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届五四奖章获得者个人事迹4篇

时间:2023-11-19 10:12:02 事迹材料 来源:网友投稿

第27届五四奖章获得者个人事迹精选4篇

第27届五四奖章获得者个人事迹精选篇1

 

第27届五四奖章获得者个人事迹精选篇2

  团队90后成绝对主力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第一批川大人就已经开启了与三星堆的“初遇”,在三星堆近百年的发现与探索历程之中,几乎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四川大学考古团队的深度参与。从参与发掘至今,川大考古队已经轮换了近70名博士、硕士、本科生到现场参与工作,团队90后占比75%以上。

  1934年,华西协合大学古物博物馆(今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林名均教授等率队在三星堆月亮湾开展首次发掘;1963年在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冯汉骥的倡导下,四川省博物馆与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组联合组成考古队进行发掘工作;2019年,川大人再度出击,负责5、6、7号遗址坑的发掘,并于去年再次取得重大考古成果……

  近90年来,四川大学在三星堆遗址发掘工作中不断作出卓越贡献。2022年4月,四川大学三星堆遗址考古队就曾被授予第25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如今,四川大学三星堆遗址考古队又入围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这份荣誉,可以说是承载着一代代川大考古学人的精神力量。

  惊世文物出土,取得重大成果

  去年6月,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工作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公布,6座祭祀坑共计出土编号文物近13000件。黄金面具、“月光宝盒”、龟背“神器”……这些引人惊叹的文物皆出土于川大三星堆考古队所负责的5、6、7号器物坑。

  每天在坑内进行连续八小时的作业之后,晚上还要进行资料整理和记录工作……这个年轻团队有着超强的战斗力,新一轮发掘工作的成果也是十分丰厚:器物极其细碎、组合关系异常复杂的“黄金坑”5号坑中,出土了目前为止三星堆发现的最大的黄金面具;在6号坑中,一个神秘木匣,证实了三星堆祭祀区域的器物坑存在不同的功能类型;7号坑出土的大型龟背形网格状器极为罕见……考古队工作人员说,希望在所有的细节重塑之上,通过大量的相关分析能从中逐渐找出三星堆在当时的古代世界文化网络中所处的坐标。任重道远,一代代川大考古人以为己任,接力探索历史的真相。

第27届五四奖章获得者个人事迹精选篇3

  _广元耕鑫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小燕: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有幸见证了新 _的蓬勃发展,在时代浪潮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

  2015年,我从珠海回到家乡创办企业,在创业过程中,享受到许多政策扶持,少走了很多弯路。如今,在我们公司带动下,剑阁县的水稻种植面积超1万亩,通过“公司+合作社+土地托管+农户”的经营模式,助力728户2356名村民脱贫奔康。

  这些年,和我一样的返乡入乡青年越来越多,公司大部分员工都是“90后”。年轻人的活力和智慧就像土地的营养剂,让乡村焕发新生机,返乡能人的产业变成了更多村民的事业。

  乡村是一个大舞台,奋斗就能看到好风景。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带动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乡村振兴、农村发展中来。同时,我也希望有更多支持青年人返乡创业的好政策出台,成立创业园、搭建创业平台,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形成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让返乡创业青年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让青年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第27届五四奖章获得者个人事迹精选篇4

  回乡种米,农民种稻谷实现价格翻倍

  东宝镇是远近闻名的“贡米之乡”,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所产大米糯性强、口感好,历史上曾是唐朝贡米。

  但东宝镇太偏远,位于三县交界处的东宝镇,离剑阁县城有近100公里。川观新闻记者从剑阁县城出发,用了2个小时才到东宝镇。这里虽然出产“贡米”,但以前村民单打独斗卖稻谷,价格长期“起不来”。

  “这么好的米,不能就这样困在大山里。”2015年,26岁的邓小燕返乡创业,放弃沿海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努力让东宝贡米走出大山。

  困难比预想的多。第一年,邓小燕引种越年再生稻100亩,由于对水稻种植技术和管护不熟悉,最终以失败告终,当年全部亏损。一些村民也说起了风凉话:没种过庄稼的小姑娘,怎么能种好水稻呢?

  她几度想着放弃,但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下来,“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不管再艰难,也要走完。”

  从失败中寻找教训,邓小燕深思熟虑之后,重拾信心,四处求学考察,市内甚至省外都留下了她学习请教的足迹。她走进田间地头和老百姓沟通,也前往农科院学习种植水稻方面的专业知识,草帽和上卷的裤腿成为她的标配,她也由“都市白领”渐渐变成了“新农民”。通过对当地土壤、水质、气候进行专业分析,选择了最适合这里的水稻品种——川优6203。

  依托在沿海工作中学到的企业运营管理知识,邓小燕注册了广元耕鑫农业有限公司,在东宝镇双西村、新梁村、武连镇寨桥村等地开启规模化种植,统一品种、统一管护、统一防治、统一收购。产业有了基础,“互联网+”就有了载体。她组建销售团队,通过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模式,把大米推向全国市场。

  农民卖粮收入接近翻倍。“以前我们自己卖谷子每斤1元左右,小燕给我们的价格都是2元。”双西村村民石发军边背稻谷边说,他种了3亩东宝贡米,一年可以收入7000多元。今年,因为干旱,邓小燕又把收购价提高到每斤2.2元。

  从大山走出来,也帮助其他大山的乡亲

  目前,邓小燕带动剑阁县规模种植水稻面积1万余亩,覆盖8个乡镇19个村,助力728户2356名村民致富奔康。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带货的方式,带动菜籽油、木耳、腊肉等剑阁县农特产品的销售。

  双西村村道只有3.5米宽,不利于全村发展产业,邓小燕争取了3000多万元资金,将3.5米宽村道扩宽到4.5米。“路宽了,发展产业的路子才广。”

  今年6月,剑阁县枇杷、李子、梨子等水果丰产,短时间集中上市带来了滞销难题。面对群众求助,邓小燕组织团队连夜拍视频、搞宣传,微信朋友圈、抖音直播带货,成功卖出了5万斤枇杷;帮助剑阁县、凉山州昭觉县、巴中市等地销售20万余斤李子。

  从大山走出来的邓小燕,也在帮助其他大山的乡亲。2020年,她以购代扶采购凉山州布拖县土豆10万余斤,给贫困留守儿童送去价值10余万元的生活学习用品。今年7月,她又向凉山州昭觉县地莫乡中心小学校送去800套桌椅。

  在邓小燕的公司里,都是“90后”年轻人。邓小燕希望可以通过自己,带动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乡村振兴、农村发展中来。“以一粒米撬动大产业。”邓小燕说。