更深刻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更进一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确令我受益匪浅,它让我让从浑浑噩噩的大学生活中重新振作起来,从今以后我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去。

篇二: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主义行心得体会

  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实践

  09数媒

  琪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上了一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在老师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的讲解下,马克思主义这个既神圣又有些抽象的名词渐渐在我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我记得老师在第一堂课就讲黑格尔哲学是绝对哲学,我那个时候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后来慢慢的我对这些抽象的词语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来又讲到中国和美国的斗争,归根结底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又谈到现在的朝鲜的世袭制问题,也讲了毛泽东统治下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明白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国家,社会,数字媒体专业以及我个人中的实践,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是全面的,促使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起来,并迅速成熟。在此我从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来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与实践。

  首先从学校和个人方面来讲。我现在是郑州大学一名大二的学生,专业是计算机数字媒shu体技术,大学校园是我中学的理想,高中的努力让我拥有了在这美好的学校学习的机会。在这个时期我有目标和理想。我也有挫败感、孤独、崇拜、和缺少激情。人无志不可以立,大学生的美好年华理应在激情中实现自己的志。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对我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我赞成并提倡先进文化和道德,只有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导向作用,才能使我知荣辱,才能使我在大学中努力的学习生活而不庸庸碌碌。目前我们大学生是一个非常不独立的群体,这主要体现在经济上的不独立。因为我们的开支几乎全来自父母和其他亲属。所以,这也就对我们的消费有了很大的限制,我们应该提倡艰苦奋斗,坚决抵制奢侈浪费。马克思主义对于这一点有非常经典的论述,那就是质变和量变的关系。任何事

  物发展都采取质变和量变的形式。度,是保持事物稳定性的数量和界限,全体事物的发展都是量与质的统一,量和质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量是相互渗透的。譬如说在我们数字媒体专业的学习中,我们必须达到一定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平时我们必须打好基本功,例如画画,软件的基本操作等,而且还要提高自己的审美观,从而为我们能够设计好的作品打下坚固的基础,即量变引起质变;为此我们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度的概念,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每每看到电视剧中落魄公子的形象,这应该给我们有些启发,对我们的行动有点指导。我们的校园里,看到的教授不是银装素裹,而最受到同学们的尊敬;教授骑自行车上课不被同学笑话,而是被我们在课堂上的风采所折服。一个民族也是这样,如果人人都奢侈浪费,不注意量入为出,毫无风险意识,那么这个民族也就危险了。

  其次从国家来说,现在我们这个国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是我们党在几十年革命和建设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三大作风之一,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所必须坚持的一个好的学风,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偏向,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怎样才能在学习中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呢?首先要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一伟大的实践中,我们面临许多新的现实问题,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予以科学的回答和正确的解决。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如何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并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具体落实,可以说是我们在现阶段重大的实际和紧迫的任务。譬如说现在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从本质上看就是两种制度的较量,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较量;美国的资本主义接受不了世袭制的社会主义公

篇三: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主义行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心得体会

  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唯物史观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路线,它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唯物史观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现,是人类科学思想的最大成果之一.如同马克思本人所说;“要发现这种唯物的历史观

  没有前提是绝对不行的.”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诸多著作中都有阐述,不同时期的著作对唯物史观的形成发展都有着不同的影响.1、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初步形成唯物史观

  马克思在做《莱茵报》编辑时通过与官方关于莱茵省议会林木盗窃案和地产分析以及摩塞尔农民状况的论战之后,开始逐渐探索经济问题.他认为自己当时“善良的‘前进’愿望大大超过实际知识”,所以通过在巴黎的进一步学习,于1844年发表《政治经济学手稿》.这篇文章指出将市民社会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切入点.马克思借用“市民社会”概念鲜明地概述了市民社会作为生产关系是构成政治国家和其他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并不像黑格尔所说的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作为经济基础的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等上层建筑.将市民社会作为经济基础,顺着这

  个思路马克思引入了唯物史观.与此同时,马克思还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提出了生产分配原理,是马克思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重要前提.同时期的恩格斯发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状况进行了科学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综合,揭露了资产阶级同工人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本质.2、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唯物史观的创立

  《提纲》对费尔巴哈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提出了实践的重要性,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明确了社会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基础作用.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整个唯物史观的基石,《提纲》正确解决了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同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完成了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彻底清算.从论述人类历史的前提和社会政治结构同生产的相互关系,阐明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国家的阶级实质,并对唯物史观做了概括性的论述.1844年马克思发表的《神圣家族》完成了对黑格尔派的彻底清算.批判黑格尔的唯心史观及其称群众为“精神的敌人”,把群众说成是“非批判的”、是消极被动的“群氓”.阐述了无产阶级的重要历史作用.3、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唯物史观的进一步发展

  《序言》从五个层面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性的表述.文章从宗教的批判到哲学的批判,从哲学批判到国家和法的批判到私有制的批判,逐步深入直到资产阶级社会关系,最终达到对资本主义经济关

  系这一最深层结构的批判.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从唯物史观切入剩余价值理论.其所蕴含的经济学的科学理论范式,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硬核”.1844年恩格斯发表《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原始社会的一部全面、系统的重要著作.它对原始社会的家庭关系、氏族制度、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的科学探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恩格斯以唯物史观阐释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提出: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产生了私有财产,因此形成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由于各阶级的冲突导致以血亲家族为基础的旧社会被炸毁,被组成国家的新社会所取代;家庭制度受所有制支配.书中指出指出国家和阶级、私有制一样,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产生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是凌驾于社会之上而且日益与社会脱离的特殊公共权力,其作用是协调各阶级的矛盾.国家随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阶级的消亡而消亡.本书是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国家的重要成果,它科学地阐明了家庭、私有制、阶级的起源与国家产生的关系,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二、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涵

  1、生产力决定成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里的生产关系主要

  包括:生产资料归誰所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如何分配.这些显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体来说它是一种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五种生产关系:原始共产主义,奴隶制下的生产关系,封建制下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和共产主义初始阶段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这些不同生产关系的更替不是由人类意识而定,是社会生产力状况发展所产生的.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生产的物质生活过程,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意识即精神生活过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正是科学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才使自己的社会历史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成为科学的理论.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决定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演进

  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根源和动力就是人类社会的矛盾.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使落后的生产关系不能与之相适应,于是便出现了社会革命来变革旧的生产关系而代之以新的生产关系,这样才能解放生产力,才能解决生产关系生产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供给全世界以衣食等等社会物质生活资料,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以其实践活动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取

  之不尽的源泉,而且以其千

  百万创造者的伟大的力量和智慧,为人类社会提供不可胜计的精神财富的成品.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经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都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自觉的革命斗争,劳动人民是革命斗争的主力军.总之,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三、唯物史观的应用

  唯物史观的第一次应用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的剖析.马克斯恩格斯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由此决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整个社会日益分化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为了彻底摆脱受剥削受压迫的苦难命运,使自身和全人类获得彻底的解放,就必须拿起阶级斗争这一有力武器,彻底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摧毁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起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正是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列宁的俄国共产党领导俄国无产阶级推翻了沙皇的反动统治,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在当今社会运用唯物史观来解决问题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承认历史,尊重历史

  承认历史,认为历史正是所有事物的来源,这本身就解决了哲学中的一个命题——事物的来路问题.任何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必然有其前身或者前因,而我们的现今都是前身或前因的变化或后果.只有首先承认历史,才能够尊重历史.尊重历史有很多表现:承认历史的真相,承认曾经的错误、承认先人的功业和成果、承担应有的历史责任、享受应有的历史权益等等.这既是一种美德,也是坚持了历史的观点.尊重历史,肯定祖先的丰功伟绩,发扬先辈的光荣传统,才能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2、联系历史来观察和分析问题

  有了历史的观点,我们在看待、分析和处理问题时就会更加全面、更加客观、更加符合实际、更加智慧、更加接近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首先有了历史的观点,我们就会有更强的理解力和包容性.有一句话:“历史造就英雄”,这也是历史的观点.这就是什么样的历史环境造就什么样的英雄人物.有很多历史人物造就的历史事件,我们今天很多人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实际上只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就可能很好理解了.其次,有了历史的观点,我们就能更加准确地判断形势,分清利弊,从而有针对性开展工作.有一句话,叫“审时度势”,这也是一种历史观点.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才能开展什么样的工作,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再次,有了历史的观点,我们才能谦虚吸收前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少走弯路.

  3、有选择地继承并发展历史

  运用历史的观点,归根结底还是如何对待历史的问题.是接受还是摒弃、是褒是贬、是全盘否定还是有选择地利用,这是我们必须做出抉择的.纵观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理论,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认为:借鉴历史经验、立足历史条件、顺应历史趋势、做人类历史发展的推进者,做最崇高的理想的实践者,这就是一个革命者应该采取的科学的态度.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时候,我们要坚持同一切非历史唯物主义者作斗争,坚持实事求是,认清历史形势,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和时机,敢于变革,推动人类社会向更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四、唯物史观的重大意义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伟大的功绩之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从根本上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使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中,从历史观中被驱逐出来了.从此,马克思就在唯物史观这块坚实的基础上开始了全面建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伟大事业.今天我们重新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著作,探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对于我们把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这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澄清西方某些学者在唯物史观形成问题上的种种混乱,划清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界限,具有重大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篇四: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主义行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大学生一门重要的政治必修课。在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少不了枯燥与乏

  味,但是却的确让我们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对我们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使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帮助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

  我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维水平,为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确立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实践需

  要,在总结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最高成果、批判地吸取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特别是德

  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相比,具有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

  三个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使哲学的对象、内容和作用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成为哲学发展史上

  的里程碑,成为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在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中

  唯物论和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离,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

  一,特别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建立,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成为彻底的唯物论,使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成为彻底的辩证法。第二,在对象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企图构造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和建立

  科学之科学”的幻想,实现了哲学研究对象的科学化,正确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

  学之间的关系,把哲学对象规定为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第三,在作用

  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的局限性,强调哲学不仅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变世

  界,从而实现了哲学作用的科学化和革命化,成为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强大思想武器。

  作为一种自然观,辨证唯物主义是指自然具有自在性、规律性、联系运动的矛盾辨证性;作为一种

  认识论和实践论,辨证唯物主义是指正确认识最终来源于感官的感觉和主体的物质实践活动,认识和

  实践在认识、实践、认识、实践的辨证运动中相互促进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生活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的本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以社会的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作

  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这种一般规律,半空中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和起作用的规律,也包括在某

  些社会形态中长期存在和起作用的规律。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

  题。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以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为主体、以在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理想

  目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价值取向、以集体主义

  为核心的新价值观。它的显着特点是:1?高度的科学性。它是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确

  定的;2?彻底的革命性。它是为了彻底改造旧社会,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

  3?强烈的人

  民性。它是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谋利益的;

  4.广泛的包容性。它在坚持集体利益高于

  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

  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处理事情的时候。就有助于我们确立社会

  主义信念,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中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存在

  的矛盾,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发展相结合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

  与时俱进的含义,关键在于区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分析具体问题得出的具体结论。要做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必须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使我们更加了解中国及国际现状,而且为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上提供更好

  的方针和思想

  我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一点体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这门课,我慢慢地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

  产

  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不应只建立在我们感性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学习,我们必须

  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角度。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和改造以往哲学

  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的大

  厦的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与资产

  阶级的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出了现实需求,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

  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这些都是科学的理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真理性指导原则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

  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是辨证统一的。马克思主

  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现

  实的道路,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奠定了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第三、马克思主义提高了我们认识人类社会以及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

  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而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

  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

  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社

  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而马克思主义运用这些规律提出的阶级分析法,人民群众

  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等等都为人们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

  第四、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分析当今世界两大社会类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不仅发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

  会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而且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产生的一般规律。所

  有这些,对我们认识资本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

  分。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严重的挫折;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又

  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以此为指导,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进

  程,对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的意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当

  今世界两大社会类型,马克思主义对人们研究它们提供了条件。

  第五、马克思主义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规划了理想化方向

  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

  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共产主义社会无疑是非常美好的,但是按照马克思预见未来

  的一贯立场、观点和方法,共产主义社会本身也不会是一种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不会是一种不

  需要也不能够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静止状态。我们深信,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在更高的基础上

  不断发展和前进的社会。所以,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而是人类自由自觉历史的开

  端。

  我想,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上述五种其他哲学并不包含或不全面包含的真理性认识,才使我

  们越来

  越重视这门科学。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

  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不能仅仅为

  了考试而学习它,我们要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争取最大

  限度的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

  理论不仅仅应该是理论,作为

  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把马克思主义

  运用到无限的社会实践中去,这就是我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最深体会。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2313:4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心得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概论》,通过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

  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是全面的,促使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起来,并迅速成熟有将近百年奋斗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在开创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30年

  中,形成了这样一套在社会主义基础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使社会主义能够充满

  活力从而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并经长期奋斗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

  帜、道路和理论体系。这实在是党之大幸,国家之大幸,人民之大幸,中华民族之大幸。这又一

  次有力地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关节点上,仍然能够以自己的奋斗来代表我们国家和民族

  的伟大前途,并且能够凝聚越来越多的人共同奋斗来代表这个伟大前途。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获得的伟大成就,说明其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包括

  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过: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而是不要马克思主义

  了;第二,要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得出新

  的结论。不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变成僵死的教条,变成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空洞的词句。马克

  思主义与时俱进意味着这两方面都坚定不移,毫不含糊。在中国共产党人看来,马克思主义只有

  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才能成功,才能胜利;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只有赋予其中国特

  色和时代特征,才能成功,才能胜利;离开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前途,没

  有意义;离开中国实际和我们已经取得伟大成功的道路和理论体系,而去另外寻求和依傍别的什

  么主义和模式,没有前途,没有意义。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2313:43在进入

  21世纪的时候,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为了胜利完成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

  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提出了

  “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实践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

  想,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保证。

  “三个

  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150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自己,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旺盛生机和充满活力的源

  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学习这门

  课程对于学习其他课程是一个从宏观角度理解的基础,如果这门课程学习好了,其他课程也就可

  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益处,不仅在于

  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有

  了很大的提高。

  我认为开设这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概论

  》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

  ,为学

  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奠定扎实的马克思主

  义理论基础。学习理论

  ,最重要的是让我们青年学生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

  仰、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由此我认为

  这门课程在整个大

  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2313:44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

  ,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所以

  ,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

  为行动的指南。理论联系实际

  ,关键是:一要联系社会实际

  ,二要联系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

  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这样的时代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际

  共产主义运动已经具有将近

  160年的历程

  ,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经过了

  90多年的发展

  ,和平、发

  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经济全球

  化深入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同时

  ,国际环境复杂多

  变

  ,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世界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所以

  ,我们要联系国

  际、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些同学认为这门课程深奥难懂

  ,觉得虽然从初中

  政治就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了

  ,但却一直认为它只是一门离现实比较遥远的科目

  ,而且认为很少能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但是我在学习这门课程时

  ,发现在生活中的很多现

  象都能体现出其中的原理。比如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在我们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时时可以用到

  ,在生

  活中运用这些原理来解决问题

  ,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大学生不仅是处在一个思想比较成熟的阶

  段,而且也是处在一个思想可塑的阶段,开设这门课程无疑是给学生一次意义非凡的头脑风暴。

篇五: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主义行心得体会

  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

  城建系11园林

  学号:1141003038姓名:袁浩

  内容摘要

  一,前言;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条件;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

  四,什么是实践什么是实践及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五,后言

  正文

  一,前言

  本学期,在老师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的讲解下,原本“马克思主义”这类陌生的名词由开始的云里雾里,模糊不清渐渐的在我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通过学习。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下面是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部分内容的认识。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19世纪上半叶,欧洲大部分国家先后进入工业革命时期。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表明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深刻的内在矛盾成为了难以克服的痼疾。这就预示了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2)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要求。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英,法,德三大起义的失败。无产阶级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成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来指导他们的解放斗争。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

  科学学说的创立和发展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这告诉我们历史上伟大的成果都是有他产生的原因的。这不仅要有天时,地利,他更需要人和。每个成功他前面可能有很多引路人人,你不想成为铺路人,就要拿出别人和咖啡的时间来努力。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或者是物质与意识、精神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即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把所有的哲学流派划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凡承认物质、自然和客观存在为第一性的就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反之,凡把本原和第一性归结为精神、意识、思维的,就属于唯心主义阵营。

  二,世界是否是可知的?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唯物主义哲学家一般都坚持世界是可知的。而唯心主义哲学家则分为两派:一派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一派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人类的认识不能达到对世界的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世界的本质。

  四,什么是实践及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内在意识本体与生命本体的矛盾是推动人类自我解放的根本矛盾,其外在化为人类个体及组织、阶级通过生产关系联系的整体对于自然及个体间或者集体关系、阶级关系形成的解放活动。实践只有在自觉的意识下才是人性的、人格的。自觉是人类自我解放的一般规律,是自我意识的必然。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实践活动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矛盾产生物质及意识概念。物质与意识的认识是实践的规律性规定。实践的内在矛盾是意识本体与生命本体的自我解放必然。实践的基本主体是人,实践的基本矛盾就是人的基本矛盾,其规律就是人的运动规律。人的行为范畴就是实践的行为范畴。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是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我们学习的数学、力学等知识都是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也是为实践服务的。

  (2)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脑怎样反映客观事物呢?客观事物是怎样反映到人脑中去的呢?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完成了这个任务。人们只有在实践中同客观事物接触并反复作用,变革客观对象,使客观对象的各种特性暴露出来,客观对象的特性作用于人的感官,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人们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深入到事物内部,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总之,认识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类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由浅人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

  级到高级地发展着

  (1)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人们的认识能力归根结底也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实践水平越高,人类的认识能力就越强。因而,人们能够在新的实践水平上总结新经验、回答新课题、获得新认识,产生新科学,使人类的认识不断发展。

  (2)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人靠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外界事物的范围很有限,思维器官的能力也有一定的限度,因而要不断地认识世界就需要新的工具和技术手段。任何改造客观事物的工具,同时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工具。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人们还制造了专门用于认识世界的工具,如望远镜、显微镜、雷达、人造卫星、电脑等。现代实践提供着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密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日益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帮助人们深入探索和研究客观世界的奥秘,促进了认识的发展。

  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的目的是把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人们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而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人们研究自然科学是为了改造自然,研究社会科学是为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无意义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只有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一方面受主观认识的指导,联系着主观认识,另一方面它又改造和变革客观对象,联系着客观事物。这样,在实践过程中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就有了联系的桥梁,人们就能够把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加以比较,可以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一般来说,以一种主观认识为指导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事物,能够达到预期目的,那就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五,后言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也许可以用列宁的两句话做出概括:“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具体结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着重学习的是基本原理和方法,不是终极结论;掌握的是完整体系,不是只言片语;运用的是立场、观点、方法,不是个别观点。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总是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总结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吸取当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这是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真正内涵。一句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道得明的,现在正在学习这门课程并将会继续深入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其他课程是一个从宏观角度理解的基

  础。如果这门课程学习好了,其他课程也就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而且这门课不仅让我们学习到了理论知识,而且更多的是让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了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生活中我们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是全面的,促使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起来,并迅速成熟。

篇六: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主义行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收获

  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门课对我们理科生来说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学校之所以安排这门课也不过是想让我们混个学分走走形式罢了,然而,通过您对马克思哲学的深入浅出的讲解及通俗易懂的举例,我通过本学期对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的学习,我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平,他17岁就抱有远大理想,毅然离开了养尊处优的家庭环境而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生。马克思主义作为统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至今的理论指导,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的检验中,被逐渐证明是一种先进,恒久的意识形态。果然,学习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后让我的人生观、世界观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对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培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前我总是看到社会中的一些阴暗面,自己也没有本事改变这个现状,可是学习完这门课后,我从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同时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提高了我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辩能力。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是全面的,促使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起来,并迅速成熟。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性发展中国家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留给我们的大量文献典籍,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不仅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即使在今天也无愧地称得上是博大精深。我的人生观、世界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坚定了为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信念。我又重新振作起来,变得像高中一样踏踏实实,勤奋刻苦。因为我充分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人类也必然会走进共产主义社会,目前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不好的现象终究无法阻挡社会前进的步伐,就像站在黄鹤楼上看滚滚长江虽然是向北流去,可是那只是短暂的局部的现象,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客观规律终究无法改变!

  首先就让我来谈谈我对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认识。

  当代中国的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是青年一代中的佼佼者,党和人民对

  青年一代给予殷切希望。毛泽东曾经把青年人比做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说世界归根结底是属于青年的。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是寄希望于青年,希望青年成为“四有”新人。

  1、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明确方向和目标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理论思维无论是对民族还是对个人都很重要。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从宏观上认清事物的发展趋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当代大学生担负着在新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荣任务和历史使命,只有认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深入地理解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唯一正确的选择,牢固地树立起只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思想,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2、提高对培养“四有”新人的认识,自觉完善自己,为成才提供动力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合格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当代大学生努力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够帮助我们把自身的成才与祖国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前途统一起来,选择正确的成才方向,使自己的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相一致,把自己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否则,在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就有可能迷失方向而误入歧途。

  3、提高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能力,增强实践的自觉性。

  当代大学生只有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理解中国现在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真正弄清现阶段只能实行这样的路线和政策,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才能在进入社会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不动摇,自觉地理解和执行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和政策,提高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的能力,减少实际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强工作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4、提高自身修养,实现自身价值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者、实践者,将来也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常说“德才兼备”。所谓“德才兼备”除了它的政治内容之外,很重要的就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

  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的生力军,当代中国青年应加强这方面的修养和锻炼,同时必须时刻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政治修养的核心内容。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这就是要求当代青年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为之奋斗不息,在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结合中,从而使自己的价值得到实现,创造无悔的青春,取得成功。因此,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是当代中国青年加强自身修养,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要内容。

  其次,我谈谈我对现在课堂的看法。

  我们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习内容上要注意突出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

  理论,最根本的是要学懂弄通这一理论所依据和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它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深刻领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搞清楚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辨证发展的关系。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新阶段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尤其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重点学习和把握的内容。为此,我们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把传授知识与理论宣传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和我们的学习生活,择业就业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部分都在启迪着人们在科学认识活动中探索未知的能力。马克思主义能够为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提供科学方法和理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武装大学生头脑可以增强大学生分析过去、改造未来的能力,独立地处理各种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时俱进。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个人的学习实践,国家的繁荣富强,乃至全世界共产主义事业的指导意义。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在理论有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最后我谈谈对马克思等课程的理解及想法。

  马克思主义具有先进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理论品质和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纪之交世界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下,现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包括市场经济的某些消极影响,思想文化领域各种思潮登堂入室,不同意识形态主张在高校思想阵地上不断争斗,加上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和“分化”等等。在这样复杂的历史和思想背景下,我们当代大学生怎样认清人类历史的走向和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科学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实践给“理论武装”工作提出的新课题,需要通过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青年大学生的系统工程中认真加以解决。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学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成长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党的事业离不开青年,青年的成长更离不开党。我们党要赢得青年,就必须用先进的理论引导青年,用光辉的事业凝聚青年,用良好的作风吸引青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未来的中国是青年一代的,大学生将逐步走上历史舞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这就需要我们大学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带来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的巨大变化。这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但同时也导致了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多变性和矛盾性,容易诱发各种腐朽思想。因此,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引导大学生找到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个人定位。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继续发展,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这既为我们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科技和优秀文化成果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使西方一些非科学的或糟粕的思想意识大肆侵占大学生的头脑,如果大学生没有一种科学的主流的理论思想武装头脑,很容易受外来思潮的冲击。

  以上是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一些理解,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道得明的,现在虽然结束了对这门课的学习,但我仍会在课下抽出时间继续深入学习。因为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其他课程是一个从宏观角度理解的基础。如果这门课程学习好了,其他课程也就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益处,不仅在于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让我更深刻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更进一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确令我受益匪浅,它让我让从昏昏噩噩的大学生活中重新振作起来,从今以后我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去。

篇七: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主义行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收获

  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门课对我们理科生来说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学校之所以安排这门课也不过是想让我们混个学分走走形式罢了,然而,通过您对马克思哲学的深入浅出的讲解及通俗易懂的举例,我通过本学期对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的学习,我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平,他17岁就抱有远大理想,毅然离开了养尊处优的家庭环境而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生。马克思主义作为统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至今的理论指导,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的检验中,被逐渐证明是一种先进,恒久的意识形态。果然,学习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后让我的人生观、世界观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对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培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前我总是看到社会中的一些阴暗面,自己也没有本事改变这个现状,可是学习完这门课后,我从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2016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同时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提高了我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辩能力。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是全面的,促使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起来,并迅速成熟。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性发展中国家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留给我们的大量文献典籍,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不仅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即使在今天也无愧地称得上是博大精深。我的人生观、世界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坚定了为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信念。我又重新振作起来,变得像高中一样踏踏实实,勤奋刻苦。因为我充分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人类也必然会走进共产主义社会,目前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不好的现象终究无法阻挡2016社会前进的步伐,就像站在黄鹤楼上看滚滚长江虽然是向北流去,可是那只是短暂的局部的现象,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客观规律终究无法改变!

  首先就让我来谈谈我对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认识。

  当代中国的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是青年一代中的佼佼者,党和人民对

  青年一代给予殷切希望。毛泽东曾经把青年人比做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说世界归根结底是属于青年的。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是寄希望于青年,希望青年成为“四有”新人。

  1、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明确方向和目标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理论思维无论是对民族还是对个人都很重要。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从宏观上认清事物的发展趋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当代大学生担负着在新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荣任务和历史使命,只有认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深入地理解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唯一正确的选择,牢固地树立起只有邓小平理论2016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思想,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2、提高对培养“四有”新人的认识,自觉完善自己,为成才提供动力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合格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当代大学生努力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够帮助我们把自身的成才与祖国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前途统一起来,选择正确的成才方向,使自己的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相一致,把自己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否则,在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就有可能迷失方向而误入歧途。

  3、提高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能力,增强实践的自觉性。

  当代大学生只有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理解中国现在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真正弄清现阶段只能实行这样的路线和政策,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才能在进入社会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不动摇,自觉地理解和执行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和政策,提高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的能力,减少实际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强工作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2016聪明才智。

  4、提高自身修养,实现自身价值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者、实践者,将来也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常说“德才兼备”。所谓“德才兼备”除了它的政治内容之外,很重要的就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

  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的生力军,当代中国青年应加强这方面的修养和锻炼,同时必须时刻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政治修养的核心内容。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这就是要求当代青年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为之奋斗不息,在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结合中,从而使自己的价值得到实现,创造无悔的青春,取得成功。因此,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是当代中国青年加强自身修养,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要内容。

  其次,我谈谈我对现在课堂的看法。

  我们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习内容上要注意突出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

  2016理论,最根本的是要学懂弄通这一理论所依据和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它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深刻领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搞清楚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辨证发展的关系。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新阶段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尤其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重点学习和把握的内容。为此,我们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把传授知识与理论宣传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和我们的学习生活,择业就业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部分都在启迪着人们在科学认识活动中探索未知的能力。马克思主义能够为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提供科学方法和理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武装大学生头脑可以增强大学生分析过去、改造未来的能力,独立地处理各种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时俱进。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个人的学习实践,国家的繁荣富强,乃至全世界共产主义事业的指导意义。我2016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在理论有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最后我谈谈对马克思等课程的理解及想法。

  马克思主义具有先进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理论品质和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纪之交世界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下,现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包括市场经济的某些消极影响,思想文化领域各种思潮登堂入室,不同意识形态主张在高校思想阵地上不断争斗,加上2016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和“分化”等等。在这样复杂的历史和思想背景下,我们当代大学生怎样认清人类历史的走向和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科学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实践给“理论武装”工作提出的新课题,需要通过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青年大学生的系统工程中认真加以解决。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学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成长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党的事业离不开青年,青年的成长更离不开党。我们党要赢得青年,就必须用先进的理论引导青年,用光辉的事业凝聚青年,用良好的作风吸引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未来的中国是青年一代的,大学生将逐步走上历史舞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这就需要我们大学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带来2016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的巨大变化。这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但同时也导致了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多变性和矛盾性,容易诱发各种腐朽思想。因此,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引导大学生找到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个人定位。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继续发展,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这既为我们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科技和优秀文化成果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使西方一些非科学的或糟粕的思想意识大肆侵占大学生的头脑,如果大学生没有一种科学的主流的理论思想武装头脑,很容易受外来思潮的冲击。

  以上是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一些理解,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道得明的,现在虽然结束了对这门课的学习,但我仍会在课下抽出时间继续深入学习。因为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其他课程是一个从宏观角度理解的基础。如果这门课程学习好了,其他课程也就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益处,不仅在于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让我更深刻了2016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更进一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确令我受益匪浅,它让我让从昏昏噩噩的大学生活中重新振作起来,从今以后我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去。

  2016

篇八: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主义行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论文

  学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心得体会

  通过一个学期对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的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意义以及重大作用。自从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其社会发展理论一直受到世人的关注。尤其当现代社会的发展陷入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自身的纠结当中时,很多学者都回归到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对社会发展理论的一般规律观点给予深入的研究,试图从中找到论证社会合理发展的逻辑和理论。

  目前,有不少学者提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是否依然具有生命力?我的回答是肯定的。陈先达教授曾说过:“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从根本上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价值,即它的真理性和有效性。”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它的当代价值,从根本上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学说面向当代的真理性和有效性。例如,刚刚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上所说的:“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无论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其当代价值都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必须准确理解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意义和价值。

  一、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相关概念界定

  1、社会发展理论

  社会发展理论是社会变迁的一种形式,与停滞,倒退相对立;是人们以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为手段,全面深刻地改革自己生产环境从而导致自己提升的集体行为,社会发展既是一种结果也是一种过程。从其涵盖的范围来看,可以对之进行狭义的和广义的理解。狭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主要是指研究不发达国家如何实现自身的发展、实现现代化的理论;广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仅包括了对不发达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研究,还包括了对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过去历程以及向后现代化发展趋势的研究。根据这种理解,发展理论包括了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发展政治学、发展文化学、发展哲学、未来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学科内容。

  2、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

  无论从狭义角度还是从广义角度来理解,马克思本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指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论文

  导而形成的各种思想理论学说都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社会历史领域而言,马克思视域中的社会发展“就是人类不断提高自身的主体能力、不断由必然走向自由、不断获得自身解放、追求自身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活动过程。”社会发展的实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实践中获得发展的历史。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根本问题的理论观点和学说,它既包括一般人类社会发展理论,也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这一具体社会的发展理论。

  二、社会发展理论的表现

  1、经济的增长

  生产力绝对不是单纯的物,而是历代继承下来的和现实的人的力量。“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

  这种力量不是某个人或者少数人的力量,而是广大人民群众总体的力量。劳动者构成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基本部分。随着生产工具的升级,生产率迅速提高,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供需关系发生了本质变化。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发生了显著变化,最初的群体性生产变成了联合企业的生产,甚至是单个国家以及跨国生产。“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而生产力则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政治的建立

  (1)在生产关系尚能容纳生产力的时候,生产关系代表着要努力缓和对立阶级的关系。任何生产关系在能容纳生产力的时候都是合理的,当生产关系处于合理状态时,作为生产关系的代表者就应该舒缓表现,生产关系与代表着的上述行为是政治建设的一种表现。在生产关系不能容纳生产力时,生产力的代表就应该通过阶级斗争促使生产关系做出调整。

  (2)国家应该充分发挥其职能。对外要维护本民族的利益和安全,各个民族之间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为了维护本民族的安全,国家有责任防范化解本民族与其他民族所导致的不利后果。

  (3)国家还应当保障人民的利益。保障人民的利益是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民族中既有反对国家的也有拥护国家的,因此国家既有打击反对者的一面也有保护拥护者的一面,职业更好的打击反对者才能更好保护拥护者。

  (4)政府的治理由“无限”到“有限”,由管理到服务。在监督方面加强了司法监督,充分发挥人大和政协的作用,加强民意、舆论以及政府自身的监督。建立适宜的政治体制是对政党的出现及其活动的正视,是政党发挥作用的不可或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论文

  缺的条件。

  3、持具辩证眼光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社会持具辩证的眼观。首先,对人类社会不仅是从局部而是从整体来观察。其次,不仅是从静止而且是从变化角度看。再次,不仅从人的活动而是从自然的变化角度观察。最后,不仅从经济而且从政治文化等其他角度观察。

  三、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对当今中国的实践指导

  1加强社会管理,实现管理与服务有机统一

  我国社会发展中具体操作层面的社会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当前我们更为迫切地强调加强社会发展,具有明确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毛泽东认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最高原则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也就是必须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些社会管理工作人员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生活习惯有不小的距离,他们在感情上不贴近人民群众,在具体的工作中不是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作风,这必然不利于社会管理发挥最大的效用。十七大报告提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方略,既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切呼声,又反映了党对民生建设的高度重视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坚定目标,同时也是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个人的价值实现与社会的管理目标的一致性。社会发展为实现个人多样化、个性化发展提供服务的过程,就是社会发展实现自身目的的过程,在这样的社会发展实践活动中,具体的管理活动与对人民群众的服务实现了有机统一。

  2要统筹解决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发展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这一阶段有诸多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出来,有时候表现的还比较激烈。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这为我们解决社会发展领域中的各种问题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一些部门一些地区片面追求生产力的发展而导致的贫富差距的扩大、生态环境的恶化、道德行为的失范等问题,还比较严重。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对外开放的水平等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这些问题是横亘在我们构建和谐过程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论文

  中的巨大障碍,必须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发展,理顺不同要素间的机制,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加以克服。解决复杂的社会关系,不能仅仅采取简单的经济手段或者行政手段,而应当坚持全面、整体的观点,统筹解决社会发展问题。在社会发展的活动中,要关注社会热点,善于发现五位一体相互间的密切联系,这样才能更好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适当安排。如创建节约型社会,就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上的社会发展问题,它也具有重要的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意义。一些人过的是奢侈浪费的生活,花天酒地,铺张浪费,既浪费了经济,又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近来网络上火爆的“郭美美事件”,各种“炫富门”等等,表面上是简单的“个案性”的经济社会现象,究其实质,它们还具有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深层次社会问题,这要求我们在社会发展活动中必须针对具体社会问题,普遍联系,辩证分析,统筹解决。

  3创新精神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精神要求我们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敢于创立新思想新事物。创新精神是一种科学精神,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只有这样,创新才能转化为促进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精神提倡新颖、独特的同时,还要受到一定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制约。任何创新都离不开前人已有的成就,因而要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积极学习他人经验。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加强和创新社会发展,是社会发展领域的一场改革,我们要正确处理发挥传统优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绝不能全盘否定过去,另搞一套。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根据构建和谐社会所面对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自身所要遵循的客观规律,既要继承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提出的社会发展的积极成果,又要善于从改革开放的新实践中吸取新鲜经验,同时大胆吸收和借鉴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的先进管理方式与管理方法,进一步完善社会发展格局,提高社会发展科学化水平,以创造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新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样,原有的权力高度集中、政府统管一切的社会发展方式以及相应的社会发展体制与快速而深刻的社会变迁之间就产生了不相适应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社会发展规律,更新社会发展观念,整合社会发展资源,创新社会发展体制机制,构建社会发展新格局。

  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论文

  4执政党必须正确认识自身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党在社会发展中肩负着重要的领导作用,我们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但是“党委领导”和“政府负责”并不意味着党政在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权利和利益。马克思主义认为,党政都是工具性质的社会组织。毛泽东认为:“党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政府也是工具,党的中央委员会、党的领导机关,也是党的工具,都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我们党是阶级的领袖,中央是全党的领袖,我们都当作工具来看。”作为工具性质的党组织、政府以及各级干部,其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在社会发展活动中行使权力的时候,应该时刻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而不能忘记了自己的工具性质,自认为是人民群众的“主人”,颠倒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和地位,进而损害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血肉联系。胡锦涛认为,进行社会管理推动社会发展,“说到底就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这里讲的,正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员干部,通过发挥自己的工具性质而对“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服务。在实际的社会发展工作中,党群、干群之间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中国共产党秉持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以搞好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是党的事业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这样的社会发展才能更有利于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坚持以人为本,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总体而言,应该做到坚持唯物史观、坚持群众路线、注重和谐发展、创新社会管理。首先,坚持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在分析“现实的人”的当代发展问题时,必须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基本原理。无论是宏观分析全球化时代特征,还是中观分析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中的人,抑或微观分析具体的“现实的个人”,归根结底,都必须从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关系的角度入手,也就是立足于当代人生产生活的实践,在这一基础上再去分析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以及上层建筑诸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其次,坚持群众路线。要做到坚持群众路线,就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密切联系群众上下功夫,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疾苦,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真心实意采取得力措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再次,注重和谐发展。和谐发展是时代的课题,其核心是人的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在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进步、为人的发展创设更多更好的物质条件的同时,更加妥善地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和谐发展,同时还要注重人自身的心理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论文

  和谐,实现人的现代转化。和谐发展的时代课题对当下现实的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和谐发展实际上是我们在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历史阶段对现实的人的发展的理性选择,蕴含着降低发展代价、实现自身完善的价值诉求。最后,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因而,在社会管理中要根据社会的巨大变动和社会利益关系发生的新变化,努力做好对人民群众的服务工作,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中极为重要的源头性内容,对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的中国而言,无疑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和价值。这种地位和价值之所以能够得到体现,并不是由理论自身来奠定和发挥的,也不是靠政权的力量加以维护的,并且也不仅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革命和战争年代所起到过的指引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作用,其根本原因是因为马克思所有理论在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所发挥出来的巨大作用。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要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实践,必将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提供现实基础。

篇九: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主义行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新解读——读《反杜林论》有感

  摘要: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它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当今社会对于道德观概念的解读,是人们对自身,对他人和对世界所处关系的系统认识和看法,它作为精神力量广泛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杜林的形而上学道德观进行了批判,系统全面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对于当今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有着深刻启示。

  关键词:恩格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反杜林论

  一、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杜林的形而上学道德观的批判

  恩格斯的这部著作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内思想斗争的直接产物。德国统一后,新的形式要求德国工人阶级尽快消除分歧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政党。杜林的体系对于刚刚合并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党员产生了影响并在他们中间传播,甚至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著名领导人倍倍尔也一度受到杜林的影响。自命社会主义信徒的杜林,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极其猛烈的攻击。形势的发展使得马克思恩格斯决定必须严肃地批驳杜林的假社会主义理论。这迫使恩格斯中断了《自然辩证法》的写作,以便全力以赴反击这个新出现的所谓“社会主义”学说,捍卫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反杜林论》虽然是一部论战性的著作,但是“对象本身的性质,迫使批判不得不详尽”,不得不对“在现时具有较为普遍的科学意义或实践意义的争论问题”作出正面的分析。在批判杜林折中主义谬论的同时,恩格斯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最新

  发展和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第一次从整体性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在“道德和法。永恒真理”一章中,恩格斯分析批判了杜林道德理论的错误,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念。杜林道德观的根本之点在于认为存在着超越时代、超越阶级的永恒的道德。杜林通过鼓吹永恒真理论的存在,来宣扬“在人类历史的领域内也存在着永恒真理,永恒道德,永恒正义等等”。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永恒道德观念的同时,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第一,道德具有历史性,不存在使用于一切社会一切时代的道德。一切道德理论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历史发展状况不同,人们的道德观念、善恶观念也必然不同。“因此,我们拒绝想把任何道德教条当做永恒的、终极的、从此不变的伦理规律强加给我们的一切无理要求。”第二,在阶级社会,道德具有阶级性。社会至今都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而道德又是社会经济运作的产物,因此,道德仍然是阶级的道德。恩格斯说,杜林认为只要承认道德的永恒性,就可以消除无谓的道德争论,这完全是空洞的幻想。杜林生活在阶级社会中却企图实现只有在无阶级社会才有可能的道德观念,其思想的荒诞由此可见一斑。只有在未来消除阶级差别的社会中,讨论超越阶级的“真正的人的道德”观念才有可能。

  二、解读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是对道德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认为道德拥有三种属性,非强制性、历史性和阶级性。首先,道德的非强制性体现为,被动的通过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以及传统教育和当下的习惯来起作用,为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作调节,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道德的产生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受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道德的历史性表现在与一定历史相对应的道德是不同的,如与原始社会所有制相对应的是原始社会的共同道德,它的规范标准是氏族成员之间平等互助以及对民族的整体责任感。最后,道德的阶级性反映在阶级社会中,阶级的道德从统一的共同道德分裂出来。在各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是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相对应的剥削阶级的道德。它信奉的道德信条是:“压迫有理、剥削有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相反,劳动阶级的道德是反对剥削和压迫,倡导勤劳、勇敢、团结互助。资产阶级的道德是以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为行为准则,它是剥削阶级道德的最后一个历史类型和典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无产阶级道德即共产主义道德是劳动者道德的最高类型,它根源于无产阶级的经济条件和阶级地位,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道德虽然是被动的存在,但不可否认,它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道德是阶级斗争的一种工具:统治阶级利用本阶级的道德规范论证有利于自己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批评不利于自己的声音;被统治阶级则运用道德手段与本阶级相对立的统治阶级作斗争。二是道德又是阶级和谐的必要条件:共同的道德标准能评价人们的态度和言行,调整本阶级内部人与人之间的相

  互关系,消除隔阂、缓解内部矛盾,同时又影响着敌对阶级。由此我们可窥见,道德对社会的发展是把“双刃剑”。但是,道德社会性质的定位则基于它本身是否与经济发展基础需要相符合,基于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性质,以及它所服务的阶级在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起到的应有作用。

  总的说来,道德具有非强制性、历史性和阶级性,不存在永恒的道德和超阶级的道德。但是,社会需要一种大家普遍可以接受且愿意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使得人们可以正常交往,社会秩序正常有序。比如遵守公共秩序,尊老爱幼,爱护公物,讲究卫生,反对流氓、盗窃行为等。尽管这些道德准则已经在阶级社会中打上了阶级的烙印,而且也并非道德中最本质的方面,但毕竟起着约束不同阶级人们行为的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对当今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的启示

  如今,结合中国实际,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上指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着先进性与广泛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是对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新阐述。全面审视“八荣八耻”的内涵,对于推进新世纪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大方向之后,想达到要求就要从身边细节做起,引导身边的人做起。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所以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是十分必要的。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状况来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大多数为“90”后,独生子女的背景,生活在改革开放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中,他们的道德观也随之喜忧参半。尽管如此,他们本质上还是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里状态。从积极方面看,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觉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和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立志把自己培养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从消极方面看,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中存在着些许不尽如人意的方面,迫切需要克服和纠正。有的学生崇尚自我,过分关心个人发展机遇及眼前的发展机会;有的学生在观察处理问题时,更多地是采用生产力标准、市场经济标准和具体利益标准,而非道德标准;更有个别学生持自由主义态度,认为万事己为先,对世事却漠不关心等等。从上述两方面来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中仍然存在着差强人意的地方,但我们不能单纯的去指责大学生这个群体,社会应该看到大学生这个群体层面所反映出来的道德状况,以此作为分析其背后深层原因的中介,从而思考这个社会道德状况的形成和发展。

  前人的经验和总结是我们最好的财富,可以避免我们少走弯路,最起码在思想方面不会紊乱,能把握到正确的方向。马克思主义的道

  德观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看似抽象但是实践起来却很具体。在笔者看来,社会是由人的行为以特定的关系形式互动而形成的,因而人是社会中的人,必然时刻与他人、与社会发生着关系。对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的不断厘清和认知,会累积更多的情感体验,也会提高人的道德意识水平,从而形成与之呼应的道德行为及习惯;与此同时,个人道德品质的不足之处也会被暴露出来,这会激励我们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我、调整自我,进而走向更完美的自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靳希斌.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原理简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篇十: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主义行心得体会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心得

  参加此次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对我受益匪浅,意义重大。在培训过程中,我开阔了视野,体会到了作为党员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培训过程中,自身的素质及认知也有很大收获。

  通过此次学习,我在思想和觉悟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以下是我在这次培训之后的心得体会。

  第一,在新世纪里,青年一代学习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健康地发展,与我们当代大学生能否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直接的联系。我们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同时,我们身上的责任也很重,我们要努力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以及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众所周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能否正确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与能否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直接相关。要真正帮助我们大学生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就不能不加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长期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我们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在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们大学生的马克

  叮叮小文库

  思主义观从总体上说是科学的。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问题也是存在的,而且在有些人身上,在有些方面,有的时候,还很严重、很突出。其主要表现在于:一是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对马克主义的内涵缺乏准确和深刻的理解;二是在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缺乏科学性的认识。总之,无论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还是在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都存在许多模糊的、错误的认识。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我们大学生并没有确立起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由此可见,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革命先辈用血肉之躯为我们铺平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在建党初期,我们的革命志士与敌人斗智斗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人员去学习体会马克主义的深刻内涵,从中探索出一条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条道路是一片坦途,一片辉煌与灿烂,可是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对于我们今天的所有,我们前辈的奉献是多么的可歌可泣。他们可以置生死于度外,就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理想和意念。而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当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呢?一方面,要用发展着的马克主义思想武装自己。我们党在进行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创新,提出了许多关于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新思想、新观点,例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两个毫不含糊”、“三个思想解放”。这些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思想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2叮叮小文库

  进行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必要条件,对于加强我们大学生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帮助我们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直接而又特殊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应用。我们的一切实践,归根到底都是坚持、运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实践的成功,我们创造了确立并坚持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宝贵经验;伴随着实践中的某些失误,我们又获得了不能很好坚持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深刻教训。不断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并注意用这些经验教训教育我们,就会使我们更好地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并在当今做好做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第三,要做一名优秀的领导者,或者至少做一名合格的团队成员。一位优秀的领导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领导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平时的积累,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以及发展后的先进思想,通过广泛的有效信息来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变的睿智果断。领导者同时还必须是位高效的沟通者,有效的沟通通常可以改变人的状态或是心态,领导者在沟通中要对团队成员多赞美多鼓励少指责少批评。此外,领导者的工作方式也很重要,要懂得用人所长,避人所短,要重用乐于奉献和眼界开阔的人,更要懂得即使是善意也不要强加于人。同时,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团队成员,更要不断学习,用马克思主义重要思想武装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最后我认为学生干部是高校校园中最具特色的一个团体,我很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分子,也有幸能够参加本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3叮叮小文库

  而在本次培训中我所获得的东西将使我终身都受益,同时我也会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并在以后不断充实自己,我会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积极发挥一名学生干部所应该发挥的作用,为老师解忧,为同学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