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师心得体会8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师心得体会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习关于高等教育重要论述研讨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师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师心得体会
育人为国育才——学习关于高等教育重要论述研讨发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我国高等教育要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源源不断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就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努力推动高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校必须把握高等教育的战略定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广大师生头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树牢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坚定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让青年学生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坚守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坚持为党育人的初心、为国育才的立场。
一、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高校必须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德育为先,强化青年学生正确价值观塑造和关键能力培养,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用大德铸魂、公德善心、品德润身,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理直气壮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体现到内部治理制度和师生行为规范中,
引导青年学生做到“四个正确认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始终坚持 高校党的领导体制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高校的根本制度。高校党委要切实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切实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作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健全院(系)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切实发挥基层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始终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程 突出师德师风建设、突出政治标准,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切实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切实贯彻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持续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发挥黄大年式教学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拔尖人才、领军人才引进培养,完善人才作用充分发挥的体制机制。
四、始终坚持教育改革创新的鲜明导向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快建设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
体系。改革教师、学生评价体系,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加快协同育人领域改革,促进教育与国家发展目标紧密结合、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制度,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篇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师心得体会
“三力”担负“六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 11 月 24 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会议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全面领导,确保党组织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
发挥引领力,“把方向、管大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在中小学校,党组织是领导核心,决定着学校的正确方向、大局意识、工作成效。坚持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校才能把准工作方向,坚持民主集中制度才能维护大局,把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转化为科学治校的决定和行动才能确保工作成效。要把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深刻融入到学校教育中来,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党组织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切实履行职责,在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在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在党风廉政、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在学校基建项目、人财物方面,在中层干部竞聘、绩效工资方案制定、教师职称晋升、推优评先等重要工作中,尤其是“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程序中,要肩负起“把方向、管大局”的责任,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员工不懈奋斗、勇毅
前行。
发挥领导力,“做决策、保落实”。“作决策”关键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议事规范和决策机制,做到“集体领导、依法依规、民主公开、切实负责”;“保落实”关键要坚持真抓实干,强化问题导向、目标意识和责任担当。党组织成员要做廉洁的表率、团结的楷模、实干的标杆,带头讲党性、讲大局、讲团结、讲正气,合力攻坚克难,不断将教育发展推向新的高度。在重大事项决策上,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不断推进学校党政议事决策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和科学化。学校领导班子要着力提高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增强依法治校能力。严格落实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以及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创新党员教育活动载体和方法,努力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中小学校贯彻落实。坚持以法办学、以法治校,科学决策,有力落实,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和荣光。
发挥建设力,“抓班子、带队伍”。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党组织成员要身体力行,肩负起抓班子带队伍的职责。党组织书记和校长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善于抓班子带队伍,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领导班子成员要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团结意识。要加强党性修养,以宽阔胸襟发扬民主,以科学方法正确集中,充分尊重每个成员的意见,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带头维护班子团结。领导班子成员要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互相补台补位,共同维护建立在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坦诚相
见、肝胆相照、并肩奋斗的团结。严格落实好“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的用人导向,努力建设一支忠诚、正派、干净、干事的中层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紧紧抓在手上,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教育工作,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党是领导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办好中国教育的最大政治优势,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是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要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事业中不断创造新的更大贡献。
篇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师心得体会
dquo;提升素养,增强本领。坚决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学习体会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各高校应遵循“三全育人”的改革措施,从自身校情校史出发,因校制宜、因情施策,形成符合自身特色的育人模式,着力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领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更应始终牢记培养“高素质的国家栋梁”初心,践行“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为了教师的发展”的价值理念,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更要以身作则,从精神层面启发学生,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思政课,是教师构建学生精神世界的途径,是教师给学生心灵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课要上的生动有趣,就要紧密联系党史,丰富思政课授课内容、拓展课程深度。同时,思政课的开展更要紧跟新时代的脚步,创新课程开
展角度,红色文化与时代精神深度融合,让红色文化成为铸魂育人的精神动力。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现场,天安门广场上回响着学生的铮铮誓言。全国教育战线正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要将思想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贡献磅礴力量,培养一批又一批堪当大任的新人。
篇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师心得体会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湖州交通技师学院师生技能逐梦造车,向党百年献礼 【学院概况】
湖州交通技师学院是一所由湖州市交通系统投资兴建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占地面积 393.18 亩,有教职工 200余人,在校学生 3400 余人。学院依托交通行业优势,着力打造汽车维修、现代物流、公路施工与养护三大交通品牌专业,为湖州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创作背景】
为传承红色基因,献礼建党 100 周年,湖州交通技师学院 2016 级汽车维修专业技师班的师生将技术创造和艺术创作相结合,以 1949 年 3 月 25 日毛泽东主席在西苑机场检阅部队时乘坐的被解放军缴获的战利品威利斯吉普车为原型,设计制作了毕业作品——1:0.8 仿制版威利斯吉普车。
【创作过程】
学院技师班的师生以思政元素和专业技能融合为契入点,以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通过专业课程活页式教材,运用项目教学法,在没有实物可供参考的情况下,攻克汽车整车设计和受力分析、引擎盖对称弧度、焊接技术工艺精度、驱动动力总成设计及安装等一道道难关,运用汽车焊装、涂装、总装、调试、电路等专业技能逐梦造车,整个造车流程让这群青春“小匠”距离中国制造 2025 的时代“大匠”又近了一步!
篇五: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师心得体会
修养增强本领坚决担负起为国育人神圣使命学习心得 立德树人的语境宏阔、语意深远。如何理解“立德树人”的含义?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爱岗敬业,这是师德的基础,爱岗敬业是使所有其它素质成为可能的特征。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乐于奉献。二、热爱学生,以情育人 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达到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才一串串
教育劳动成果。“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要多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查找“后进”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上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
三、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人们常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一个个多么神圣的字眼,老师职责不单是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教师应是最能以身作则的人。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言教、身教,并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所以,我们教师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劳动,自己必须热爱劳动;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必须谈吐文雅,远离粗俗。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四、积极进取,不断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终身学习,不断进取,这是时代呼唤,也是新一论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的开放性、研究性、多元性等等特性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在读书学习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这是我们的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要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导引学科的发展。
陶行知也说过“道德性是教师职业的灵魂,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前提,教师个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无愧人师的地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做到以德育人、以德立身,做身教重于言教的楷模。
爱在继续,责任在继续,多一点耐心,多一份爱心,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才能促进学生发展,让爱走得更远
篇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师心得体会
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心得体会 范文(四篇)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心得1 1 篇
立德树人的语境宏阔、语意深远。如何理解“立德树人”的含义?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爱岗敬业,这是师德的基础,爱岗敬业是使所有其它素质成为可能的特征。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乐于奉献。
二、热爱学生,以情育人
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达到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
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才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要多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查找“后进”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上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
三、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人们常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一个个多么神圣的字眼,老师职责不单是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教师应是最能以身作则的人。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言教、身教,并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
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所以,我们教师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劳动,自己必须热爱劳动;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必须谈吐文雅,远离粗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四、积极进 取,不断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终身学习,不断进取,这是时代呼唤,也是新一论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的开放性、研究性、多元性等等特性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在读书学习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这是我们的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要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导引学科的发展。
陶行知也说过“道德性是教师职业的灵魂,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前提,教师个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无愧人师的地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做到以德育人、以德立身,做身教重于言教的楷模。
爱在继续,责任在继续,多一点耐心,多一份爱心,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才能促进学生发展,让爱走得更远。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心得2 2 篇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我很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在感受到孩子天真、可爱、活泼的同时,也发现了孩子身上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的孩子性格十分内向,自卑、懦弱、倔强;有的爱动、喜欢打闹、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听了 xxx 老师“立德树人家校共育”大型教育演讲《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之后,我深深地领悟到了,无论是作为一名教师还是一位家长,都应该关心、关注孩子的成长,尤其是精神上的喂养,注重环境的熏陶教育。
目前儿童图书市场鱼龙混杂,儿童读物的内容令人堪忧,暴力,色情充斥其中,与儿童的纯净的心灵相悖,与我国宣扬的优秀传统观念相悖。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环境,给孩子一些高尚的教育,应当深入挖掘我国的经典国学,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使用优秀的精神主食熏陶和影响孩子,当孩子喜欢国学和古典音乐的时候,孩子就会远离低俗和肤浅了。
学习国学经典 16 字方针——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背熟,终身受益,对我的触动很大,当 xxx 老师问“是先理解再背诵,还是先背诵再理解”时,我还很坚定地认为是
前者对。经过吴老师的提点,我才意识到我错了。其实我们是在实践中感悟和体会真理的,只有我们掌握了真理,才能够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应当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熟悉国学经典,让孩子们茁壮地成长。
在此我真诚地向 xxx 老师以及为本次讲座付出努力的工作人员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真心希望这样好的经典教育方法能够得到广泛的推广,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受益!!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心得3 3 篇
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发展素质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这些赋予时代的责任和召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该如何保持定力,不忘初心;该如何从日常本职工作、常态学科教学去深挖其中的育人价值呢,以下谈谈个人浅见:
1、优化教学方式,上好每一堂课,在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结构、思维方法,保持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
2、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深挖学科物理学史、实验探究等的育人价值,以学科活动为载体做实学科课程育人;
3、在教学过程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知识的生成和发生过程,树立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意识,在教学设计中精准诊断学生的需求点、兴趣点、接受力,同时切实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升学科德育工作实效。
作为人民教师,我对立德树人的理解为: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教育学生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更要凭借良好的价值观、德行、信念来感染、影响、教育学生。“少年强则国强”,在飞速发展的 21 世纪,我们要让莘莘学子深知,使一个公民立足于社会的不仅是专业能力,更是个人的品德。无数个事实告诉我们,以德服人才是立足于社会;长期服务社会;得到社会认可的重要因素。
作为人民教师,我坚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回想我的学生时代,鼓舞我、影响我人生的;我记忆最为深刻的,是那些拥有迷人人格魅力;彰显以身作则原则;爱学生如爱己的德育兼优的老师们。
因此,当代教师更应该彻底贯彻严格执行师德师规的观念,培养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原则,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
努力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优秀品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以良好的师德,肩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心得4 4 篇
立德树人是大学的立身之本,是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立德”就是确立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树人”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史,大学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逐步拓展,但培养具有崇高道德水准和高素质的人才这一基本功能、中心任务始终没有变。《大学》的开篇之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体现了中国古代对“立德树人”精神和理念的探索追求。离开立德树人,不能履行人才培养的任务,大学就不成其为大学,就失去存在的最根本基础。
立德树人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不是看它的物质条件何等优越、办学规模如何庞大,最根本的标准是看它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看它对所在国家、民族以及对全人类所作的贡献。中国现代史上有不少大学,办学条件非常简陋,却因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而载入史册。例如在延安的“山沟沟”里创办的陕北公学
等一批学校在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因为它们为党和人民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分子。1937年 10 月,毛泽东同志曾专门为陕北公学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和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短短几年时间,陕北公学培养的绝大部分学员成为革命、建设时期党和国家各方面的骨干,其中更有不少学员为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义无反顾地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当前,高校要肩负起“双一流”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在“立德树人”上做大文章,真正既“立德”,又“树人”,实现“立德”与“树人”的统一。
立德树人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本质要求。当今时代,各种思想交相融合和冲突,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着复杂环境的挑战,一些高校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书本教育、轻实践教育”等问题。立德树人就是聚焦学生这个中心,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
进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成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篇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师心得体会
当起为党 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顾光海
新疆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
马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 “ 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 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不仅是各地各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必然要求。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在深入学习、研究和运用党史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做到学史明理,坚定“ 四个自信”;学史增信,坚定信仰信念;学史崇德,守好立德树人初心;学史力行,练就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过硬本领。
学史明理,坚定“ 四个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只有坚持道路自信,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路径的科学;只有坚持理论自信,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正确;只有坚持制度自信,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完善;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步。
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让广大师生在学史明理中坚定“ 四个自信”,深刻认识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实践密码,夯实前进之基、奋斗之基。要通过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师生从党的光辉历程中勾勒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中国的历史印记,特别是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深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真理力量,引导青年学生悟透“ 四个自信” 对自身成长成才的极端重要性,使他们能够有信心有能力辨别多种社会思潮,运用马克思主义思考和解答中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刻牢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创造的伟大成就,得来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学史增信,坚定信仰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
”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无论是血雨腥风还是惊涛骇浪,无论是激流涌动还是风云变幻,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都没有熄灭过信仰的火焰,没有动摇过一心为民的信念。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坚定信仰信念是高校推进自身建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是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积极响应和坚决落实, 是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的具体行动, 也是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 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新疆社会稳定局面和各族群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有效路径。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的洗礼,把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不移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作为建设一流大学、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政治原则、政治保障。要坚持以信仰信念教育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 总开关”,引导青年学生坚定
第 1 页 共 2 页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让广大师生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屈辱与苦难,了解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先进分子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所做的探索和所付出的努力,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深化对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民族复兴的斗争史、创立伟大新中国的创业史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不断增强新时代青年人的志气、底气、骨气,从而不断增强坚定信仰信念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学史崇德,守好立德树人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
” 立德树人是党和人民赋予高校的崇高使命和重大责任,高校要在学史崇德中守好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始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正确办学方向。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各族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教师不仅要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更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广大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把教案写在中国大地上,引导学生回答好“ 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为国家和民族做什么样的贡献” 这一人生课题。要深入学习党史上像陶行知、蔡元培、竺可桢等人民教育家对信念的执着、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担当,与“ 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 结合起来,开展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身体力行引导青年学子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勉励他们学以报党报国,绽放青春光彩。
学史力行,练就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过硬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希望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是广大教师不断前行的最大动力。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高校和广大教师只有真正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练就过硬本领,才能实现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的双丰收,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才能加快推进“ 双一流” 建设、办成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当今信息时代,“ 教” 和“ 学” 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要给学生“ 一碗水” 的知识,老师们仅有“ 一桶水” 的知识是不够的,更要有“ 一湖水” 的知识储备。广大教师要体现学高为师的专业素养与风范,必须练就过硬本领,要以袁隆平院士、吴孟超院士等杰出科学家为榜样,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在科学的道路上刻苦钻研,追求真理、严谨治学,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 四有” 好老师。
在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伟大征程中,高校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为建设美丽新疆培养更多合格人才。
第 2 页 共 2 页
篇八: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师心得体会
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心得体会 5 篇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心得 1
立德树人的语境宏阔、语意深远。如何理解“立德树人”的含义?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爱岗敬业,这是师德的基础,爱岗敬业是使所有其它素质成为可能的特征。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乐于奉献。
二、热爱学生,以情育人
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达到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
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才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要多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查找“后进”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上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
三、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人们常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一个个多么神圣的字眼,老师职责不单是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教师应是最能以身作则的人。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言教、身教,并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
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所以,我们教师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劳动,自己必须热爱劳动;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必须谈吐文雅,远离粗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四、积极进取,不断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终身学习,不断进取,这是时代呼唤,也是新一论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的开放性、研究性、多元性等等特性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在读书学习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这是我们的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要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导引学科的发展。
陶行知也说过“道德性是教师职业的灵魂,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前提,教师个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无愧人师的地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做到以德育人、以德立身,做身教重于言教的楷模。
爱在继续,责任在继续,多一点耐心,多一份爱心,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才能促进学生发展,让爱走得更远。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心得 2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我很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在感受到孩子天真、可爱、活泼的同时,也发现了孩子身上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的孩子性格十分内向,自卑、懦弱、倔强;有的爱动、喜欢打闹、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听了吴金林老师“立德树人家校共育”大型教育演讲《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之后,我深深地领悟到了,无论是作为一名教师还是一位家长,都应该关心、关注孩子的成长,尤其是精神上的喂养,注重环境的熏陶教育。
目前儿童图书市场鱼龙混杂,儿童读物的内容令人堪忧,暴力,色情充斥其中,与儿童的纯净的心灵相悖,与我国宣扬的优秀传统观念相悖。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环境,给孩子一些高尚的教育,应当深入挖掘我国的经典国学,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使用优秀的精神主食熏陶和影响孩子,当孩子喜欢国学和古典音乐的时候,孩子就会远离低俗和肤浅了。
学习国学经典 16 字方针——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背熟,终身受益,对我的触动很大,当吴金林老师问“是先理解再背诵,还是先背诵再理解”时,我还很坚定地认为
是前者对。经过吴老师的提点,我才意识到我错了。其实我们是在实践中感悟和体会真理的,只有我们掌握了真理,才能够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应当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熟悉国学经典,让孩子们茁壮地成长。
在此我真诚地向吴金林老师以及为本次讲座付出努力的工作人员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真心希望这样好的经典教育方法能够得到广泛的推广,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受益!!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心得 3
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发展素质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这些赋予时代的责任和召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该如何保持定力,不忘初心;该如何从日常本职工作、常态学科教学去深挖其中的育人价值呢,以下谈谈个人浅见:
1、优化教学方式,上好每一堂课,在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结构、思维方法,保持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
2、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深挖学科物理学史、实验探究等的育人价值,以学科活动为载体做实学科课程育人;
3、在教学过程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知识的生成和发生过程,树立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意识,在教学设计中精准诊断学生的需求点、兴趣点、接受力,同时切实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升学科德育工作实效。
平台助成长,交流生动力,感谢工作室的引领与鞭策。学无止境,合作方能共生,才会共赢,愿在工作大家庭幸福快乐成长。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心得 4
作为人民教师,我对立德树人的理解为: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教育学生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更要凭借良好的价值观、德行、信念来感染、影响、教育学生。“少年强则国强”,在飞速发展的 21 世纪,我们要让莘莘学子深知,使一个公民立足于社会的不仅是专业能力,更是个人的品德。无数个事实告诉我们,以德服人才是立足于社会;长期服务社会;得到社会认可的重要因素。
作为人民教师,我坚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回想我的学生时代,鼓舞我、影响我人生的;我记忆最为深刻的,是那些拥有迷人人格魅力;彰显以身作则原则;爱学生如爱己的德育兼优的老师们。
因此,当代教师更应该彻底贯彻严格执行师德师规的观念,培养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原则,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努力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优秀品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以良好的师德,肩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心得 5
立德树人是大学的立身之本,是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立德”就是确立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树人”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史,大学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逐步拓展,但培养具有崇高道德水准和高素质的人才这一基本功能、中心任务始终没有变。《大学》的开篇之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体现了中国古代对“立德树人”精神和理念的探索追求。离开立德树人,不能履行人才培养的任务,大学就不成其为大学,就失去存在的最根本基础。
立德树人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不是看它的物质条件何等优越、办学规模如何庞大,最根本的标准是看它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看它
对所在国家、民族以及对全人类所作的贡献。中国现代史上有不少大学,办学条件非常简陋,却因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而载入史册。例如在延安的“山沟沟”里创办的陕北公学等一批学校在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因为它们为党和人民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分子。1937 年 10 月,毛泽东同志曾专门为陕北公学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和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短短几年时间,陕北公学培养的绝大部分学员成为革命、建设时期党和国家各方面的骨干,其中更有不少学员为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义无反顾地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当前,高校要肩负起“双一流”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在“立德树人”上做大文章,真正既“立德”,又“树人”,实现“立德”与“树人”的统一。
立德树人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本质要求。当今时代,各种思想交相融合和冲突,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着复杂环境的挑战,一些高校存在着“重智
育、轻德育”“重书本教育、轻实践教育”等问题。立德树人就是聚焦学生这个中心,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进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成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